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最新黑龍江招生考試院公布的數據,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軍醫大學在黑龍江招生錄取數據顯示,黑龍江考生上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軍醫大學的分數在472至570分,位次為22695至8215位次區間內,所以我們預測2023年黑龍江高考考生需要考在472至570區間才能上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軍醫大學。
一、黑龍江考多少分能上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軍醫大學
1、2022年黑龍江考生上空軍軍醫大學:理科最低分需要538分,錄取最低位次為8215名;
2、2021年黑龍江考生上解放軍空軍軍醫大學:理科最低分需要472分,錄取最低位次為22695名;
3、2020年黑龍江考生上解放軍空軍軍醫大學:理科最低分需要570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0566名;
二、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軍醫大學在黑龍江的2020-2022錄取分數線和錄取位次
1、2022年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軍醫大學在黑龍江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2 | 黑龍江 | 理科 | 本一A | 538 | 8215 | 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 |
2、2021年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軍醫大學在黑龍江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1 | 黑龍江 | 理科 | 本一A | 472 | 22695 | 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 |
3、2020年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軍醫大學在黑龍江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0 | 黑龍江 | 理科 | 本一A | 570 | 10566 | 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 |
二本最低分的醫科大學名單
學校名 | 學校所在地 | 2022分數 |
河北中醫學院 | 河北 | 435 |
山東協和學院 | 山東 | 435 |
湖北醫藥學院 | 湖北 | 438 |
遼寧中醫藥大學杏林學院 | 遼寧 | 438 |
廣西醫科大學 | 廣西 | 443 |
錦州醫科大學(中外合作) | 遼寧 | 443 |
華北理工大學冀唐學院 | 河北 | 446 |
廣西中醫藥大學賽恩斯新醫藥學院 | 廣西 | 449 |
安徽醫科大學臨床醫學院 | 安徽 | 449 |
吉林醫藥學院(中外合作) | 吉林 | 453 |
遼寧何氏醫學院 | 遼寧 | 453 |
齊魯醫藥學院 | 山東 | 455 |
內蒙古醫科大學 | 內蒙古 | 456 |
天津醫科大學臨床醫學院 | 天津 | 457 |
昆明醫科大學(中外合作) | 云南 | 458 |
貴陽康養職業大學 | 貴州 | 459 |
遼寧中醫藥大學 | 遼寧 | 460 |
貴州中醫藥大學(中外合作) | 貴州 | 462 |
浙江藥科職業大學 | 浙江 | 464 |
湖南中醫藥大學湘杏學院 | 湖南 | 464 |
長春中醫藥大學(中外合作) | 吉林 | 465 |
溫州醫科大學仁濟學院 | 浙江 | 467 |
昆明醫科大學海源學院 | 云南 | 469 |
湖北醫藥學院藥護學院 | 湖北 | 469 |
承德醫學院 | 河北 | 470 |
黑龍江中醫藥大學 | 黑龍江 | 471 |
大連醫科大學中山學院 | 遼寧 | 471 |
寧夏醫科大學 | 寧夏 | 471 |
右江民族醫學院 | 廣西 | 471 |
軍校體檢什么時候開始
以學校的通知為準。
軍校體檢是在高考后,畢竟只有高考成績出來了,各院校才開始招生,由于軍校多是提前批次,所以高考結束之后有一次體檢面向報考了提前批次志愿并且達到學校提檔線的考生,內容還包含政治審查、面試等環節。
如果這個沒通過,你將失去提前批次志愿錄取機會,但不影響其他批次志愿錄取。入校之后還有一次復檢,檢查比較全面和嚴格,如果復檢沒過,按退學處理,只能復讀。
對于軍校體檢什么時候開始這個問題,當下并沒有準確的答案,一般來講高考軍校體檢以《軍隊院校招收學員體格檢查標準》為標準。軍校體檢日期并無規定,以報考院校的通知為準。凡報考軍隊院校的考生,除參加全國高考外,還必須參加軍隊院校組織的面試檢測。
面試檢測主要是檢查考生的外貌、體型、報考的動機等。檢驗考生的反應能力、心理素質、語言表達能力、邏輯思維能力、理解能力等,看其是否符合所報考專業的要求。凡未參加面試檢測的考生,均不能被軍隊院校錄取。檢測工作一般由招生院校具體實施。
三、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軍醫大學最新介紹
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軍醫大學(第四軍醫大學)是一所培養高、中層次醫學專業人才的全國重點大學。學校于1952年命名為第四軍醫大學,1954年與原第五軍醫大學合并,2017年轉隸空軍,原空軍航空醫學研究所并入后組建空軍軍醫大學,2018年,原空軍總醫院與原空軍航空醫學研究所合并組建空軍特色醫學中心,隸屬學校。學校1959年被*確定為全國首批20所重點大學之一,1995年進入軍隊重點建設院校行列,1997年成為國家首批22所“211工程”重點建設院校之一,2017年進入國家“雙一流”建設首批一流學科建設院校行列。學校本部坐落在古城西安。 建校以來,先后培養9萬余名高素質醫學人才,很多畢業生已成為國內外知名的專家學者和我軍各級衛生機構的領導。涌現出了被國家和軍隊授予“富于理想、勇于獻身的優秀大學生”張華、華山搶險戰斗集體、模范學員大隊、“育人大師”李繼碩、“模范軍醫”陳紹洋等全國先進典型。 學校機關設一辦七處,下轄航空航天醫學系、軍事預防醫學系、軍事生物醫學工程學系、藥學系、軍事醫學心理學系、護理系、基礎醫學院、研究生院、空軍特色醫學中心(北京)、空軍衛勤訓練基地、第一附屬醫院(西京醫院)、第二附屬醫院(唐都醫院)、第三附屬醫院(口腔醫院)、空軍第九八六醫院等。 學校人才濟濟,教學、醫療、科研實力雄厚。學校擁有中國科學院院士2名、工程院院士5名、國家“*”入選者12名、國家“973”首席科學家7名、教育部“*”34名、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入選對象10名、國家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7名、國家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20名、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13名、“求是”杰出青年實用工程獎獲得者5名、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入選者14名、軍隊專業技術重大貢獻獎獲得者2名、軍隊杰出專業技術人才獎獲得者7名、軍隊創新人才工程培養對象20名、軍隊院校育才金獎獲得者37名。現有博士生導師336名,碩士生導師596名,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成員5名。周光召、楊振寧等300多位國內外知名專家為學校名譽教授或客座教授。 學校現有本科學歷教育、研究生教育、任職教育3個培訓層次。學校是國務院批準的首批博士、碩士學位授權單位,現有博士學位一級授權學科12個,碩士學位一級授權學科12個,并設有10個博士后流動站。目前有6個學科領域進入ESI全球前1%,25個學科排名全國前10名。現有國家重點和培育學科19個,國家重大科研基礎設施1個,國家重點實驗室2個,國家臨床醫學研究中心2個,國家臨床重點專科軍隊建設項目23個,全軍醫學專科中心35個,軍隊后勤科研實驗室19個,全軍醫學專業重點實驗室17個。近年來,學校教學改革成績顯著,學校本科教學改革項目累計獲得國家、軍隊和省部級教學成果獎近百項,其中國家級教學成果獎9項,特別是2001年榮獲國家級教學成果特等獎,成為當年國內獲此殊榮的兩所高校之一(另一所為北京大學)。獲全國優秀博士學位論文11篇,全軍優秀博士學位論文46篇,陜西省優秀博士學位論文127篇,全軍優秀碩士學位論文62篇。 學校教學設施設備齊全。圖書館占地12000平方米,現有藏書60余萬冊,中外文紙質期刊近1000種,各類數據庫近40個。現有四套有線網絡和一套無線網絡,覆蓋全校各單位。學校擁有教學標本陳列館、計算機教學實驗室、外語教學中心、基礎醫學教學實驗中心、體育場館、游泳館等教學公共設施。擁有數碼互動教學系統、虛擬實驗教學系統、臨床技能模擬訓練系統、雙源螺旋CT、術中核磁、手術機器人、PET/CT、PET/MR、螺旋斷層放射治療系統、立體定向放射治療系統等大批先進的設施設備。 學校醫療工作成績顯著。所屬各醫療機構均為三級甲等醫院,其中第一附屬醫院綜合實力排名連續7年位居全國第五,第三附屬醫院在全國口腔專科醫院排名中穩居前四。2017年教育部公布全國第四輪學科評估結果,第三附屬醫院口腔醫學學科與北京大學、四川大學并列進入A+。學校先后創造出90多項國內外“第一”或“唯一”的醫學成就,世界首例“十指斷離再植術”,世界首例“坑面女頜面再造術”,國內首例、世界第二例“換臉術”,國內首例“人子宮移植術”等,在國內外產生重大影響。 學校高度重視科學研究和對外學術交流,并取得了一大批研究成果。近年來,獲得各類科技成果獎千余項,其中國家自然科學獎1項、國家技術發明獎8項、國家科技進步獎58項、軍隊科技進步一等獎36項、軍隊醫療成果一等獎17項、省科學技術一等獎89項。“十三五”以來,獲省部級以上科研項目1800余項,獲批的各類科研經費總額超過16億元。先后獲“973”首席科學家項目8項,2008年至2011年連續4年榮獲5項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2017年獲國家科技進步獎創新團隊獎,2021年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近5年,先后派出1100余人次出訪參加國際會議、合作研究、學術交流、短期培訓等,接待國外近千名專家學者來校訪問。目前,學校已與美、英、日、法、德、澳等國家學術機構建立了穩定的學術交流渠道和合作關系。 學校堅持人民軍隊宗旨,堅決履行人民軍隊使命。在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抗美援朝、西藏平叛、中印和中越邊境自衛反擊戰中,用信仰和忠誠傳承了紅色基因,圓滿完成了戰場救護任務。執行抗擊非典、抗洪搶險、抗震救災、國慶閱兵、世博安檢、亞運三防、維穩處突、國際維和等30余次非戰爭軍事行動衛勤保障任務,多次受到黨、國家和軍委的褒獎。2010年,圓滿完成了亞丁灣海域“和諧使命—2010”醫療保障任務;2015年,派出17人執行援非抗埃任務,用精湛醫術架起了中非友誼的橋梁,彰顯了中國軍醫的風采;2017年,抽組衛勤骨干參加上合組織“和平使命—2016”國際聯合軍事演習醫療保障;2020年,派出醫療隊支援湖北武漢開展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患者救治工作。 新的歷史時期,學校將在中央軍委和空軍黨委的正確領導下,聚焦加快建設一支空天一體、攻防兼備的強大人民空軍戰略,堅持立足空軍、面向全軍、突出特色、集約辦學的發展思路和軍事醫學戰場第一、基礎醫學世界第一的建設標準,瞄準百年名校目標,為打造全軍頂尖、全國領先、世界聞名的高等軍事醫學學府而努力奮斗! (更新至2021年11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