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最新湖南招生考試院公布的數據,湖北汽車工業學院在湖南招生錄取數據顯示,湖南考生上湖北汽車工業學院的分數在472至505分,位次為107861至66112位次區間內,所以我們預測2023年湖南高考考生需要考在472至505區間才能上湖北汽車工業學院。
一、湖南考多少分能上湖北汽車工業學院
1、2022年湖南考生上湖北汽車工業學院:物理(物理+不限)最低分需要475分,錄取最低位次為96765名;
2、2022年湖南考生上湖北汽車工業學院:物理(物理+不限)最低分需要485分,錄取最低位次為86359名;
3、2021年湖南考生上湖北汽車工業學院:物理(物理+不限)最低分需要472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07861名;
4、2021年湖南考生上湖北汽車工業學院:物理(物理+不限)最低分需要517分,錄取最低位次為66112名;
5、2020年湖南考生上湖北汽車工業學院(中外合作):理科最低分需要493分,錄取最低位次為85702名;
6、2020年湖南考生上湖北汽車工業學院:理科最低分需要505分,錄取最低位次為75621名;
二、湖北汽車工業學院在湖南的2020-2022錄取分數線和錄取位次
1、2022年湖北汽車工業學院在湖南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選科要求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2 | 湖南 | 物理 | 物理+不限 | 本科 | 475 | 96765 | 省政府 |
2022 | 湖南 | 物理 | 物理+不限 | 本科 | 485 | 86359 | 省政府 |
2、2021年湖北汽車工業學院在湖南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選科要求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1 | 湖南 | 物理 | 物理+不限 | 本科 | 472 | 107861 | 省政府 |
2021 | 湖南 | 物理 | 物理+不限 | 本科 | 517 | 66112 | 省政府 |
3、2020年湖北汽車工業學院在湖南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選科要求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0 | 湖南 | 理科 | - | 本二 | 493 | 85702 | 省政府 |
2020 | 湖南 | 理科 | - | 本二 | 505 | 75621 | 省政府 |
二本成績要不要去外省
二本成績適不適合去外省讀書這個問題其實要站在不同的角度出發,如果沒有考研深造的想法,想要本科畢業之后馬上就業,選擇本省的院校好處會多一些;成績二本中上等的水平,本省二本院校層次沒有那么高,那這種情況選擇省外的院校好處會更多一些。
如果成績一般,并且沒有考研深造的想法,我們選擇本省二本院校的好處是本省二本院校在找工作的時候,企業的認可度會大一些,并且普通院校的校招,大多數都是本省的企業,對于畢業生而言,有更多的就業機會。如果自己足夠優異的話,大學老師還會給推薦工作,因為老師教書多年,在社會上有一定的人脈和資源。
第一志愿退檔影不影響第二志愿
在第一志愿被退檔的情況下,將會進入第二志愿的錄取程序,依次類推。若在填報志愿時選擇服從調劑,仍有機會被錄取;如果沒有服從調劑就會有落榜的風險。所以第一志愿退檔不會影響第二志愿。
考生如果確認“服從分配”,一方面自己增加了被錄取的機會,另一方面接受了必須按調配入學的義務,極可能調劑錄取的學校或專業與報考初衷相差甚遠,要有心理準備。
第一志愿填了服從就會按服從在缺額的招生計劃中優先調配比較好的學校或專業。服從調配者一旦被錄取,就必須到錄取你的院校就讀,否則,會影響國家招生計劃的完成。因此,對于這一欄目,考生既要充分重視,又要慎重對待,表態具體明確。
三、湖北汽車工業學院最新介紹
湖北汽車工業學院坐落于世界著名道教文化圣地武當山北麓、漢江秀水之濱、南水北調源頭,中國商用車之都的湖北省十堰市,是全國唯一一所以汽車命名、最具汽車特色的公辦普通高等院校,也是湖北省“園林式校園”、“湖北省省級文明(單位)校園”。 一、學校發展概況 1.因車而建,多科協調發展 學校創建于1972年,前身是東風汽車集團有限公司(原中國第二汽車制造廠)組建的工人大學。經過近50年發展,學校已經成為覆蓋工、管、經、理、法、文、藝等七大學科門類的多科性應用型大學。目前,學校占地面積95.6萬平方米,校舍面積30萬平方米,館藏紙質文獻110.4萬冊,電子圖書總量百萬余冊。現有全日制在校普通本科生、研究生、留學生1.5萬余人。 2.與時俱進,持續轉型升級 作為一所伴隨民族汽車工業成長、發展、壯大的高等學府,學校1983年經國務院批準為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正式命名為湖北汽車工業學院,原中科院學部委員孟少農任首任院長。1988年學校開始探索培養碩士研究生,1994年列入機械工業部院校序列,1995年開始聯合培養碩士研究生,為中央財政、湖北省、東風汽車公司共建院校,2006年學校從東風汽車集團有限公司劃歸至湖北省人民政府管理。2008年學校被國家教育部評定為本科教學優秀學校,2013年獲批為碩士學位授予權單位,2017年順利完成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審核評估,2018年入選教育部“高校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的首批高校,同年學校正式進入湖北省“雙一流”建設和博士學位授權單位立項建設高校。 二、辦學定位與特色 1.植根產業,學科特色鮮明 學校緊緊圍繞汽車產業鏈構建學科特色,在汽車、機械、材料、電子、武當文化等方面具有突出的學科優勢與特色。現有1個湖北省優勢特色學科群,8個湖北省重點特色學科。有機械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光學工程、管理科學與工程等7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有電子信息、機械、交通運輸、工程管理等5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類別。 2.服務社會,“產學研創”深度融合 學校扎根十堰、立足湖北,以“服務地方經濟和汽車產業”為己任,走“產學研創融合”的特色發展之路,與東風汽車公司、十堰市建立了6個院士(專家)工作站、30余個校企共建研發中心、6個地方特色高端智庫,與140多家企事業單位建立了長期產學研創合作關系。設有汽車動力傳動與電子控制湖北省重點實驗室、汽車節能技術湖北省協同創新中心、武當文化研究與傳播中心等46個省部級科技創新平臺和省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 三、師資隊伍與水平 1.結構合理,整體水平較高 學校現有教職工1004人,其中專職教科研人員603人,教師中具有博士學位和高級職稱者占比超過50%,學校擁有20個省級優秀教學團隊和基層教學組織,設“東風學者”“東風學子”18人,青年拔尖創新人才15人。現有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等國家級專家3人,有湖北省突出貢獻專家、省政府專項津貼專家、省新世紀人才工程等省級專家人才30人次,獲“湖北省勞動模范”“湖北省師德先進個人”“湖北省優秀教師”等省級榮譽稱號10人次。有十堰市政府津貼專家、“十堰市青年崗位能手”等市級榮譽稱號32人次。 2.“雙師”建設,實踐能力突出 學校注重教師素質提高和工程實踐能力培養,80%以上的教師具有工程實踐經歷。積極建設校企人員雙向交流協作共同體,不斷優化專兼職結合的教師隊伍,聘請了100多名企業工程技術人員和高級管理人員到學校兼職任教,建設了一支師德高尚、技藝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專兼職教師隊伍。 四、科學研究與貢獻 1.強化創新,科技成果豐碩 學校近五年主持和承擔了國家級、省部級研究項目、市廳級項目及企業委托項目等1200余項。獲授權專利360項,參與制定國家標準5項,獲國家、省市級科技獎勵36項,獲省市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64項。《湖北汽車工業學院學報》被“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萬方數據——數字化期刊群”等全文收錄。 2.聚焦應用,轉化效益顯著 學校聚焦汽車行業和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關鍵性問題,強化科技攻關和成果轉化。“混合動力城市客車節能減排關鍵技術”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乘用車雙離合變速器換擋轂高精度復合加工生產線示范工程”“高精度慣性傳感器地面測試方法研究”等國家重大重點科技研發項目獲批立項,“汽車用鋁合金高頻焊管制造技術及裝備”研究成果入選省科技廳揭榜制項目成果發榜名錄。學校多篇資政報告獲得省市主要領導批示采納。以省科技創新群體為代表的14個省部級科技創新團隊,8位優秀專家被納入了中國工程院院士專家團隊,共同服務十堰“雙百行動”。 五、人才培養與質量 1.質量立校,工程教育扎實 學校堅持“工程教育回歸工程”理念,圍繞和拓展汽車產業鏈,培養專業基礎扎實、工程實踐能力強、具有創新精神和創業意識的專門應用型人才。學校設有13個教學單位,擁有15個國家和省級一流專業,6個國際工程教育專業認證專業,3個國家特色專業,15個省級品牌專業;建設有10門省級一流課程、22門國家級及省級精品課程、10個省級教學團隊、10個省級優秀基層教學組織,1個國家級汽車產業實驗實訓教學示范中心、5個省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和3個省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1個“湖北省服務外包人才培養(訓)基地”、1個省級大學生創新活動基地。學校與企業聯合共建校外大學生實習實訓基地195個。 學校畢業生就業率長期保持在94%以上,連續多年居省屬高校前列。迄今為止已為汽車行業和社會發展培養了10萬多名專業人才,一批批校友成長為汽車行業的技術管理骨干、領軍人物和高管,學校被譽為“汽車工程師的搖籃”。 2.開放辦學,教育資源豐富 學校堅持開放辦學,與美國、德國、英國、加拿大、法國、澳大利亞、芬蘭等多個國家的知名大學建立了校際合作交流關系,現有2個教育部批準的中外合作辦學項目,與北京理工大學、北京工業大學等國內知名高校簽定了戰略合作協議,定期選派教師和學生訪學深造;學校聘請了200余名海內外學者擔任客座教授、學科帶頭人和學術骨干,先后以柔性方式引進6名海外學者。每年選派骨干教師出國(境)訪學深造、教學培訓、學術交流,組織學生赴德、美、法、英等國家參加雙學位、交換生及本碩連讀項目、國際競賽、海外游學等活動。 3.多彩校園,學生全面發展 學校積極組織開展大學生創新創業實踐和豐富的第二課堂活動,著力打造“汽車特色”系列學科競賽,支持在校大學生參加汽車造型設計大賽、機械創新設計大賽、智能車競賽、汽車方程式大賽等近100余項競賽。學校獲批“湖北省大學生創新示范基地”“湖北省人社廳大學生創業孵化示范基地”“湖北省教育廳大學生創業示范基地”“湖北省雙創示范基地(儲備基地)”“湖北省科技企業孵化器”等多項創新創業榮譽稱號。學生在學科競賽、創新創業大賽、志愿服務與社會實踐評比等方面表現優異,近五年獲得省部級以上獎勵近1800項,其中各類國家級獎項1000余項,獲獎學生達5000多人次。學校在2016—2020全國大學生競賽榜排名235位,位居省屬高校前列。我校大學生方程式賽車隊作為國內頂尖級大學生車隊,在2012年、2015年、2017年三次問鼎“中國大學生方程式汽車大賽”總冠軍,多次代表中國赴德國、日本參賽,刷新了同期中國大學生在國際比賽上的記錄。 六、發展目標與愿景 學校牢記“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堅持*辦學方向,秉承“求是創新”校訓,弘揚“艱苦奮斗、自強不息”的汽院精神,走“質量立校、科技興校、人才強校、特色揚校、依法治校、開放活校”之路,正有力推進實施“三步走”發展戰略,即在“十四五”時期實現大學更名;再用五年的時間,在2030年成為博士授權單位,建成高水平應用型大學;在2035年達成國內一流應用研究型大學的宏偉目標。 “競進提質創一流,策馬揚鞭促跨越”。站在新的歷史起點,學校將堅持以*新時代**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牢記為黨育人、為國育才使命,搶抓機遇、只爭朝夕、克難奮進、開拓進取,以新理念、新姿態、新作為,書寫國內一流應用研究型大學建設發展的奮進之筆! (備注:其中的數據截止2021年7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