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最新河南招生考試院公布的數據,大連外國語大學在河南招生錄取數據顯示,河南考生上大連外國語大學的分數在509至583分,位次為119754至9839位次區間內,所以我們預測2023年河南高考考生需要考在509至583區間才能上大連外國語大學。
一、河南考多少分能上大連外國語大學
1、2022年河南考生上大連外國語大學:理科最低分需要509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19754名;
2、2021年河南考生上大連外國語大學:理科最低分需要566分,錄取最低位次為55959名;
3、2020年河南考生上大連外國語大學:理科最低分需要594分,錄取最低位次為50132名;
4、2022年河南考生上大連外國語大學:文科最低分需要528分,錄取最低位次為22832名;
5、2022年河南考生上大連外國語大學(較高收費):文科最低分需要543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4743名;
6、2021年河南考生上大連外國語大學(較高收費):文科最低分需要585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1165名;
7、2021年河南考生上大連外國語大學:文科最低分需要589分,錄取最低位次為9839名;
8、2020年河南考生上大連外國語大學:文科最低分需要583分,錄取最低位次為9896名;
二、大連外國語大學在河南的2020-2022錄取分數線和錄取位次
1、2022年大連外國語大學在河南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2 | 河南 | 理科 | 本一 | 509 | 119754 | 省政府 |
2022 | 河南 | 文科 | 本一 | 528 | 22832 | 省政府 |
2022 | 河南 | 文科 | 本一 | 543 | 14743 | 省政府 |
2、2021年大連外國語大學在河南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1 | 河南 | 理科 | 本一 | 566 | 55959 | 省政府 |
2021 | 河南 | 文科 | 本一 | 585 | 11165 | 省政府 |
2021 | 河南 | 文科 | 本一 | 589 | 9839 | 省政府 |
3、2020年大連外國語大學在河南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0 | 河南 | 理科 | 本一 | 594 | 50132 | 省政府 |
2020 | 河南 | 文科 | 本一 | 583 | 9896 | 省政府 |
高考提前批是什么意思
高考提前批是指比普通批次要早,一般高考結束以后,提前批次就開始報名,如果提前批報了沒被錄取不會影響其他批次的填報錄取。
提前批次錄取院校包括本科提前錄取的部分普通高校、軍隊【國防生(17年已取消)】院校、公安院校、司法院校及民航、空軍招飛院校。提前批主要為:藝術、體育、軍事、公安、武警和其他(偵察、治安、法律等)。
根據國家教委的有關規定,將一部分招生類別、性質、專業基本相同或相近的學校和國家教委批準提前錄取的一些學校集中起來,在大規模招生之前進行提前錄取,這部分院校即提前錄取院校。
填報志愿的專業組代碼是什么意思
志愿專業代碼字面意思理解就是代表某個專業的數字編碼。這是為了避免在志愿填報時出現麻煩,給所有的專業都編序入碼了。
專業代碼是全國統一的,一般由6位阿拉伯數字組成,一二位代表專業所屬門類,三四位代表專業所在的學科,五六位則代表改專業的標識符號。
當學生在網上填報志愿時,需要把對應的代碼填到對應的位置,然后系統會彈出你所填代碼對應的學校和專業,這時候你看看跟你的目標是否一致,一致點確認即可,否則要及時修改。
三、大連外國語大學最新介紹
大連外國語大學地處遼寧省大連市,是遼寧省省屬高校,是東北地區唯一一所公立外國語大學。學校于1964年在周恩來總理的親切關懷下成立,時名大連日語專科學校,1970年更名為遼寧外語專科學校,1974年開辦本科教育,1978年更名為大連外國語學院,2013年更名為大連外國語大學,目前已發展成為以外語為主,以國際化辦學為特色,擁有文學、經濟學、管理學、工學、法學、藝術學等學科的多科性外國語大學。2017年入選“遼寧省一流大學重點建設高校”,外國語言文學學科入選遼寧省重點建設的“一流學科”,并在“2020軟科中國最好學科排名”中位列第10名,百分位段全國前5%。 學校擁有旅順校區和中山校區兩個校區,總占地面積126.15萬平方米,建筑面積47.31萬平方米,圖書館館藏紙質圖書近200萬冊、紙質報刊700余種、電子圖書90余萬冊。 學校下設20個教學單位,設有服務國家特殊需求的“東北亞外交外事高端人才”博士培養項目1個,擁有外國語言文學和中國語言文學2個一級學科碩士點、18個二級學科碩士點和5個專業學位碩士點。其中,外國語言文學為遼寧省一流學科,俄語語言文學、英語語言文學、日語語言文學、西班牙語言文學為遼寧省重點學科。學校擁有41個本科專業,覆蓋15個外語語種。其中,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9個,省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4個,國家級特色專業4個,遼寧省本科優勢特色專業3個,遼寧省本科示范性專業5個,遼寧省本科綜合改革試點專業4個,遼寧省普通高等學校本科課程體系國際化試點專業2個,遼寧省普通本科高等學校向應用型轉變示范專業2個,遼寧省創新創業教育改革試點專業1個。學校獲批遼寧省翻譯學領域研究生創新與交流中心1個、遼寧省外語研究生創新與學術交流中心1個、遼寧省專業學位研究生聯合培養基地2個、遼寧省專業學位研究生聯合培養培育基地1個、遼寧省研究生校外實踐基地2個、遼寧省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改革試點單位1個、遼寧省研究生精品課3門。 目前,學校全日制在校生近1.5萬人。全校在職教職工千余人,聘請近百名外籍教師。擁有國家級教學名師1人,國家“*”教學名師1人,省級教學名師15人,國務院特殊津貼獲得者8人,教育部高等學校外國語言文學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7人,遼寧省優秀專家2人,遼寧省特聘教授2人,遼寧省攀登學者1人,遼寧省“興遼英才計劃”哲學社會科學領軍人才1人,遼寧省優秀教師6人,省級專業帶頭人1人,省級百千萬人才工程69人,大連市優秀專家2人,大連市政府特殊津貼獲得者3人,大連市領軍人才培養工程人選3人。學校擁有博士生導師18人,碩士生導師258人。 近年來,學校教育教學改革取得顯著成績。獲得國家級教學成果獎3項,省級教學成果獎59項,國家級精品資源共享課2門,國家級一流課程2門,省級一流課程49門,省級精品資源共享課和精品視頻公開課6門。獲評國家級教學團隊1個,全國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1個,省級黃大年式教師團隊1個。 學校科研成果豐碩。比較文化研究基地為遼寧省教育廳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同聲傳譯實驗室為遼寧省重點實驗室。學校現有34個科研機構,其中在教育部備案的研究中心7個、省級科研機構15個、校級科研機構12個。2012年以來獲批省級以上科研項目617項,其中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1項、重點項目1項。發表核心期刊以上學術論文近500篇,32部教材獲批“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國家級、省級規劃教材,8部(套)教材獲批首屆遼寧省教材建設獎, 300余項學術成果獲市級以上科研獎勵。學校設有國家語委科研機構“中國東北亞語言研究中心”,主辦的《外語與外語教學》入選中文核心期刊、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期刊AMI綜合評價(A刊)核心期刊、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CSSCI)來源期刊、人大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全國高校百強社科期刊。學校同時主辦省級雜志《語言教育》和《東北亞外語研究》。 近年來,學校學生共有940余人次在國家、省市及地區各類專業比賽中獲獎。奧運會、殘奧會、夏季達沃斯、亞歐經濟部長會議等重要國際大型活動上都活躍著學校志愿者的身影。 學校圍繞以實現畢業生更高質量和更充分就業為中心,建設就業指導和就業市場兩個服務體系,不斷豐富工作內涵。建校以來,共為國家和地方培養了6萬余名高水平人才,畢業生以良好素質活躍在外交、外事、外貿、教育、科技等各個領域,為國家、地方經濟建設做出了應有貢獻。近年來,畢業生年度就業率平均在95%以上,先后有百余名畢業生進入國家外交部工作。 學校國際化辦學特色鮮明。與37個國家和地區的235所高校和機構建立了友好合作交流關系。學校是上合大學中方校長委員會主席單位、遼寧省孔子學院合作大學聯盟理事長單位,設有教育部中俄大學生交流基地、高層次國際化人才培養創新實踐基地、出國留學人員培訓部,與世界俄語基金會合作建設俄語中心。學校還設有遼寧省國際型外語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教育部中外語言交流合作中心國際中文教育實踐與研究基地等多個國際化平臺。以交換留學、本科雙學位、本碩連讀、碩博連讀、多語種交流、國際實訓等培養模式,與國外知名院校聯合培養本科生、碩士生、博士生,年均執行國際交流派出項目150余個,派出近900名學生赴20余個國家的國外友好院校學習和參加實踐項目。其中,學校依托國家留學基金委8大類公派項目每年派出學生近150人赴海外留學。截至目前學校在海外10個國家設有10所孔子學院,共培養國際中文教育學員67300余人次,共派出孔子學院中方院長、教師及志愿者400余人次。每年接收來自俄羅斯、日本、韓國、澳大利亞、新西蘭等近70個國家的1500余人次國際學生來校學習。 學校遵循“育人為本、質量至上、突出特色、科學發展”的辦學理念,堅持立德樹人,堅持復合型、國際型、應用型人才的培養目標,堅持國際化辦學特色,著力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和辦學實力。近年來,學校響應國家和遼寧省關于引導地方本科高校轉型發展的號召和要求,積極向高水平應用型外國語大學轉型,取得了較好的成效,正朝著建設質量優良、特色鮮明的高水平應用型外國語大學的目標不斷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