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最新湖北招生考試院公布的數據,上海應用技術大學在湖北招生錄取數據顯示,湖北考生上上海應用技術大學的分數在519至527分,位次為51582至10263位次區間內,所以我們預測2023年湖北高考考生需要考在519至527區間才能上上海應用技術大學。
一、湖北考多少分能上上海應用技術大學
1、2022年湖北考生上上海應用技術大學:歷史(歷史+不限)最低分需要519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5985名;
2、2022年湖北考生上上海應用技術大學:歷史(歷史+不限)最低分需要540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0263名;
3、2021年湖北考生上上海應用技術大學:歷史(歷史+不限)最低分需要542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9147名;
4、2021年湖北考生上上海應用技術大學:歷史(歷史+不限)最低分需要561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2724名;
5、2022年湖北考生上上海應用技術大學:物理(物理+不限)最低分需要532分,錄取最低位次為40838名;
6、2021年湖北考生上上海應用技術大學:物理(物理+不限)最低分需要548分,錄取最低位次為41963名;
7、2020年湖北考生上上海應用技術大學:理科最低分需要527分,錄取最低位次為51582名;
二、上海應用技術大學在湖北的2020-2022錄取分數線和錄取位次
1、2022年上海應用技術大學在湖北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選科要求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2 | 湖北 | 歷史 | 歷史+不限 | 本科 | 519 | 15985 | 市政府 |
2022 | 湖北 | 歷史 | 歷史+不限 | 本科 | 540 | 10263 | 市政府 |
2022 | 湖北 | 物理 | 物理+不限 | 本科 | 532 | 40838 | 市政府 |
2、2021年上海應用技術大學在湖北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選科要求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1 | 湖北 | 歷史 | 歷史+不限 | 本科 | 542 | 19147 | 市政府 |
2021 | 湖北 | 歷史 | 歷史+不限 | 本科 | 561 | 12724 | 市政府 |
2021 | 湖北 | 物理 | 物理+不限 | 本科 | 548 | 41963 | 市政府 |
3、2020年上海應用技術大學在湖北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選科要求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0 | 湖北 | 理科 | - | 本二 | 527 | 51582 | 市政府 |
公辦二本大學排行榜
全國排名 | 院校名稱 | 辦學性質 | 批次 |
1 | 廣東財經大學 | 公辦 | 二本 |
2 | 貴州醫科大學 | 公辦 | 二本 |
3 | 重慶醫科大學 | 公辦 | 二本 |
4 | 遵義醫科大學 | 公辦 | 二本 |
5 | 上海海關學院 | 公辦 | 二本 |
6 | 廣東金融學院 | 公辦 | 二本 |
7 | 天津理工大學 | 公辦 | 二本 |
8 | 西安郵電大學 | 公辦 | 二本 |
9 | 四川外國語大學 | 公辦 | 二本 |
10 | 上海立信會計金融學院 | 公辦 | 二本 |
11 | 集美大學 | 公辦 | 二本 |
12 | 重慶理工大學 | 公辦 | 二本 |
13 | 北京聯合大學 | 公辦 | 二本 |
14 | 上海商學院 | 公辦 | 二本 |
15 | 蘇州科技大學 | 公辦 | 二本 |
16 | 成都大學 | 公辦 | 二本 |
17 | 福建中醫藥大學 | 公辦 | 二本 |
18 | 上海工程技術大學 | 公辦 | 二本 |
19 | 廣東醫科大學 | 公辦 | 二本 |
20 | 重慶工商大學 | 公辦 | 二本 |
21 | 貴州師范大學 | 公辦 | 二本 |
22 | 廈門醫學院 | 公辦 | 二本 |
23 | 云南師范大學 | 公辦 | 二本 |
24 | 天津外國語大學 | 公辦 | 二本 |
25 | 新鄉醫學院 | 公辦 | 二本 |
26 | 湖北醫藥學院 | 公辦 | 二本 |
27 | 上海第二工業大學 | 公辦 | 二本 |
28 | 上海應用技術大學 | 公辦 | 二本 |
29 | 溫州大學 | 公辦 | 二本 |
30 | 廈門理工學院 | 公辦 | 二本 |
高考志愿填報技巧是什么
1、填報志愿的過程中,如果能正確把握填報志愿的梯度,就能增加被錄取的幾率。因此,考生要處理好第一志愿和非第一志愿的梯度,以及平行志愿之間的梯度要正確處理第一志愿和非第一志愿的梯度。
在各志愿填報時,一定要注意拉開梯度,慎重填報第二、三志愿。如有的本科一批院校,為了提高生源的質量,通過政策規定和志愿分數級差等形式,每年都在第二、三志愿中擇優錄取部分高分考生。
2、考后估分報志愿的考生擔心估分不準,或者因為考得不好影響心態,有些考生發揮不理想,不能面對現實,情緒低落。無論屬于哪種情況,都要記住填報志愿時一定要冷靜、理智地進行分析,不能讓一時的情緒變化左右填報志愿的傾向。
3、不要盲從。填報志愿時同學間會相互討論、相互商量,這是非常好的事情,但是也難免相互模仿、相互感染。各人的實力不一樣,愛好興趣不一樣,不能相互模仿,相互模仿造成的扎堆現象對高考錄取是很不利的。
三、上海應用技術大學最新介紹
上海應用技術大學辦學肇始于1954年,是中國最早以“應用技術”命名的上海市重點建設高水平應用創新型大學。學校堅持“應用導向、技術創新”的特色定位,秉承“依產業而興、托科技而強”的辦學理念,堅定“協同創新、共創價值”的發展模式、追求“卓而獨特、越而勝己”的價值取向,積極推進創新發展、特色發展和高質量發展,努力建設具有國際影響力的高水平應用創新型大學。 學校入選全國百所應用型示范本科高校建設單位、首批上海高等學校一流本科建設引領計劃、一流研究生教育引領計劃、上海高校課程思政整體改革領航高校、上海市首批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國家知識產權試點高校、上海市專利工作示范單位、上海市依法治校示范校。2018年以來,在上海高校分類評價(應用技術型)中連續四年排名第一。2021年學校成為博士學位授予單位,獲批上海高水平地方高校重點建設單位。 學校學科布局合理,專業特色鮮明。現有19個二級學院(部),專業涵蓋工、理、經、管、文、法、農、藝八大學科門類。學校在長期發展過程中形成了以“香料香精化妝品與綠色化工”為引領,以“功能新材料和智能技術與先進制造”“設計文創與創新管理”為協同的三大特色學科群,化學、材料科學、農業科學、工程科學學科進入ESI全球排名前1%。現有本科專業55個,其中國家級特色專業1個、國家級和上海市一流本科專業15個、上海市應用型本科試點專業11個;2個專業獲批國家和上海市專業綜合改革試點項目;5個專業通過中國工程教育專業認證(其中1個專業通過國際專業認證);擁有省部級重點學科6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1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8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領域11個。學校現有全日制在校研究生2790人、本專科生16480人。 學校師資力量雄厚,隊伍結構合理。現有教職工1743人,其中專任教師1261人;具有高級專業技術職務586人;“雙師型”教師812人;擁有省部級以上各類高層次人才151人次,其中國家級人才20人次、省部級人才131人次,形成了國家級人才為引領、省部級領軍人才為支撐、優秀中青年骨干為主體的高水平人才梯隊;教師獲得全國優秀教師、上海市“四有”好老師(教書育人楷模)提名獎、寶鋼優秀教師獎等榮譽稱號。 學校堅持立德樹人,育人成果豐碩。大力弘揚“厚德精技 砥礪知行”的大學精神和“明德 明學 明事”的大學校訓,聚焦未來工程師關鍵能力,構建“愛科技”“六融合”“雙協同”卓越引領的應用創新型人才培養模式,致力于培養具有理想信念、家國情懷、過硬本領、勇擔責任的高素質應用創新型人才。現有國家級和上海市實驗教學示范中心4個、國家級工程教育實踐中心1個;與行業知名企業共建現代產業學院6個,其中獲批上海市首批現代產業學院建設立項1個;擁有國家級和上海市一流課程、精品課程42門;獲批教育部和上海市新工科、新農科、新文科研究與實踐項目9個;近兩屆獲得國家教學成果一等獎1項(參與單位)、二等獎1項,上海市教學成果獎20項。 學校堅持四個面向,科研實力突出。積極對接長三角一體化等國家重大發展戰略和區域經濟社會發展,以及產業轉型升級需求,擁有國家級平臺5個、省部共建協同創新中心1個、省部級平臺14個;與地方政府、頭部企業、科研院所聯合建設東方美谷產業研究院、上海創業學院、大學科技園等產教融合創新平臺;近年來,獲批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重點專項課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等國家級項目135項、省部級項目近200項;獲得國家級、省部級和全國性行業協會各類科技獎項50余項,其中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1項、上海市科技進步獎一等獎1項;制定各類標準40余項;2020年發明專利申請量居上海市高校前三、發明專利授權量居上海市同類高校第一。 學校國際交流活躍,影響日益提升。設有本科中外合作辦學項目4個;與歐洲、美洲、亞洲、大洋洲、非洲以及港澳臺等20多個國家(地區)的128所高校和科研機構等建立了交流合作關系,學分互認高校數達51所;近年來,共派出2000余人次學生赴海外院校學習交流;積極對接國家“一帶一路”倡議,開設老撾軌道交通人才班,成立“一帶一路”瀾湄鐵路互聯互通中心,獲批“一帶一路”國際聯合實驗室;與行業領軍企業合作建設全國首家國際化妝品學院,與國際知名大學共建中歐知識產權學院。 新時代展現新氣象,新起點譜寫新篇章。上海應用技術大學將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主動融入新發展格局,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積極對接國家戰略和區域經濟社會發展需求,以特色優勢學科建設為引領、以應用創新型人才培養為根本、以高水平師資隊伍建設為支撐、以科技創新與服務社會為使命、以開放合作和數字賦能為路徑、以體制機制優化建設為保障,向著具有國際影響力的高水平應用創新型大學目標不斷奮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