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最新湖北招生考試院公布的數據,北京大學醫學部在湖北招生錄取數據顯示,湖北考生上北京大學醫學部的分數在643至680分,位次為479至46位次區間內,所以我們預測2023年湖北高考考生需要考在643至680區間才能上北京大學醫學部。
一、湖北考多少分能上北京大學醫學部
1、2022年湖北考生上北京大學醫學部:歷史(歷史+不限)最低分需要643分,錄取最低位次為46名;
2、2021年湖北考生上北京大學醫學部:歷史(歷史+不限)最低分需要663分,錄取最低位次為48名;
3、2022年湖北考生上北京大學醫學部:物理(物理+不限)最低分需要660分,錄取最低位次為406名;
4、2022年湖北考生上北京大學醫學部:物理(物理+化學)最低分需要662分,錄取最低位次為355名;
5、2022年湖北考生上北京大學醫學部:物理(物理+化學)最低分需要663分,錄取最低位次為326名;
6、2021年湖北考生上北京大學醫學部:物理(物理+不限)最低分需要674分,錄取最低位次為479名;
7、2021年湖北考生上北京大學醫學部:物理(物理+化學)最低分需要677分,錄取最低位次為332名;
8、2020年湖北考生上北京大學醫學部:理科最低分需要680分,錄取最低位次為228名;
二、北京大學醫學部在湖北的2020-2022錄取分數線和錄取位次
1、2022年北京大學醫學部在湖北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選科要求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2 | 湖北 | 歷史 | 歷史+不限 | 本科 | 643 | 46 | 教育部 |
2022 | 湖北 | 物理 | 物理+不限 | 本科 | 660 | 406 | 教育部 |
2022 | 湖北 | 物理 | 物理+化學 | 本科 | 662 | 355 | 教育部 |
2022 | 湖北 | 物理 | 物理+化學 | 本科 | 663 | 326 | 教育部 |
2、2021年北京大學醫學部在湖北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選科要求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1 | 湖北 | 歷史 | 歷史+不限 | 本科 | 663 | 48 | 教育部 |
2021 | 湖北 | 物理 | 物理+不限 | 本科 | 674 | 479 | 教育部 |
2021 | 湖北 | 物理 | 物理+化學 | 本科 | 677 | 332 | 教育部 |
3、2020年北京大學醫學部在湖北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選科要求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0 | 湖北 | 理科 | - | 本一 | 680 | 228 | 教育部 |
高考多少分可以上二本
由于高考每年的錄取分數線都會根據當年的實際情況來進行調整,所以在真正的高考之前,我們都不會知道當年的分數線是多少。不過雖然我們無法確定2023年高考的二本分數線是多少,但是我們可以根據歷年的二本錄取分數線做出簡單的推測。
分數線的高低與本地高考人數以及當年的招生計劃和試題難易程度有關。一般來講,高考二本分數線在460分左右。文科分數線比理科分數線稍高一點。這個分數只能選擇一些普通的二本院校。如果考生想要考上好點的二本,考試成績至少是需要在500分上下。
公辦藝術本科院校有哪些
名次 | 學校名稱 | 全國排名 | 辦學層次 |
1 | 中央美術學院 | 200 | 世界高水平大學 |
2 | 中央音樂學院 | 210 | 世界高水平大學 |
3 | 中國音樂學院 | 220 | 世界高水平大學 |
4 | 上海音樂學院 | 225 | 中國一流大學 |
5 | 中國美術學院 | 230 | 中國一流大學 |
6 | 南京藝術學院 | 250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7 | 中央戲劇學院 | 280 | 世界高水平大學 |
8 | 北京電影學院 | 290 | 世界高水平大學 |
9 | 上海戲劇學院 | 300 | 中國一流大學 |
9 | 廣州美術學院 | 300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11 | 魯迅美術學院 | 360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12 | 四川美術學院 | 365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13 | 廣西藝術學院 | 370 | 區域一流大學 |
14 | 中國戲曲學院 | 380 | 中國一流大學 |
14 | 西安美術學院 | 380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14 | 天津音樂學院 | 380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17 | 沈陽音樂學院 | 385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18 | 星海音樂學院 | 390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19 | 云南藝術學院 | 400 | 區域一流大學 |
20 | 天津美術學院 | 450 | 區域一流大學 |
21 | 北京舞蹈學院 | 460 | 中國一流大學 |
21 | 湖北美術學院 | 460 | 區域一流大學 |
23 | 山東工藝美術學院 | 465 | 區域一流大學 |
24 | 武漢音樂學院 | 480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25 | 四川音樂學院 | 500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25 | 山東藝術學院 | 500 | 區域一流大學 |
27 | 吉林藝術學院 | 530 | 區域一流大學 |
28 | 西安音樂學院 | 550 | 區域一流大學 |
29 | 哈爾濱音樂學院 | 560 | 區域高水平大學 |
30 | 新疆藝術學院 | 570 | 區域一流大學 |
31 | 浙江音樂學院 | 580 | 區域知名大學 |
32 | 內蒙古藝術學院 | 595 | 區域一流大學 |
33 | 安徽藝術學院 | 600 | 區域知名大學 |
三、北京大學醫學部最新介紹
北京大學醫學部(簡稱“北醫”)地處北京市海淀區中關村科技園區海淀園,是中國政府創辦的第一所西醫院校,是國家“211工程”首批建設的高等學校之一,具有百年歷史,集教學、科研、醫療為一體,學科覆蓋醫學門類中的基礎醫學、臨床醫學、口腔醫學、藥學、公共衛生和預防醫學、護理學、醫學技術、中西醫結合以及理學、工學、教育學、哲學、文學等門類的部分學科。教學貫穿了本科、研究生及繼續教育全過程。現有89個博士學位授權點(12個一級學科點,77個二級學科點),95個碩士學位授權點(14個一級學科點,81個二級學科點),9個博士后流動站。 設有5個學院:基礎醫學院、藥學院、公共衛生學院、護理學院、醫學人文學院。6家直屬附屬醫院、4家共建醫院和15家教學醫院,承擔相關學科的教學、科研、實習任務,并向社會提供醫療保健服務。 共有在校學生9965人,其中博士研究生2989人、碩士研究生2568人、本科生4039人,留學生369人;網絡教育學生10015人(上述數據統計截至:2021年9月1日)。 擁有大批國際、國內知名的醫學教育、科研、臨床方面的專家,其中具有高級職稱2976人,兩院(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院士17人,“973”計劃和重大科學研究計劃項目首席科學家18人,博士生導師662人,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46人。 擁有3個國家一級重點學科,12個國家二級重點學科,1個國家重點實驗室,1個國家工程實驗室,5個國家臨床醫學研究中心,3個國家國際聯合研究中心,2個國家醫學中心,65個省部級設置的實驗室、國際科技合作基地、研究(室、中心)。 對外交流活動豐富,在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學術研討等方面開展了廣泛的交流與合作。與100多所海外高校和機構建立了合作關系,其中有40余所為北醫戰略合作伙伴。與10余所協議學校建立了MD-PhD項目,設立了43個學生交流活動項目和10余項國際交流獎學金項目,搭建起國際醫學教育資源共享的平臺。在國際科研合作方面,醫學部與多個國際合作伙伴建立了轉化醫學與臨床研究國際聯合研究平臺,該平臺被科技部認定為“轉化醫學與臨床研究國家國際聯合研究中心”。積極響應國家“一帶一路”倡議,牽頭成立“中國-東盟高校醫學聯盟”,進一步推動中國與東盟國家醫學院校和醫療衛生機構在醫學教育、醫學研究和醫療衛生等領域的全方位交流與合作。2000年與北京大學合校后,醫學部充分利用北京大學綜合學科優勢,加強交叉融合助力學科發展,推動醫學教育改革與科學研究,努力改善基礎設施條件。啟動并不斷探索臨床醫學、藥學與預防醫學學生長學制的培養模式,大力推進醫學學科與理科、工科、人文社會學科的交叉,學科實力顯著提升,學科布局進一步優化。近年來,在教育強國戰略、健康中國戰略、科技強國戰略和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等國家戰略的大背景下,在“211工程”、“985工程”和“雙一流”建設的支持下,北大醫學進入了一個新的歷史發展階段,在學科建設、人才培養、師資隊伍建設、教學科研等各方面都取得了顯著成績,為將北大建設成為世界一流大學奠定了堅實的基礎。近年來,北大醫學發展理念深入人心,實施創新驅動,突破學科壁壘;整合學科資源,形成學科優勢;搭建交叉平臺,共建共享共管;對接國家需求,促進成果轉化。積極推進醫學部與校本部深度融合,教育資源開放共享,學科資源按需分配,招生工作資源整合,前沿學科交叉合作,創新平臺合作建設,臨床基礎密切結合,新體制中心共建共享,空間資源統籌布局,管理干部交流兼職,對外宣傳統籌協調。 今天的北大醫學正在飛速發展,這所由中國政府于1912年創立的第一所醫學院校,在國家的大力支持下,秉承“勤奮,嚴謹,求實,創新”的學風和“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嚴謹求實的治學態度,熱忱服務的獻身精神”的校風,以更堅實有力的步伐,在創建世界一流大學的進程中再創輝煌。未來的北大醫學將努力成為國家醫學發展教育和改革的旗幟、國際醫學卓越人才培養和精英人才集聚的高點、國際醫學科技創新和技術發明平臺、重大疾病防控、診療及臨床研究中心、國家新藥創新研發和轉化基地、國家衛生政策和健康管理的智庫、國際醫學合作和交流中心。 (上述文字中的數字統計截至2021年11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