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最新湖北招生考試院公布的數據,西南交通大學在湖北招生錄取數據顯示,湖北考生上西南交通大學的分數在555至578分,位次為26864至3110位次區間內,所以我們預測2023年湖北高考考生需要考在555至578區間才能上西南交通大學。
一、湖北考多少分能上西南交通大學
1、2022年湖北考生上西南交通大學:歷史(歷史+政治)最低分需要580分,錄取最低位次為3110名;
2、2022年湖北考生上西南交通大學:物理(物理+化學)最低分需要582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4061名;
3、2021年湖北考生上西南交通大學:物理(物理+(化或生))最低分需要591分,錄取最低位次為20159名;
4、2021年湖北考生上西南交通大學(國家專項):物理(物理+不限)最低分需要601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5971名;
5、2021年湖北考生上西南交通大學:物理(物理+政治)最低分需要606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4036名;
6、2021年湖北考生上西南交通大學:物理(物理+化學)最低分需要608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3300名;
7、2020年湖北考生上西南交通大學(高校專項):理科最低分需要599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6207名;
8、2020年湖北考生上西南交通大學:文科最低分需要578分,錄取最低位次為3502名;
二、西南交通大學在湖北的2020-2022錄取分數線和錄取位次
1、2022年西南交通大學在湖北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選科要求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2 | 湖北 | 歷史 | 歷史+不限 | 本科 | 578 | 3353 | 教育部 |
2022 | 湖北 | 歷史 | 歷史+政治 | 本科 | 580 | 3110 | 教育部 |
2022 | 湖北 | 物理 | 物理+(化或生) | 本科 | 555 | 26864 | 教育部 |
2022 | 湖北 | 物理 | 物理+不限 | 本科 | 558 | 25239 | 教育部 |
2022 | 湖北 | 物理 | 物理+不限 | 本科 | 563 | 22633 | 教育部 |
2022 | 湖北 | 物理 | 物理+化學 | 本科 | 573 | 17855 | 教育部 |
2022 | 湖北 | 物理 | 物理+不限 | 本科 | 577 | 16053 | 教育部 |
2022 | 湖北 | 物理 | 物理+(化或生) | 本科 | 581 | 14468 | 教育部 |
2022 | 湖北 | 物理 | 物理+化學 | 本科 | 582 | 14061 | 教育部 |
2022 | 湖北 | 物理 | 物理+不限 | 本科 | 583 | 13663 | 教育部 |
2022 | 湖北 | 物理 | 物理+不限 | 本科 | 584 | 13295 | 教育部 |
2022 | 湖北 | 物理 | 物理+政治 | 本科 | 585 | 12915 | 教育部 |
2、2021年西南交通大學在湖北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選科要求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1 | 湖北 | 歷史 | 歷史+政治 | 本科 | 602 | 3590 | 教育部 |
2021 | 湖北 | 歷史 | 歷史+不限 | 本科 | 603 | 3454 | 教育部 |
2021 | 湖北 | 物理 | 物理+(化或生) | 本科 | 591 | 20159 | 教育部 |
2021 | 湖北 | 物理 | 物理+不限 | 本科 | 595 | 18452 | 教育部 |
2021 | 湖北 | 物理 | 物理+不限 | 本科 | 597 | 17580 | 教育部 |
2021 | 湖北 | 物理 | 物理+化學 | 本科 | 597 | 17580 | 教育部 |
2021 | 湖北 | 物理 | 物理+不限 | 本科 | 601 | 15971 | 教育部 |
2021 | 湖北 | 物理 | 物理+政治 | 本科 | 606 | 14036 | 教育部 |
2021 | 湖北 | 物理 | 物理+不限 | 本科 | 607 | 13647 | 教育部 |
2021 | 湖北 | 物理 | 物理+化學 | 本科 | 608 | 13300 | 教育部 |
2021 | 湖北 | 物理 | 物理+(化或生) | 本科 | 608 | 13300 | 教育部 |
2021 | 湖北 | 物理 | 物理+不限 | 本科 | 612 | 11894 | 教育部 |
3、2020年西南交通大學在湖北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選科要求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0 | 湖北 | 理科 | - | 本一 | 599 | 16207 | 教育部 |
2020 | 湖北 | 理科 | - | 本一 | 605 | 14005 | 教育部 |
2020 | 湖北 | 理科 | - | 本一 | 615 | 10591 | 教育部 |
2020 | 湖北 | 文科 | - | 本一 | 578 | 3502 | 教育部 |
學校代碼及專業代碼查詢網
考生進入所在省市官方志愿填報系統,輸入院校及專業名稱,即可顯示院校及專業代碼,僅供參考!
省市 | 官網名稱 |
安徽 | 安徽省教育招生考試院 |
北京 | 北京教育考試院 |
福建 | 福建省教育考試院 |
甘肅 | 甘肅省教育考試院 |
廣東 | 廣東省教育考試院 |
廣西 | 廣西招生考試院 |
貴州 | 貴州省招生考試院 |
海南 | 海南省考試局 |
河北 | 河北省教育考試院 |
河南 | 河南教育廳 |
黑龍江 | 黑龍江省招生考試信息港 |
湖北 | 湖北省教育考試院 |
湖南 | 湖南省教育考試院 |
吉林 | 吉林省教育考試院 |
江蘇 | 江蘇省教育考試院 |
江西 | 江西省教育考試院 |
遼寧 | 遼寧招生考試之窗 |
內蒙古 | 內蒙古招生考試信息網 |
寧夏 | 寧夏教育考試院 |
青海 | 青海省教育考試網 |
山東 | 山東省教育招生考試院 |
山西 | 山西招生考試網 |
陜西 | 陜西省教育考試院 |
上海 | 上海教育考試院 |
四川 | 四川省教育考試院 |
天津 | 天津招考資訊網 |
西藏 | 西藏自治區教育考試院 |
新疆 | 新疆招生網 |
云南 | 云南省招生考試院 |
浙江 | 浙江省教育考試院 |
重慶 | 重慶教育考試院 |
沒過二本線能上本科大學嗎
二本線以下是有機會上本科的,本科征集志愿,如果降分的話就有可能會被錄取。盡管每年二本第二次征集志愿的填報資格線都是在二本線下20分,但是,實際錄取數據并非如此。
很多人都是看到降20分報志愿就滿心歡喜,但是,殘酷的在后面,因為實際錄取時,本科二批第二次征集志愿填報資格線并不等于分數線。
換句話說,從省教育招生考試院往年公開的數據來看,本科第二次征集志愿不一定都降分錄取。也曾有過不降分錄取的年份。而且即便是降分錄取,降的分數也是極少的。分數太低也沒戲。
三、西南交通大學最新介紹
西南交通大學是教育部直屬全國重點大學,國家首批“雙一流”“211工程”“特色985工程”“2011協同創新計劃”重點建設并設有研究生院的研究型大學,坐落于中國歷史文化名城、國家中心城市——成都。 學校創建于1896年,前身為山海關北洋鐵路官學堂(ImperialChineseRailwayCollege),是中國第一所工程教育高等學府,是中國土木工程、礦冶工程、交通工程高等教育的發祥地,同時也是“交通大學”最早兩大源頭之一。學校以“唐山交大”“唐院”之名享譽中外,素有“東方康奈爾”之美譽,毛澤東主席為學校題寫校名。建校以來,學校先后定名交通大學唐山工(程)學院、國立交通大學貴州分校、中國交通大學、北方交通大學、唐山鐵道學院等。學校先后經歷了兩次院系調整,一大批在全國卓有聲譽的系組調整支援清華大學、天津大學等兄弟院校。1964年學校積極響應*建設“大三線”的號召內遷四川,1972年更名西南交通大學,1989年學校辦學主體遷至成都,2002年在成都犀浦擴建新校區。現有九里、犀浦、峨眉三個校區,共占地5000余畝。 在125年的辦學歷程中,學校始終堅守大學使命、服務國家戰略需求,始終與中華民族同呼吸、共命運,見證和參與了中華民族百折不撓、不斷奮進的光輝歷史,形成了“竢實揚華、自強不息”的交大精神,“嚴謹治學、嚴格要求”的辦學傳統和“精勤求學、敦篤勵志、果毅力行、忠恕任事”的校訓,培養和造就了以茅以升、竺可楨、林同炎、黃萬里等為代表的30余萬棟梁英才,師生中產生了3位“兩彈一星”元勛、63位海內外院士和37位國家工程勘察設計大師,改革開放以來軌道交通領域產生的院士幾乎全部出自我校。鄧小平同志給予學校高度評價:“這所學校出了不少人才。” 學校以工見長,設有27個學院(書院、中心),擁有交通運輸工程、機械工程2個一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車輛工程、橋梁與隧道工程等10個二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18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3個博士專業學位授權類別,41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11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交通運輸工程學科位居全國第一(A+)并進入國家“雙一流”建設序列,土木工程學科位居全國第七(A-),材料科學、工程學、計算機科學、化學、社會科學進入ESI世界排名前1%。 學校建有軌道交通國家實驗室(籌)、牽引動力國家重點實驗室等13個國家級科技創新平臺和36個省部級科研基地,建立起世界軌道交通領域最完備的學科體系、人才體系和科研體系。學校圍繞高速鐵路、重載鐵路、磁浮交通、新型城軌、真空管道超高速等領域大力開展基礎研究與原始創新,構建了以世界公認的“沈氏理論”和“翟孫模型”為標志的鐵路大系統動力學基礎研究體系,科技成果四次入選“中國高校十大科技進展”,在軌道交通領域獲得的國家科技獎勵總數位居全國高校、科研院所和行業企業第一,為國家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尤其是中國軌道交通事業發展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此外,學校還在國防科技、智能制造、生物醫藥、大數據以及物理科學、人文社科等領域取得了許多重要成果。 學校大力實施人才強校主戰略,現有專任教師2700余人,其中,中國科學院院士10人(含8名雙聘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17人(含15名雙聘院士),國家高層次人才計劃入選者100余人;國家自然基金委創新群體1個,教育部創新團隊6個,國家級教學團隊8個、國家級教學名師6人。此外,還聘請了近50位中國科學院、工程院院士及諾貝爾獎獲得者擔任兼職(名譽)教授。 學校致力于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建設者和接班人,現有全日制本科生28914人、碩士研究生15053人、博士研究生2630人、留學生536人。學校有44個專業進入國家一流本科專業“雙萬計劃”建設點,有國家級特色專業12個、專業綜合改革試點項目4個、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專業17個、通過工程教育認證專業16個;承擔國家教育體制改革試點項目4項;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29項,其中特等獎1項、一等獎6項。學校有50門課程入選首批“國家一流本科課程”,有國家級精品課程36門,國家級精品資源共享課24門,國家級精品視頻公開課8門,國家級精品在線開放課程23門,國家級雙語示范課程3門。畢業生就業率連續30年保持在95%以上,位居全國高校前列。 學校堅持國際化辦學,同59個國家和地區的211所高校及科研機構建立了合作關系,與英國利茲大學合作成立“西南交大-利茲學院”,“2+2”“本碩4+1”“中法4+4”等留學、游學、訪學項目涵蓋全部年級。有6個國家外專創新引智基地(“111計劃”)。辦有3個國際學術期刊。 學校設有國家級大學科技園、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國家技術轉移中心以及產業研究院,建立了“科技—孵化—產業”全鏈條成果轉化模式,在全國率先探索“職務科技成果權屬混合所有制”改革,被譽為科技領域的“小崗村實驗”。 竢實揚華,交通天下。西南交通大學高舉**偉大旗幟,以*新時代**思想為指引,胸懷“兩個大局”,牢記“國之大者”,主動對接“一帶一路”倡議、“交通強國”“教育強國”“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等國家戰略部署,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校,深入推進“雙一流”加快建設、特色建設、高質量建設,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矢志奮斗! (數據截至2021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