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湖北工程職業學院汽車制造與試驗技術普通批專業分數線是多少分
根據2023年湖北工程職業學院招生辦官方公布的錄取數據,我們可以知道湖北工程職業學院的汽車制造與試驗技術專業在全國各省的最低分數線數據如下:1、湖北工程職業學院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5000元/年)專業在安徽省份2020年的文科科目最低錄取分為232分,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為188160名;
2、湖北工程職業學院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專業在安徽省份2019年的文科科目最低錄取分為236分,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為178747名;
3、湖北工程職業學院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專業在安徽省份2019年的理科科目最低錄取分為243分,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為222172名;
4、湖北工程職業學院汽車制造與試驗技術專業在山東省份2021年的綜合科目最低錄取分為364分,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為407937名;
5、湖北工程職業學院汽車制造與試驗技術(中外合作辦學)專業在湖北省份2021年的歷史科目最低錄取分為226分,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為148068名;
6、湖北工程職業學院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中外合作辦學)(實行分類投檔,中外合作或高收費類,只錄取有此類專業志愿的考生)專業在湖北省份2020年的文科科目最低錄取分為161分,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為112951名;
7、湖北工程職業學院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專業在湖北省份2020年的文科科目最低錄取分為190分,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為111652名;
8、湖北工程職業學院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中外合作辦學)(實行分類投檔,中外合作或高收費類,只錄取有此類專業志愿的考生)專業在湖北省份2019年的文科科目最低錄取分為150分,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為110741名;
9、湖北工程職業學院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專業在湖北省份2019年的理科科目最低錄取分為154分,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為187390名;
10、湖北工程職業學院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專業在甘肅省份2020年的文科科目最低錄取分為197分,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為85571名;
二、湖北工程職業學院汽車制造與試驗技術專業2019-2022年錄取分數線統計表
專業名稱 | 年份 | 錄取省份 | 科目 | 選科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
湖北工程職業學院汽車制造與試驗技術專業(5000元/年) | 2021 | 安徽 | 文科 | - | 307 | 169269 |
湖北工程職業學院汽車制造與試驗技術專業(5000元/年) | 2021 | 安徽 | 理科 | - | 224 | 223886 |
湖北工程職業學院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專業(5000元/年) | 2020 | 安徽 | 文科 | - | 232 | 188160 |
湖北工程職業學院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專業(5000元/年) | 2020 | 安徽 | 理科 | - | - | - |
湖北工程職業學院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專業 | 2019 | 安徽 | 文科 | - | 236 | 178747 |
湖北工程職業學院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專業 | 2019 | 安徽 | 理科 | - | 243 | 222172 |
湖北工程職業學院汽車制造與試驗技術專業(5000元/年) | 2022 | 安徽 | 文科 | - | - | - |
湖北工程職業學院汽車制造與試驗技術專業 | 2022 | 山東 | 綜合 | 不限 | 376 | 422659 |
湖北工程職業學院汽車制造與試驗技術專業 | 2021 | 山東 | 綜合 | 不限 | 364 | 407937 |
湖北工程職業學院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專業 | 2020 | 山東 | 綜合 | 不限 | 307 | 471889 |
湖北工程職業學院汽車制造與試驗技術專業 | 2021 | 湖北 | 歷史 | 歷史+不限 | 349 | 118068 |
湖北工程職業學院汽車制造與試驗技術專業(中外合作辦學) | 2021 | 湖北 | 歷史 | 歷史+不限 | 226 | 148068 |
湖北工程職業學院汽車制造與試驗技術專業 | 2021 | 湖北 | 物理 | 物理+不限 | 194 | 146902 |
湖北工程職業學院汽車制造與試驗技術專業(中外合作辦學) | 2021 | 湖北 | 物理 | 物理+不限 | 150 | 147111 |
湖北工程職業學院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專業(中外合作辦學)(實行分類投檔,中外合作或高收費類,只錄取有此類專業志愿的考生) | 2020 | 湖北 | 文科 | - | 161 | 112951 |
湖北工程職業學院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專業 | 2020 | 湖北 | 文科 | - | 190 | 111652 |
湖北工程職業學院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專業(中外合作辦學)(實行分類投檔,中外合作或高收費類,只錄取有此類專業志愿的考生) | 2020 | 湖北 | 理科 | - | 160 | 190338 |
湖北工程職業學院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專業 | 2020 | 湖北 | 理科 | - | 220 | 182462 |
湖北工程職業學院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專業(中外合作辦學)(實行分類投檔,中外合作或高收費類,只錄取有此類專業志愿的考生) | 2019 | 湖北 | 文科 | - | 150 | 110741 |
湖北工程職業學院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專業 | 2019 | 湖北 | 文科 | - | 154 | 110666 |
湖北工程職業學院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專業(中外合作辦學)(實行分類投檔,中外合作或高收費類,只錄取有此類專業志愿的考生) | 2019 | 湖北 | 理科 | - | 150 | 187492 |
湖北工程職業學院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專業 | 2019 | 湖北 | 理科 | - | 154 | 187390 |
湖北工程職業學院汽車制造與試驗技術專業 | 2022 | 湖北 | 歷史 | 歷史+不限 | - | - |
湖北工程職業學院汽車制造與試驗技術專業(中外合作辦學) | 2022 | 湖北 | 歷史 | 歷史+不限 | - | - |
湖北工程職業學院汽車制造與試驗技術專業 | 2022 | 湖北 | 物理 | 物理+不限 | - | - |
湖北工程職業學院汽車制造與試驗技術專業(中外合作辦學) | 2022 | 湖北 | 物理 | 物理+不限 | - | - |
湖北工程職業學院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專業 | 2020 | 甘肅 | 文科 | - | 197 | 85571 |
湖北工程職業學院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專業 | 2020 | 甘肅 | 理科 | - | 199 | 122788 |
湖北工程職業學院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專業 | 2019 | 甘肅 | 文科 | - | 196 | 82539 |
湖北工程職業學院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專業 | 2019 | 甘肅 | 理科 | - | 185 | 132367 |
三、湖北工程職業學院介紹
湖北工程職業學院地處黃石市,坐落于磁湖岸邊、白馬山麓,是經湖北省人民政府批準設立的全日制公辦普通高等學校,隸屬于黃石市人民政府。學校創始于1964年,經歷了從省管到下放、再回歸教育廳管、再到省市共建以及五校重組和五次更名的艱難歷程,57年櫛風沫雨的穩步發展奠定了學校厚積薄發的堅實基礎,先后被評為“全國職業教育先進單位”、“全國職業指導工作先進學校”、“全國機械行業合作培養高素質技能人才創新學校”、“全省高技能人才培養示范性基地”,連續12年被評為“湖北省文明單位”。 學校堅持圍繞產業鏈調整專業鏈、圍繞專業鏈建設課程鏈、圍繞課程鏈培育人才鏈,對接產業地圖,優化專業布局,目前設有智能制造學院、電子信息學院、工業互聯網學院、建筑與環境藝術學院、交通與物流學院、經貿與管理學院、教育學院、醫衛學院以及公共課部和思想政治理論課部10個院部,開設了46個專業及方向,其中中央財政重點支持專業2個,國家示范重點建設專業4個,創新行動計劃重點建設骨干專業2個,湖北省品牌專業1個,湖北省特色專業5個,湖北省首批現代學徒制試點專業2個,校級特色專業9個,現有全日制在校生11000人。 學校師資力量雄厚,教職工近600人,其中,副教授以上專業技術職稱104人,獲得研究生及以上學歷或學位的教師189人,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1人,國家級優秀教師6人,省級優秀教師15人,市級優秀教師18人,黃石有突出貢獻專家5人,市級學科帶頭人23人,黃石名師9人,雙師素質教師達到80%。 學校辦學條件優良,建有國家數控實訓基地、國家汽車實訓基地、國家級建筑工程實訓基地、計算機網絡中心、會計考試中心、電氣電子及自動化實訓大樓等185個校內外實訓基地。投資33億、占地970畝、建筑面積50萬方新校區將于2022年9月建成投入使用。 學校堅守立德樹人初心,擔當以職興城使命,堅持立足黃石、融入黃石、服務黃石,強化技術技能人才供給,提升產業發展貢獻度。高職畢業生留黃就業率在兩年增長15個百分點,達到33%。大力開展技能提升行動,年職業培訓量兩年翻三番,達到12萬人日。牽頭成立黃石市發明協會、鄂東南保護性建筑數據中心以及港口物流、工業機器人、臨空產業技術研究院等10個科技創新平臺,有力地支撐了黃石產業企業數字化轉型和智能化升級。 學校牢固樹立跨界意識、開門辦學意識、平臺意識,深入推進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整合政、校、行、企各方資源,與黃石4個城區政府以及本地優秀企業合作,共建了11個產業學院、10個訂單班,實現了招工即招生、入校即入企,被中央電視臺新聞聯播點贊報道。積極推進職業教育轉型,教師教學由注重教向產教融合轉變,學生實訓由教學性實訓向生產性實訓轉變,二級學院由教學主體向辦學主體轉變,實現了辦學吸引力、影響力和貢獻力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