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最新河南招生考試院公布的數據,遼東學院在河南招生錄取數據顯示,河南考生上遼東學院的分數在323至412分,位次為379664至42716位次區間內,所以我們預測2023年河南高考考生需要考在323至412區間才能上遼東學院。
一、河南考多少分能上遼東學院
1、2021年河南考生上遼東學院:理科最低分需要445分,錄取最低位次為229192名;
2、2020年河南考生上遼東學院:理科最低分需要499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74394名;
3、2020年河南考生上遼東學院:理科最低分需要323分,錄取最低位次為379664名;
4、2022年河南考生上遼東學院:文科最低分需要493分,錄取最低位次為49917名;
5、2022年河南考生上遼東學院:文科最低分需要-分,錄取最低位次為-名;
6、2021年河南考生上遼東學院:文科最低分需要518分,錄取最低位次為49952名;
7、2021年河南考生上遼東學院:文科最低分需要433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26501名;
8、2020年河南考生上遼東學院:文科最低分需要525分,錄取最低位次為42716名;
二、遼東學院在河南的2020-2022錄取分數線和錄取位次
1、2022年遼東學院在河南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2 | 河南 | 理科 | 本二 | 465 | 199130 | 省政府 |
2022 | 河南 | 理科 | 專科 | - | - | 省政府 |
2022 | 河南 | 文科 | 本二 | 493 | 49917 | 省政府 |
2022 | 河南 | 文科 | 專科 | - | - | 省政府 |
2、2021年遼東學院在河南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1 | 河南 | 理科 | 本二 | 445 | 229192 | 省政府 |
2021 | 河南 | 理科 | 專科 | 369 | 338774 | 省政府 |
2021 | 河南 | 文科 | 本二 | 518 | 49952 | 省政府 |
2021 | 河南 | 文科 | 專科 | 433 | 126501 | 省政府 |
3、2020年遼東學院在河南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0 | 河南 | 理科 | 本二 | 499 | 174394 | 省政府 |
2020 | 河南 | 理科 | 專科 | 323 | 379664 | 省政府 |
2020 | 河南 | 文科 | 本二 | 525 | 42716 | 省政府 |
2020 | 河南 | 文科 | 專科 | 412 | 152087 | 省政府 |
填報高考志愿有什么技巧
高考志愿填報要認真細致對待。首先要明確專業的定位,然后選擇學校所在區域,再根據往年投檔線的絕對值大致選擇學校范圍,分數在批次線踩線或線上3-5分的還要考慮是否降低批次錄取,再通過對選擇范圍內學校進行投檔分數預測,確定哪些學校具備投檔條件,最后按一定的分數梯度合理安排志愿順序。總共六個步驟,每一個步驟都不能馬虎對待。
高校投檔線不等于高校不同專業的錄取線,常常是有些熱門專業的投檔線高出學校投檔線十幾分、甚至幾十分。學生和家長千萬不要誤以為分數在學校投檔線以上就可以高枕無憂,在專業服從分配欄內一定要寫上服從分配,不然很可能因成績夠不上學校專業投檔線而面臨退檔風險。
高考多少分可以上二本
各個二本大學錄取分數線都是有一定的區別的,二本大學分數線一般在450分到550分不等,當然二本大學錄取分數線也是和當然本科錄取線有一定的關系的,普遍二本大學分數線會在當年本科錄取線20-30分左右。
高考錄取分數線,又叫省控線、批次線,是指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錄取分數線,即考生想要上某個批次大學必須通過的一條分數線。一般來講,一本大學的錄取線叫重點線;二本大學的錄取線叫二本線;三本大學的錄取線叫三本線或本科線;高職大專的錄取線叫大專線。每年高考各地的錄取線都不相同,主要是由當年的招生計劃和報考人數以及當年的高考試題難易程度來決定。
由于高考每年的錄取分數線都會根據當年的實際情況來進行調整,所以在真正的高考之前,我們都不會知道當年的分數線是多少。
三、遼東學院最新介紹
遼東學院地處黃海之濱、鴨綠江畔,坐落在素有“英雄城市”“北國江南”美譽的中國最大最美邊境城市——遼寧省丹東市,是全省唯一一所具備沿江、沿海、沿邊區位特點的省屬普通本科院校,是遼寧省首批轉型發展試點院校、遼寧省創業教育示范學校、中國應用技術大學聯盟院校、國家大學生KAB創業教育基地、全國國防教育特色學校、全國“教育部-中興通訊ICT產教融合創新基地”第三批合作院校、教育部“校企合作創新發展聯盟”院校。 辦學歷史悠久。學校辦學發軔于1912年私立安東三育國民高等學校(園藝學校),高等教育始于1948年安東省立農業專科學校,陸續有丹師、綢校、財校、衛校、職工大、師專、丹大、大醫分校、財專、紡專、丹東高專、職院等不同歷史時期的院校調整合并,于2003年4月組建遼東學院。學校分為臨江和金山兩個主要校區,校園占地總面積82.14萬平方米,建筑總面積40.63萬平方米,固定資產總值8.09億元,紙質圖書近113.52萬冊,電子圖書59.2萬冊。先后為全省乃至全國工業企業、基礎教育、財經管理、醫療衛生、農業技術、國際交流等領域輸送了近17萬應用型人才。 師資力量雄厚。學校現有教職工1660人,專任教師1019人,其中具有正高級、副高級職稱教師514人,具有博士、碩士學位教師825人,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3人,省“百千萬人才工程”百人層次4人、千人層次8人,省優秀教師5人,省教學名師8人。學校實施中青年教師素質提升工程和人才梯隊建設工程,分兩批次建設,遴選第三人才梯隊94人次,“雙師雙能型”教師493人。現有本專科在校生14718人。 學科門類齊全。學校設立14個有全日制學生的二級學院,設置49個本科專業、22個高職專業,涵蓋經濟學、教育學、文學、理學、工學、農學、醫學、管理學、藝術學等九個學科門類。有3個國家級試點專業、2個省級示范專業、2個省級品牌專業,1個省級重點培育學科、1個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6個省級一流本科專業、1個省重點支持專業、2個省綜合改革試點專業、4個省轉型發展試點專業、2個省轉型發展示范專業、2個省級創新創業教育試點專業,獲批7個省級優秀教學團隊、41項省級教學成果,1個省級虛擬示范中心、3個省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13個省級以上大學生實踐教育基地、1個省級大學生創新創業實踐教育基地、32門省級以上一流課程,承擔了省農村助理全科醫生培養項目。 科研服務發展。學校現有3個省級重點實驗室,1個省級創新團隊、1個省級協同創新中心、2個省級人文社科研究基地、1個國家民委“一帶一路”國別和區域研究中心、1個國家級“星創空間”、2個遼寧省職工創新工作室。在科研成果轉移轉化方面,建立了紡織服裝公共技術服務平臺、滿藥資源開發與應用研究院;建有小漿果、杜鵑花、蜜蜂、大果榛子、北蟲草、羊肚菌、基質草莓栽培、水產養殖、現代農業等9個農業科技成果產業化示范基地、遼東學院工業儀器儀表產業化示范基地、遼東學院高性能醫療器械產業化示范基地、2個工業科技成果產業化示范基地。先后加入遼寧(丹東)藍莓等小漿果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等7個省級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加入遼寧金立智能有載開關、遼寧恒星化工功能紡織材料2個典型實質性產學研聯盟。遼東學院科技成果轉移轉化中心被確定為遼寧省技術轉移示范機構、學校與東北科技大市場共同建立東北科技大市場工作站、被省知識產權局確定為遼寧省高價值專利培育中心。朝鮮半島研究中心、丹東科技發展戰略研究中心、文化社會研究所、邊境民族研究基地等充分發揮新型“智庫”作用。2015年以來,學校共承擔省級以上研究課題265項,其中國家級科研項目12項;簽訂橫向課題379項;獲得市級以上科研獎勵197項,發表高水平論文2305篇,授權專利1103項。 國際合作交流。學校積極貫徹國家“一帶一路”倡議,面向亞洲、非洲地區等國家來華留學生開設英文授課的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紡織工程、國際貿易等學士學位課程及漢語言本科課程。與韓國、日本、俄羅斯、美國等近40所國外高校開展校際和學術交流、舉辦合作辦學項目、開展學生“2+2”等形式的聯合培養交流學習項目。申辦并設立“HSK”(漢語水平考試)考試點,申請并獲得了招收教育部國際中文教師獎學金資格,并陸續開展獎學金生的招收和培養。2019年與朝鮮平壤外國語大學合作共建了朝鮮第一個漢語中心,學校國際交流工作的地緣特色不斷增強。 面對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現代化強國的新需要,聚焦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的新要求,遼東學院將秉持“知行并重、致用為本”的辦學理念和“明德篤學、踐履惟新”的校訓精神,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確領導下,認真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深學篤用*新時代**思想,緊緊圍繞應用型大學定位,深深植根地方經濟社會發展需求,堅定不移走特色辦學之路,全面提高應用型人才培養質量,扎實推進常態化疫情防控和各項事業發展工作,為建設特色鮮明的地方高水平應用型大學而不懈奮斗! 學校地址: (臨江校區)遼寧省丹東市振安區臨江后街116號 (金山校區)遼寧省丹東市元寶區文化路325號 學校網址:www.elnu.edu.cn 電子信箱: ldxyyb@163.com 聯系電話:0415-3789027 傳真:0415-3789030 郵編:118001 數據提供日期:2021年10月(黨政辦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