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最新河南招生考試院公布的數據,保定理工學院在河南招生錄取數據顯示,河南考生上保定理工學院的分數在196至201分,位次為454776至92856位次區間內,所以我們預測2023年河南高考考生需要考在196至201區間才能上保定理工學院。
一、河南考多少分能上保定理工學院
1、2022年河南考生上保定理工學院:理科最低分需要422分,錄取最低位次為283237名;
2、2022年河南考生上保定理工學院:理科最低分需要-分,錄取最低位次為-名;
3、2021年河南考生上保定理工學院:理科最低分需要417分,錄取最低位次為273082名;
4、2020年河南考生上保定理工學院:理科最低分需要196分,錄取最低位次為454776名;
5、2022年河南考生上保定理工學院:文科最低分需要452分,錄取最低位次為92856名;
6、2021年河南考生上保定理工學院:文科最低分需要468分,錄取最低位次為94296名;
7、2021年河南考生上保定理工學院:文科最低分需要239分,錄取最低位次為292709名;
8、2020年河南考生上保定理工學院:文科最低分需要201分,錄取最低位次為340997名;
二、保定理工學院在河南的2020-2022錄取分數線和錄取位次
1、2022年保定理工學院在河南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2 | 河南 | 理科 | 本二 | 422 | 283237 | 省教育廳 |
2022 | 河南 | 理科 | 專科 | - | - | 省教育廳 |
2022 | 河南 | 文科 | 本二 | 452 | 92856 | 省教育廳 |
2022 | 河南 | 文科 | 專科 | - | - | 省教育廳 |
2、2021年保定理工學院在河南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1 | 河南 | 理科 | 本二 | 417 | 273082 | 省教育廳 |
2021 | 河南 | 理科 | 專科 | 290 | 415412 | 省教育廳 |
2021 | 河南 | 文科 | 本二 | 468 | 94296 | 省教育廳 |
2021 | 河南 | 文科 | 專科 | 239 | 292709 | 省教育廳 |
3、2020年保定理工學院在河南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0 | 河南 | 理科 | 專科 | 196 | 454776 | 省教育廳 |
2020 | 河南 | 文科 | 專科 | 201 | 340997 | 省教育廳 |
高考志愿一定需要填滿嗎
高考志愿表沒有強制規定要填滿,但為了增加錄取機會,建議考生用好志愿表,充分表達自己的報考意愿,盡量填滿每個批次的院校志愿以及每個院校志愿中可填報的相關專業志愿。
專業志愿不填滿將會增加考生不被錄取或被調劑的風險。因為目前各大院校的專業招生跟計劃人數、報考人數以及招生省份息息相關,少填一門專業都會大大提升個人錄取的不確定性。
因此,雖然報志愿的時候專業可以不用填滿,但建議考生仍要一一報滿,盡可能地降低不必要的報考風險。
會被調到沒填的專業,如果能填滿,盡量還是填滿,最起碼告訴學校你的專業傾向性。讓學校真的要調劑也會慎重考慮。
如果出現了意外情況,就容易出現滑檔或退檔。所以不要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前面幾個志愿上,還是要多給自己多一些選擇。
如果不想耗費大量的時間去選擇院校,也可以找類似的或者可以接受的院校找出來,填滿剩下的空白。如果用不到最多就是浪費點時間寫字,如果用到了也算是給自己的機會。一旦退檔可能面臨復讀或無法讀大學的結果,還是比較嚴重的。
補錄和征集志愿的不同是什么
1.平行志愿中的中的征集志愿它們是一樣的,是一個過程的兩個方面。第一次錄取后,院校招生人數不足,就要進行征集志愿!(即還沒被錄取的考生有機會再填多次志愿)之后的再一次錄取過程就叫補錄。(可以理解為第二次錄取)
2.征求志愿通俗的將是高分征求,而補錄是降分征求,還有征求志愿的專業較多,降分的話很難有好的學校專業
3.當然有區別了,征集志愿能選的專業很多,補錄只能選那些人沒填滿的專業。
三、保定理工學院最新介紹
保定理工學院,前身為中國地質大學長城學院,是2005年4月,經國家教育部批準設立,由中國地質大學(北京)與保定賀陽教育投資有限公司合作舉辦的一所全日制普通本科獨立學院。2018年,轉設更名為保定理工學院。 學校地處河北省保定市,校園占地面積114.12萬平方米,建筑總面積53.4萬平方米。校園林秀花香、環境幽雅。現代教學與生活設施體系完善,提供了良好的學習、生活和成長環境。 學校秉承“艱苦樸素,求真務實”的校訓,堅持“特色立校、質量興校、人才強校、注重內涵、科學發展”的辦學理念,堅持“教師為根、學生為本,專業為基、質量為魂,服務社會、造福人民”的辦學方向,以培養“品德優良、基礎扎實、知識匹配、能力突出”的高素質應用技術型人才為目標,立足京津冀,面向全國,服務社會。 學校設有資源與工程技術學院、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管理科學與工程學院、經濟學院、藝術學院、外國語學院和思想政治理論課部等7個二級教學單位。現開設地質學、土木工程、國際經濟與貿易、商務英語、環境設計、學前教育等42個本科專業,形成了以地學為特色,工科為主體,理、經、管、文、藝、教育等多學科協調發展的學科專業結構。 學校十分重視教學隊伍建設,經過長期的建設與發展,逐漸形成了一支能滿足教學科研需要,學歷學位、職稱、年齡等結構日趨合理的近千人師資隊伍,為人才培養提供可靠的師資保障。 學校擁有省級一流專業7個,省級一流課程立項8個,教育部產學合作育人項目5個,省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2個,“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2個。近三年,學校教師承擔市廳級以上科研課題75項;承擔教學改革與教學建設項目45項;榮獲省級教學成果獎5項;發表高水平學術論文329余篇,出版專著、教材15余部。 學校推行“2.5+1.5”人才培養模式,增強學生的崗位前移能力與可持續發展能力。同時實行準軍校式管理,增強學生集體主義、作風紀律觀念,培養拼搏進取、吃苦耐勞的精神,養成誠實守信、勤奮好學的品行,使學生們受益匪淺。 2020年學校組織參加各級賽事44項,學生獲獎624人次,指導教師229人次,市級以上獲獎229項,其中國家級獲獎81項,省級獲獎145項,市廳級3項。在第十二屆全國商科教育實踐教學大賽中,榮獲國家級一等獎2個,國家級二等獎2個,國家級三等獎1個,學校獲得最佳院校組織獎;在國青杯第四屆藝術設計大賽中,喜提國家級1等獎4個,國家級二等獎7個,國家級三等獎8個,學校獲得優秀組織單位獎。在第十一屆藍橋杯大賽(省賽)中,獲得一等獎1個,二等獎2個,三等獎5個,學校被評為優秀組織單位。 學校現面向全國28個省市自治區招生,多年以來已為社會培養輸送5萬余名畢業生。考研、留學、考取公務員、事業單位等高質量就業比例逐年提高。畢業生以其積極進取、拼搏奉獻、勇于創新的優秀品質廣受用人單位和社會各界好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