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21年黑龍江的大專有哪些
序號 | 學校名稱 | 主管部門 | 所在地 | 辦學層次 | 備注 |
1 | 齊齊哈爾高等師范?茖W校 | 黑龍江省 | 齊齊哈爾市 | ? | |
2 | 伊春職業學院 | 黑龍江省 | 伊春市 | ? | |
3 | 牡丹江大學 | 黑龍江省 | 牡丹江市 | ? | |
4 | 黑龍江職業學院 | 黑龍江省 | 哈爾濱市 | 專科 | |
5 | 黑龍江建筑職業技術學院 | 黑龍江省 | 哈爾濱市 | ? | |
6 | 黑龍江藝術職業學院 | 黑龍江省 | 哈爾濱市 | 專科 | |
7 | 大慶職業學院 | 黑龍江省 | 大慶市 | ? | |
8 | 黑龍江林業職業技術學院 | 黑龍江省 | 牡丹江市 | 專科 | |
9 | 黑龍江農業職業技術學院 | 黑龍江省 | 佳木斯市 | 專科 | |
10 | 黑龍江農業工程職業學院 | 黑龍江省 | 哈爾濱市 | 專科 | |
11 | 黑龍江農墾職業學院 | 黑龍江省 | 哈爾濱市 | 專科 | |
12 | 黑龍江司法警官職業學院 | 黑龍江省 | 哈爾濱市 | 專科 | |
13 | 鶴崗師范高等專科學校 | 黑龍江省 | 鶴崗市 | 專科 | |
14 | 哈爾濱電力職業技術學院 | 黑龍江省 | 哈爾濱市 | ? | |
15 | 哈爾濱鐵道職業技術學院 | 黑龍江省 | 哈爾濱市 | ? | |
16 | 大興安嶺職業學院 | 黑龍江省 | 大興安嶺地區 | 專科 | |
17 | 黑龍江農業經濟職業學院 | 黑龍江省 | 牡丹江市 | 專科 | |
18 | 哈爾濱職業技術學院 | 黑龍江省 | 哈爾濱市 | ? | |
19 | 黑龍江生物科技職業學院 | 黑龍江省 | 哈爾濱市 | ? | |
20 | 黑龍江商業職業學院 | 黑龍江省 | 牡丹江市 | ? | |
21 | 黑龍江公安警官職業學院 | 黑龍江省 | 哈爾濱市 | ? | |
22 | 黑龍江農墾科技職業學院 | 黑龍江省 | 哈爾濱市 | 專科 | |
23 | 黑龍江旅游職業技術學院 | 黑龍江省 | 哈爾濱市 | ? | |
24 | 黑龍江生態工程職業學院 | 黑龍江省 | 哈爾濱市 | ? | |
25 | 黑龍江能源職業學院 | 黑龍江省 | 雙鴨山市 | ? | |
26 | 七臺河職業學院 | 黑龍江省 | 七臺河市 | 專科 | |
27 | 黑龍江民族職業學院 | 黑龍江省 | 哈爾濱市 | ? | |
28 | 大慶醫學高等?茖W校 | 黑龍江省 | 大慶市 | ? | |
29 | 黑龍江交通職業技術學院 | 黑龍江省 | 哈爾濱市 | ? | |
30 | 黑龍江幼兒師范高等?茖W校 | 黑龍江省 | 牡丹江市 | 專科 | |
31 | 哈爾濱科學技術職業學院 | 黑龍江省 | 哈爾濱市 | ? | |
32 | 佳木斯職業學院 | 黑龍江省 | 佳木斯市 | ? | |
33 | 黑龍江護理高等?茖W校 | 黑龍江省 | 哈爾濱市 | 專科 | |
34 | 哈爾濱幼兒師范高等?茖W校 | 黑龍江省 | 哈爾濱市 | 專科 | |
35 | 黑龍江冰雪體育職業學院 | 黑龍江省 | 哈爾濱市 | ? | |
36 | 哈爾濱傳媒職業學院 | 黑龍江省教育廳 | 哈爾濱市 | ? | 民辦 |
37 | 哈爾濱城市職業學院 | 黑龍江省教育廳 | 哈爾濱市 | 專科 | 民辦 |
38 | 黑龍江三江美術職業學院 | 黑龍江省教育廳 | 佳木斯市 | 專科 | 民辦 |
39 | 哈爾濱應用職業技術學院 | 黑龍江省教育廳 | 哈爾濱市 | 專科 | 民辦 |
40 | 齊齊哈爾理工職業學院 | 黑龍江省教育廳 | 齊齊哈爾市 | ? | 民辦 |
41 | 哈爾濱北方航空職業技術學院 | 黑龍江省教育廳 | 哈爾濱市 | ? | 民辦 |
二、黑龍江部分比較好的大專介紹
1、齊齊哈爾高等師范專科學校簡介
齊齊哈爾高等師范?茖W校其前身始建于 1906 年(清光緒三十二年)省城(齊齊哈爾)高等小學(前漢義學)創辦的師范速成班。 1908 年(光緒三十四年)在此基礎上,成立兩級師范學堂。 1914 年(民國三年)改名為“黑龍江省立第一師范學校”,是全國建校最早的幾所中等師范學校之一, 2003年經國家教育部批準由原齊齊哈爾市師范學校、幼兒師范學校、教育學院學歷教育部分和克山師專部分資源合并,組建了齊齊哈爾高等師范?茖W校。
在近一個世紀的發展歷程中,學校幾經變遷,始終堅持勤儉辦學,嚴格治校,育人為本,形成了艱苦創業的光榮傳統和嚴謹治學的優良校風,為國家培養了大批德才兼備的建設人才,從大學本科到中師、幼師各類專業,建國以來,共計畢業學生 5 萬多人,許多人已成為專家、學者和教育教學骨干。曾任原國家核安全專家委員會主任、原核工業部副部長姜圣階同志,原清華大學黨委書記、校長劉達同志是畢業生中優秀的代表。
學校現有教職工 364 人,副高職以上 109 人,其中教授 12 人,在校學生近 5000 人,占地面積 28. 4 萬平方米 , 建筑面積 12. 2 萬平方米 ,設備總值 2131 余萬元,F有師范類專業 ( 語文教育 、 數學教育 、 英語教育 、 化學教育 、 生物教育 、 歷史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 音樂教育 、 美術教育 、 體育教育 、 初等教育 、 學前教育 、現代教育技術)和非師范類專業(營銷與策劃、 樓宇智能化工程技術、數控技術、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 、 計算機應用技術 、 會計與審計 、 旅游管理、酒店管理 、 心理咨詢 、 漢語 、 應用英語 、 應用俄語 、 應用韓語 、 電腦藝術設計 、藝術設計(動漫游戲設計方向)、 主持與播音、報關與國際貨運 共計 30 個。
學校根據現有的優勢和條件,積極拓展辦學空間,開展對外合作與交流,提高了學校辦學實力,目前已與俄羅斯伊爾庫茨克國立語言大學、俄羅斯后貝加爾車爾尼雪夫斯基國立師范大學、韓國羅州大學、韓國公州映象大學、韓國中部大學校等國外院校簽訂了合作辦學協議,引進了俄羅斯和韓國等大學先進的教學大綱、教材和外籍教師,分別開辦了應用俄語、應用韓語專業。 2005 、 2006 、 2007 年共招收出國留學生 218 人,現赴外出國留學生共計 77 人,接納俄羅斯留學生 27 人、韓國留學生 17 人。對外國際文化的交流,使合作的雙方加深了互相了解,建立了友好、親密的伙伴關系,提高了相應專業的教學質量,為共同培養外向型、國際型人才提供了寬廣的舞臺。
2、黑龍江職業學院簡介
黑龍江職業學院始建于1948年,是教育部批準成立的公辦全日制普通高等學校,主要從事高端技術技能人才培養,是省內辦學規模最大、專業門類齊全、地理位置優越、師資力量雄厚的綜合性高職院校。
學校坐落于哈爾濱市,現有兩個校區,第一校區位于南崗區學府路,第二校區位于雙城區迎賓路。學校占地面積264萬平方米,建筑面積30.4萬平方米,其中實習實訓場所8.8萬平方米、教室4萬平方米、體育場館1.3萬平方米。建有國家級職業教育實訓基地3個、省級重點實驗室3個。固定資產總值3.86億元,其中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11044.99萬元。
學校內設10個二級學院和1個教學部,現有全日制高職在校生14810人。緊緊圍繞地方經濟發展和現代產業體系建設優化調整專業布局,現有48個專業,其中國家級重點專業8個、省級重點專業20個,專業設置覆蓋三大產業。擁有國家立項建設精品資源共享課程2門,省級精品課18門。
學校重視師資建設,關注教師發展,涌現出一批省內外知名教授和學科帶頭人,F有專兼職教師914人,其中專任教師607人,教授123人、副教授252人,博士16人、碩士359人,國家級優秀教師1名、省級優秀教師2名、省級模范教師1名、省級教學名師12名。
學校不斷創新辦學體制機制,牽頭成立黑龍江省裝備制造職教集團和黑龍江省畜牧獸醫職教集團;與哈電集團、鳳凰教育、中科招商、九州電氣、哈飛集團等知名企業開展深度合作。積極開展國際交流與合作,與韓國中部大學校、韓國京畿科學技術大學、韓國建陽大學合作辦學,國際影響力不斷加強。
3、黑龍江農業經濟職業學院簡介
黑龍江農業經濟職業學院是教育部批準設置的公辦全日制高職院校,1958年建校,2008年被評為全國百所國家級示范性高職院校。作為全省僅有的四所國家示范校之一,2019年被教育部認定為“國家優質高等職業院!薄*高水平高職學校和高水平專業建設計劃專業群A檔立項單位,建立了中高職、本?茣惩ǖ娜瞬排囵B“立交橋”。
學院毗鄰黑龍江省牡丹江市鏡泊湖AAAAA級國際生態旅游風景名勝區,占地126.5萬平方米,建筑面積24.5萬平方米,固定資產3.9億元,教學儀器設備總值1.2億元,圖書館藏書80萬冊。設有經濟貿易、財務管理、農學、動物科技、食品藥品、機電工程、信息工程與人文藝術八大分院,各類社會急需的高職專業45個,其中國家級重點建設專業7個,國家級骨干專業4個,省級高水平骨干專業4個,省級重點建設專業8個,國家級教改試點專業1個,國家現代學徒制試點專業2個,省級教改試點專業2個,在校生8280人;擁有國家級精品資源共享課程及資源庫優質課程20門,省級精品在線課程23門,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3項、省級教學成果獎15項;現有教職員工508人,其中副教授以上教師126人,雙師素質教師304人,碩士、博士學位教師241人,國家級職業教育教師教學創新團隊1個,國家級優秀教學團隊1個,省級優秀教學團隊2個、省級以上教學名師、新秀等22人。
現有國家級職業教育實訓基地6個、國家級培訓基地6個、國家級科普教育基地3個,國家級虛擬仿真實訓中心1個,國家級校企共建生產性實訓基地4個,國家級應用技術協同創新中心3個,省級職業能力培養虛擬仿真實訓中心4個,省級應用技術協同創新中心5個,省級校企共建生產性實訓基地6個,省級“雙師”教師培養培訓基地1個,省級技能大師工作室5個,學院與300余家企業建立了緊密的校企合作關系,與上海迪士尼樂園、揚子江藥業、聯想(北京)有限公司、哈爾濱東安汽車發動機制造有限公司、好利來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新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城市人家裝飾(集團)有限公司等知名企業建立了訂單培養合作關系,為學生成才和就業搭建了廣闊的平臺。學生在畢業期間,可以有三個以上的就業崗位供其選擇,近五年畢業生平均就業率達90%以上,被省教育廳授予畢業生就業工作先進集體榮譽稱號,被職業教育專家譽為“最適合學生讀書的地方”。近年來,央視《新聞1+1》欄目、新華社、鳳凰網等各類新聞媒體上累計報道百余次,培養了入職“核武搖籃”的新時代匠人團隊、全國種糧標兵劉彩華等一大批具有堅韌品格、匠人精神的技術技能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