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最新河南招生考試院公布的數據,新疆農業大學在河南招生錄取數據顯示,河南考生上新疆農業大學的分數在419至512分,位次為288892至44536位次區間內,所以我們預測2023年河南高考考生需要考在419至512區間才能上新疆農業大學。
一、河南考多少分能上新疆農業大學
1、2022年河南考生上新疆農業大學(較高收費):理科最低分需要419分,錄取最低位次為288892名;
2、2022年河南考生上新疆農業大學:理科最低分需要468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93391名;
3、2021年河南考生上新疆農業大學(較高收費):理科最低分需要454分,錄取最低位次為214734名;
4、2020年河南考生上新疆農業大學(管理類單列專業其它):理科最低分需要468分,錄取最低位次為218640名;
5、2020年河南考生上新疆農業大學(較高收費):理科最低分需要477分,錄取最低位次為205778名;
6、2021年河南考生上新疆農業大學(其他單列):文科最低分需要502分,錄取最低位次為63254名;
7、2021年河南考生上新疆農業大學:文科最低分需要521分,錄取最低位次為47608名;
8、2020年河南考生上新疆農業大學(管理類單列專業其它):文科最低分需要493分,錄取最低位次為70609名;
二、新疆農業大學在河南的2020-2022錄取分數線和錄取位次
1、2022年新疆農業大學在河南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2 | 河南 | 理科 | 本二 | 419 | 288892 | 省政府 |
2022 | 河南 | 理科 | 本二 | 437 | 254266 | 省政府 |
2022 | 河南 | 理科 | 本二 | 468 | 193391 | 省政府 |
2022 | 河南 | 文科 | 本二 | 485 | 57598 | 省政府 |
2022 | 河南 | 文科 | 本二 | 499 | 44536 | 省政府 |
2、2021年新疆農業大學在河南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1 | 河南 | 理科 | 本二 | 454 | 214734 | 省政府 |
2021 | 河南 | 理科 | 本二 | 454 | 214734 | 省政府 |
2021 | 河南 | 理科 | 本二 | 461 | 203404 | 省政府 |
2021 | 河南 | 文科 | 本二 | 502 | 63254 | 省政府 |
2021 | 河南 | 文科 | 本二 | 521 | 47608 | 省政府 |
3、2020年新疆農業大學在河南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0 | 河南 | 理科 | 本二 | 468 | 218640 | 省政府 |
2020 | 河南 | 理科 | 本二 | 477 | 205778 | 省政府 |
2020 | 河南 | 理科 | 本二 | 503 | 168670 | 省政府 |
2020 | 河南 | 文科 | 本二 | 493 | 70609 | 省政府 |
2020 | 河南 | 文科 | 本二 | 512 | 53447 | 省政府 |
平行志愿填報有什么注意的
1、摸清平行志愿:退檔有風險,填報需謹慎
許多家長和學生認為平行志愿沒有風險,事實上,平行志愿填報最主要的風險應屬投檔而被退檔的風險。雖然教育考試部門從減少投檔而被退檔的矛盾出發把投檔比例定位105%,但是仍有5%的考生投檔后可能會被退檔。
退檔的考生,即便是A志愿退檔,也將直接進入征求志愿,這是平行志愿填報最大的風險。
規避平行志愿退檔風險,應避免填報專業志愿太高,盡量填寫服從調劑,否則容易退檔,還有一些不滿足學校的特殊規定,例如視力等身體條件沒達到學校標準,單科分數沒達到院校要求。
2、認真閱讀大學招生簡章:一定要認真研讀,它會告訴你每個專業的真諦
考生在看專業的時候,一定要認真研讀招生簡章,詳細了解該校某一專業的內涵。實際上,不同專業之間所學的課程、發展方向的差異非常大。有些專業名稱相同,但仍存在一定差異。
3、冷靜選擇熱門專業:關注是必要的但請把目光放的更寬些
考生在選擇專業時,還有一個誤區是:盲目擁擠熱門專業。實際上專業沒有好壞之分,只有冷熱的差異。盲目擠熱門專業,對考生長遠發展非常不利。
熱門專業分數高,競爭激烈,如果成績不太突出,很難擠進熱門專業。即使僥幸被院校錄取,由于熱門專業里人才濟濟,自己實力不是很強,在就業選擇和以后的工作中也很難占得優勢,搶得先機。
正確的做法應是選擇“熱門專業”的同時不忽視“冷門專業”,“冷熱”結合對考生更為有利。
高考志愿錄取了還能復讀嗎
高考每年的招生都是有計劃。也就是說名額是固定的,如果考生填了這個志愿被錄取了,然后不去就讀,選擇復讀,這就是浪費了招生的一個名額。所以如果考生選擇復讀,那么就盡量選擇不要填報志愿。
但是很多考生和家長都存在這樣一種心理。就是先填報了再說,看錄取結果再決定是否復讀。只能說非常不提倡這種行為,不僅是占據名額,對于考生的誠信也有一定的影響。目前一些省市針對這種情況,采取了一定的措施,將一些被錄取后不去大學報到的學生的這種不誠信的行為,記錄在檔案中。
三、新疆農業大學最新介紹
座落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首府烏魯木齊雅瑪里克山腳下,鞏寧古城遺址上的新疆農業大學,是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重點建設的一所以農業科學為優勢和特色的大學。現任黨委書記謝樹青教授,校長蔣平安教授。 學校前身為八一農學院,是經毛主席和中央軍委同意,由王震將軍于1952年在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步兵學校的基礎上創建的,學校隸屬于新疆軍區,是新中國成立后新疆建立的第一所本科院校。1958年劃歸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人民政府,更名為新疆八一農學院。1995年經國家教委批準,更名為新疆農業大學。2006年獲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優秀”。2012年入選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建設工程高校。學校現有老滿城校區、亞心校區、陸港校區、天格爾校區等四個校區,謝家溝草地試驗站、呼圖壁牧草試驗示范站等7個校屬實習基地和152個校外教學實習基地。其中,校本部占地面積約1500畝,校園綠草如茵,鋪青疊翠,環境優美,是全國鄉村振興人才培養優質校、全國文明校園、首批自治區綠色大學。 建校初期,王震將軍結合新疆農牧業生產和辦學實際,確立了“理論聯系實際、教學結合生產”的辦學方針,建校69年以來,學校始終堅持*辦學方向,堅持“屯墾戍邊辦大學、穩疆興疆育人才”的辦學宗旨,恪守“明德篤志、勵學競業”的校訓,秉承“自力更生、艱苦奮斗、求真務實、開拓進取”的農大精神,形成了幼兒園、小學、中學、本、碩、博為一體的全學段人才培養體系,走出了一條產學研用緊密結合的特色辦學之路,為推動我國農業現代化建設和農業高等教育事業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 學校現有24個學院,1個教學部。7個博士后流動站,8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19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14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61個本科專業,分布在農、理、工、經、管、文、法等7個學科門類中。加快推進“雙一流”建設,現有5個自治區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14個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7門自治區級一流課程,3門國家級一流課程。圍繞現代農牧業、特色林果業、區域發展等領域建有國家、部委重點學科(含培育)4個,自治區級高峰、高原學科7個,擁有教育部棉花工程研究中心、新疆現代奶業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新疆草地資源與生態實驗室、新疆果品加工與保鮮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省部級研究中心、重點實驗室16個。 學校現有在編教職工1622人,專任教師998人,其中教授139人,副教授365人,有博士學位的382人。學校擁有全國先進工作者1名,全國優秀教師1名,獲自治區人民政府特貼專家40人,“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教師1名,教育部新世紀人才3名,農業農村部崗位科學家2名,“自治區優秀教育工作者”2人,天山領軍人才5名,天山英才40名。學校全日制在校生34897人,建校至今,新疆農業大學為社會培養了近20萬名各類人才,畢業生們遍布祖國各地,天山南北,他們不忘初心使命,傳承紅色基因,為國家的和諧穩定、繁榮昌盛和新疆的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貢獻力量。 學校緊緊圍繞服務新疆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需求,依托自身農業優勢,加快科技成果轉化,釋放創新驅動效能。培育的“新疆細毛羊”成為天山南北牧民增收致富的源泉;“紅優二號西瓜新品種”成為全疆瓜類主栽品種,享譽全國;“漏斗式全沙排沙技術”成功解決水利工程排沙難的世界性難題;“棉花大面積高產綜合配套技術研究開發與示范”,創造了單產、總產、面積,高等級優質棉、病蟲防治、肥料利用率、節水等7個全國第一,為世界棉花形勢看中國,中國棉花形勢看新疆做出了卓著功勛。 “十三五”期間,學校承擔縱向科研項目2018項,馬產業等國家科技支撐項目近10項,到位經費近5億元。累計獲得省部級以上科技成果獎勵48項(其中,主持完成省部級科技成果一等獎4項)。登記科技成果36項,審定新品種20個,授權專利300項(發明專利80項)、軟件著作權260項,認定地方標準36項;累計發表科技論文4693篇,其中高水平論文(SCI/SSCI/EI收錄)520篇。 學校在辦學實踐過程中,始終心系“三農”,積極投身脫貧攻堅主戰場,成立“新疆鄉村振興研究院”,積極開展涉農科技研究和科技推廣服務,培育壯大新疆特色優勢產業,將學校人才、科技、學科專業優勢轉化為服務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的具體行動,探索出“1+4+N”科技服務模式,推進實用農業技術和科技成果在農業生產一線快速轉化,持續助力農業農村高質量發展、農民增收致富。學校2次獲得自治區脫貧攻堅“組織創新獎”,多名教師獲得脫貧攻堅“創新獎”“奮進獎”。 學校始終堅持擴大教育開放,積極拓展國際科技教育合作與交流,加速國際化進程。不斷優化留學生結構,加強涉農等優勢學科學歷生的招生,規范留學生教育管理,不斷提高培養質量,通過教學及豐富的文化活動“傳播中國聲音,講好中國故事”,促進中外學生交流學習,培養知華、友華的國際人才。與美國、加拿大、俄羅斯、巴基斯坦等二十多個國家和地區的70余所大學及研究機構建立合作關系。穩妥推進漢語國際推廣工作,在巴基斯坦建成的孔子學院成為全球100所示范孔子學院之一。成立“新疆-中亞現代農業科技創新與交流中心”等國際合作平臺。與中國農業大學等兄弟院校共同發起成立“絲綢之路沿線國家農業院校聯盟”,有力推動了絲綢之路經濟帶沿線國家農業院校高等教育的共同發展。 走進新時代,新疆農業大學將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以*新時代**思想為指導,牢牢聚焦新疆工作總目標,積極踐行胡楊精神,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以強農興農為己任,加快推進絲綢之路經濟帶特色鮮明的高水平現代大學高質量發展,努力為建設團結和諧、繁榮富裕、文明進步、安居樂業、生態良好的新時代**新疆做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數據更新時間:2021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