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在外地打工生活的家長想要自己的孩子就近上學,卻不知道有什么樣的條件和流程,下面大風車小編為大家收集整理的關于外地人員的小孩在本地上學需不需要借讀費?外地戶口上學的相關問題。
1、杭州外地人小孩上學條件要求
一、小孩在杭州上學的錄取順序:
1、四表生入學:對于杭州市外來人員子女,在滿足年齡條件的情況下,可以憑借居住證,在居住地所在區的學校申請就讀,也就是憑借居住證,積分入學,屬于四表生。根據如今杭州入學的激烈競爭程度,四表生入學,毫無優勢!一般都會被調劑到其他校區,所以并不是很穩妥!
2、三表生入學:父母雙方其中一方持有浙江省引進人才居住證,屬于人才子女入學,可按三表生優先錄取上學。三表生被調劑的可能性就會小很多!
3、二表生入學:其實二表生已經是屬于本地孩子入學了,需要爺爺奶奶在杭州有房子,然后父母和孩子把戶口遷過來,這樣就屬于是二表生入學,算是本地戶口入學,基本上不會被調劑。
4、一表生入學:也是需要落戶,而且是需要買房落戶,才算是一表生,是最先錄取的!
學校的錄取順序一般為:一表生,二表生,三表生,四表生。生源太多的情況下,就需要調劑到其他校區,調劑生主要就是四表生居多,三表生被調劑的概率會小很多。
在無房,不落戶的情況下,三表生就是極限。所以很多家長為了孩子盡量不被調劑到其他校區,都會想辦個人才居住證,讓孩子以三表生優先錄取上學。要是有全日制本科及以上學歷,或有中級職稱,在杭州工作一段時間就滿足杭州落戶條件;家長可以通過把戶口遷到杭州的同時申請小孩隨遷,讓小孩也獲得杭州戶口,從而獲得杭州上學資格。
二、那要是不滿足落戶條件,或是不想遷戶口該怎么辦?
1、杭州居住證:
申請居住證有前提條件的:需要在居住地辦理居住登記滿6個月。并且不僅家長要有居住證,孩子也要有《兒童居住證》。而兒童居住證的一項申請條件,就是需要父母雙方有一人在杭州連繳1年及以上社保。小孩沒有居住證怎么辦?家長有人才居住證學校也會同意小孩上學的。
從繳納社保開始,包括登記居住,到最后拿到居住證就要超過1年時間。以往幾年,每年都有家長因為沒有注意這些問題,后期辦不出居住證導致孩子無法在杭州報名,只能回到原戶籍上學。眼看馬上就是杭州上學報名時間,要是不滿足辦理居住證的條件,孩子還能在杭州讀書嗎?
2、人才居住證:當然也能讀,辦理一本《浙江省引進人才居住證》同樣有效。
人才居住證其實跟居住證的功能差不多,甚至更全,辦理起來更快。并且人才居住證最大的優勢,就在于不需要提前辦理居住登記滿半年,現在滿足學歷/職稱/高級證等條件,就能直接申請!
人才居住證的申請條件不難,在杭州工作或創業(繳納社保),再具備以下條件之一就滿足要求:
(1)具有普通全日制高等院校本科及以上學歷;
(2)具有普通全日制高等院校大專學歷,且其畢業證書所載專業在當前公布的《杭州市緊缺人才目錄》中專業范圍內;
(3) 具有中級以上專業技術職稱;
(4) 具有技師及以上國家職業資格;
(5) 具有高級技工國家職業資格,且國家職業資格所載職業(工種)在當前《杭州市當年緊缺職業(工種)》范圍內;
(6)個人在杭投資達到一定額度的經營者,其中桐廬縣居住人員投資額30萬元及以上,其他區、縣(市)投資額50萬元及以上;
(7) 持有《杭州市留學回國人員工作證》。
注:符合上述1、2、3、4、5條件之一即可,滿足條件現在準備好材料提交申請,基本15天左右就能拿到證件,解決小孩讀書問題!針對不同群體,人才居住證都有申請途徑,基本人人都能辦理!
2、杭州農民工子女教育政策規定
1、明確農民工子女的教育財政責任主體。中央財政在安排有關專項資金時,向接受農民工子女就讀人數較多的地區給予傾斜,并明確要求地方加大對進城務工就業農民子女就讀學校的投入。支持地方政府切實改善進城務工農民子女就讀學校的辦學條件,使地方城市學校有更大的能力接受更多的進城務工農民子女就讀。中央和省級政府設立進城農民工的子女教育專項資金,并加強調控和監督,按實際招收農民工子女人數劃撥到各地,分擔流入地政府和學校的財政壓力3。運用財政轉移支付政策分擔和配置義務教育資源,解決農民工子女教育問題。
2、建立完善的教育法制和政策體系。國家應從法律角度,盡快明確農民工子女受教育的權利,明確規定他們的平等教育權。使各級政府、教育等機構在處理農民工子女教育問題時,有法可依;農民工家庭和子女在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時,有明確的法律憑證。
3、鼓勵和支持更多的民辦學校參與農民工子女教育。降低民辦學校的辦學門檻。在當前農民工子女數量大幅增加、公辦義務教育資源供給有限的客觀現實下,應允許農民工子女學校繼續存在,扶持尚不具備基本條件的農民工子女學校積極創造條件轉為民辦學校4。根據實際情況,降低民辦學校的辦學門檻,鼓勵社會力量參與創辦以接納農民工子女為主的民辦學校。
4、關愛農民工子女的成長,營造和諧平等的成長環境。本地學校既然接收了農民工子女入學,就要關愛這些孩子,讓孩子有機會享受同等的教學條件、教育資源,客觀看待他們與城市孩子在家庭背景、環境教育、生活習慣等方面的諸多差異,讓農民工子女健康成長。本地居民應該從心理上接納農民工及其子女,以平等的眼光看待他們。社會輿論應該發揮作用,社會各界要關注農民工子女的教育問題,并且給予農民工幫助平臺。國家教育部目前針對農民工子女教育政策的方面主要包括,鼓勵并且支持更多的民辦學校能夠參與到農民工子女的教育當中,不斷建立完善的教育法制和政策體系,最重要的是必須要關注農民工子女的健康成長,給農民工子女營造出一個和諧平等的教育成長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