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最新黑龍江招生考試院公布的數據,長春金融高等專科學校在黑龍江招生錄取數據顯示,黑龍江考生上長春金融高等專科學校的分數在254至335分,位次為92063至30218位次區間內,所以我們預測2023年黑龍江高考考生需要考在254至335區間才能上長春金融高等專科學校。
一、黑龍江考多少分能上長春金融高等專科學校
1、2022年黑龍江考生上長春金融高等專科學校:理科最低分需要285分,錄取最低位次為92063名;
2、2021年黑龍江考生上長春金融高等專科學校:理科最低分需要254分,錄取最低位次為88880名;
3、2020年黑龍江考生上長春金融高等專科學校:理科最低分需要311分,錄取最低位次為87827名;
4、2022年黑龍江考生上長春金融高等專科學校:文科最低分需要331分,錄取最低位次為33799名;
5、2021年黑龍江考生上長春金融高等專科學校:文科最低分需要333分,錄取最低位次為30218名;
6、2020年黑龍江考生上長春金融高等專科學校:文科最低分需要335分,錄取最低位次為35159名;
二、長春金融高等專科學校在黑龍江的2020-2022錄取分數線和錄取位次
1、2022年長春金融高等專科學校在黑龍江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2 | 黑龍江 | 理科 | 專科 | 285 | 92063 | 省政府 |
2022 | 黑龍江 | 文科 | 專科 | 331 | 33799 | 省政府 |
2、2021年長春金融高等專科學校在黑龍江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1 | 黑龍江 | 理科 | 專科 | 254 | 88880 | 省政府 |
2021 | 黑龍江 | 文科 | 專科 | 333 | 30218 | 省政府 |
3、2020年長春金融高等專科學校在黑龍江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0 | 黑龍江 | 理科 | 專科 | 311 | 87827 | 省政府 |
2020 | 黑龍江 | 文科 | 專科 | 335 | 35159 | 省政府 |
軍校錄取最低分
軍校如果是通過高考招生,那么,分數線一般都要在一本線以上。
目前我國一共有43所軍校,27所面對高考招生。每一所軍校在各個省份的錄取分數線都是不同的。目前我國分為新高考試卷和普通高考試卷。
1、新高考試卷
目前我國有14個省份都參與了新高考試卷,所謂新高考就是采用3+3的模式和3+1 3+2的模式,除了上海高考分數是六百六十分以及海南總分900分以外,其他省份的高考分都是750分。
按照以往,我們的招生比例參加新高考試卷子同學,大概需要考到550分以上,才有希望能夠進入到軍校。如果想要考上國防科技大學這種頂級軍校,可能是要考600分以上。
2、普通高考省份
普通高考省份一般滿分都是七百五十分,除此之外還有個別地區自主命題,一般情況下只要能夠考上六百分就能夠穩穩地考上所有的軍校。像今年的四川省文科最低分數579分就可以考上軍校。而理科最低只需要521分就能考上軍校。
高考志愿填報的流程
一、登錄網站
網上填報高考志愿要在省招辦指定的網上進行,登錄指定網頁,打開瀏覽器,輸入網報網址。指定網頁一般會印制在準考證上面。
二、輸入用戶名密碼
用戶名是考生高考準考證上的14位報名號數字,第一次登錄網上報名系統的初始密碼是身份證號碼,輸入用戶名和密碼后即可登錄網上報名系統。
三、填寫基本信息并修改初始密碼
高考考生應仔細閱讀網上填報高考志愿的流程和注意事項,了解操作流程和相關要求以后再填寫住址、電話等重要信息。
考生在第一次登錄網上填報高考志愿系統時,一定要修改初始密碼,如果不修改,就會自動返回到上一步,無法繼續往下操作。
四、填報高考志愿
進去頁面之后點擊“填報志愿”,按自己的成績選擇不同的批次,進行填寫。填寫后最好再核對一遍,這一步尤為重要。
五、保存高考志愿
在填完信息后,一定要記得保存志愿,只有點擊“保存”,才會存到網報系統中,沒保存就相當于沒有填。
六、復查高考志愿
在填寫保存之后,可以點擊“查詢志愿”來查看報考的學校,大家可以隨時注意自己排名的情況,以防滑檔。
三、長春金融高等專科學校最新介紹
長春金融高等專科學校座落于素有“天然氧吧”之稱的長春蓮花山生態旅游度假區,環境優美、生態宜人,是名副其實的山水校園。校園占地面積60萬平方米,規劃建筑面積25萬平方米,2021年10月,一期正式投入使用。 1960年,學校由財貿部主導建立,名為吉林省財政金融學校,與新中國第一所金融院校——東北銀行專門學校同根同源,1969年停止招生。1978年,中國人民銀行在此基礎上恢復建立吉林省銀行學校,1979年更名為吉林銀行學校。1983年在校內創辦中國人民銀行吉林省分行職工大學,1984年升格為長春金融專科學校,1992年更名為長春金融高等專科學校,2000年成為中央與地方共建共管的金融院校。學校集金融人才培養、金融行業培訓、金融科技創新、金融文化傳承與創新為一體,是吉林省現代金融職業教育服務基地和金融服務業人才供給的主渠道。 學校現有在校生9060人,設有金融學院、會計學院、信息技術學院、經濟管理學院、國際教育學院、繼續教育學院、創業教育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文化基礎部和體育教研部10個教學單位,開設金融服務與管理、國際金融、財富管理、金融科技應用、大數據與會計、會計信息管理、資產評估與管理、計算機應用技術、大數據技術、物聯網應用技術、市場營銷、現代物流管理、電子商務、空中乘務、社區管理與服務等44個專業,是吉林省金融專業設置最早、專業覆蓋面最廣的院校之一。現有國家級教學改革試點專業2個、教育部教學改革示范專業2個、吉林省高等學校高水平專業(群)5個、省級教學改革試點專業2個、省級教學改革示范專業1個、省級特色專業群2個、省級品牌專業群3個、省級精品課5門、優秀課24門、省級優秀教學團隊5支、省級教學成果獎6項。現有教職工402人,其中教授33人、副教授83人,博士、在讀博士34人,碩士241人,擁有全國優秀教師1人、全國金融行指委委員1人、省政府決策咨詢委員1人、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1人、長白山技能名師3人、吉林省拔尖創新人才1人、吉林省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業技術人才3人、吉林省社會科學學科規劃專家5人,省級教學名師、優秀教師、師德標兵10余人。雙師型教師占專任教師總數的67.69%,形成了一支學歷較高、職稱和年齡結構合理、素質優良、專兼結合的師資隊伍。學校以服務金融領域為特色,致力于技術技能型金融人才培養,與多家銀行、企業合作,建立了百余家校外實習基地,建設了27個專業實驗室,形成了銀行、證券、保險、電子商務等專業全覆蓋的校內實訓基地,全面推進了“校企合作、產教融合”的人才培養模式。學校創辦創建了吉林省金融文化研究中心、吉林省科技金融研究中心、吉林省金融安全研究中心、東北亞金融博物館等國內首創和吉林省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取得了豐碩的科研成果,正逐步成為吉林省金融業發展的智庫。 學校在金融教育領域獨樹一幟,辦學治校得到社會各界的普遍認同,先后榮獲吉林省五一勞動獎狀、吉林省精神文明建設先進單位、吉林省文明單位等榮譽稱號,因在全國和我省金融教育領域影響廣泛,被吸納為中國金融教育發展基金會名譽理事單位、教育部全國金融行業教學指導委員會成員單位、中國高等教育學會職教分會常務理事單位、中國金融博物館聯盟副理事長單位、吉林省金融學會常務理事長單位、吉林省政治經濟學學會常務理事長單位,是全國和吉林省“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范高校”、教育部和吉林省職業教育現代學徒制首批試點院校、吉林省首屆黃炎培職業教育獎優秀學校獎獲得單位、吉林省職業教育示創新型物流高技能人才示范性實習實訓基地、吉林省金融行業教學指導委員會發起單位、吉林省職業教育示范性實習實訓基地、吉林省高校創新創業教育聯盟副理事長單位、吉林省高校社科期刊研究會秘書長單位,《長春金融高等專科學校學報》被評為全國高校優秀社科期刊、吉林省一級期刊。 學校生源質量優良,人才培養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認同,招生工作連續三年創歷史新高,錄取分數線、第一志愿投檔率和報到率連續保持吉林省同類院校之首。其中金融、會計專業均在二本線左右,普通專業錄取均為三本線上,畢業生連續三年初次就業率超過95%,用人單位對畢業生滿意度為100%,在金融行業就業的學生比例超過50%;專升本錄取率達到50%,名列全省前茅。 恢復建校以來,學校為全國培養了近4萬名優秀畢業生,培訓金融行業員工5萬多人次。校友中任各級金融機構局長、行長以上職務的1500余人,金融高管5000余人,在我省縣以上人民銀行、銀監局、各類金融機構任中層以上干部的占50%以上,中國郵政儲蓄銀行總行監事長陳躍軍、中國人民銀行天津分行行長兼外匯管理局局長周振海、吉林省銀監局原局長高飛、中國銀行原吉林省分行行長張平、光大銀行長春分行行長王守坤、中國交通銀行吉林省分行行長劉清軍、盛京銀行長春分行行長張學文、安華農業保險公司總裁張劍峰、都邦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鄭國如、東北襪業紡織工業園董事長田中君、吉林省阜康酒精集團公司董事長楊文柱等均為學校畢業生。學校被譽為吉林省“金融界黃埔、銀行家搖籃”。 學校堅持“科學、民主、務實、求是”的辦學精神,秉承“誠信、篤學、崇實、創新”的校訓,全面提升內涵、拓展外延、凝聚力量,努力將學校建設成為金融特色鮮明,東北亞區域合作辦學水平較高,核心競爭力較強的職教本科。 更新時間:2021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