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最新湖北招生考試院公布的數據,浙江工業大學在湖北招生錄取數據顯示,湖北考生上浙江工業大學的分數在538至592分,位次為36890至18293位次區間內,所以我們預測2023年湖北高考考生需要考在538至592區間才能上浙江工業大學。
一、湖北考多少分能上浙江工業大學
1、2022年湖北考生上浙江工業大學:物理(物理+化學)最低分需要546分,錄取最低位次為32007名;
2、2022年湖北考生上浙江工業大學:物理(物理+不限)最低分需要566分,錄取最低位次為21135名;
3、2022年湖北考生上浙江工業大學:物理(物理+不限)最低分需要572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8293名;
4、2021年湖北考生上浙江工業大學(國家專項):物理(物理+不限)最低分需要569分,錄取最低位次為30796名;
5、2021年湖北考生上浙江工業大學:物理(物理+不限)最低分需要593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9317名;
6、2021年湖北考生上浙江工業大學:物理(物理+不限)最低分需要595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8452名;
7、2020年湖北考生上浙江工業大學(國家專項):理科最低分需要584分,錄取最低位次為22352名;
8、2020年湖北考生上浙江工業大學:理科最低分需要592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8991名;
二、浙江工業大學在湖北的2020-2022錄取分數線和錄取位次
1、2022年浙江工業大學在湖北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選科要求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2 | 湖北 | 物理 | 物理+不限 | 本科 | 538 | 36890 | 省政府 |
2022 | 湖北 | 物理 | 物理+化學 | 本科 | 546 | 32007 | 省政府 |
2022 | 湖北 | 物理 | 物理+不限 | 本科 | 565 | 21636 | 省政府 |
2022 | 湖北 | 物理 | 物理+不限 | 本科 | 566 | 21135 | 省政府 |
2022 | 湖北 | 物理 | 物理+化學 | 本科 | 566 | 21135 | 省政府 |
2022 | 湖北 | 物理 | 物理+不限 | 本科 | 572 | 18293 | 省政府 |
2、2021年浙江工業大學在湖北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選科要求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1 | 湖北 | 物理 | 物理+化學 | 本科 | 568 | 31351 | 省政府 |
2021 | 湖北 | 物理 | 物理+不限 | 本科 | 569 | 30796 | 省政府 |
2021 | 湖北 | 物理 | 物理+不限 | 本科 | 589 | 21037 | 省政府 |
2021 | 湖北 | 物理 | 物理+化學 | 本科 | 590 | 20575 | 省政府 |
2021 | 湖北 | 物理 | 物理+不限 | 本科 | 593 | 19317 | 省政府 |
2021 | 湖北 | 物理 | 物理+不限 | 本科 | 595 | 18452 | 省政府 |
3、2020年浙江工業大學在湖北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選科要求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0 | 湖北 | 理科 | - | 本一 | 584 | 22352 | 省政府 |
2020 | 湖北 | 理科 | - | 本一 | 592 | 18991 | 省政府 |
高考志愿提交不成功怎么辦
一般情況下,會按照保存的志愿來進行錄取。如果只是沒有點最終確認,會按照截止時間所填的志愿狀態來進行報考。如果沒有填報,可以聯系所在地的招生考試院。
高考志愿提交不成功可以刷新重新提交,但是小編也要提醒大家,很多考生和考生家長都喜歡在填報志愿通道關閉的較后一小時修改或者填報志愿,其實這種方法是不可取的,因為有這樣想法的家長很多,所以往往較后一小時提交志愿會因為網絡擁堵的原因導致無法提交,所以小編建議考生和家長要提前確定好高考志愿填報院校及填報順序,切莫發生類似的遺憾事情。
如何確認高考志愿申請完成登錄高考志愿填報網站后,點擊填寫志愿,填充后,點擊下一步,系統會自動顯示學校名稱和專業,然后保存,請查看志愿服務,檢查后,安全撤退。每15分鐘登錄一次,檢查志愿者,如果正確,安全撤退。填寫志愿成功。也可以上網查,你被錄取了嗎,將在網上展示。
選擇批次填寫高考志愿進入填寫頁面,根據志愿樣本表上的院校代碼和專業代碼填寫志愿欄,不要填錯欄目、填寫錯誤的地方。
高考考生每次上網填志愿都有時間限制,考生每次登錄高考志愿填報系統需要30分鐘,自愿報告應在30分鐘內完成,如果超過30分鐘,系統會自動退出。如考生仍需填寫或修改,15分鐘后可重新登錄自愿申報系統。
民辦二本和公辦二本的區別
第一:民辦大學的學費高,一般要一萬多,有的要兩三萬,而公辦大學的學費基本上都在五千左右。
第二:公辦大學的發展歷史更久,認可度更高。
第三:公辦大學一般是由地方政府和教育部管理,教育資源更豐富。民辦大學的師資力量總體來說和公立大學相比會更弱一些,但是開設的都是熱門專業,專業更加注重實用性和應用性。
綜合來看,公辦二本普遍要比民辦二本好。所以每年考生都是優先報考公辦二本,只有公辦二本被選完之后,才會考慮民辦二本。
可是很多考生的錄取分數比較低,特別是壓線考生,就很難被公辦二本錄取,如果填志愿選擇公辦二本的話,很有可能投檔都投不出去,就會出現滑檔的情況,一旦出現這種情況那就只有去征集志愿報大家不想要的學校、或者去專科批次報考了。
所以為了保險起見,這個分數段的考生更多的是選擇民辦二本院校,這樣被錄取的幾率就很大了,不至于滑檔到專科批次報考志愿。
三、浙江工業大學最新介紹
浙江工業大學是東部沿海地區第一所省部共建高校、首批國家“高等學校創新能力提升計劃”(2011計劃)協同創新中心牽頭高校和浙江省首批重點建設高校。學校具有悠久的辦學歷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蘊,始建于1953年,其前身可以追溯到1910年創立的浙江中等工業學堂,先后經歷了杭州化工學校、浙江化工專科學校、浙江化工學院和浙江工學院等發展階段,1993年更名浙江工業大學。1994年、1999年和2001年,浙江省經濟管理干部學院、杭州船舶工業學校和浙江建材工業學校陸續并入浙江工業大學。2003年,**主政浙江期間曾指示學校“積極發揮自身的學科優勢和人才智力優勢,努力把學校建設成為各類優秀人才的培養基地和工程科學技術的研究開發基地,為加快浙江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提前基本實現現代化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學校堅持*辦學方向,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以“立足浙江、服務區域,走向全國、對接國際”為辦學宗旨,彰顯“以浙江精神辦學,與區域發展互動”的辦學特色,秉承“厚德健行”的校訓,弘揚“艱苦創業、開拓創新、爭創一流”的精神傳統、“敬業奉獻”的教風和“取精用弘”的學風,致力于建設區域特色鮮明、國內一流的研究型大學,在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文化傳承創新、國際交流合作等方面取得長足進步,為區域經濟發展、社會進步和國家富強、民族復興做出了應有貢獻。 學校坐落于中國歷史文化名城、風景旅游勝地杭州,設有朝暉、屏峰、莫干山等三個校區,占地面積3365畝。學校設有26個二級學院和1個部,另有獨立學院——之江學院。現有本科招生專業66個,學科涵蓋哲學、經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理學、工學、醫學、管理學、藝術學等10大門類。建有博士后流動站9個,化學工程與技術、機械工程、藥學、控制科學與工程、環境科學與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土木工程、工商管理、應用經濟學、數學、物理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等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13個,電子信息、機械等博士專業學位授權點2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29個,一級學科未覆蓋碩士學位授權二級學科3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22個。在教育部第四輪學科評估中,化學工程與技術學科獲得A-等級,機械工程學科和工商管理學科獲得B+等級。化學、工程學、材料科學、環境科學與生態學、農業科學、生物學與生物化學、計算機科學、藥理學與毒物學等8個學科進入全球ESI前1%。現有浙江省一流學科A類10個、B類8個。學校在2021軟科世界大學學術排名中列全球501-600位,26個學科上榜2021軟科“中國最好學科”排行榜;2021年10月,學校在自然指數排名中位列中國內地高校第45位。 學校堅持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以拔尖創新人才為引領、高級應用型人才為主體、復合型人才為特色,大力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富有家國情懷、國際視野、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行業精英和領軍人才。現有普通全日制本科學生19810人;在讀各類研究生12732人,其中博士研究生1026人,全日制碩士研究生9878人,非全日制碩士研究生1828人;留學生1063人。建校以來,為國家培養和輸送了各類優秀人才30余萬人。2020年本科生繼續深造率達41.66%。現有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38個,通過中國工程教育專業認證(含住建部專業評估認證)的專業17個,國家級一流課程11門,“十二五”國家級規劃教材14部,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3個、國家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2個。18位教授被聘為2018-2022年教育部高等學校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在近三屆國家級教學成果獎評選中,獲二等獎9項。獲全國優秀教材獎1項。現有浙江省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14個,省級一流課程148門,省級優秀研究生課程12門,省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15個、省研究生聯合培養基地8個、省級產教融合示范基地3個。2003年學校以優秀的成績通過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2015年通過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審核評估。學校入選全國高校實踐育人創新創業基地、全國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和全國創新創業典型經驗高校。10月,學校作為全國地方高校的唯一代表,為我國正式加入《華盛頓協議》組織做出了重要貢獻。MBA項目通過AMBA認證。 學校堅持以服務國家和區域發展重大需求為己任,建設多類型創新載體,強化政產學研用合作網絡的戰略布局。現有國家級2011協同創新中心1個、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個、省部共建國家重點實驗室(籌)1個、省部共建2011協同創新中心1個、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研究中心)2個、國家級國際科技合作基地3個、國家級大學科技園(牽頭建設)1個。現有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工程研究中心)、浙江省重點實驗室、省級協同創新中心、浙江省新型智庫等省部級科研平臺53個。學校先后有近620余項科研成果獲國家、省部級科研成果獎,其中國家科學技術獎24項,教育部人文社科優秀成果獎11項。“十三五”以來,新增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重點專項8項,獲省部級科學技術一等獎34項,簽訂合同金額1000萬元以上重大橫向項目30項。2020年,學校科研經費9.01億元。學校先后與省內外60余個市、縣(區)建立全面合作或科技合作關系,建有地方研究院30余家、地方技術轉移中心及聯盟50余個、校企聯合研發中心200余個,累計服務企事業單位6300余家,教師產學研創新輻射祖國大江南北,并延伸至東南亞和“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在生物醫藥、電子化學品、油田生物修復、汞污染防治、綠色制藥、膜技術、大氣污染防治、高端裝備制造、超精密加工等領域突破了一批關鍵技術,取得了顯著的經濟和社會效益。學校位居“2021中國高校專利轉讓榜單(TOP100)”第5位,入選教育部首批高等學校科技成果轉化和技術轉移基地、科技部首批賦予科研人員職務科技成果所有權或長期使用權試點單位和國家知識產權局、教育部2020年度國家知識產權試點高校。 學校師資力量雄厚,現有教職工3416人,其中專任教師2500人,正高級職稱教師540人,副高級職稱教師970人,具有博士學位的教師1834人。擁有中國工程院院士4人、雙聘兩院院士4人、浙江省特級專家11人、教育部*特聘教授2人、國家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4人、國家“*”領軍人才9人、國家級教學名師3人、教育部青年*3人、國家優秀青年基金獲得者9人、國家“*”青年拔尖人才1人、國家級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10人、人社部“百千萬人才工程”入選者10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9人,教育部創新團隊2個、“全國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1個、國家級教學團隊2個,浙江省“*”入選者24人、浙江省“錢江學者”特聘教授27人、浙江省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20人、浙江省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56人。 學校對外合作交流日趨活躍,與全球30余個國家和我國港澳臺地區的100余所高校和機構建立了合作關系,在學生聯合培養、教師學術交流和科研合作、海外智力引進、中外合作辦學、來華留學生教育和對外漢語教學等方面取得了長足的進展。學校具備招收中國政府獎學金、孔子學院獎學金、浙江省政府獎學金來華留學生資格,共有來自100余個國家、地區的留學生來校學習漢語言、中國文化及攻讀本科、碩士、博士專業課程。學校現有2所海外孔子學院,在冊學生超過6000人,先后獲得“全球先進孔子學院”“全球示范孔子學院”等榮譽稱號。 學校堅持師生為重、服務為先,傾力打造讀書治學的理想園地,為學生提供設施先進、功能齊全、優質舒適的成長環境。現有固定資產總值48.19億元。圖書館面積7萬余平方米,藏書(含電子圖書)1197萬余冊,中外期刊134.21萬種。學校順應后勤社會化改革潮流,組建后勤集團,模擬企業化運作,擁有全國高校百佳食堂,構建了適應和滿足學校發展需要的新型高校后勤服務保障體系。學校深入推進校屬企業體制改革,現擁有全資校辦企業5家、控股企業4家,其中,國家高新企業3家、中國建筑設計百家名院1家、國家裝配式建筑產業基地1個。 學校先后獲得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全國黨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先進高等學校、教育部依法治校示范校、全國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就業工作先進集體、浙江省模范集體、浙江省文明校園等榮譽稱號,入選第二批“全國黨建工作示范高校”培育創建單位。 立足新發展階段,浙江工業大學將以*新時代**思想為指導,堅持*辦學方向,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深入貫徹落實**主政浙江期間對學校提出的“努力把學校建設成為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