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最新河南招生考試院公布的數據,湖州學院在河南招生錄取數據顯示,河南考生上湖州學院的分數在441至493分,位次為255937至33818位次區間內,所以我們預測2023年河南高考考生需要考在441至493區間才能上湖州學院。
一、河南考多少分能上湖州學院
1、2022年河南考生上湖州學院:理科最低分需要491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50900名;
2、2021年河南考生上湖州學院:理科最低分需要481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71656名;
3、2020年河南考生上湖州師范學院求真學院:理科最低分需要441分,錄取最低位次為255937名;
4、2022年河南考生上湖州學院:文科最低分需要512分,錄取最低位次為33818名;
5、2021年河南考生上湖州學院:文科最低分需要531分,錄取最低位次為40157名;
6、2020年河南考生上湖州師范學院求真學院:文科最低分需要493分,錄取最低位次為70609名;
二、湖州學院在河南的2020-2022錄取分數線和錄取位次
1、2022年湖州學院在河南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2 | 河南 | 理科 | 本二 | 491 | 150900 | 省政府 |
2022 | 河南 | 文科 | 本二 | 512 | 33818 | 省政府 |
2、2021年湖州學院在河南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1 | 河南 | 理科 | 本二 | 481 | 171656 | 省政府 |
2021 | 河南 | 文科 | 本二 | 531 | 40157 | 省政府 |
3、2020年湖州學院在河南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0 | 河南 | 理科 | 本二 | 441 | 255937 | 省政府 |
2020 | 河南 | 文科 | 本二 | 493 | 70609 | 省政府 |
高考提前批的好處有哪些
提前批其主要就是在普通批次之前錄取,所以第一個優勢就是錄取時間早,只要被該批次錄取后的考生就可以不用對后續環節過多關心了,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其中公費師范生、軍校作為提前批次錄取院校內,其專業主要是有減免學費、住宿費的優勢,同時還有一定的補助。
考生在畢業以后找工作也不用愁,基本都是以推薦模式進行;當然最大的優勢就是其在錄取分數線上相比較普通批次可能會低一些,并且也會讓整體的競爭壓力相對較小,故而能夠讓報名的考生錄取的幾率還是高的。
高考志愿為什么會被退檔
退檔就是考生的分數進入了所填報院校的投檔線,檔案被高校提檔了,卻被退了回來,最終沒有被錄取。被退檔后的考生,不再有其他志愿檢測的機會,該批次的報考宣布結束。
①分數線沒有達到專業分數線,并且不服從調劑。
②不符合所報專業的特殊要求(如體檢結果不符合、單科成績不達標、外語不符合、性別原因等等)。
③調檔比例。大部分院校實行105%(平行志愿)及120%(順序志愿)的調檔比例,你可能就是這5%或20%的“邊緣生”導致退檔。
三、湖州學院最新介紹
湖州學院是一所全日制公辦普通本科高等學校。學校前身是成立于1999年的湖州師范學院求真學院。2021年1月,經教育部同意轉設為公辦普通本科高校,更名為湖州學院。學校現為浙江省應用型高校建設試點院校。 學校坐落在山水清麗、交通便捷的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浙江省湖州市。湖州擁有2300多年的建城史,素有“絲綢之府、魚米之鄉、文化之邦”的美譽,是“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誕生地、美麗鄉村發源地、生態文明先行地,擁有全國首個地市級生態文明先行示范區、綠色金融改革創新試驗區、中國制造2025試點示范城市等國家級名片,新時代的湖州更是擁有“在湖州看見美麗中國”的亮麗品牌。 目前學校占地面積500余畝,規劃中的新校區位于浙江省四大灣區之一的南太湖新區,規劃用地1000畝。擁有工學、理學、經濟學、醫學、文學、藝術學等學科門類,現有以理工類專業為主的35個本科專業,全日制在校生近8000人,規劃在校生規模達到10000人。 學校堅持高水平應用型大學目標定位,立足湖州,面向浙江,輻射長三角,圍繞生態科技、智能制造、新能源、數字經濟、生命健康、文化創意等領域,著力培養高素質應用型人才。現擁有機械工程、藥學2個省一流學科,在電子信息、健康護理、經濟貿易等方向建有省重點專業1個、省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4個、省新興特色專業3個、省優勢特色專業2個。 學校堅持人才培養中心地位,深入推進產教深度融合。堅守課堂教學主陣地,全面實施課程思政,全力打造高效課堂,立體優化育人環境,切實提升教育教學質量。緊密對接區域經濟社會發展需求,積極構建協同育人機制,與行業企業合作共建實踐教學基地,實現人才培養與社會需求的“無縫對接”。近三年,共立項省部級以上教學改革和育人項目30余項,學生獲省部級以上學科競賽獎項134項,創新創業競賽獎項28項。學校辦學質量和畢業生就業率連續兩年在浙江省高校分類考核中位居前列。 學校堅持開放辦學,積極拓展國內外合作伙伴,“遠航計劃”成效顯著。與英國牛津大學、劍橋大學、日本早稻田大學、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等知名大學開展國際交流與合作,與浙江工業大學、杭州電子科技大學、浙江科技學院等高校開展學生訪學交流合作,逾500名學生實現了國內外訪學和出國留學的夢想。 面對新時代高等教育高質量發展機遇,學校將始終堅持*辦學方向,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努力提高學校核心競爭力,為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提供人才支撐與智力支持,為加快建設全國知名、特色鮮明的高水平應用型大學的目標而努力奮斗! (數據更新至2021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