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最新湖南招生考試院公布的數據,中山火炬職業技術學院在湖南招生錄取數據顯示,湖南考生上中山火炬職業技術學院的分數在306至432分,位次為220412至83166位次區間內,所以我們預測2023年湖南高考考生需要考在306至432區間才能上中山火炬職業技術學院。
一、湖南考多少分能上中山火炬職業技術學院
1、2021年湖南考生上中山火炬職業技術學院:歷史(歷史+不限)最低分需要414分,錄取最低位次為84225名;
2、2022年湖南考生上中山火炬職業技術學院:物理(物理+不限)最低分需要335分,錄取最低位次為220412名;
3、2021年湖南考生上中山火炬職業技術學院:物理(物理+不限)最低分需要306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93198名;
4、2020年湖南考生上中山火炬職業技術學院:理科最低分需要364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70374名;
5、2020年湖南考生上中山火炬職業技術學院:文科最低分需要432分,錄取最低位次為83166名;
二、中山火炬職業技術學院在湖南的2020-2022錄取分數線和錄取位次
1、2021年中山火炬職業技術學院在湖南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選科要求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1 | 湖南 | 歷史 | 歷史+不限 | 專科 | 414 | 84225 | 省政府 |
2021 | 湖南 | 物理 | 物理+不限 | 專科 | 306 | 193198 | 省政府 |
2、2022年中山火炬職業技術學院在湖南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選科要求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2 | 湖南 | 物理 | 物理+不限 | 專科 | 335 | 220412 | 省政府 |
3、2020年中山火炬職業技術學院在湖南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選科要求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0 | 湖南 | 理科 | - | 專科 | 364 | 170374 | 省政府 |
2020 | 湖南 | 文科 | - | 專科 | 432 | 83166 | 省政府 |
二本壓線的中外合作辦學院校有哪些
學校名稱 | 所在地 | 辦學性質 | 最低分數線 |
浙江越秀外國語學院(中外合作) | 浙江 | 民辦 | 436 |
泉州信息工程學院(中外合作) | 福建 | 民辦 | 436 |
陽光學院(中外合作) | 福建 | 民辦 | 437 |
西安科技大學高新學院(中外合作) | 陜西 | 民辦 | 438 |
天津財經大學珠江學院(中外合作) | 天津 | 民辦 | 438 |
福建農林大學金山學院(中外合作) | 福建 | 民辦 | 439 |
衡水學院(中外合作) | 河北 | 公立 | 439 |
莆田學院(中外合作) | 福建 | 公立 | 440 |
巢湖學院(中外合作) | 安徽 | 公立 | 440 |
青海民族大學(中外合作) | 青海 | 公立 | 443 |
錦州醫科大學(中外合作) | 遼寧 | 公立 | 443 |
吉林化工學院(中外合作) | 吉林 | 公立 | 445 |
渤海大學(中外合作) | 遼寧 | 公立 | 446 |
吉林工程技術師范學院(中外合作) | 吉林 | 公立 | 449 |
海南熱帶海洋學院(中外合作) | 海南 | 公立 | 449 |
廣州南方學院(中外合作) | 廣東 | 民辦 | 449 |
北部灣大學(中外合作) | 廣西 | 公立 | 451 |
遼寧科技大學(中外合作) | 遼寧 | 公立 | 452 |
新疆農業大學(中外合作) | 新疆 | 公立 | 452 |
邯鄲學院(中外合作) | 河北 | 公立 | 453 |
山東工商學院(中外合作) | 山東 | 公立 | 453 |
高考志愿填報方法
1、根據位次確定大學,由于每年考生人數、試題難度、高校招生計劃都可能有變化,每一年的院校錄取分數線會有波動,但是排名是相對穩定的,因此考生最好采用排名法對自身報考進行定位。
2、根據興趣能力明確專業方向,志愿填報之前,考生要對自己的興趣、能力和性格有一個比較全面的了解。一個專業的就業率再高,如果自己不感興趣,就很難憑借理性和毅力學好,有時連畢業都成問題,因此考生一定要選擇最適合自己的專業。
3、優選目標志愿,所謂優選,就是在前兩步圈定可以報考的院校和專業后,進行組合取舍。這一步需要考慮的是如何讓自己的志愿更穩妥,確保每個院校的每個專業都心中有數。
4、根據往年錄取數據做好排序,在填報志愿時,考生應該將最想上、預計門檻高的院校放在前面,將錄取幾率大的院校放在后面,也就是為報考設保底院校。把握沖穩保大原則,沖一沖不要盲目亂沖,穩一穩要重點考慮專業及自己比較滿意的高校,保一保要選好保底學校,避免高分低就。
三、中山火炬職業技術學院最新介紹
中山火炬職業技術學院創辦于2004年4月,孕育于“國家*”,由中山市人民政府舉辦,委托中山火炬高技術產業開發區管理,是中山市自己創辦的第一所公辦高等職業院校,也是全國131所、廣東省10所之一、中山市唯一一所集國家示范(骨干)高職院校、國家優質專科高等職業院校和國家“雙高計劃”建設院校于一身的中國高職“大滿貫”學校。學校始終堅持“立足園區、服務中山、面向大灣區”的辦學定位,秉承“立德、明志、精業、惟新”的校訓,堅持“高、新、特、精”的辦學理念,堅持“院園融合”的辦學特色,構建了高職教育的“中山火炬模式”。是全國不多的、沒有“圍墻”的“園區大學”,也是省內唯一以“園區模式”辦學的高職院校。 學校現有全日制學生9300多人,教職員工434人,其中博士34人,碩士296人, 高級職稱148人,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1人、廣東省高職教育專業領軍人才8人、高校“千百十人才培養工程”省級培養對象2人 、廣東省高等學校優秀青年教師培養計劃6人、廣東省技術能手4人、南粵優秀教師(教育工作者)5人。省級技能大師工作室3個。 ——辦學條件優越 學校位于珠江西岸綜合交通樞紐、粵港澳大灣區幾何中心的中山火炬高技術產業開發區腹地,被九大國家級產業基地、七大產業集群、300多家高新技術企業、100多個省級以上科研機構和研發中心天然簇擁,學校堅持將專業建在產業鏈上,將整個園區作為人才培養的實施空間,將學院“院園融合”的觸角逐步延伸到中山新興產業帶。校企聯合共建產教深度融合的生產性實訓校區,構建了“政、校、企、行”多方聯動辦學機制。 ——教學成果顯著 學校對接中山市新一代信息技術、健康醫藥、高端裝備智造等新興主導產業集群組建了6個專業群23個專業,擁有國家重點專業4個、骨干專業4個、中央財政支持發展專業2個、教育部1+X證書制度試點15個、教育部現代學徒制試點專業6個、廣東省現代學徒制試點7個、廣東省重點專業1個、廣東省品牌專業8個、高職本科協同育人試點專業15個、中高職銜接招生培養改革試點專業10個、廣東省高職教育專業教學標準1個。主持國家職業教育專業教學資源庫課程14門,擁有廣東省精品開放課程17門。擁有國家級生產性實訓基地3個、國家級雙師型教師培訓基地1個、省級專業實訓基地7個、省級公共實訓中心3個、省級大學生校外實踐教學基地7個。擁有部省市共建“華南職業教育產學研合作實驗基地”。榮獲國家職業教育教學成果二等獎2項,廣東省職業教育教學成果一等獎3項、二等獎4項。 ——人才培養成效突出 建校以來,學校共培養學生近3萬人。學校歷年畢業生平均就業率高達99.37%,高于本省高職院校平均就業率。70%以上的畢業生在大灣區就業,為區域經濟發展、產業轉型升級作出了重要貢獻,學生在各級各類技能大賽中獲獎數量與質量節節攀升。近年來,共獲得國家級獎項200多項、省部級獎項300余項。學校高度重視創新創業教育,創建校內學生創業孵化基地,建立火炬眾創中心,提高學生的創業能力,引導學生走上自主創業之路。學校畢業生中已經涌現出一大批創業精英。 ——辦學成績斐然 建校以來,學校始終堅持黨委對學校工作的全面領導,堅持*辦學方向,牢牢把握中國高等職業教育改革和發展的脈絡,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以專業(群)建設,以師資隊伍建設為重點,以基礎能力建設為抓手,持續推進教育教學改革,先后成為國家示范性(骨干)高職院校(全國200所、廣東省11所之一、中山市唯一),國家優質專科高等職業院校(全國200所、廣東省14所之一),國家“雙高計劃”建設單位(全國197所、廣東省14所之一、中山市唯一)。成功獲批為國家職業教育體制機制改革探索試點單位、教育部現代學徒制試點單位、1+X證書制度試點院校、廣東省職業教育先進集體、廣東省成人教育先進集體、廣東省就業工作先進單位、國家教育部和廣東省教育廳首批自主招生院校、中國包裝聯合會常務理事單位、全國職業教育包裝教學指導委員會副主任單位、中德職教聯盟副會長單位。學校的社會認可度、美譽度和影響力持續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