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最新湖南招生考試院公布的數據,南京財經大學紅山學院在湖南招生錄取數據顯示,湖南考生上南京財經大學紅山學院的分數在440至513分,位次為135128至39369位次區間內,所以我們預測2023年湖南高考考生需要考在440至513區間才能上南京財經大學紅山學院。
一、湖南考多少分能上南京財經大學紅山學院
1、2022年湖南考生上南京財經大學紅山學院:歷史(歷史+不限)最低分需要473分,錄取最低位次為43069名;
2、2021年湖南考生上南京財經大學紅山學院:歷史(歷史+不限)最低分需要487分,錄取最低位次為40662名;
3、2022年湖南考生上南京財經大學紅山學院:物理(物理+不限)最低分需要440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35128名;
4、2022年湖南考生上南京財經大學紅山學院:物理(物理+不限)最低分需要441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33992名;
5、2021年湖南考生上南京財經大學紅山學院:物理(物理+不限)最低分需要456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21733名;
6、2020年湖南考生上南京財經大學紅山學院:理科最低分需要446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23970名;
7、2020年湖南考生上南京財經大學紅山學院:文科最低分需要513分,錄取最低位次為39369名;
二、南京財經大學紅山學院在湖南的2020-2022錄取分數線和錄取位次
1、2022年南京財經大學紅山學院在湖南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選科要求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2 | 湖南 | 歷史 | 歷史+不限 | 本科 | 473 | 43069 | 省教育廳 |
2022 | 湖南 | 物理 | 物理+不限 | 本科 | 440 | 135128 | 省教育廳 |
2022 | 湖南 | 物理 | 物理+不限 | 本科 | 441 | 133992 | 省教育廳 |
2、2021年南京財經大學紅山學院在湖南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選科要求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1 | 湖南 | 歷史 | 歷史+不限 | 本科 | 487 | 40662 | 省教育廳 |
2021 | 湖南 | 物理 | 物理+不限 | 本科 | 456 | 121733 | 省教育廳 |
3、2020年南京財經大學紅山學院在湖南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選科要求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0 | 湖南 | 理科 | - | 本三 | 446 | 123970 | 省教育廳 |
2020 | 湖南 | 文科 | - | 本三 | 513 | 39369 | 省教育廳 |
錄取通知書寄來不在家怎么辦
錄取通知書送過來自己本人不在家也是沒關系的,只要自己的家人或親戚朋友等,代收也是可以的,只要電話保持暢通就可以,自己家里有人就可以,可以讓家人帶著身份證去取就可以了。還有鄰居、親戚、朋友等代收。
錄取通知書發放時間
根據教育部規定,錄取通知書需在本批次錄取結束后一周寄發,一般7月是提前批和本科批次的發放、接收時間。
對于錄取通知書下發的時間,具體郵寄時間視兩地距離而定,原則上按比較遠的地方先發,一般寄出后10天內可到。
若考生半個月后沒有收到錄取通知書,可聯系高校招辦,最遲都會在上學前一兩周發到考生手中或考生原來所在的學校。
高考志愿為什么會被退檔
退檔就是考生的分數進入了所填報院校的投檔線,檔案被高校提檔了,卻被退了回來,最終沒有被錄取。被退檔后的考生,不再有其他志愿檢測的機會,該批次的報考宣布結束。
①分數線沒有達到專業分數線,并且不服從調劑。
②不符合所報專業的特殊要求(如體檢結果不符合、單科成績不達標、外語不符合、性別原因等等)。
③調檔比例。大部分院校實行105%(平行志愿)及120%(順序志愿)的調檔比例,你可能就是這5%或20%的“邊緣生”導致退檔。
三、南京財經大學紅山學院最新介紹
南京財經大學紅山學院成立于1999年,是一所經教育部批準,由國內財經名校、江蘇省屬重點建設大學——南京財經大學創辦,培養普通全日制本科人才的獨立學院。 學院擁有橋頭和福建路兩個校區,校園占地總面積近1300畝,校舍建筑總面積33萬平方米,自有館藏圖書110余萬冊。學院現有在校生8800多人,一、二年級學生就讀于橋頭校區,三、四年級學生就讀于福建路校區。 學院兩校區地處南京財經大學仙林主校區東西兩側各約20公里,橫跨南京鎮江兩座歷史文化名城。南京名勝眾多,文脈流徽,鎮江錦山繡水,人文薈萃。學院傳歷史之底蘊,承江南之瑰麗,文化氛圍濃郁,校園環境優美,教學、生活設施齊全。滬寧高鐵、滬寧高速、312國道貫通其間,瞬時暢達。橋頭校區位于南京東郊“律宗第一名山”寶華山下,坐落在開埠1300余年的下蜀橋頭古鎮。1923年,中華三育學院在此興校辦學,百年滄桑,歷經變遷,培養高層次應用型人才的辦學傳統一脈相承,積淀豐厚的百年大學校園文化薪火不輟;新時代新學校園丁學子浸淫其間,必如老樹新枝,茁壯成長。福建路校區位于南京市中心城區鼓樓區,校區周邊著名學府、科研院所林立,高端產業、知名企業總部云集,江南第一文樞美名發揚光大,長江三角洲核心城市經濟引擎高速運轉,為紅山學子成長成才提供了得天獨厚的廣闊空間。 學院緊密依托南京財經大學的優質學科和師資資源,堅持經管為主,兼具文法的專業特色,設置國際經貿系、金融稅收系、會計系、工商管理系和文法系等5個系,開設國際經濟與貿易、貿易經濟、法學、英語、會計學、財務管理、審計學、人力資源管理、金融學、保險學、稅收學、工商管理、市場營銷、電子商務、物流管理等15個本科專業。瞄準江蘇為主的沿海發達地區,面向全國社會經濟發展的旺盛需求,堅持服務國家發展戰略和民族振興,致力于培養政治素質高、實踐能力強、富有創新精神的高素質經管文法類應用型人才。 學院始終堅持立德樹人,按照育人為本、質量為先、強化特色、改革創新、服務社會的辦學理念,全面優化人才培養方案,大力推動教學模式改革和教學方法創新,構建全員育人、全過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新模式,不斷提升人才培養質量。 學院堅持社會需求和學生全面發展相結合,積極落實應用型、技術技能型人才培養的目標定位,不斷強化通識課程改革,積極引進優質在線通識課程,提升學生綜合素質;堅持開放辦學,主動開展校地合作、校企合作,先后與南京市國稅局、南京市地稅局、中國人壽、浙商銀行、畢馬威華振會計師事務所、南京途牛科技有限公司、南京萬得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宏圖三胞高科技有限公司等政府、企事業單位簽訂合作協議,引入行業專家參與課程設計,并以實習基地、專業共建為平臺,突出學生專業能力和職業技能培養;努力探索將創新創業教育融入人才培養全過程,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業意識,增強學生就業創業競爭力。 學院圍繞人才培養中心工作,以隊伍建設作,堅持以南京財經大學優質師資為依托,在穩步推進自有教師隊伍建設的同時,充分利用寧鎮揚地區高教資源優勢,積極打造結構合理、能力突出、作風扎實的優秀教師隊伍。任課教師教學水平高,科研能力強;輔導員隊伍政治素質強,悉心關愛學生成長,正確引導學生發展。近年來,全院教師主持或參與國家基金項目、省部級研究課題百余項,先后在全國微課教學大賽、高校輔導員素質能力大賽等國家級、省級大賽中獲獎。 學院高度重視學風建設,堅持教育引導、規范管理相結合,建立健全弘揚優良學風的長效機制。通過開展入學教育、誠信教育、無監考考試等各類主題教育活動,引導學生形成主動學習、自我管理的良好習慣,主動為學生提供心理咨詢,激發學生學習的信心和熱情,營造風清氣正、共同發展的和諧育人環境。 學院不斷加強國際交流,穩步推進中外合作辦學,先后與英國哈德斯菲爾德大學、美國中西州立大學、英國林肯大學、英國思克萊德大學等多所國外知名大學建立合作關系。近年來,數百名優秀學生相繼赴英國帝國理工大學、澳大利亞悉尼大學等海外知名高校留學深造。 學院以開放、包容、和諧、大氣的理念著力推動校園文化建設,常年邀請海內外知名專家學者、文化名人來校講學,引導學生自主開展學術活動;積極組織“高雅藝術進校園”活動,使學生接受高雅藝術的熏陶,感悟傳統文化的魅力,提升藝術鑒賞能力。 學院以30多個學生社團為載體,組織廣大學生積極開展各類藝術、科技、文化、實踐活動,大力拓展和提升綜合素質,自覺鍛煉和提高社會競爭力和創新意識。近年來,我院學生多次在全國及江蘇省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江蘇省大學生文化藝術節、江蘇省大學生職業規劃大賽、“挑戰杯”“創青春”創業大賽等國家級、省部級專業競賽中獲獎,并受到團中央表彰。 建院以來,全院學生英語四級通過率、畢業率、學位授予率在全國同類高校始終保持較高水平,畢業生得到用人單位的普遍歡迎,就業率常年保持在97%左右。 2019年,順應國家對獨立學院改革發展的新要求,南京財經大學攜手安徽新華集團,拉開了歷史性戰略合作的序幕,為紅山學院快速健康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開啟出新的發展空間。全體紅山人將在新的合作機制下,按照“高起點、高定位、高標準”要求,銳意改革,矢志進取,不斷提升獨立規范辦學能力,大力提高應用型本科教育水平,共同譜寫學院發展的新篇章。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站在黨的十九大為我們開啟的新時代新起點,南京財經大學紅山學院全體師生員工,將以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為己任,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全面加強內涵建設,不斷推進應用型本科院校轉型發展,不斷深化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為全面提升應用技能型人才培養質量而努力奮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