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南華大學國際經濟與貿易普通批專業分數線是多少分
根據2023年南華大學招生辦官方公布的錄取數據,我們可以知道南華大學的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在全國各省的最低分數線數據如下:1、南華大學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在天津省份2019年的文科科目最低錄取分為499分,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為5207名;
2、南華大學國際經濟與貿易(雨母校區)專業在遼寧省份2021年的歷史科目最低錄取分為559分,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為7943名;
3、南華大學國際經濟與貿易(語種不限)專業在遼寧省份2020年的文科科目最低錄取分為559分,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為8424名;
4、南華大學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在黑龍江省份2020年的文科科目最低錄取分為513分,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為5250名;
5、南華大學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在福建省份2021年的歷史科目最低錄取分為533分,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為10414名;
6、南華大學國際經濟與貿易(辦學地點雨母校區)專業在湖南省份2020年的文科科目最低錄取分為571分,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為11159名;
7、南華大學國際經濟與貿易辦學地點:雨母校區專業在廣東省份2021年的歷史科目最低錄取分為542分,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為22913名;
8、南華大學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在廣東省份2020年的文科科目最低錄取分為525分,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為25927名;
9、南華大學國際經濟與貿易住宿費:待定,辦學地點:雨母校區專業在廣東省份2022年的物理科目最低錄取分為546分,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為76351名;
10、南華大學國際經濟與貿易(雨母校區)專業在云南省份2020年的理科科目最低錄取分為557分,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為25376名;
二、南華大學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2019-2022年錄取分數線統計表
專業名稱 | 年份 | 錄取省份 | 科目 | 選科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
南華大學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雨母校區) | 2021 | 天津 | 綜合 | 不限 | 529 | 27175 |
南華大學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 | 2020 | 天津 | 綜合 | 不限 | 539 | 27661 |
南華大學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 | 2019 | 天津 | 文科 | - | 499 | 5207 |
南華大學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語種:不限)(口試:否)(雨母校區) | 2022 | 天津 | 綜合 | 不限 | 542 | 26253 |
南華大學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雨母校區) | 2021 | 遼寧 | 歷史 | 歷史+不限 | 559 | 7943 |
南華大學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語種不限) | 2020 | 遼寧 | 文科 | - | 559 | 8424 |
南華大學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 | 2019 | 遼寧 | 文科 | - | 557 | 8165 |
南華大學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 | 2022 | 遼寧 | 歷史 | 歷史+不限 | 538 | 7104 |
南華大學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 | 2021 | 黑龍江 | 文科 | - | 512 | 4294 |
南華大學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 | 2020 | 黑龍江 | 文科 | - | 513 | 5250 |
南華大學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 | 2019 | 黑龍江 | 文科 | - | 539 | 3535 |
南華大學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 | 2022 | 黑龍江 | 文科 | - | 491 | 4718 |
南華大學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 | 2021 | 福建 | 歷史 | 歷史+不限選考科目 | 533 | 10414 |
南華大學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 | 2020 | 福建 | 文科 | - | 538 | 9034 |
南華大學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 | 2019 | 福建 | 文科 | - | 539 | 9406 |
南華大學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 | 2022 | 福建 | 歷史 | 歷史+不限選考科目 | 529 | 10874 |
南華大學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辦學地點雨母校區) | 2021 | 湖北 | 歷史 | 歷史+不限 | 581 | 7430 |
南華大學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 | 2020 | 湖北 | 文科 | - | 554 | 7370 |
南華大學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雨母校區) | 2019 | 湖北 | 文科 | - | 563 | 6897 |
南華大學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辦學地點雨母校區) | 2022 | 湖北 | 歷史 | 歷史+不限 | 548 | 8393 |
南華大學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辦學地點雨母校區) | 2021 | 湖南 | 歷史 | 歷史+不限 | 543 | 13121 |
南華大學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辦學地點雨母校區) | 2021 | 湖南 | 歷史 | 歷史+不限 | 540 | 14270 |
南華大學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辦學地點雨母校區) | 2021 | 湖南 | 歷史 | 歷史+不限 | 543 | 13121 |
南華大學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辦學地點雨母校區) | 2021 | 湖南 | 物理 | 物理+不限 | 552 | 37853 |
南華大學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辦學地點雨母校區) | 2020 | 湖南 | 文科 | - | 571 | 11159 |
南華大學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辦學地點雨母校區) | 2020 | 湖南 | 文科 | - | 565 | 13301 |
南華大學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辦學地點雨母校區) | 2020 | 湖南 | 理科 | - | 556 | 37737 |
南華大學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辦學地點:雨母校區) | 2019 | 湖南 | 文科 | - | 565 | 10956 |
南華大學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辦學地點:雨母校區) | 2019 | 湖南 | 文科 | - | 563 | 11658 |
南華大學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辦學地點:雨母校區) | 2019 | 湖南 | 理科 | - | 525 | 39958 |
南華大學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辦學地點:雨母校區) | 2022 | 湖南 | 歷史 | 歷史+不限 | 514 | 19520 |
南華大學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辦學地點:雨母校區) | 2022 | 湖南 | 歷史 | 歷史+不限 | 519 | 17448 |
南華大學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辦學地點:雨母校區) | 2022 | 湖南 | 歷史 | 歷史+不限 | 521 | 16647 |
南華大學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辦學地點:雨母校區) | 2022 | 湖南 | 物理 | 物理+不限 | 514 | 58727 |
南華大學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辦學地點:雨母校區 | 2021 | 廣東 | 歷史 | 歷史+不限 | 542 | 22913 |
南華大學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辦學地點雨母校區) | 2021 | 廣東 | 物理 | 物理+不限 | 547 | 72481 |
南華大學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 | 2020 | 廣東 | 文科 | - | 525 | 25927 |
南華大學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辦學地點雨母校區) | 2020 | 廣東 | 理科 | - | 532 | 72567 |
南華大學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雨母校區 | 2019 | 廣東 | 文科 | - | 543 | 22388 |
南華大學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辦學地點:雨母校區) | 2019 | 廣東 | 理科 | - | 497 | 74860 |
南華大學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住宿費:待定,辦學地點:雨母校區 | 2022 | 廣東 | 歷史 | 歷史+不限 | 531 | 21174 |
南華大學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住宿費:待定,辦學地點:雨母校區 | 2022 | 廣東 | 物理 | 物理+不限 | 546 | 76351 |
南華大學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文史類,4年,5000元/年,在雨母校區辦學) | 2021 | 廣西 | 文科 | - | 554 | 5849 |
南華大學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文史類,4年,5000元/年,在雨母校區辦學) | 2020 | 廣西 | 文科 | - | 526 | 5639 |
南華大學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在雨母校區辦學) | 2019 | 廣西 | 文科 | - | 537 | 6353 |
南華大學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文史類,4年,5000元/年,在雨母校區辦學) | 2022 | 廣西 | 文科 | - | 555 | 6282 |
南華大學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雨母校區) | 2021 | 云南 | 理科 | - | 525 | 35625 |
南華大學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雨母校區) | 2020 | 云南 | 理科 | - | 557 | 25376 |
南華大學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雨母校區) | 2019 | 云南 | 理科 | - | 556 | 24852 |
南華大學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雨母校區) | 2022 | 云南 | 理科 | - | 528 | 33617 |
三、南華大學介紹
南華大學是工業和信息化部、生態環境部、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中國核工業集團公司與湖南省人民政府共建的綜合性大學。2000年3月中南工學院與衡陽醫學院合并組建南華大學,2002年10月,核工業第六研究所并入。學校是國家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建設工程支持建設高校,是教育部批準的卓越工程師、卓越醫生教育培養計劃單位,是本科一批招生院校。在60多年的發展歷程中,學校秉承“明德、博學、求是、致遠”的校訓,弘揚“勤勉務實、甘于奉獻、剛健自強、敢為人先”的南華精神,始終堅持立德樹人、堅持以人才培養為中心,不斷推進事業全面發展。進入新世紀以來,學校向著“國內一流、國際知名的高水平大學”目標不斷邁進。學校形成了以工學、醫學為主,哲學、經濟學、法學、文學、理學、管理學、藝術學等9大學科協調發展的學科專業體系。設有直屬學院27個,直屬型附屬醫院6所(附屬第一醫院、附屬第二醫院、附屬南華醫院、附屬長沙中心醫院、附屬第三醫院和附屬公共衛生醫院),協作型附屬醫院11所,研究生協作培養單位23個。設有本科專業67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24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類別19種;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5個;一級學科博士后科研流動站3個。學校面向全國(含港澳臺)以及世界部分國家和地區招生。現有全日制本科生35000余人,博士、碩士研究生近5000人,國際學生600余人。校本部現有專任教師1800余人;直屬型附屬醫院臨床教師近3000人。共有教授、主任醫師等正高職稱人員近640人,副高職稱人員1975人;有國家國防科技創新團隊、部省級創新團隊、省高校科技創新團隊、省級教學團隊14個;有海外高層次人才計劃入選者、*特聘教授、國家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國家級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國家重大項目首席科學家、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入選者、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等100余名,有省部級學科學術帶頭人、教學名師、優秀中青年專家等260余名。學校擁有15個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有國家級特色專業、國防重點專業和緊缺專業、卓越計劃專業、綜合改革試點專業21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實踐教育基地7個,國家級一流課程7門,國家級精品課程和精品開放課程3門。有省級校企合作人才培養示范基地、創新創業帶動就業示范基地、高校大學生創新創業孵化示范基地等35個,綜合性實習基地425個。學校擁有國家核醫結合創新人才培養示范基地、核燃料循環技術與裝備省部共建協同創新中心、核能與核安全國家示范型國際科技合作基地、建筑環境氣載污染物治理與放射性防護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國家疑難雜癥診治能力提升工程中心、國家代謝性疾病國家臨床醫學研究中心(核心成員單位)、血管植入物開發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核心成員單位)、全國老年健康急救一體化示范基地、國家臨床教學培訓示范中心、國家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