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最新黑龍江招生考試院公布的數據,西安翻譯學院在黑龍江招生錄取數據顯示,黑龍江考生上西安翻譯學院的分數在320至414分,位次為71498至18793位次區間內,所以我們預測2023年黑龍江高考考生需要考在320至414區間才能上西安翻譯學院。
一、黑龍江考多少分能上西安翻譯學院
1、2022年黑龍江考生上西安翻譯學院:理科最低分需要342分,錄取最低位次為71498名;
2、2021年黑龍江考生上西安翻譯學院:理科最低分需要320分,錄取最低位次為69982名;
3、2020年黑龍江考生上西安翻譯學院:理科最低分需要390分,錄取最低位次為61259名;
4、2022年黑龍江考生上西安翻譯學院:文科最低分需要396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9073名;
5、2021年黑龍江考生上西安翻譯學院:文科最低分需要357分,錄取最低位次為25275名;
6、2020年黑龍江考生上西安翻譯學院:文科最低分需要414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8793名;
二、西安翻譯學院在黑龍江的2020-2022錄取分數線和錄取位次
1、2022年西安翻譯學院在黑龍江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2 | 黑龍江 | 理科 | 本二A | 342 | 71498 | 省教育廳 |
2022 | 黑龍江 | 文科 | 本二A | 396 | 19073 | 省教育廳 |
2、2021年西安翻譯學院在黑龍江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1 | 黑龍江 | 理科 | 本二A | 320 | 69982 | 省教育廳 |
2021 | 黑龍江 | 文科 | 本二A | 357 | 25275 | 省教育廳 |
3、2020年西安翻譯學院在黑龍江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0 | 黑龍江 | 理科 | 本二A | 390 | 61259 | 省教育廳 |
2020 | 黑龍江 | 文科 | 本二A | 414 | 18793 | 省教育廳 |
高考211院校好考嗎
不好考。
我國的211大學一共有112所,而我國每年學生參加高考的人數要在幾百萬或者是一千萬以上,近幾年高考人數就已經達到了1000萬人左右。所以,學生們競爭真的是非常激烈,學生們想要考上211這樣的大學,難度真也不是一般的大。以2020年數據為例:
根據2020年大學錄取的相關數據中顯示,在我國的大學中,其實211大學的占比僅僅是4.2%,而985大學的占比就更少了。
每個大學都是有自己的招生標準,像是211這個層次的大學更是擇優錄取,所以,錄取的人數一般都不是很多。
就2020年大學的錄取數據來看,211大學的錄取僅占5.2%,這個數據真的是告訴了我們想考上211大學真的是并非易事。
畢竟,2020年我國參加高考的人數已經達到了一千萬以上,而211大學的錄取比例真的是很少,學生想要上211大學,真的是需要能夠在千軍萬馬中突出重圍才可以。
軍校最新體檢標準
一、軍校體檢外科項目
(1)男性身高162cm以上,女性身高160cm以上,軍校體檢合格。
(2)肘關節過伸超過15度,肘關節外翻超過20度,或者雖未超過前述規定但是存在功能障礙,不合格。
(3)瘢痕體質,面頸部長徑超過3cm或者影響功能的瘢痕,其他部位影響功能的瘢痕,軍校體檢不合格。面頸部文身,著軍隊制式體能訓練服其他裸露部位長徑超過3cm的文身,其他部位長徑超過10cm的文身,男性文眉、文眼線、文唇,女性文唇,不合格(文身圖案和內容由政審把關)。
(4)重度腋臭,不合格。輕度腋臭,裝甲、潛艇及潛水軍校專業不合格。
二、軍校體檢內科項目
(1)血壓在下列范圍,合格:
(一)收縮壓≥90mmHg,<140mmHg;
(二)舒張壓≥60mmHg,<90mmHg。
(2)心率在下列范圍,合格:
(一)心率60~100次/分;
(二)心率50~59次/分或者101~110次/分,經檢查系生理性(潛艇、潛水、空降軍校專業除外)。
(3)對食物、藥物和其他物質嚴重過敏的,軍校體檢不合格。
三、西安翻譯學院最新介紹
西安翻譯學院由我國當代杰出教育家、民辦教育拓荒者丁祖詒先生于1987年創辦,座落在西安市南郊風景秀麗的終南山北麓、太乙河畔。學校2005年經教育部批準升格為本科高校;2009年獲得學士學位授予權;2013年順利通過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合格評估;接受陜西省委、省政府巡視診斷,同年被省教育廳確定為首批應用型轉型試點院校;2017年獲批陜西省“管辦評”試點院校;2018年被陜西省教育廳評定為陜西省一流學院建設單位;2019年被評為全國創新創業典型經驗高校,榮獲團中央“全國五四紅旗團委”稱號,翻譯專業獲批2019年度首批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成為陜西第一所獲批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的民辦高校;2020年在軟科中國大學排名中位居陜西民辦大學第一;2021年新增2個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以擁有3個國家級一流專業建設點成為陜西省獲得國家級一流專業建設點最多的民辦高校,在全國民辦高校中也以絕對優勢遙遙領先,成為民辦高!半p一流”建設的領跑者。經過三十多年的辦學實踐,西安翻譯學院已發展成一所以文、商科為主,以外語為特色,多學科協調發展、具有重要影響和鮮明特色的民辦大學。 西譯始終堅持*辦學方向,全面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積極培育和弘揚*核心價值觀。學校先后榮獲陜西省“高等學校先進基層黨委”“平安校園”,陜西省教育系統“文明校園”,西安市“安全單位”“綜合治理先進單位”稱號;學校連續8年被中央六部委授予“全國食品安全百佳先進單位”“全國食品安全示范單位”等榮譽稱號;學校還獲得“網絡信息安全管理工作先進單位”“最具綜合實力民辦高校”和“最具就業質量獎”等榮譽稱號。中央及省市領導多次到學?疾,高度贊揚我校的培養模式、管理模式、辦學特色和人才培養質量。中央及省市權威媒體相繼對學校的辦學情況予以正面報道。 西譯全面貫徹落實新修訂的《民辦教育促進法》,率先打破民辦教育家族化傳統,構建了“四位一體”的現代大學運行機制,實現了民辦高等教育科學規范管理的重大突破,對調動學校各方積極性,堅定不移地走內涵發展、特色發展、品牌發展、融合發展道路具有深遠意義。 西譯以建設高水平、特色鮮明、具有地方示范作用的一流民辦大學為階段性發展目標,始終秉承“敢為人先、無私奉獻、愛生如子、厚德敦行”的“西譯精神”;積極踐行“高尚教育”理念;堅持“不以營利為目的的*公益性辦學方向”;不斷創新“外語+專業+現代技能”和“專業+外語+現代技能”的復合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和嚴格的“全封閉、準軍事化”學生管理模式,積極打造“學習在西譯、生活在西譯、成長在西譯、幸福在西譯”育人平臺。 學校下設英文學院、亞歐語言文化學院、教育學院、商學院、文學與傳媒學院、藝術學院、工程技術學院、高級翻譯學院、健康與運動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創新創業學院及繼續教育學院12個二級學院、體育部和公共藝術教育中心。學校開設本科專業36個,?茖I24個,涵蓋文、經、管、工、藝、法、教育、醫學等八大學科門類。 西安翻譯學院與西北大學、延安大學、解放軍西安通信學院等建立了對口幫扶關系。學校成立了陜西終南學社、翻譯研究所、書畫藝術研究所、電子商務運營研究中心、陜西旅游文化研究中心和丁祖詒教育研究中心等十多個研究機構,構建了“一核心、兩平臺、三層次、全過程”的實踐教學體系,形成融“教、學、做”為一體的實踐教學模式,營造全外語氛圍,重點打造語言服務、教育服務、健康服務三大服務類應用專業群,建設“語言大數據智庫平臺”,培養服務區域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的應用型高級專門人才。學,F有國家級一流專業建設點3個;省級一流專業建設點6個,省級綜合改革試點專業5個,省級特色專業4個,省級重點專業6個,省級人才培養模式試驗區6個,省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4個,省級虛擬仿真試驗教學中心2個,省級教學團隊6個,省級精品資源共享課程25門,省級教學成果獎8項,省級優秀教材獎7項,獲批省級教改項目33項;現有校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項目9個,校級特色專業8個,校級精品課程39門,校級教學團隊21個,校級教學名師25名,校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7個,校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5個。 為提升師資層次和水平,西譯設立了“終南學者”和“首席教授”崗位;通過完善教師評價和激勵機制,大力開展“教師能力提升計劃”、“中青年教師博士化工程”等,為“雙一流”建設提供人才保障。多年來,學校教師對標“四有好老師”,教書育人并進,學生及家長普遍認為我校教師熱愛教學工作、了解社會需求、教學經驗豐富。我,F有省級教學名師9人;教師王媛以“深山尋網、席地成堂”的感人事跡被評為2020年第二期“西安敬業奉獻好人”;外籍教師、德國專家張克榮獲陜西省人民政府2019年度“三秦友誼獎”。 西譯根據自身特點及發展新常態,堅持“四合作、五共同”,深化校企合作,與陜西省貿促會、阿里巴巴集團、北京廣慧金通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等省內外200多家政府機構、企事業單位簽署深度戰略合作協議或實施訂單式培養,形成資源共建、全程參與、互利共贏的新型產教深度融合的合作育人模式。 西譯堅持開放辦學,積極開展校際交流與合作,與美國、加拿大、日本、德國、西班牙、韓國、中國香港等十幾個國家和地區的50余所高校建立了友好交流合作關系。西譯充分利用外語、商務、旅游等專業教學優勢和特色服務“一帶一路”戰略,先后與匈牙利、俄羅斯、烏克蘭、泰國等沿線國家的教育行政部門、高等院校及其他教育機構開展了形式多樣的文化教育交流活動。學校還成立了新絲綢之路研究中心、匈牙利研究中心等科研機構,開展國別和區域研究,為政府相關部門和企業的決策提供參考。近年來,學校有百余名師生先后赴東歐及澳大利亞做訪問學者和國家公派留學;有1000余人赴國(境)外攻讀碩士學位;1500余名學生赴國外帶薪實習。 西譯堅持“知識、能力、素質”三位一體的育人模式。學校通過美化校園環境,營造人文氛圍,推進各類學科競賽,強化個性培養和準軍事化管理,形成了獨具特色的校園文化。50多個學生社團在校內開展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活動,加強第二課堂建設,全面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在近幾屆“APEC未來之聲”中國區選拔賽中,學校先后有鄭悅、楊鑫、丁倩雯、弓晨、楊鵬凱5位同學獲得代表中國青年隨同國家最高領導人參加APEC峰會的資格;師生積極參加西部計劃、志愿者服務活動受到廣泛好評;學生參加國家、省、市大學生科技、文體活動競賽屢屢獲獎;優秀畢業生活躍在祖國建設發展的各條戰線。 西譯獨具特色的人才培養模式、嚴格的準軍事化管理,良好的人才培養質量,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和各級領導的充分肯定,贏得了“要學習到西譯”的良好社會聲譽。近年來學校畢業生一次性就業率保持在90%以上,用人單位普遍認為我校畢業生“外語水平高、綜合能力強,富有敬業精神和創新意識”“下得去,留得住,守紀律,善合作”。 西安翻譯學院將以“雙一流”建設為契機,繼續弘揚優秀辦學傳統、強化辦學特色,全面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不斷提高教育教學質量,不忘初心、砥礪前行,努力實現“追趕超越”,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