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最新湖北招生考試院公布的數據,伊犁職業技術學院在湖北招生錄取數據顯示,湖北考生上伊犁職業技術學院的分數在200至200分,位次為201846至129138位次區間內,所以我們預測2023年湖北高考考生需要考在200至200區間才能上伊犁職業技術學院。
一、湖北考多少分能上伊犁職業技術學院
1、2022年湖北考生上伊犁職業技術學院:歷史(歷史+不限)最低分需要200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29138名;
2、2022年湖北考生上伊犁職業技術學院:物理(物理+不限)最低分需要200分,錄取最低位次為201846名;
二、伊犁職業技術學院在湖北的2020-2022錄取分數線和錄取位次
1、2022年伊犁職業技術學院在湖北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選科要求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2 | 湖北 | 歷史 | 歷史+不限 | 專科 | 200 | 129138 | 省政府 |
2022 | 湖北 | 物理 | 物理+不限 | 專科 | 200 | 201846 | 省政府 |
志愿填報專業能不能多選
可以,一個學校是可以填報多個專業的志愿的。錄取時,學校會根據考生所填專業按順序錄取,不會對錄取有影響。
在填報志愿時,志愿填多少不重要,錄取才重要。盡量把靠近自己分數的專業放在最前面,這樣錄取時才會盡可能地獲取到心儀學校的錄取通知書。另外,除提前批次外,批次越靠后,錄取控制線會逐步降低,前一批次若不能錄取,后續批次還有錄取的機會。
填報平行志愿有什么技巧
1、合理組合院校志愿。不宜全部填報高分段院校,也不必全部填報低分段院校。考生可以根據自己高考成績、個人興趣愛好、身體條件等因素,在有可能被錄取的院校范圍中,合理、有序組合院校志愿。
一般來說,平行志愿填報按照“沖一沖、穩一穩、保一保”原則。
沖一沖:把有希望夠得著的理想學校作為A志愿;
穩一穩:把與自己成績“門當戶對”的學校作為B志愿;
保一保:把比自己成績稍低點的學校作為C志愿。
不過,要注意的是,“沖一沖”要慎重,要有一定把握,而不是盲目亂沖,當然某些省份志愿有幾十個上百個,少數幾個亂沖也無妨。
同時各志愿間要拉開梯度,如果考生定位不準確,一味追求最理想的高校,志愿填報過高(比如多個平行院校志愿之間沒有拉開梯度),就可能導致所填報的幾個院校志愿全部落空。
2、要將最想上的院校填報在平行志愿的前列。由于平行院校志愿是有先后順序的,當考生填報的平行院校志愿中,有2所以上符合投檔條件時,計算機系統會將考生電子檔案投檔到排序在前的院校。因此,考生要將最想上的院校填在平行志愿的前列。
同時填報的專業志愿不要過少。如果考生只報考某些院校的一兩個專業,當考生檔案被投檔到招生院校后,就有可能因總分或相關科目成績偏低、不服從院校專業調劑、身體條件受限等原因,面臨投檔后被退檔的風險。
三、伊犁職業技術學院最新介紹
伊犁職業技術學院位于祖國西北邊陲,新疆西北邊境,伊犁河谷,有“塞外江南”美譽的伊寧市。學院成立于2002年3月,由1955年創立的原伊犁農業學校(曾為新疆農校、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重點中專學校)、1956年創立的原新疆伊犁畜牧獸醫學校(曾為國家農業部A等三級學校)和1965年創立的原伊犁農牧機械化學校(曾為伊犁州政府重點中專學校)合并升格而成,是一所以農科為主,以畜牧獸醫類專業為特色,文理兼備,以培養高素質少數民族技術技能型人才為主的伊犁州地方政府舉辦的普通高等職業院校。 學校是伊犁州唯一一所高等職業學校,有西、東、北三個校區。學校坐落在伊寧市北郊,校本部地址為新疆伊寧市勝利路179號。 學校現有在編教職工382人,其中專任教師270人,副高及以上職稱的教師63人,中級職稱教師137人,“雙師型”教師91人,研究生48人,其中博士2人。現有在校生7051人,其中高職4086人,中職2965人。少數民族教師和學生占比分別為65%和89%。 學院以“品正技強”為引領,始終堅持“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走產學結合發展之路”的職業教育方針,堅持“服務區域經濟,培養基層人才”的辦學方向。確立了立足伊犁,面向全疆,服務西部的辦學服務區域定位。明確了培養生產、建設、管理和服務第一線需要的,掌握就業崗位(群)所需知識、技能、素質的技術技能型人才培養目標的定位。 學院開設有適應伊犁經濟發展需要的畜牧獸醫、動物防疫與檢疫、園藝技術、植物保護、現代設施農業、電氣自動化、機電設備維修與管理、物流管理、旅游管理、計算機網絡技術等36個高職專業和25個中職專業,構建了以農科為主,以畜牧獸醫、園藝技術為特色的專業結構體系。形成了以高等職業技術教育為主,繼續教育、各類職業技能培訓和鑒定為輔的辦學格局。 學院圖書館館藏圖書24萬冊;建有校內生產性實訓基地14個,校外實訓基地173個,校外廠中校基地1個;有各類實驗(訓)室48個,擁有價值2388.95萬元的教學儀器和設備;有自治區級特色專業3個(畜牧獸醫、園藝技術和植物保護專業)、自治區精品課程6門(養牛及牛病防治、農林有害生物防治技術、養禽及禽病防治、養羊及羊病防治、獸醫診療技術、動物營養與飼料加工)、自治區級教學團隊2個(畜牧獸醫、植物保護專業教學團隊),國家“*”教學名師1人、農業部教學名師1人、新疆“天山英才工程”高層次人才1人、自治區級教學名師2人、自治區級教學能手2人,自治區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人員1人,伊犁州拔尖人才2人。 學院是新疆北疆草原畜牧業示范性培訓基地(伊犁基地)、伊犁馬規范養殖技術培訓基地、自治區“三煤”人才培養基地;設有農業部特有工種職業技能鑒定256站和伊犁哈薩克自治州第一職業技能鑒定站,專事職業技能培訓和鑒定工作。 學院已走過十五個春秋,凝練成了“以穩疆興疆、富民固邊為己任,以主要培養少數民族高素質技術技能型人才的辦學特點”。學院合并成立以來,為伊犁及新疆社會經濟建設培養各類人才一萬余名,遍布天山南北。多年來,在伊犁州黨委和政府的領導和支持下,在各級教育行政主管部門的重視和關懷下,學院快速發展,辦學基礎設施不斷完善,辦學實力不斷增強,辦學質量和水平得到社會認可,享有較高聲譽,是自治區農科類職業教育最具實力的院校之一。2008年學院通過國家高職高專人才培養工作水平評估,通過自治區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督導評估,并于當年先后被評為自治州“民族團結進步模范單位”和“自治州文明單位”,2015年通過自治區德育“示范校”評估驗收,在引領伊犁州職業教育發展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學院面向現代農業、新型工業和現代服務業,為伊犁州及新疆經濟社會發展服務,發展與伊犁州直支柱產業相適應、比例協調的現代農業類、新型工業類和現代服務類的專業體系,逐步向滿足區域經濟發展要求的綜合性高職院校發展,為社會培養品德優良的高技能人才,努力建成一所疆內一流、國內知名的高職院校。 (1)服務定位:立足伊犁,面向全疆,服務西部。 (2)專業定位:優化鞏固農牧業類專業,大力發展新型工業類專業、努力拓展現代服務類專業,形成多專業協調發展的格局。 (3)層次定位:堅持培養技能型人才,以專科層次職業教育為主體,兼顧中職層次,積極發展職業培訓和社會服務。 (4)類型定位:培養思想品德好,職業素質高,學習與實踐能力強,具有一定創新精神,適應社會、經濟和科學技術發展需要的高技能專門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