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最新湖南招生考試院公布的數據,綏化學院在湖南招生錄取數據顯示,湖南考生上綏化學院的分數在452至472分,位次為122110至33429位次區間內,所以我們預測2023年湖南高考考生需要考在452至472區間才能上綏化學院。
一、湖南考多少分能上綏化學院
1、2022年湖南考生上綏化學院:歷史(歷史+不限)最低分需要480分,錄取最低位次為38350名;
2、2022年湖南考生上綏化學院:歷史(歷史+(思想政治或地理))最低分需要481分,錄取最低位次為37672名;
3、2021年湖南考生上綏化學院:歷史(歷史+不限)最低分需要500分,錄取最低位次為33429名;
4、2021年湖南考生上綏化學院:歷史(歷史+(思想政治或地理))最低分需要500分,錄取最低位次為33429名;
5、2022年湖南考生上綏化學院:物理(物理+不限)最低分需要452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22110名;
6、2022年湖南考生上綏化學院:物理(物理+化學)最低分需要452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22110名;
7、2022年湖南考生上綏化學院:物理(物理+(思想政治或地理))最低分需要458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15331名;
8、2021年湖南考生上綏化學院:物理(物理+化學)最低分需要472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07861名;
二、綏化學院在湖南的2020-2022錄取分數線和錄取位次
1、2022年綏化學院在湖南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選科要求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2 | 湖南 | 歷史 | 歷史+不限 | 本科 | 480 | 38350 | 省政府 |
2022 | 湖南 | 歷史 | 歷史+(思想政治或地理) | 本科 | 481 | 37672 | 省政府 |
2022 | 湖南 | 物理 | 物理+不限 | 本科 | 452 | 122110 | 省政府 |
2022 | 湖南 | 物理 | 物理+化學 | 本科 | 452 | 122110 | 省政府 |
2022 | 湖南 | 物理 | 物理+(思想政治或地理) | 本科 | 458 | 115331 | 省政府 |
2、2021年綏化學院在湖南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選科要求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1 | 湖南 | 歷史 | 歷史+不限 | 本科 | 500 | 33429 | 省政府 |
2021 | 湖南 | 歷史 | 歷史+(思想政治或地理) | 本科 | 500 | 33429 | 省政府 |
2021 | 湖南 | 物理 | 物理+(思想政治或地理) | 本科 | 471 | 108818 | 省政府 |
2021 | 湖南 | 物理 | 物理+不限 | 本科 | 472 | 107861 | 省政府 |
2021 | 湖南 | 物理 | 物理+化學 | 本科 | 472 | 107861 | 省政府 |
多少分能上211院校
我國211大學一共有116所,有一些211大學由于受師資外流且地理位置較偏等因素的影響,報考熱度和綜合排名在211中處于末流的位置,分數也相對較低。根據歷年211大學的錄取分數線情況,物理類/理科最低錄取分數線要超過本科線85分左右,而歷史類/文科的話要超過本科線95分左右。
當然每個省份情況不一樣,四川、河南、廣東、天津等地由于高考人數較多,錄取分數線會偏高一些,大約在510-530分左右,像寧夏、新疆、內蒙古等地,211錄取分數線會相對較低,490分左右就能上。
2022年211大學最低錄取成績(信息源于網絡,僅供參考)
江西省:211大學最低錄取成績是理科488分,文科502分。
寧夏:211大學最低錄取成績是理科412分,文科487分。
山東省:211大學最低錄取成績是523分。
陜西省:211大學最低錄取成績是理科440分,文科475分。
天津市:211大學最低錄取成績是581分。
浙江省:211大學最低錄取成績是560分。
內蒙古:211大學最低錄取成績是理科319分,文科484分。
四川省:211大學最低錄取成績是理科433分,文科540分。
山西省:211大學最低錄取成績是理科387分,文科513分。
上海市:211大學最低錄取成績是416分。
211院校排名
211院校排名 | 學校名稱 | 辦學層次 | 全國排名 |
1 | 北京大學 | 世界一流大學 | 1 |
2 | 清華大學 | 世界一流大學 | 2 |
3 | 上海交通大學 | 世界一流大學 | 3 |
4 | 浙江大學 | 世界一流大學 | 4 |
5 | 武漢大學 | 世界一流大學 | 5 |
6 | 南京大學 | 世界一流大學 | 6 |
7 | 復旦大學 | 世界一流大學 | 6 |
8 |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 世界一流大學 | 8 |
9 | 華中科技大學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 | 9 |
10 | 中國人民大學 | 世界一流大學 | 10 |
11 | 天津大學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 | 10 |
12 | 北京師范大學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 | 10 |
13 | 西安交通大學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 | 12 |
14 | 吉林大學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 | 13 |
15 | 山東大學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 | 14 |
16 | 國防科技大學 | 世界一流大學 | 14 |
17 | 中山大學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 | 15 |
18 | 南開大學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 | 16 |
19 | 哈爾濱工業大學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 | 17 |
20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 | 18 |
21 | 四川大學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 | 19 |
22 | 同濟大學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 | 20 |
23 | 廈門大學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 | 21 |
24 | 北京理工大學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 | 22 |
25 | 東南大學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 | 23 |
26 | 華南理工大學 | 世界高水平大學 | 24 |
27 | 大連理工大學 | 世界高水平大學 | 25 |
28 | 華東師范大學 | 世界高水平大學 | 25 |
29 | 中南大學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 | 26 |
30 | 西北工業大學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 | 26 |
31 | 中國農業大學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 | 28 |
32 | 東北大學 | 世界高水平大學 | 29 |
33 | 湖南大學 | 世界高水平大學 | 30 |
34 | 電子科技大學 | 世界高水平大學 | 30 |
35 | 蘭州大學 | 世界高水平大學 | 32 |
36 | 北京科技大學 | 世界高水平大學 | 33 |
37 | 重慶大學 | 世界高水平大學 | 34 |
38 | 武漢理工大學 | 世界高水平大學 | 35 |
39 | 南京理工大學 | 世界高水平大學 | 35 |
40 | 西南大學 | 世界高水平大學 | 37 |
41 | 華中師范大學 | 中國一流大學 | 37 |
42 | 中國海洋大學 | 世界高水平大學 | 38 |
43 | 暨南大學 | 中國一流大學 | 39 |
44 | 河海大學 | 世界高水平大學 | 40 |
45 | 南京師范大學 | 中國一流大學 | 40 |
46 | 北京交通大學 | 中國一流大學 | 41 |
47 | 南京農業大學 | 中國一流大學 | 42 |
48 | 華東理工大學 | 中國一流大學 | 43 |
49 | 蘇州大學 | 中國一流大學 | 44 |
50 | 華中農業大學 | 中國一流大學 | 45 |
51 |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 | 世界高水平大學 | 46 |
52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 中國一流大學 | 46 |
53 |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 中國一流大學 | 48 |
54 | 合肥工業大學 | 中國一流大學 | 49 |
55 | 西南交通大學 | 中國一流大學 | 50 |
56 |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 中國一流大學 | 51 |
57 | 西北大學 | 中國一流大學 | 52 |
58 | 湖南師范大學 | 中國一流大學 | 52 |
59 | 鄭州大學 | 中國一流大學 | 53 |
60 | 東北師范大學 | 中國一流大學 | 53 |
61 | 北京郵電大學 | 世界高水平大學 | 57 |
62 | 華南師范大學 | 中國一流大學 | 57 |
63 | 哈爾濱工程大學 | 中國一流大學 | 58 |
64 | 上海財經大學 | 世界高水平大學 | 59 |
65 | 云南大學 | 中國一流大學 | 60 |
66 | 上海大學 | 中國一流大學 | 61 |
67 | 西南財經大學 | 中國一流大學 | 62 |
68 | 東華大學 | 中國一流大學 | 63 |
69 | 中國政法大學 | 世界高水平大學 | 63 |
70 | 海軍軍醫大學 | 世界高水平大學 | 64 |
71 | 北京化工大學 | 中國一流大學 | 65 |
72 |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 | 世界高水平大學 | 67 |
73 |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 世界高水平大學 | 69 |
74 | 北京外國語大學 | 世界高水平大學 | 69 |
75 | 南昌大學 | 中國一流大學 | 70 |
76 | 中國傳媒大學 | 世界高水平大學 | 70 |
77 | 太原理工大學 | 中國一流大學 | 71 |
78 | 北京工業大學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72 |
79 | 空軍軍醫大學 | 世界高水平大學 | 72 |
80 | 江南大學 | 中國一流大學 | 73 |
81 | 陜西師范大學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75 |
82 | 中國礦業大學 | 世界高水平大學 | 77 |
83 |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 | 中國一流大學 | 79 |
84 | 福州大學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81 |
85 | 北京林業大學 | 世界高水平大學 | 82 |
86 | 中國石油大學(華東) | 中國一流大學 | 83 |
87 | 安徽大學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84 |
88 | 中央民族大學 | 世界高水平大學 | 85 |
89 | 長安大學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90 |
90 | 遼寧大學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91 |
91 | 貴州大學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93 |
92 | 中央財經大學 | 中國一流大學 | 96 |
93 | 北京體育大學 | 世界高水平大學 | 98 |
94 | 河北工業大學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99 |
95 | 北京中醫藥大學 | 世界高水平大學 | 99 |
96 | 東北農業大學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100 |
97 | 東北林業大學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103 |
98 | 四川農業大學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105 |
99 | 中國藥科大學 | 中國一流大學 | 105 |
100 | 新疆大學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108 |
101 | 中國礦業大學(北京)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113 |
102 |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114 |
103 | 天津醫科大學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115 |
104 | 上海外國語大學 | 中國一流大學 | 116 |
105 | 大連海事大學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119 |
106 | 廣西大學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122 |
107 | 華北電力大學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123 |
108 | 內蒙古大學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129 |
109 | 海南大學 | 區域一流大學 | 143 |
110 | 石河子大學 | 區域一流大學 | 167 |
111 | 寧夏大學 | 區域一流大學 | 170 |
112 | 延邊大學 | 區域一流大學 | 170 |
113 | 中央音樂學院 | 世界高水平大學 | 175 |
114 | 西藏大學 | 區域一流大學 | 200 |
115 | 青海大學 | 區域一流大學 | 216 |
三、綏化學院最新介紹
綏化學院是黑龍江省屬公立綜合性普通本科高等學校,坐落在中國寒地黑土綠色物產之鄉綏化市,與省會哈爾濱相距70余公里。 學校辦學歷史悠久。1953年,經黑龍江省教育廳批準,綏化縣創辦了綏化師范學校;1971年,綏化地區在原綏化師范學校的基礎上組建綏化地區師范學校;1978年,經國務院批準,成立綏化師范專科學校,是“文革”后國家首批設立的高等師范專科學校之一;2004年,經國家教育部批準成立綏化學院。2013年,通過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合格評估;2017年,獲批碩士學位授權立項建設單位;2018年,通過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審核評估。 學校學科門類多樣。現設有12個學院,開設44個本科專業,涵蓋教育學、文學、理學、工學、農學、經濟學、管理學、藝術學等八個學科門類。現有全日制在校生12149人。 學校師資隊伍精良。現有教職工813人,其中專任教師533人。博士、碩士學位人員566人,外籍教師5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貼專家3人。廣大教師艱苦奮斗、無私奉獻、敬業愛生,培養了一代又一代*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為學校高質量發展做出了卓越貢獻! 學校設施條件完備。校園占地58萬平方米,建筑面積23余萬平方米,教學儀器設備總值1.25億元,圖書館紙質藏書112萬冊,建有具備多媒體演示功能的教學大樓、儀器設備先進的實驗大樓、具有電子檢索及閱覽功能的現代化圖書館、功能齊全的大學生創新創業基地、數字化寬帶校園網絡等多項教學、科研設施,建有環境優良、服務和保障功能完備的學生公寓、餐飲中心、購物超市、體育場館、人工湖泊等多項生活、休閑設施。校園景色四季如畫:丁香吐芳、草木滴翠、彩葉漫舞、霧凇垂枝。 學校教學質量優良。學校以“建設內涵充實、特色鮮明的應用型大學”為目標,以“厚德載物、經世致用”為校訓,以“地方性、應用型、開放式、國際化”為辦學定位,實施“兩育兩業”(即:教師教育、特殊教育和玉米產業、藝體文化產業)特色發展戰略,著力建設內涵充實、特色鮮明的應用型大學。學校有5個省級一流本科專業、5門省級一流本科課程、2門省級精品在線開放課程、2個省級教學團隊、2個省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1個省級重點實驗室、1個省級人才培養創新試驗區,獲批省寒地黑土經濟與文化學術交流基地、省特殊教育學術交流基地、省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范(培育)高校、省共享型高校創新創業孵化平臺。 學校堅持開放辦學。與俄羅斯皮亞季戈爾斯克國立大學、阿穆爾國立人文師范大學,日本東亞學院、九州外國語學院,泰國西那瓦大學,韓國水原大學,馬來西亞理工大學,意大利那不勒斯美術學院,菲律賓遠東大學等國家高校開展校際交流合作,互派留學生。英語、俄語、日語等專業都有外籍教師授課,形成了寒地黑土文化與世界文化相融的教育教學特色。 學校大力發展特殊教育。與省教育廳、省殘聯合作共建特殊教育學院,建有黑龍江省唯一的特殊教育本科專業,建有殘疾人高等教育基礎實驗室和醫教結合康復中心,開設了特殊教育研究專刊,學校是省特殊教育師資培訓基地和省特殊教育藝術人才培養基地,省特殊教育專業委員會理事長單位。學校開設殘疾人高等教育,面向全國招收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環境設計、電子商務等本科專業聽障生,填補了黑龍江省殘疾人高等教育空白。 學校貫徹“以生為本,為生盡責”理念。建有完善的“獎、貸、助、補、減、緩”助學體系,幫助學生完成學業。實施導師進宿舍和班主任制,幫助學生成長進步。重視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孝道與感恩教育、創新創業教育,廣泛開展有益學生身心的文體活動。建有學生綜合服務大廳,實行一站式服務。暢通學生訴求反饋機制,形成良性服務體系。 學校積極服務地方發展。與綏化市政府共建大學生創新創業基地,服務綏化“都城地”建設。與綏化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合作,共建了哈外最大的食品藥品檢驗檢測中心。與綏化市工信局、黑龍江新和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共建“現代玉米產業學院”和“玉米產業產教融合育人聯盟”,推進區域產業發展。通過綏化市科技局為轄區企事業單位提供免費技術支持,通過新農村建設研究年、寒地黑土經濟與文化研究所等平臺開展立地科研。先后與綏棱、望奎、蘭西等地開展校縣共建,幫助縣域進行城區規劃、旅游開發、人才培訓。建立了食用菌研究所,培育了食用菌新品種,完成了農作物秸稈栽培食用菌技術攻關,帶動了綏棱、慶安等縣食用菌產業發展。學校還建設了陶藝館、剪紙藝術專家工作室,致力于海倫剪紙、綏棱黑陶、望奎皮影戲等地方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和傳承。 學校1989年獲全國普通高校國家優秀教學成果特等獎;1998年被黑龍江省委省政府命名為“省級文明單位”;2003年獲得“省級文明單位標兵”的稱號;2009年獲高等教育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2010年獲全國高校校園文化建設優秀成果二等獎;2011年榮獲“國家級文明單位”稱號,全省高校“先進基層黨組織”稱號;2012年獲全國高校校園文化建設優秀成果二等獎;2015年榮獲省五一勞動獎狀;2017年獲第三次全國高校校園文化建設優秀成果二等獎;2019年被評為“全省文明校園”、全省特色應用型本科示范(培育)高校。(數據截至2021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