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最新河南招生考試院公布的數據,九州職業技術學院在河南招生錄取數據顯示,河南考生上九州職業技術學院的分數在182至195分,位次為459924至301522位次區間內,所以我們預測2023年河南高考考生需要考在182至195區間才能上九州職業技術學院。
一、河南考多少分能上九州職業技術學院
1、2022年河南考生上九州職業技術學院:理科最低分需要-分,錄取最低位次為-名;
2、2021年河南考生上九州職業技術學院:理科最低分需要260分,錄取最低位次為434859名;
3、2020年河南考生上九州職業技術學院:理科最低分需要182分,錄取最低位次為459924名;
4、2022年河南考生上九州職業技術學院:文科最低分需要-分,錄取最低位次為-名;
5、2021年河南考生上九州職業技術學院:文科最低分需要212分,錄取最低位次為301522名;
6、2020年河南考生上九州職業技術學院:文科最低分需要195分,錄取最低位次為343072名;
二、九州職業技術學院在河南的2020-2022錄取分數線和錄取位次
1、2022年九州職業技術學院在河南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2 | 河南 | 理科 | 專科 | - | - | 省教育廳 |
2022 | 河南 | 文科 | 專科 | - | - | 省教育廳 |
2、2021年九州職業技術學院在河南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1 | 河南 | 理科 | 專科 | 260 | 434859 | 省教育廳 |
2021 | 河南 | 文科 | 專科 | 212 | 301522 | 省教育廳 |
3、2020年九州職業技術學院在河南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0 | 河南 | 理科 | 專科 | 182 | 459924 | 省教育廳 |
2020 | 河南 | 文科 | 專科 | 195 | 343072 | 省教育廳 |
什么是征集志愿
“征集志愿”是指對于第一批至第四批第一志愿錄不滿額的院校,在每批次第一志愿錄取完成后,由省教育考試院向社會公布院校招生缺額計劃,考生再根據缺額計劃在當地招生辦填報“征集志愿”,這樣使得第一志愿錄取時落選的考生有第二次重新填報志愿的機會。
征集志愿是在統一招生完之后就進行的,時間一般在統招之后補錄之前。征集志愿表是根據各個省各個地方的具體情況而定。征集志愿是給掉檔同學的又一次機會,凡是參加高考的同學應該時刻關注這些信息。
征集志愿也要認真對待,填報第一志愿也應慎重考慮,有的省份的征集志愿都是平行志愿,同樣也應該把最好的選擇填在第一個。
二本成績在省內和去外省的優缺點
1.去外省讀大學
首先,如果只是以二本的分數到省外去,那么對比省內相近水平的大學,省外的大學錄取分數會稍微高于省內。
例如,在本省可以報往年錄取分數在490分層次的大學,那么出到省外,可能只能報480分左右到大學了。很多跨省讀大學的同學都是一學期才回一次家的。因此,跨省讀大學需要考慮你的家庭經濟狀況以及你是不是一個很戀家的人。
2.留在本省上大學
二本的分數,留在本省讀大學會比出外省有一個很大的優勢:回到本省就業優勢更大。在中國任何一所大學,學生來源里最大比例的肯定是本地學生。雖然很多大學都是面向全國招生的,但哪怕是清北這樣的名校,來自當地的即北京學生是最多的。
在每年的畢業生就業雙選會上,你會發現,來招聘的用人單位多數來自當地!除非,你畢業后想留在外省工作,否則回來的時候肯定是比本省的畢業生競爭力更弱一些。其中的一個因素是,外省的二本在本省比不過本省的二本。
三、九州職業技術學院最新介紹
九州職業技術學院創辦于1993年,是一所全日制省屬民辦高校。學院位于徐州泉山風景區南麓,毗鄰徐州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學院累計投資3億元,校舍建筑面積15萬平方米,已經建成容納6000名在校生規模的教學、實訓、生活和文體設施。學院積極加強與包括中國礦業大學在內的周邊強校聯合辦學,共享優勢師資和辦學資源。學院現有各類教師總數400余人,專任教師中雙師素質比例為71.68%,承擔各類教研教改項目200余項。辦學以來,已累計為社會輸送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3萬人。 學院現設有機電與汽車工程學院、土木工程系、經濟與管理系、社會公共服務系、翔宇航空學院、醫療與健康學院、公共基礎課部、繼續教育學院等教學單位。按照“合作辦學、合作育人、合作就業、合作發展”的校企合作思路,深化產教融合,先后與80多家企業、學校開展多形式、多模式的合作。同時,學院面向職業導向需求,年均承擔社會培訓4000余人次,為區域經濟發展提供人力資源支持。 學院建有康復治療、建筑工程等8個功能實訓區,共97個校內實驗實訓室,緊密型校外實習實訓基地43個,在19家企業建立企業實踐教學部,并聘請企業有關負責人擔任實踐教學部主任。學院與上市公司云意電氣有限公司、淮海控股集團等單位共建共享實訓基地面積達8.3萬平方米,共享實訓設備總值近4000萬元。目前,學院建有江蘇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個——江蘇省高職院校裝配式地下管廊工程技術研究開發中心;市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2個——徐州市裝配式建筑信息化云端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徐州市透水砼檢測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學院辦學水平和人才培養質量不斷提高,辦學特色逐步彰顯,在質量工程建設方面取得了一些標志性建設成果:我院建筑工程技術專業入選省高水平骨干專業;我院康復治療技術專業作為徐州市特需專業、重點建設專業獲批全市領辦權。學院已經建成2個省級特色專業——建筑工程技術、應用電子技術;擁有1個省級高職高專實驗實訓示范基地——電子及嵌入式系統技術實訓基地。建筑工程技術、機電一體化技術、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3個專業入選徐州市品牌特色專業;3個合作企業入選徐州市“校企合作示范企業”。 學院注重辦學質量和效益,注重學院發展的內涵建設。11月,學院順利通過了省教育廳組織的高等職業院校人才培養工作評估。學院發揮服務社會的功能,多次承辦包括省運會在內的大型體育賽事及社會活動。學院先后獲得江蘇省教育工作先進集體、省平安校園、園林式校園、模范職工之家、工人先鋒號、徐州市先進集體等榮譽稱號。學生在各類技能大賽中獲得國家、省級獎勵百余項。學院辦學成績被多家省市媒體報道,社會聲譽良好。 學院大力實施內涵提升戰略和人才強校戰略,不斷提高辦學質量,提升辦學層次,努力把學校建成適應國家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特色鮮明、質量上乘的技術技能型高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