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最新河南招生考試院公布的數據,山西大同大學在河南招生錄取數據顯示,河南考生上山西大同大學的分數在497至552分,位次為140270至24442位次區間內,所以我們預測2023年河南高考考生需要考在497至552區間才能上山西大同大學。
一、河南考多少分能上山西大同大學
1、2022年河南考生上山西大同大學:理科最低分需要497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40270名;
2、2021年河南考生上山西大同大學:理科最低分需要511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26766名;
3、2020年河南考生上山西大同大學:理科最低分需要536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22058名;
4、2022年河南考生上山西大同大學:文科最低分需要513分,錄取最低位次為32998名;
5、2021年河南考生上山西大同大學:文科最低分需要549分,錄取最低位次為28244名;
6、2020年河南考生上山西大同大學:文科最低分需要552分,錄取最低位次為24442名;
二、山西大同大學在河南的2020-2022錄取分數線和錄取位次
1、2022年山西大同大學在河南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2 | 河南 | 理科 | 本二 | 497 | 140270 | 省政府 |
2022 | 河南 | 文科 | 本二 | 513 | 32998 | 省政府 |
2、2021年山西大同大學在河南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1 | 河南 | 理科 | 本二 | 511 | 126766 | 省政府 |
2021 | 河南 | 文科 | 本二 | 549 | 28244 | 省政府 |
3、2020年山西大同大學在河南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0 | 河南 | 理科 | 本二 | 536 | 122058 | 省政府 |
2020 | 河南 | 文科 | 本二 | 552 | 24442 | 省政府 |
二本分數低的公辦大學有哪些
學校名稱 | 辦學性質 | 批次 | 2022最低分數線 |
山東工商學院 | 公辦 | 二本 | 426 |
淮北師范大學 | 公辦 | 二本 | 457 |
邵陽學院 | 公辦 | 二本 | 449 |
徐州工程學院 | 公辦 | 二本 | 428 |
閩南師范大學 | 公辦 | 二本 | 426 |
哈爾濱商業大學 | 公辦 | 二本 | 426 |
河北環境工程學院 | 公辦 | 二本 | 431 |
吉林師范大學 | 公辦 | 二本 | 433 |
贛南醫學院 | 公辦 | 二本 | 426 |
河北中醫學院 | 公辦 | 二本 | 457 |
淮陰工學院 | 公辦 | 二本 | 426 |
陜西學前師范學院 | 公辦 | 二本 | 426 |
黑龍江中醫藥大學 | 公辦 | 二本 | 426 |
鹽城師范學院 | 公辦 | 二本 | 430 |
甘肅中醫藥大學 | 公辦 | 二本 | 426 |
紹興文理學院 | 公辦 | 二本 | 426 |
哈爾濱師范大學 | 公辦 | 二本 | 457 |
渭南師范學院 | 公辦 | 二本 | 455 |
臺州學院 | 公辦 | 二本 | 426 |
張家口學院 | 公辦 | 二本 | 446 |
湖北民族大學 | 公辦 | 二本 | 436 |
蘭州財經大學 | 公辦 | 二本 | 445 |
高考后做近視手術能不能報軍校
做了近視手術后是可以報考軍校的,但注意必須是在手術后半年且沒有并發癥的情況下才可以報考,如果是高考后去做完近視手術,接著報考軍校的話是不可以的。
通過激光類手術進行視力矯正,只要矯正達標任何一眼裸眼視力達到4.9,術后半年以上無并發癥,眼底正常,則為軍校檢查合格。
每年高考是6月7號左右,填報志愿一般在6月下旬,高考志愿提交后,軍校招生放在提前批,所以軍校的體檢工作也會在6月底或者7月初也將展開。
三、山西大同大學最新介紹
山西大同大學坐落于“中國歷史文化名城”大同美麗的文瀛湖畔,辦學歷史可以追溯到20世紀50年代。2002年經教育部批準,由雁北師范學院、大同醫學專科學校、大同職業技術學院和山西工業職業技術學院等四校合并籌建,2006年3月正式成立,7月1日掛牌。現為碩士學位授予單位、全國應用技術大學聯盟、全國第一批卓越醫生教育培養計劃項目試點高校、山西省本科高校向應用型轉變試點高校、山西省首批高水平應用型本科高高校。 學校由御東校區和新平旺校區構成,校園總占地面積2121.3畝,建筑面積94.09萬平方米,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4.17億元,館藏紙質圖書281.14萬冊、電子圖書130萬冊、電子期刊100.6萬冊。全日制本科在校生31976人,碩士研究生249人,繼續教育學生9747人。教職員工2677人(其中附屬醫院501),其中專任教師1597人,具有高級職稱的教師782人,博士教師301人。設有21個學院、3所直屬附屬醫院。有本科專業70個,涵蓋文學、歷史學、農學、理學、工學、醫學等11個學科門類,其中國家級一流專業建設點2個、山西省一流專業建設點12個、國家級一流課程1門、省級一流課程70門。有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點3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類別7個、山西省一流學科12個。 堅持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強化應用型人才培養。著力構建“三全育人”體系,學校被確定為山西省首批*核心價值觀建設示范點。近年來,與華為集團、人民網、晉能集團等220多家企業開展高端合作,建成244個校外實踐、實習基地。獲國家新工科教學改革項目2項、新農科教學改革項目2項,獲省級教學改革項目94項、省級教學成果獎22項。生源質量穩步提升,畢業生一次性就業率保持在80%以上。70多年來,累計培養各類人才20余萬人。 重視人才隊伍建設,堅持引育結合、重在培育。現有全國五一勞動獎獲得者1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1人、山西省高等學校教學名師8人、山西省學科帶頭人4人、山西省學術技術帶頭人4人、山西省新興產業領軍人才1人、山西省“131”人才12人、山西省中青年拔尖創新人才1人、山西優秀青年學術帶頭人6人、“三晉英才”67人、山西省宣傳文化系統“四個一批”人才1人、大同市學術技術帶頭人21人。柔性引進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院士2人,*、國家杰青5人,特聘教授18人。 實施科研興校戰略,推進科研提質增量。建有2個院士工作站、1個國家級重點實驗室、1個國家級創新團隊、7個省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3個省級重點實驗室、2個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個省級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1個省級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2個省級科技創新團隊、1個省級重點智庫,10個市校共建重點實驗室和工程技術中心。有2項國家級一流專業建設項目、1項國家級服務產業創新學科集群建設項目、1項省級協同創新中心建設項目(A類)、1項產業技術創新研究院(產業學院)建設項目。近三年主持校外科研課題795項,發表學術論文3460篇,其中中文核心期刊論文572篇、SCI收錄論文521篇,出版著作205部,獲省級獎勵50項。 加強對外合作交流,積極拓展開放辦學空間。與國內6所高水平院校開展本科生“2+2”聯合培養,與華為技術有限公司、人民網、晉能集團、晉能控股、地方人民政府等220多家企事業單位開展高端合作,建成244個校外實踐、實習基地。與北京大學、浙江大學協同共建云岡學學科體系。與美國布魯姆斯堡大學、英國貝利學院、俄羅斯圣彼得堡國立大學、德國歐洲應用技術大學、韓國東國大學、日本京都女子大學等20余所海外大學建立友好合作關系,學校知名度和影響力不斷提升。在聚志愿2020中國大學排行榜上,學校綜合實力位列全國第280位、省內第6位,畢業生質量列全國第181位、省內第5位。 面對高等教育發展新形勢新要求,站在建設高水平應用型大學的歷史節點,學校將進一步解放思想、搶抓機遇,堅定不移實施“1310”戰略和“興文科、強醫學、振工科、精師范”的發展思路,不斷推動高質量發展,為建成區域一流的地方性應用型綜合大學而努力奮斗。 (統計數據截止2021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