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最新湖南招生考試院公布的數據,溫州大學在湖南招生錄取數據顯示,湖南考生上溫州大學的分數在516至566分,位次為58654至7993位次區間內,所以我們預測2023年湖南高考考生需要考在516至566區間才能上溫州大學。
一、湖南考多少分能上溫州大學
1、2022年湖南考生上溫州大學:歷史(歷史+思想政治)最低分需要546分,錄取最低位次為8480名;
2、2022年湖南考生上溫州大學:歷史(歷史+不限)最低分需要548分,錄取最低位次為7993名;
3、2021年湖南考生上溫州大學:歷史(歷史+不限)最低分需要557分,錄取最低位次為8731名;
4、2022年湖南考生上溫州大學:物理(物理+(化學或生物))最低分需要516分,錄取最低位次為56974名;
5、2022年湖南考生上溫州大學:物理(物理+不限)最低分需要526分,錄取最低位次為48833名;
6、2021年湖南考生上溫州大學:物理(物理+不限)最低分需要540分,錄取最低位次為46824名;
7、2020年湖南考生上溫州大學:理科最低分需要526分,錄取最低位次為58654名;
8、2020年湖南考生上溫州大學:文科最低分需要566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2922名;
二、溫州大學在湖南的2020-2022錄取分數線和錄取位次
1、2022年溫州大學在湖南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選科要求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2 | 湖南 | 歷史 | 歷史+思想政治 | 本科 | 546 | 8480 | 省政府 |
2022 | 湖南 | 歷史 | 歷史+不限 | 本科 | 548 | 7993 | 省政府 |
2022 | 湖南 | 物理 | 物理+(化學或生物) | 本科 | 516 | 56974 | 省政府 |
2022 | 湖南 | 物理 | 物理+化學 | 本科 | 517 | 56113 | 省政府 |
2022 | 湖南 | 物理 | 物理+不限 | 本科 | 526 | 48833 | 省政府 |
2、2021年溫州大學在湖南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選科要求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1 | 湖南 | 歷史 | 歷史+不限 | 本科 | 557 | 8731 | 省政府 |
2021 | 湖南 | 歷史 | 歷史+思想政治 | 本科 | 557 | 8731 | 省政府 |
2021 | 湖南 | 物理 | 物理+化學 | 本科 | 538 | 48346 | 省政府 |
2021 | 湖南 | 物理 | 物理+不限 | 本科 | 540 | 46824 | 省政府 |
3、2020年溫州大學在湖南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選科要求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0 | 湖南 | 理科 | - | 本二 | 526 | 58654 | 省政府 |
2020 | 湖南 | 文科 | - | 本二 | 566 | 12922 | 省政府 |
征集志愿報考的流程
1、查詢缺額院校
大家可以通過本省的教育考試院查詢征集志愿的院校,上面會標明缺額計劃數、填報分數要求等等,大家可以仔細閱讀,選擇自己想要報考的院校和專業。
2、確定填報征集志愿的時間
大家需要在省教育考試院發布的公告里查詢征集志愿的填報時間,一般來說填報征集志愿的時間是很短的,只有一天左右的時間,所以大家千萬不要錯過時間了。
3、選擇院校
在選擇院校的時候要考慮到自己是否達到院校的最低要求,對于生源不足的院校,需要考生的分數達到國家控制分數線,不足分數線的考生是無法填報志愿的;對于生源充足的院校,由于各種原因導致的學生被退檔,造成缺額,這時候考生必須要達到學校的錄取學生的最低分數線,在填報志愿的時候系統會自動的審核你的分數是否達到要求。
4、根據志愿數量設置填報
每個省份對于征集志愿都會設定志愿數量,大家根據本省志愿數量的設置填報志愿即可。
高考成績在全省排名查詢方法有哪些
查詢高考成績排名可以通過該省教育考試院發布的一分一段統計表來進行查看。打開教育考試院,在搜索欄中輸入成績分檔表。在檢索到對應年度的成績分檔表以后進入即可看到具體的一分對應人數以及排名情況。詳細的查看步驟如下:
1、在電腦的百度上輸入某某省教育考試院,找到其官方網站以后點擊進入。
2、進入到該網站以后輸入高考成績分檔表,點擊查詢按鈕。
3、在出現的檢索結果中可以看到查找到的不同年度成績分檔表,點擊進入。
4、頁面跳轉以后可以看到該高考成績分檔表的附件,點擊進入。
5、此時頁面跳轉以后進入到高考成績分檔表界面,在此即可看到一個分數對應的人數以及排名情了。
三、溫州大學最新介紹
溫州大學是浙南閩北贛東區域唯一的綜合性大學、浙江省重點建設高校,坐落于中國歷史文化名城、素有“東南山水甲天下”之美譽的溫州市。學校由溫州師范學院和原溫州大學于2004年合并組建而成,辦學源頭可追溯至1933年創建的溫州師范學校,已有88年辦學歷史,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谷超豪院士曾任校長。**在浙江工作期間,曾語重心長指出:“要高度重視教育和人才工作,特別要辦好溫州大學等高等院校”(摘自《干在實處 走在前列》,*黨校出版社)。 溫州大學現已形成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繼續教育、留學生教育、國際合作教育等多層次、多形式并舉的辦學格局。學科涵蓋哲學、經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歷史學、理學、工學、管理學、藝術學等十大學科門類,設有20個學院。 學校現有茶山和學院路兩個校區,占地1973.43畝,校舍面積99.32萬平方米,教學科研設備總值8.58億元,館藏紙質圖書231.57萬冊,電子圖書184.48萬冊,中外文電子期刊和資料數據庫104個。學校有專任教師 1273人(博士820人,占64.4%;高級職稱698人,占54.83%),擁有全職院士、*、國家杰青、國家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國家優青、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個一批”人才等國家級人才31人,現有各類省級以上高層次入選人才158人。 學校于2003年成為碩士學位授予單位,2017年被列為浙江省博士學位授予單位立項建設單位。現擁有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17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12個。建有溫州大學瑞安研究生院、浙江省博士后工作站,與國內外24所知名高校和科研機構聯合培養博士、博士后。學校學科特色鮮明,形成了文、理基礎學科優,工、經、管、法、商應用學科強的學科生態,是浙南閩北贛東最具綜合實力的高校。生態學學科為浙江省重點建設的優勢特色學科,化學、中國語言文學、電氣工程、法學、馬克思主義理論、應用經濟學、機械工程、生態學、土木工程等9個學科為浙江省一流學科,化學、材料科學、工程學、計算機科學4個學科進入ESI全球前1%。 學校堅持“質量立校”,全面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著力培養“重實踐、強創新、能創業、善管理、敢擔當”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學校2008年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優秀”,2015年首批通過教育部本科教學審核評估。擁有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15個、省級一流專業建設點15個,國家級課程18門,其中首批一流本科課程8門,通過教育部工程教育專業認證4個、師范類專業認證3個。獲高等教育國家級教學成果一等獎1項、二等獎1項,省教學成果一等獎7項。學校被確立為國家級創業型人才培養溫州模式創新實驗區、全國首批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和浙江省教師教育基地。學生近五年共獲國際獎項40項、國家級獎項1153項。2019年,學校“挑戰杯”競賽成績列全國第16位,獲得“優勝杯”并蟬聯發起單位;在最近一屆全國“大藝展”中獲一等獎6項,一等獎獲獎數量位列全國第一,獲獎總數量位列浙江高校首位。 學校堅持“科研興校”,深入實施“面向地方、面向一流”工程,堅持基礎研究與應用研究協同發展,堅持人文社會科學、自然科學和工程技術研究同步推進,被確立為國家知識產權試點高校。學校現有國家級科研平臺3個、省部級科研平臺29個,擁有4個浙江省重點創新團隊、5個浙江省高校高水平創新團隊。主持國家科技重大專項等國家重大項目10項,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2項,國家優秀青年科學基金2項,國家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基金重點項目34項,其他國家項目723項。出版各類著作275部。科研成果獲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教育部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人文社科)一等獎、中國專利金獎等國家級、省部級獎項150項。 學校堅持“學城聯動”,堅持“走出去”與“請進來”相結合,深度開展社會服務。與地方政府共建9個產業研究院、3個省級產業創新服務綜合體,專利轉化數列國內高校81位。學校在生態環保、激光光電技術、低壓電器等領域的研究已成為區域產業轉型升級助推器,圍繞智能裝備、數字經濟、新材料等戰略新興產業,積極培育創新優勢。國家科技重大專項成果“分散式污水處理技術”在全國8地建立國家示范工程;依托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國際重點專項研發了中國首艘藍藻水華物理噴射處理船,為攻克世界藍藻水華治理難題做貢獻;中國專利金獎成果“海島特種電源供電系統”助推國家海島、港口建設和船舶制造等高速發展;浙江省低壓電器技術創新服務平臺為千億級電器產業集群提供人才和技術支撐;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成果超快激光精密加工技術解決C919大飛機葉片氣膜孔制造難題。加強咨政建言,在金融綜合改革、社會治理、公共政策等區域特色研究方面卓有成效。教育部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一等獎《中國古代戲曲理論史通論》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與創新。學校充分發揮教師教育資源優勢,成立基礎教育發展中心,拓展附屬學校建設,現有直屬幼兒園1所、合作辦學學校10所,服務地方基礎教育發展。 學校堅持“內外聯通”,不斷提升開放辦學水平。學校是浙江省唯一創辦3所本科院校的高校:與美國肯恩大學合作舉辦溫州肯恩大學;創辦的2所獨立學院中,溫州大學城市學院于2017年成功轉設為溫州商學院,溫州大學甌江學院于2021年成功轉設為溫州理工學院。學校是首批“浙江省國際化特色高校”建設單位,迄今已與27個國家和地區的125所院校建立交流與合作關系,在泰國東方大學開設孔子學院,在意大利開設溫州大學意大利分校。分別與日本東京大學、京都大學聯合成立“國際水生態環境研究中心”“國際水資源與水生態研究中心”,與俄羅斯聯邦薩馬拉國立研究大學、加拿大北哥倫比亞大學、韓國全南大學、群山大學等聯合招收博士生。學校是國務院僑辦首批華文教育基地,是中國華僑華人研究(溫州大學)基地、中國僑聯國際文化交流基地,舉辦“浙江華僑網絡學院”,僑教育特色顯著,努力建設成為全世界溫州人的精神家園。 學校堅持“黨建引領”,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大力推進黨的建設和文化傳承工作。創新思政教育,高度重視思政課建設,互聯網+思政“一化六制”綜合改革入選教育部“高校思政課教學方法改革擇優推廣計劃”,教師代表應邀參加**主持的全國學校思政課教師座談會。秉持“光大國族、造福人群”的溫大精神,弘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設計者、校友曾聯松的愛國精神,形成“國旗文化工程”等“三全育人”品牌。加強文化建設,弘揚數學家文化,建成溫籍數學家長廊,深化溫州學和南戲研究,為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作出積極貢獻。學校黨委連續3次獲“浙江省先進基層黨組織”,2個黨支部獲“全國樣板黨支部”。 學校秉承“厚培德本、深濬智源”的辦學傳統,弘揚“求學問是、敢為人先”的校訓精神,扎根溫州、服務浙江、輻射全國、面向世界,力爭在“十四五”末進入浙江省高水平大學和全國一流高校行列,努力建設特色鮮明的高水平教學研究型大學。 發布部門:黨校辦 發布時間:2021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