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河高考志愿填報的時候,選擇一個好的志愿填報機構是非常有必要的,否則可能會浪費自己的考分。本文大風車網小編整理了往年黑河高考志愿填報機構最受好評的幾家,僅供大家參考!
一、2021年黑河高考志愿填報機構評測
1、聚志愿
聚志愿,是全國最受歡迎的一家志愿填報模擬系統,目前很多黑河的高中學校和志愿填報老師都在使用該系統,包含大學庫、專業庫、職業庫三大基本功能。同時具備智能推薦,風險評估,性格測試系統和防撞車實時監控系統,規避風險,提高錄取率。整個產品界面清新,所有插畫均來自大師的親自設計,減輕學生壓力,舒緩緊張的神經,根據多年的用戶反饋,小編也非常推薦此系統。
2、高考助手網大數據智能填報系統
高考助手網大數據智能填報系統是專為高考生設計打造的一款線上志愿填報系統,這里有非常全面的功能,考生直接輸入高考分數就可以快速查詢,系統會為考生推薦出最適合的學校以及專業。還可以添加自己喜歡的學校,第一時間可以接受最新消息和政策,讓你不會錯過任何一個重要信息。
3、高考知識網志愿填報系統
高考知識網志愿填報系統這是一款專為高考的學生設計的軟件,這里包含了多所高校的招生信息以及歷年分數線,為考生推算出錄取概率,讓考生可以清楚的了解自身情況,幫助每位考生找到適合自己的學校和專業,為考生提供最真實準確的報考資訊。
二、黑河高考志愿填報指南和注意事項
首先考慮個人興趣愛好
如果你有明確的興趣愛好或者特長,亦或者你對未來有清晰的規劃,那就比較容易選出適合自己的專業。如果你不清楚自己喜歡什么也不知道未來想干什么,那就采用排除法,先把自己不喜歡的不能接受的專業排除掉,避免將來學的時候痛苦。
認真看專業介紹
無論想選哪一個專業,家長和考生們一定要提前查詢了解這個專業,千萬不憑自己想象或者只是道聽途說,只看專業名稱字面意思就來選報,稀里糊涂選報踩坑的幾率很高。
想了解一個專業,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查看:這個專業是學什么的,核心的方向是什么;主要培養什么樣的人才,哪些領域需要這樣的人才;這個專業要求學生具備哪些能力,需要考生儲備哪些知識,掌握哪些技能;對學科有什么要求;大學本科要學幾年,授予什么學位,男女比例如何等等。
通過對這些信息的了解,家長就可以結合孩子自身性格特點、學業特長、未來職業規劃等,來判斷這個專業是否適合自己。
了解就業前景及發展方向
一個專業的就業前景和發展方向是家長和考生最看重的,建議大家要客觀看待,定義專業的好與壞,不能光看這個專業是否熱門,大熱門的就業前景也不一定好,大家認為的冷門專業就業前景也未必就差。不要過多地把自己主觀因素加進去,不能說你身邊有學這個專業的現在工作狀況就不理想,薪資不高還很辛苦待遇差,你就說這個專業沒前途;或者別人都說信息安全專業好,你就讓孩子報考,這些做法都是不恰當的。
考生選專業要注意什么?
選專業是今年志愿填報的頭等大事,選專業不僅要考慮到選科組合,考慮到就業,家長經常忽略一點就是這個專業的課程考生是否能駕馭,能否在大學的學習中獲得學習的快樂。選擇的專業,不要太超出考生學習能力的范圍。舉一個例子,考生的物理非常一般,就不要去硬學物理學等這些專業了。
能一個專業填到底嗎?
有的家長和考生非常明確,就想學一個專業,如就想學臨床,就想學計算機。很多家長會覺得這樣能滿足孩子的興趣和愛好,其實這樣選擇填報,會造成分數的浪費,或者是降低院校層次。滿足了專業,降低了院校,得不償失。
那如何搭配專業最好呢?
很多家長都知道志愿填報要有“沖”“穩”“!,今年全新的填報邏輯下,專業要有沖穩保,院校也要有沖穩保,這樣才是雙保險。
熱門專業分數會升高嗎?
一定會升高。我省是第一批3+1+2的高考地區之一,可以說前面幾個省的高考志愿填報經驗完全不適合我省。我們只能借鑒一下,作為參考。拿去年的高考大省山東省的新高考數據來看,經濟學、金融學、人工智能、大數據等這些熱門專業的分數明顯高于其他專業。我省想報考此類專業的考生一定要做好心理準備。
今年填報,依據什么數據填報呢?
新高考的出現對于考生和家長來說,最大的影響是今年的志愿填報大家都沒有相對有效的參考數據。我們以往的填報都依據前三年的錄取數據,但是,作為我們遼寧省的考生來說,今年可以說沒有數據。這就需要家長和考生要理性,不要把去年的錄取數據當成主要的參照物,要多設計幾個院校和專業,求穩才是最重要。
專業不調劑,是好還是壞?
今年錄取政策的改革,帶來一個好處,就是今年不會專業調劑,所以很多考生不必擔心有被調劑到我不喜歡的專業去這個問題。這個問題有利有弊,利是符合選擇的興趣,弊是肯定會造成熱門專業的分數的上漲。所以,還是要多理性看待。
高考不足百日,眼下家長應該做好哪些方面準備?
給家長的建議,多了解信息是對的,一定要注意信息的來源途徑,建議大家多看各個大學的官方網站和教育部的陽光高考網,這是最真實有效的途徑。不建議現在和孩子商量,孩子的精力都在學習上,學習還是目前最主要的事情,不要分心。
給考生的建議,平常心面對考試。選專業選大學的事情可以在高考后出分前去思考,時間也是充足的。
新高考固然是“新”,但萬變還是不離其宗,還是要整個家庭的努力和配合。高考不是學生一個人的努力,而是一個家庭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