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最新河南招生考試院公布的數據,重慶醫藥高等專科學校在河南招生錄取數據顯示,河南考生上重慶醫藥高等專科學校的分數在188至459分,位次為457817至99769位次區間內,所以我們預測2023年河南高考考生需要考在188至459區間才能上重慶醫藥高等專科學校。
一、河南考多少分能上重慶醫藥高等專科學校
1、2022年河南考生上重慶醫藥高等專科學校:理科最低分需要-分,錄取最低位次為-名;
2、2021年河南考生上重慶醫藥高等專科學校:理科最低分需要404分,錄取最低位次為292189名;
3、2020年河南考生上重慶醫藥高等專科學校(較高收費其它):理科最低分需要188分,錄取最低位次為457817名;
4、2020年河南考生上重慶醫藥高等專科學校:理科最低分需要414分,錄取最低位次為290319名;
5、2022年河南考生上重慶醫藥高等專科學校:文科最低分需要-分,錄取最低位次為-名;
6、2021年河南考生上重慶醫藥高等專科學校:文科最低分需要462分,錄取最低位次為99769名;
7、2020年河南考生上重慶醫藥高等專科學校(較高收費其它):文科最低分需要443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20435名;
8、2020年河南考生上重慶醫藥高等專科學校:文科最低分需要459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04203名;
二、重慶醫藥高等專科學校在河南的2020-2022錄取分數線和錄取位次
1、2022年重慶醫藥高等專科學校在河南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2 | 河南 | 理科 | 專科 | - | - | 市政府 |
2022 | 河南 | 文科 | 專科 | - | - | 市政府 |
2、2021年重慶醫藥高等專科學校在河南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1 | 河南 | 理科 | 專科 | 404 | 292189 | 市政府 |
2021 | 河南 | 文科 | 專科 | 462 | 99769 | 市政府 |
3、2020年重慶醫藥高等專科學校在河南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0 | 河南 | 理科 | 專科 | 188 | 457817 | 市政府 |
2020 | 河南 | 理科 | 專科 | 414 | 290319 | 市政府 |
2020 | 河南 | 文科 | 專科 | 443 | 120435 | 市政府 |
2020 | 河南 | 文科 | 專科 | 459 | 104203 | 市政府 |
二本最好的傳媒大學有哪些
二本最好的傳媒大學1、浙江傳媒學院
這所傳媒學院作為我國二本傳媒學院中排名最靠前的一所,素有"北有北廣,南有浙廣"之稱,是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和浙江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是目前全國培養廣播影視及其他傳媒專門人才的主要基地之一。建校30多年來學校為中央和地方傳媒行業輸送了大批專業人才。
二本最好的傳媒大學2、山西傳媒學院
它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和山西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中國培養廣播影視及其他傳媒專門人才的主要基地之一,多年來為中央和各級各類傳媒領域培養了大批專業人才,在業界人士口中有“老華廣”之稱。作為我國第三大傳媒院校,是全國三所公辦傳媒本科院校之一,實力也是不可小覷的。
二本最好的傳媒大學3、四川傳媒學院
它是經教育部批準設立的全日制本科院校,是四川師范大學研究生培養基地,學校先后榮獲全國先進獨立學院、全國優秀院校、全國教育教學管理示范高校等稱號。
退檔有什么影響
不能。退檔后不能被后面的志愿學校錄取,只能參加本批次的征集志愿和下一個批次的錄取。不能錄取的原因:平行志愿下,檔案被前面的院校提取后,又被退檔,那么,就沒有機會再被平行志愿本批次的其他志愿院校提檔。因為平行志愿實行的是一輪投檔,只有一次投檔機會。一旦被退檔,只能加入征集志愿或下一個批次了。
填報志愿:在志愿填報之前,一定要提前了解好各個院校的往年錄取情況,尤其是目標院校往年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對于已經填報完志愿的同學來說,不要過分擔心,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另外,可以多留意高校的征集志愿,每年都有部分高校出現補錄機會。
征集志愿:某一批次錄取結束后,針對有些高校沒有招滿人的情況,省里公布補錄的分數線(降分幅度看缺額情況),并公布缺額的學校、專業、人數,供那些還未被錄取的、上了補錄線和要求的考生在規定的時間內,自愿選擇是否重新填報志愿,參加補錄取的做法。
三、重慶醫藥高等專科學校最新介紹
國家首批“雙高”建設學校 重慶醫藥高等專科學校是經教育部批準設立的公辦全日制普通高等專科學校,是國家“雙高”建設單位。擁有首批全國職業院校養老服務類示范專業點、首批全國職業院校健康服務類示范專業點、首批國家級職業教育教師教學創新團隊、首批國家級示范職教集團。首屆全國高校思政課教學展示活動特等獎,是教育部“專科臨床醫學(3+2)卓越醫生教育培養計劃項目”試點學校、教育部中醫學專業現代學徒制試點學校、教育部網絡空間應用普及活動優秀學校、全國第一家定向培養基層衛生專業直招士官的醫藥衛生行業學校、全國“青愛工程”十大標桿學校,是國家衛生職業技能鑒定站,教育部藥學專業、護理專業、食品營養與檢測專業教學資源庫建設牽頭單位,教育部高職高專藥學專業、中藥學專業、護理專業、醫學檢驗技術專業、康復治療技術專業骨干教師國家級培訓項目基地,中國護理職業教育聯盟副理事長單位。擁有一批國家級精品課程和國家級精品資源共享課程。 辦學水平社會高度認可 學校起源于1948年成立的中國人民解放軍華東野戰軍第一后方醫院衛生學校。七十余年來,學校始終堅持*辦學方向,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秉承“以生為本,立德樹人”的辦學理念,“篤學求真,懿德善能”的校訓,以服務國家戰略需求、推動社會進步為使命,扎根中國大地辦教育,積累了豐富的辦學經驗,辦學水平和人才培養質量得到社會的廣泛認可,為國家和社會培養了十五余萬名優秀醫藥衛生人才。 2015年時任*政治局常委、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張德江,2018年時任國務院副總理劉延東等黨和*先后視察學校,充分肯定了學校的辦學水平。 擁有一流師資隊伍 學校有教授、副教授等副高以上專業技術人員200余人,“雙師”素質教師270余人,具有碩士及以上學位的教師300余人,其中博士學位80余人。擁有首批國家級職業教育教師教學創新團隊,有全國名老中醫學術傳承工作室專家、國家衛生職業教育教學指導委員會校院合作專委會主任委員、國家衛生職業教育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全國食品藥品教學指導委員會藥物制劑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全國優秀教師、全國青少年培養導師、首屆全國高校思政課教學展示活動特等獎獲得者、重慶市名師、重慶市最受喜愛的健康衛士、重慶市名中醫指導教師、重慶市學術技術帶頭人、重慶市“十佳教師”、重慶市教書育人楷模、重慶中醫藥學會會長、重慶市全科醫學會會長等為代表的一批優秀教師。 學校近三年擔任全國教材主編70人次,立項各級各類科研教研項目300余項。有國家級教學成果獎1項,省部級以上科技成果獎和社科成果獎6項,省部級教學成果獎5項。教師在核心期刊上發表論文282篇,其中SCI 77篇,EI8篇。 建有現代化實訓基地 學校有中央財政支持的藥學、藥物制劑技術、護理學高等職業教育實訓基地,有地方財政支持的生物制藥技術高等職業教育實訓基地、重慶高校中首家模擬GMP藥學實訓工廠等一批校內實訓基地。有重慶市高職高專院校中首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重慶市醫學檢驗試劑研究所等獨立設置的研究機構。有直屬附屬醫院1所、共建共管附屬醫院1所、非直管附屬醫院17所、教學醫院20所及大中型制藥廠、醫藥公司、醫院等校外實習基地100多家。其中學校附屬第一醫院——重慶市職業病防治院(重慶市第六人民醫院、重慶市中毒控制中心)是一所以職業病防、治、研及中毒處置為特色,以醫療、教學、科研、預防、保健為一體的市屬三級醫院。學校牽頭成立的重慶醫藥職業教育集團,是國家首批示范集團,擁有180多家成員單位,為學生提供了一流的實習條件。 專業精度高 競爭力強 學校開設有藥學、臨床醫學、口腔醫學、預防醫學、護理、醫學檢驗技術、中醫學、中醫養生保健、助產、智慧健康養老服務與管理、康復治療技術、醫學美容技術、藥品生產技術、制藥設備應用技術、藥品經營與管理、藥品質量與安全、中藥學、衛生檢驗與檢疫技術、食品檢驗檢測技術、針灸推拿、眼視光技術、醫學營養、醫學影像技術、智能醫療裝備技術、醫療器械經營與服務等25個大專專業,其中臨床醫學、中醫學、口腔醫學、針灸推拿、預防醫學是國控專業,藥學、中藥學、護理學、藥品生產技術、藥品質量與安全是國家級骨干專業。“金平果”首次高職專業排行榜顯示,學校醫藥衛生大類專業競爭力位居全國第一,食品藥品與糧食大類專業競爭力位居全國第七。 招生就業供需兩旺 學校面向全國招生,全日制在校生15600余人。多年來,學校錄取分數穩居重慶市高職高專最高,就業綜合競爭能力居重慶市高職高專前茅,專升本通過率居重慶市前茅。近三年畢業生平均就業率98%以上,學生職業資格考試通過率、雙證獲取率97%以上。 打造醫藥職業教育名校 在十四五期間,學校將堅持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加速推進“雙高”建設,立足重慶、服務全國、面向世界,精準對接健康服務、智慧醫療和藥學服務等大健康產業發展需要,培養具有良好醫藥職業素養的復合型技術技能人才,開展技術技能創新,服務、引領產業發展。以藥學專業群、護理專業群為龍頭,推進醫養、醫技、醫工、醫管等專業群協調發展,努力把學校打造成主干專業優勢突出、行業辦學特色鮮明、國內領先、國際可交流的醫藥職業教育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