根據最新河北招生考試院公布的數據,天津電子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在河北招生錄取數據顯示,河北考生上天津電子信息職業技術學院的分數在385至464分,位次為196262至59310位次區間內,所以我們預測2023年河北高考考生需要考在385至464區間才能上天津電子信息職業技術學院。
一、河北考多少分能上天津電子信息職業技術學院
1、2022年河北考生上天津電子信息職業技術學院:歷史最低分需要423分,錄取最低位次為81292名;
2、2021年河北考生上天津電子信息職業技術學院:歷史最低分需要437分,錄取最低位次為80077名;
3、2022年河北考生上天津電子信息職業技術學院:物理最低分需要414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96262名;
4、2021年河北考生上天津電子信息職業技術學院:物理最低分需要385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80231名;
5、2020年河北考生上天津電子信息職業技術學院:理科最低分需要433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74485名;
6、2020年河北考生上天津電子信息職業技術學院:文科最低分需要464分,錄取最低位次為59310名;
二、天津電子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在河北的2020-2022錄取分數線和錄取位次
1、2022年天津電子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在河北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選科要求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2 | 河北 | 歷史 | - | 專科 | 423 | 81292 | 市政府 |
2022 | 河北 | 物理 | - | 專科 | 414 | 196262 | 市政府 |
2、2021年天津電子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在河北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選科要求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1 | 河北 | 歷史 | - | 專科 | 437 | 80077 | 市政府 |
2021 | 河北 | 物理 | - | 專科 | 385 | 180231 | 市政府 |
3、2020年天津電子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在河北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選科要求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0 | 河北 | 理科 | - | 專科 | 433 | 174485 | 市政府 |
2020 | 河北 | 文科 | - | 專科 | 464 | 59310 | 市政府 |
最新985大學排行榜
序號 | 名稱 | 省份 |
1 | 北京大學 | 北京 |
2 | 清華大學 | 北京 |
3 | 上海交通大學 | 上海 |
4 | 復旦大學 | 上海 |
5 | 浙江大學 | 浙江 |
6 | 國防科技大學 | 湖南 |
7 |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 安徽 |
8 | 中國人民大學 | 北京 |
9 | 南京大學 | 江蘇 |
10 | 同濟大學 | 上海 |
11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 北京 |
12 | 北京理工大學 | 北京 |
13 | 東南大學 | 江蘇 |
14 | 武漢大學 | 湖北 |
15 | 華中科技大學 | 湖北 |
16 | 哈爾濱工業大學 | 黑龍江 |
17 | 西安交通大學 | 陜西 |
18 | 南開大學 | 天津 |
19 | 北京師范大學 | 北京 |
20 | 華東師范大學 | 上海 |
21 | 電子科技大學 | 四川 |
22 | 中山大學 | 廣東 |
23 | 天津大學 | 天津 |
24 | 廈門大學 | 福建 |
25 | 華南理工大學 | 廣東 |
26 | 四川大學 | 四川 |
27 | 西北工業大學 | 陜西 |
28 | 山東大學 | 山東 |
29 | 重慶大學 | 重慶 |
30 | 中南大學 | 湖南 |
31 | 吉林大學 | 吉林 |
32 | 湖南大學 | 湖南 |
33 | 蘭州大學 | 甘肅 |
34 | 大連理工大學 | 遼寧 |
35 | 中國農業大學 | 北京 |
36 | 東北大學 | 遼寧 |
37 | 中國海洋大學 | 山東 |
38 | 中央民族大學 | 北京 |
39 |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 陜西 |
軍校的錄取分數線一般是多少
軍校的錄取分數線都是比較高的,基本上要在一本線以上。軍校的最高學府是國防大學,該校著重培養部隊高級將領。從這里走出去的高級指揮官們,將是未來戰爭的引領與最高指揮者。其余比較有名的軍校有國防科技大學、解放軍理工大學、解放軍信息工程大學、海軍工程大學、空軍工程大學等。
第一梯隊的軍校,國防科學技術大學,必學高一本線80分才能確保錄取,當然高60分也可以沖一沖。
第二梯軍校,軍隊2100工程院校,如解放軍信息工程大學,解放軍理工大學,空軍工程大學,海軍工程大學,火箭軍工程大學等10所院校,高60分可以確保錄取,個別省份30分就可以報。
第三梯隊軍校,就是除了上述院校外,招收普通高中生的軍校,20到30分就可以確定錄取,高過一本線就可報。
三、天津電子信息職業技術學院最新介紹
天津電子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始建于1953年,學院伴隨著共和國成長,始終堅定*辦學方向,為黨和國家事業培養了一大批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進入新時代,學院致力于打造*、世界水平的高職院校,順應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發展趨勢,服務“新基建”等國家戰略,為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做出更大貢獻。 學院自2001年舉辦高等職業教育以來,2005年以優秀成績通過高職高專人才培養工作水平評估;2008年被列為國家示范性高職院校建設單位;2011年以優秀成績通過國家示范性高職院校驗收;2018年通過教育部首批現代學徒制單位驗收認定;2019年確定為國家級優質高職院校;2019年學院入選“*高水平高職學校和專業建設計劃”(簡稱:“雙高計劃”)A檔高水平專業群首批建設單位。學院是計算機應用與軟件技術國家級技能型緊缺人才培養培訓基地、信息技術國家級“雙師型”教師培養培訓基地、天津市濱海新區技能型緊缺人才培養基地、天津市首批高職院校與普通高校聯合培養人才試點單位(與天津理工大學聯合培養本科)、天津市高技能人才培訓基地、天津市外國留學生實習實踐基地。 學院座落于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創新示范區——天津海河教育園,現有全日制在校生11000余人,占地面積498000平方米,規劃建筑面積206000平方米,其中一期建成168202平方米,10棟現代化學生公寓,7845平方米學生食堂。在建一個學生活動中心3961平方米,一棟宿舍樓8145平方米。學院固定資產總值103177.85萬元,教學科研儀器總值11123.79萬元,圖書館館藏圖書近66.4萬冊,搭建基于云的“一網一中心”智慧校園基礎設施體系,校園網絡全覆蓋。 學院秉承“據于德、游于藝”的校訓精神,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堅持服務產業發展,聚焦“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集群,不斷優化專業布局。學院擁有國家示范校建設重點專業4個,教育部提升專業服務產業能力專業2個,教育部首批現代學徒制專業3個,國家級優質校骨干專業5個。專業分布覆蓋人工智能技術與應用、云計算與大數據運用、5G通信與物聯網技術、智能制造、數字創意設計、現代智能管理服務等多個重點產業領域。 學院擁有一支師德高尚、能力突出、專兼結合、結構合理、數量充足的高水平雙師隊伍。擁有教職工事業單位編制數近6百人,學院“雙師型”教師占比85%,專任教師高級職稱占比45.6%,碩士及以上學歷占比64.3%,擁有1個國家級優秀教學團隊,1個國家級創新教學團隊,2個天津市級優秀教學團隊,2名全國黃炎培杰出教師,2名天津市教學名師,1名世界技能大賽金牌教練,1名天津市技能大師。學院擁有國家級精品資源共享課4門,天津市級精品課19門,天津市級“課程思政”改革精品課12門,主持國家級教學資源庫1個,建設優質特色核心課32門,精品在線開放課程17門。近年來,學院教師主持完成國家級教學成果一等獎1項,二等獎2項,參與完成國家級教學成果一等獎2項、二等獎1項,主持完成天津市級教學成果特等獎1項、一等獎2項;編制國家級專業教學標準2項、天津市國際化專業教學標準8項;“十三五”期間,主持編寫出版139本立體化專業教材(國家級規劃教材13本),被21個省市及自治區270多所高職院校選用。 學院以技術創新服務方式搭建了一批設備設施先進的產教融合基地、技術協同創新中心及生產性實訓基地,硬件配置符合行業一流標準。經教育部《行動計劃(2015—2018年)》認定,我院軟件技術實訓基地、動漫生產實訓基地、網絡技術實訓基地為國家級生產性實訓基地,軟件技術協同創新中心為國家級協同創新中心,黏土動畫技能大師工作室為國家級技能大師工作室。學院與華為、紫光、東軟、海爾、京東、百度、國家動漫園等一大批產業領軍企業全面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學院是華為技術有限公司重要戰略合作伙伴、全國10所“華為ICT產教融合聯盟”院校之一,是“紫光新華三新網絡技術產教聯盟”理事長單位、京津冀信息安全職業教育產教融合聯盟副理事長單位、天津電子信息行業職業教育教學指導委員會秘書處單位、天津海河教育園區文化創意產教對接聯盟理事長單位。 學院充分構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育人體系,促進學生全方位發展。學院注重對學生“終身體育”意識的培養,促進群眾性體育活動和各類競賽蓬勃開展,被評為“第七屆、第八屆全國大學生運動會先進單位”“天津市奧林匹克教育示范校”“天津市高校體育特殊貢獻獎”“陽光體育先進學校”“全國跳繩示范學校”等,近年來共獲得各級各類體育競賽獎勵及榮譽近200項。學院堅持以美育人,打造“校園文化藝術節”“社團巡禮節”“科技節”“讀書節”“宿舍文化節”等校園文化品牌活動,幫助學生增強人文修養,提升藝術欣賞能力。學院共有37個學生社團,涵蓋理論學習、學術科技、語言文學、藝術表演、戲劇曲藝、體育健身、環境保護、志愿服務等領域。學生青年志愿者協會參與服務達沃斯論壇、東亞運動會、全運會、全國大學生運動會和歷年全國技能大賽等多項大型活動。 學院全力提升服務發展與國際化水平。通過國家高職骨干教師培訓、中西部教師培訓、行業職工繼續教育培訓等,每年完成各類培訓2萬余人次。服務國家“一帶一路”建設,先后與德國、意大利等20余個國家和地區開展合作,接收泰國、加拿大等國外留學生、交換生80余人。推廣國際化教學標準20余個。開展國際項目合作100余項,積極推進“魯班工坊”建設。 近年來,學院學生在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獲獎110余人次,榮獲國際及全國性獎項112項,連續數年在中國高等教育學會組織的競賽評估中位列天津市第一名。畢業生就業率始終保持在97%以上,《廣州日報》(GDI)大數據統計,學院學生職場競爭力98.19,排名全國第二,大批畢業生就職于世界500強企業,人才培養質量備受業界好評。 展望未來,學院將以*新時代**思想為指引,貫徹落實《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全面實施“雙高計劃”建設,積極與行業領軍企業全面深化新一代信息技術領域全方位產教融合,以磅礴的勇氣和自信,服務中國企業、中國技術、中國標準走向全球,助力中國職業教育高水平高質量發展,為服務區域經濟和社會發展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