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最新湖北招生考試院公布的數據,陜西中醫藥大學在湖北招生錄取數據顯示,湖北考生上陜西中醫藥大學的分數在489至528分,位次為70840至13042位次區間內,所以我們預測2023年湖北高考考生需要考在489至528區間才能上陜西中醫藥大學。
一、湖北考多少分能上陜西中醫藥大學
1、2021年湖北考生上陜西中醫藥大學:歷史(歷史+不限)最低分需要560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3042名;
2、2022年湖北考生上陜西中醫藥大學:物理(物理+化學)最低分需要489分,錄取最低位次為70840名;
3、2022年湖北考生上陜西中醫藥大學:物理(物理+不限)最低分需要498分,錄取最低位次為64483名;
4、2022年湖北考生上陜西中醫藥大學:物理(物理+(化或生))最低分需要511分,錄取最低位次為55333名;
5、2022年湖北考生上陜西中醫藥大學:物理(物理+(化或生))最低分需要522分,錄取最低位次為47569名;
6、2021年湖北考生上陜西中醫藥大學:物理(物理+(化或生))最低分需要514分,錄取最低位次為60211名;
7、2020年湖北考生上陜西中醫藥大學:理科最低分需要514分,錄取最低位次為58847名;
8、2020年湖北考生上陜西中醫藥大學:文科最低分需要528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3369名;
二、陜西中醫藥大學在湖北的2020-2022錄取分數線和錄取位次
1、2021年陜西中醫藥大學在湖北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選科要求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1 | 湖北 | 歷史 | 歷史+不限 | 本科 | 560 | 13042 | 省政府 |
2021 | 湖北 | 物理 | 物理+不限 | 本科 | 499 | 68158 | 省政府 |
2021 | 湖北 | 物理 | 物理+(化或生) | 本科 | 514 | 60211 | 省政府 |
2021 | 湖北 | 物理 | 物理+(化或生) | 本科 | 525 | 54375 | 省政府 |
2、2022年陜西中醫藥大學在湖北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選科要求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2 | 湖北 | 物理 | 物理+化學 | 本科 | 489 | 70840 | 省政府 |
2022 | 湖北 | 物理 | 物理+不限 | 本科 | 498 | 64483 | 省政府 |
2022 | 湖北 | 物理 | 物理+(化或生) | 本科 | 511 | 55333 | 省政府 |
2022 | 湖北 | 物理 | 物理+(化或生) | 本科 | 522 | 47569 | 省政府 |
3、2020年陜西中醫藥大學在湖北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選科要求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0 | 湖北 | 理科 | - | 本二 | 514 | 58847 | 省政府 |
2020 | 湖北 | 文科 | - | 本二 | 528 | 13369 | 省政府 |
哪些一本大學比較容易考
東北大學
東北大學是*1960年確定的全國64所重點大學之一,國家首批“985”和“211”重點建設的高校,實力與名氣不成比例,過了長江知名度嚴重不足。就是傳說中985的命211的分,專業合適的話報上就是撿到。
中國計量大學
中國計量大學位于浙江杭州,是中國質量監督檢驗檢疫行業唯一的一所一本院校,是一所計量標準質量檢驗檢疫特色鮮明、多學科協調發展的省屬普通高校。學校前身是1978年由國家計量總局創建的杭州計量學校,1985年經教育部批準升格為中國計量學院,2017年更名為中國計量大學,2017年成為省部共建大學。
北京印刷學院
北京印刷學院是由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原國家新聞出版總署)和北京市人民政府共建的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學校現已成為在印刷與包裝、出版與傳播、設計與藝術三個領域具有明顯優勢,國內唯一專門為出版傳媒全產業鏈培養人才的全日制高水平特色型高等院校,被譽為業界名校。
石河子大學
坐落于新疆石河子市的石河子大學,是國家211工程重點高校之一,目前學校有經濟、法、教育、文、歷史、理、工、農、醫、管理、藝術等11大學科門類;蛟S是因為地處新疆過于偏遠的緣故,每年的報考人數有限,錄取分數線不高。石河子大學擁有5個一級學科博士點,在一本大學里農學類專業排名靠前。。
煙臺大學
煙臺大學是山東省屬重點綜合性大學,山東省“一流學科”建設單位,是教育部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養計劃、山東特色名校工程重點建設高校,但學校在一本大學里知名度不高,甚至好多人不知道它是一本大學,導致報考人數少,在一本大學中每年的錄取分比較低的。
高考志愿是高考前填還是高考后
高考志愿是高考高考后填。
高考成績公布之后大家需要關注的就是,自己的高考成績在自己所在省份的排名,然后確定自己想要上的專業,根據專業排名選擇一所自己成績符合的大學,高校的招生簡章也是我們需要關注的,通過高校的招生簡章能夠幫助我們了解學校的辦學環境,學費、招生計劃等相關內容。
高考志愿都是考后知分填報,即在高考成績及分數線公布后填報志愿。考生志愿,指考生所選報的院校和專業,是考生的志向、愿望、愛好、個性和能力等因素的綜合反映。
據了解,部分重點高校擔心,如果填報志愿時間改在考試成績出來以后,再統一填報志愿,有可能導致高分考生被外地名校尤其是清華北大等校“一網打盡”,而一般院校也希望能錄到一部分高分考生。但調查顯示,絕大多數考生和家長則表示,考試成績出來后,再填報志愿,能讓考生進入最符合自己理想的高校。
三、陜西中醫藥大學最新介紹
陜西中醫藥大學的前身是1952年創建于西安的西北中醫進修學校,1959年升格為陜西中醫學院,1961年遷至古都咸陽,是陜西唯一一所培養高素質中醫藥人才的普通高等院校,是1978年*56號文件確定的全國8所重點建設的中醫院校之一,1978年招收培養碩士研究生,1981年成為全國首批碩士學位授予單位,1990年被教育部批準為首批有條件接收國外留學生、港澳臺地區學生的高等院校,2015年更名為陜西中醫藥大學。經過69年的建設和發展,陜西中醫藥大學已成為一所以中醫藥專業為主體,中西醫并重,醫、理、工、文、管多學科專業相互支撐、交叉融合的醫科類院校。 一、基本情況 學,F有南北兩個校區。新校區位于灃河之畔的西咸新區,總占地面積796675.3平方米,F有各類在校生近1.5萬名,設基礎醫學院、第一臨床醫學院(下設中醫系、中西醫臨床醫學系)、第二臨床醫學院(下設臨床醫學系)、藥學院、針灸推拿學院、護理學院、醫學技術學院、公共衛生學院、人文管理學院、外語學院(國際教育學院)、繼續教育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體育部等14個教學單位和兒科學院、婦幼保健學院等2個醫教協同共建單位,4所直屬附屬醫院、31所非直屬附屬醫院以及陜西中醫藥大學制藥廠和陜西醫史博物館。 二、師資隊伍 學校現有教職員工5000余人(含直屬附屬醫院),有專任教師1103人,其中副高以上職稱613人;有碩士研究生導師600余名、兼職博士生導師43名、博士后導師8名;分別與中國中醫科學院及北京、上海、廣州、南京、成都、黑龍江、浙江、遼寧等中醫藥大學聯合培養博士研究生。學,F有國醫大師、國家“*”科技創新領軍人才、全國優秀教師、國家中醫藥教學名師、教育部“*獎勵計劃”特崗學者、國家青年岐黃學者8人,有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陜西省有突出貢獻專家23人,國家級、省級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項目指導教師59人,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創新領軍人才2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3人,陜西省名老中醫、名中醫49人,陜西省教學名師、優秀教師、師德標兵(先進個人)23人,陜西省“三秦學者”、“特支計劃”等省級人才21人,陜西省優秀教學團隊10個,陜西省重點科技創新團隊、“特支計劃”三秦學者創新團隊5個,形成了一支敬業精神強、學術水平高、教學經驗豐富的師資隊伍。 三、人才培養 近70年來,學校堅持立足陜西、面向西北、輻射全國、開拓海外,為國家培育了10余萬名德才兼備的優秀人才。現開設27個本科專業,已形成了以中醫藥,醫、理、工、文、管等學科專業協調發展的專業格局,F有中醫學、中西醫結合、中藥學、臨床醫學、藥學5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有中醫、中藥學、護理、公共衛生、應用心理、漢語國際教育6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類別,具有同等學力申請碩士學位授予權。截至目前,全日制在校生15546人,其中碩士研究生2388人,本科生13078人,留學生80人。有國家級一流專業建設點2個、省級一流專業建設點15個,國家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項目2個、教育部卓越醫生(中醫)教育培養計劃改革試點項目2個、省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項目6個、省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5個、省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8個、省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3個、省級創新創業教育改革試點學院(系)2個,建有國家精品在線課程2門、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2門、省級一流課程6門、省級精品資源共享課程共20門,省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項目5項。近五年獲得省級以上優秀教學成果獎11項,其中國家級二等獎1項、省級特等獎1項、一等獎5項。 四、科學研究 學校注重科技創新,打造一流學科平臺,取得了豐碩成果。建有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國家藥物臨床試驗機構、國家中醫藥標準研究推廣基地、國家中藥材產業技術體系綜合試驗站、國家中藥材種子種苗繁育基地、第二批國家中醫臨床研究基地、省部共建協同創新中心、省部共建國家重點實驗室培育對象。擁有3個國家中醫藥科研三級實驗室、5個陜西省重點實驗室、4個陜西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2個陜西省臨床研究中心與分中心、2個陜西省重點研究室、13個陜西省中醫藥科研二級實驗室、陜西省免疫炎癥相關疾病中醫藥防治國際聯合研究中心、陜西中醫診療技術裝備研發協同創新中心、陜西省創新藥物研究中心、陜西省哲學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一帶一路”中醫藥健康發展研究中心、陜西省級“雙導師制”科技創新創業中心、陜西省中藥產業研究院、陜西省中醫藥真實世界臨床研究中心、陜西省公眾科學素質與中醫藥學創新發展研究中心、咸陽市中藥產業技術發展研究院、院士工作站、國醫大師研究院、整合醫學研究院等科研平臺,建立了完善的醫藥科技創新體系。近五年承擔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國家行業重大專項、國家“重大新藥創制”科技重大專項、陜西省重大科技專項等科研項目700余項,獲國家科級進步二等獎1項,省部級科技成果獎勵43項。學校主辦的《陜西中醫藥大學學報》、《現代中醫藥》系中國核心期刊(遴選)數據庫收錄期刊、陜西省優秀期刊。 五、醫療服務 學校有4所直屬附屬醫院。其中附屬醫院醫院占地156畝,開放床位2200張,是西北地區建立最早的一所中醫特色突出,綜合實力雄厚,集醫療、教學、科研、康復、產業、文化為一體的國家首批三級甲等中醫醫院,也是國家“七五”期間重點建設的七所中醫學院附屬醫院之一;是國家首批中醫藥傳承創新工程重點中醫醫院建設單位、國家中醫臨床研究基地、國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國家中醫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基地、國家全科醫生臨床培養基地、國家中醫類別全科醫生規范化培訓基地、國家執業醫師考試基地、國家中西醫結合傳染病臨床基地、國家中醫藥文化宣傳教育基地、陜西省臨床醫學研究中心—中醫腦病臨床研究中心、陜西省基層常見病多發病中醫藥適宜技術基地。第二附屬醫院醫院占地350畝,開放床位2000張,是西北地區首家三級甲等中西醫結合醫院,全國重點中西醫結合醫院、陜西省中醫藥文化建設示范單位,中醫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基地。現有國家臨床重點學科和?平ㄔO項目28個,其中國家臨床重點?疲ㄖ嗅t類別)1個,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十二五”重點?3個、重點學科2個,陜西省中醫藥重點專科9個、重點學科2個,咸陽市重點專科9個。2019年獲批陜西省危重孕產婦和新生兒救治與轉診中心和母嬰安全優質服務單位。附屬咸陽市中心醫院和附屬咸陽市第一人民醫院均為三級甲等綜合醫院,兩院擁有床位共3100余張,醫院醫教研實力雄厚,是臨床醫學專業重要的培養基地。 六、科技產業 學校充分發揮中醫藥產學研優勢,積極推進協同創新,主動融入區域經濟建設,服務大健康產業,先后與咸陽市、渭南市、楊凌示范區、銅川市、寶雞市、商洛市、旬邑、子洲、佳縣、柞水、鎮巴、洛南等二十余市縣建立了政產學研合作關系,與步長制藥等著名醫藥企業開展全方位、多層次的合作。作為技術總依托單位承擔第四次全國中藥資源普查項目,對全省108個縣市區的中藥資源進行了全面調查,摸清了中藥資源的家底,為我省發展中醫藥產業提供了決策依據;指導建立了20多個以“秦藥”為特色的中藥材示范種植基地,對促進山區經濟發展、助力精準脫貧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由學校研發、下屬制藥廠生產的固腸止瀉丸、咽炎清丸、金砂五淋丸、消炎退熱合劑、天麻眩暈寧合劑、通脈口服液、益視口服液等系列中成藥暢銷全國,具有較大的經濟和社會效益。 七、對外交流 學校是我國最早開展對外國留學生和港澳臺地區學生進行中醫藥教育的高等院校之一,有教育部“中國政府獎學金”和陜西省人民政府“三秦外國留學生獎學金”。先后同美國、加拿大、韓國、俄羅斯、白俄羅斯、哈薩克斯坦、日本、馬來西亞、澳大利亞、新西蘭、波蘭等國家和臺灣、香港等地區的高校建立校際合作交流關系,為世界各地30多個國家和地區培養了3000多名中醫藥人才。近年來,學校充分發揮地緣和人文優勢,主動服務國家“一帶一路”戰略,積極投身“一帶一路”中醫藥傳播事業,先后獲批國家級中醫藥國際合作專項“國家絲綢之路中醫藥國際合作基地(陜西)”“中國-瑞士中醫藥中心(日內瓦)”,在俄羅斯、瑞士、羅馬尼亞、贊比亞成立了中醫藥醫療中心,設立了絲綢之路中醫藥國際合作基地英國工作站,進一步拓寬我校對外交流渠道,提升了綜合實力和國際影響力。 八、校園文化 學校秉承“精誠仁樸”校訓,堅持“文化鑄!睉鹇,積極傳承延安精神、弘揚邵小利英烈風范、發揮國醫大師楷模作用、弘揚偉大抗疫精神等獨具特色、潤物無聲的文化育人模式。積極發揮文化傳承創新職能,以傳承中醫藥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