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武漢紡織大學簡介
武漢紡織大學在新中國振興民族輕工業的呼聲中應運而生,她的前身是始建于1958年的武漢紡織工學院,1999年更名為武漢科技學院。原湖北省對外貿易學校、湖北財經高等專科學校先后并入,2010年更名為武漢紡織大學。
學校秉承“崇真尚美”的校訓,弘揚“自強不息、經天緯地”的大學精神,堅持特色發展,實行開放辦學,主動服務紡織行業和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歷經六十載,已成為理、工、文、經、管、藝等多學科協調發展、特色鮮明、優勢突出的普通高等院校,是國家“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建設工程”建設高校、教育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實施高校、全國十大時裝名校。
學校位于湖北省武漢市,占地2000多畝,擁有四個校區。學校現有各級各類全日制在校生20000余人,設有21個教學院部,現有本科專業64個,其中國家特色專業4個、教育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專業8個、湖北省品牌專業7個;擁有13個碩士授權一級學科,同時擁有金融、翻譯、新聞與傳播、工程、會計和藝術等6種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獲批8個湖北省一級重點學科、5個省優勢和特色學科,“現代紡織技術”和“時尚創意文化”2個學科群列入湖北省“十三五”省屬高校優勢特色學科群重點建設,紡織科學與工程入選湖北省“國內一流學科建設學科”。
學校實施人才高地匯聚工程。堅持引育并重,建設一支師德高尚、教風嚴謹、素質優良的教師隊伍。學校現有教職員工近2000人,專任教師1000余人,其中具有高級職稱教師600余人,博士500余人。學校是首批“湖北省海外高層次人才創新創業基地”,擁有雙聘院士、外籍院士7人,“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2人,國家“*”第一批百千萬工程領軍人才1人,“*獎勵計劃”特聘教授1人,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1人,湖北省“*”人選12人,“楚天學者計劃”人選105人,以及一批具有海外學習背景的“陽光學者”。
2、武漢紡織大學比較好的專業名單
國家特色專業:藝術設計、紡織工程、輕化工程、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
湖北省品牌專業:藝術設計、紡織工程、輕化工程、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建筑環境與設備工程、信息管理及信息系統、會計學
3、武漢紡織大學所有的專業名單
學院 | 專業名稱 | 學制 | 授予學位 |
---|---|---|---|
經濟學院 | 財政學 | 四年 | 經濟學 |
稅收學 | 四年 | 經濟學 | |
金融學 | 四年 | 經濟學 | |
投資學 | 四年 | 經濟學 | |
國際經濟與貿易 | 四年 | 經濟學 | |
外國語學院 | 英語 | 四年 | 文學 |
商務英語 | 四年 | 文學 | |
傳媒學院 | 廣播電視學 | 四年 | 文學 |
廣告學 | 四年 | 文學 | |
網絡與新媒體 | 四年 | 文學 | |
動畫 | 四年 | 藝術學 | |
攝影 | 四年 | 藝術學 | |
數字媒體藝術 | 四年 | 藝術學 | |
數學與計算機學院 | 數學與應用數學 | 四年 | 理學 |
信息與計算科學 | 四年 | 理學 | |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 四年 | 工學 | |
軟件工程 | 四年 | 工學 | |
物聯網工程 | 四年 | 工學 | |
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 | 四年 | 工學 | |
化學與化工學院 | 應用化學 | 四年 | 工學 |
化學工程與工藝 | 四年 | 工學 | |
輕化工程 | 四年 | 工學 | |
資源循環科學與工程 | 四年 | 工學 | |
機械工程與自動化學院 | 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 | 四年 | 工學 |
工業設計 | 四年 | 工學 | |
測控技術與儀器 | 四年 | 工學 | |
工業工程 | 四年 | 工學 | |
自動化 | 四年 | 工學 | |
機器人工程 | 四年 | 工學 | |
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 | 材料科學與工程 | 四年 | 工學 |
材料化學 | 四年 | 工學 | |
高分子材料與工程 | 四年 | 工學 | |
復合材料與工程 | 四年 | 工學 | |
電子與電氣工程學院 |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 | 四年 | 工學 |
電氣工程與智能控制 | 四年 | 工學 | |
電子信息工程 | 四年 | 工學 | |
通信工程 | 四年 | 工學 | |
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 | 四年 | 工學 | |
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 | 四年 | 工學 | |
環境工程學院 | 建筑環境與能源應用工程 | 四年 | 工學 |
給排水科學與工程 | 四年 | 工學 | |
環境工程 | 四年 | 工學 | |
環境科學 | 四年 | 工學 | |
生物工程 | 四年 | 工學 | |
紡織科學與工程學院 | 紡織工程 | 四年 | 工學 |
非織造材料與工程 | 四年 | 工學 | |
服裝學院 | 服裝設計與工程 | 四年 | 工學 |
表演 | 四年 | 藝術學 | |
服裝與服飾設計 | 四年 | 藝術學 | |
管理學院 | 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 | 四年 | 管理學 |
工商管理 | 四年 | 管理學 | |
市場營銷 | 四年 | 管理學 | |
電子商務 | 四年 | 管理學 | |
人力資源管理 | 四年 | 管理學 | |
物流管理 | 四年 | 管理學 | |
會計學院 | 工程造價 | 四年 | 管理學 |
會計學 | 四年 | 管理學 | |
財務管理 | 四年 | 管理學 | |
藝術與設計學院 | 藝術設計學 | 四年 | 藝術學 |
視覺傳達設計 | 四年 | 藝術學 | |
環境設計 | 四年 | 藝術學 | |
產品設計 | 四年 | 藝術學 | |
公共藝術 | 四年 | 藝術學 | |
工藝美術 | 四年 | 藝術學 | |
現代紡織學院 | ------ | ---- | ---- |
馬克思主義學院 | ------ | ---- | ---- |
伯明翰時尚創意學院 | ------ | ---- | ---- |
體育課部 | ------ | ---- | ---- |
國際教育學院 | ------ | ---- | ---- |
繼續教育學院 | ------ | ---- | ---- |
高等職業技術學院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