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武漢船舶職業技術學院智能光電制造技術普通批專業分數線是多少分
根據2023年武漢船舶職業技術學院招生辦官方公布的錄取數據,我們可以知道武漢船舶職業技術學院的智能光電制造技術專業在全國各省的最低分數線數據如下:1、武漢船舶職業技術學院智能光電制造技術專業在河北省份2021年的物理科目最低錄取分為300分,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為208138名;
2、武漢船舶職業技術學院智能光電制造技術專業在江西省份2021年的理科科目最低錄取分為338分,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為-名;
3、武漢船舶職業技術學院光電制造與應用技術專業在江西省份2019年的理科科目最低錄取分為343分,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為-名;
4、武漢船舶職業技術學院智能光電制造技術專業在山東省份2021年的綜合科目最低錄取分為411分,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為336465名;
5、武漢船舶職業技術學院智能光電制造技術(5000元/年)專業在河南省份2021年的理科科目最低錄取分為330分,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為381264名;
6、武漢船舶職業技術學院光電制造與應用技術(5000元/年)專業在河南省份2020年的理科科目最低錄取分為278分,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為411657名;
7、武漢船舶職業技術學院智能光電制造技術專業在湖北省份2021年的歷史科目最低錄取分為436分,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為70224名;
8、武漢船舶職業技術學院智能光電制造技術專業在湖北省份2021年的物理科目最低錄取分為371分,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為121783名;
9、武漢船舶職業技術學院光電制造與應用技術專業在湖北省份2020年的文科科目最低錄取分為383分,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為60374名;
10、武漢船舶職業技術學院光電制造與應用技術專業在甘肅省份2019年的文科科目最低錄取分為185分,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為82666名;
二、武漢船舶職業技術學院智能光電制造技術專業2019-2022年錄取分數線統計表
專業名稱 | 年份 | 錄取省份 | 科目 | 選科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
武漢船舶職業技術學院智能光電制造技術專業 | 2022 | 河北 | 物理 | 物理+不限 | 386 | 225882 |
武漢船舶職業技術學院智能光電制造技術專業 | 2021 | 河北 | 物理 | 物理+不限 | 300 | 208138 |
武漢船舶職業技術學院智能光電制造技術專業 | 2022 | 浙江 | 綜合 | 不限 | 439 | 220558 |
武漢船舶職業技術學院智能光電制造技術專業 | 2022 | 浙江 | 綜合 | 不限 | - | - |
武漢船舶職業技術學院智能光電制造技術專業 | 2021 | 浙江 | 綜合 | 不限 | 402 | 225154 |
武漢船舶職業技術學院智能光電制造技術專業 | 2021 | 江西 | 理科 | - | 338 | - |
武漢船舶職業技術學院光電制造與應用技術專業 | 2020 | 江西 | 理科 | - | - | - |
武漢船舶職業技術學院光電制造與應用技術專業 | 2019 | 江西 | 理科 | - | 343 | - |
武漢船舶職業技術學院智能光電制造技術專業 | 2022 | 江西 | 理科 | - | - | - |
武漢船舶職業技術學院智能光電制造技術專業 | 2022 | 山東 | 綜合 | 不限 | 413 | 352210 |
武漢船舶職業技術學院智能光電制造技術專業 | 2021 | 山東 | 綜合 | 不限 | 411 | 336465 |
武漢船舶職業技術學院智能光電制造技術專業(5000元/年) | 2021 | 河南 | 理科 | - | 330 | 381264 |
武漢船舶職業技術學院光電制造與應用技術專業(5000元/年) | 2020 | 河南 | 理科 | - | 278 | 411657 |
武漢船舶職業技術學院光電制造與應用技術專業 | 2019 | 河南 | 理科 | - | 235 | 395409 |
武漢船舶職業技術學院智能光電制造技術專業(5000元/年) | 2022 | 河南 | 理科 | - | - | - |
武漢船舶職業技術學院智能光電制造技術專業 | 2021 | 湖北 | 歷史 | 歷史+不限 | 436 | 70224 |
武漢船舶職業技術學院智能光電制造技術專業 | 2021 | 湖北 | 物理 | 物理+不限 | 371 | 121783 |
武漢船舶職業技術學院光電制造與應用技術專業 | 2020 | 湖北 | 文科 | - | 383 | 60374 |
武漢船舶職業技術學院光電制造與應用技術專業 | 2020 | 湖北 | 理科 | - | 379 | 128707 |
武漢船舶職業技術學院光電制造與應用技術專業 | 2019 | 湖北 | 文科 | - | 376 | 68040 |
武漢船舶職業技術學院光電制造與應用技術專業 | 2019 | 湖北 | 理科 | - | 356 | 136256 |
武漢船舶職業技術學院智能光電制造技術專業 | 2022 | 湖北 | 歷史 | 歷史+不限 | - | - |
武漢船舶職業技術學院智能光電制造技術專業 | 2022 | 湖北 | 物理 | 物理+不限 | - | - |
武漢船舶職業技術學院智能光電制造技術專業 | 2021 | 湖南 | 歷史 | 歷史+不限 | - | - |
武漢船舶職業技術學院智能光電制造技術專業 | 2021 | 湖南 | 物理 | 物理+不限 | - | - |
武漢船舶職業技術學院智能光電制造技術專業 | 2022 | 湖南 | 歷史 | 歷史+不限 | - | - |
武漢船舶職業技術學院智能光電制造技術專業 | 2022 | 湖南 | 物理 | 物理+不限 | - | - |
武漢船舶職業技術學院智能光電制造技術專業 | 2022 | 重慶 | 物理 | 物理+不限 | 376 | 95880 |
武漢船舶職業技術學院智能光電制造技術專業 | 2021 | 重慶 | 物理 | 物理+不限 | 293 | 97547 |
武漢船舶職業技術學院智能光電制造技術專業 | 2021 | 四川 | 文科 | - | 337 | 158889 |
武漢船舶職業技術學院智能光電制造技術專業 | 2022 | 四川 | 文科 | - | 394 | 128824 |
武漢船舶職業技術學院智能光電制造技術專業 | 2021 | 甘肅 | 理科 | - | 192 | 111643 |
武漢船舶職業技術學院光電制造與應用技術專業 | 2020 | 甘肅 | 文科 | - | 200 | 85515 |
武漢船舶職業技術學院光電制造與應用技術專業 | 2019 | 甘肅 | 文科 | - | 185 | 82666 |
武漢船舶職業技術學院智能光電制造技術專業 | 2022 | 甘肅 | 理科 | - | - | - |
三、武漢船舶職業技術學院介紹
武漢船舶職業技術學院溯源于1950年中南兵工局創辦的“中南兵工學校”,是新中國創辦的首批軍工學校。學院歷經中南兵工學校、湖北工學院等7個時期,先后隸屬于中南兵工局、六機部、中國船舶工業總公司等,1998年成為教育部首批設置的全日制高等職業學校,1999年轉由湖北省人民政府主辦。學院坐落在素有“九省通衢”之稱的武漢市中心城區,南瀕月湖,北臨漢水。學院環湖而建,別具現代風格,是莘莘學子求學深造的理想園地。學院秉承“為國家工業化和國防現代化而奮斗”的初心使命,堅持“興船報國育英才”的特色發展之路,不斷推進內涵建設,辦學實力不斷提升。學院先后成為國家示范性高職院校、國家優質專科高職院校、*高水平高職學校建設單位(“雙高計劃”)。學院是全國技能緊缺型人才培養基地、全國職業教育先進單位、全國國防教育特色學校、全國畢業生就業典型經驗高校、全國機械行業骨干職業院校、全國首批實施現代學徒制試點高職院校。學院榮獲國家教育部高職高專院校人才培養工作水平評估優秀單位、中國職教特色職業院校、全國十大創新性高職院校、全國職業院校魅力校園、湖北省最佳文明單位、湖北省首批文明校園、湖北省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進單位、湖北省依法治校示范校等榮譽稱號,同時,學院也是全國國防科技工業職業教育實訓基地、全國船舶工業職業教育指導委員會秘書長單位等。學院始終堅持“立足船舶、服務軍工、面向社會”的辦學定位,“以人為本、質量立院、特色創優”的治校方針,半個多世紀以來,為國家工業化和國防現代化建設培養輸送了各級各類人才10萬余名。目前,學院適應國家經濟建設發展的需要,建成以船舶與海洋工程裝備類為主干、現代制造與信息技術類為兩翼,土木建筑類、財經商貿類、旅游類、藝術類為拓展的專業體系。學院面向全國招生,現有全日制在校生15000余人,其中有多個專業的士官生和來自“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留學生。學院師資力量雄厚,擁有一支素質高、結構合理的雙師型教師隊伍。其中專任教師559人,副高級以上239人。擁有全國“*”教學名師1名,全國優秀教育工作者1名,全國優秀教師1名,湖北教學名師3名、湖北師德先進個人1名,荊楚好老師2名,聘用楚天技能名師20名。擁有全國黨建工作樣板教工黨支部(立項建設)2個,國家級職業教育教師教學創新團隊1個,國家級教學團隊3個、省級教學團隊5個,湖北名師(技能名師)工作室5個。目前,學院建有機械工程學院、交通運輸工程學院、船舶與海洋工程學院、電氣與電子工程學院、經濟與管理學院、建筑工程與設計學院、計算機信息技術學院、商務貿易學院、士官學院等9個二級學院,開設50個高職專業。其中國家重點建設專業群2個,國家示范校重點專業、國家優質校骨干專業等國家級專業17個,省級品牌(特色)專業、重點專業25個;國防科技工業職業教育實訓基地1個、國家技能型緊缺人才培養基地1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