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最新湖南招生考試院公布的數據,河北環境工程學院在湖南招生錄取數據顯示,湖南考生上河北環境工程學院的分數在448至533分,位次為126492至28299位次區間內,所以我們預測2023年湖南高考考生需要考在448至533區間才能上河北環境工程學院。
一、湖南考多少分能上河北環境工程學院
1、2022年湖南考生上河北環境工程學院:歷史(歷史+不限)最低分需要479分,錄取最低位次為39001名;
2、2022年湖南考生上河北環境工程學院:歷史(歷史+思想政治)最低分需要481分,錄取最低位次為37672名;
3、2021年湖南考生上河北環境工程學院:歷史(歷史+思想政治)最低分需要505分,錄取最低位次為30631名;
4、2021年湖南考生上河北環境工程學院:歷史(歷史+不限)最低分需要509分,錄取最低位次為28554名;
5、2022年湖南考生上河北環境工程學院:物理(物理+化學)最低分需要448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26492名;
6、2021年湖南考生上河北環境工程學院:物理(物理+化學)最低分需要484分,錄取最低位次為96725名;
7、2020年湖南考生上河北環境工程學院:理科最低分需要488分,錄取最低位次為90009名;
8、2020年湖南考生上河北環境工程學院:文科最低分需要533分,錄取最低位次為28299名;
二、河北環境工程學院在湖南的2020-2022錄取分數線和錄取位次
1、2022年河北環境工程學院在湖南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選科要求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2 | 湖南 | 歷史 | 歷史+不限 | 本科 | 479 | 39001 | 省政府 |
2022 | 湖南 | 歷史 | 歷史+思想政治 | 本科 | 481 | 37672 | 省政府 |
2022 | 湖南 | 物理 | 物理+化學 | 本科 | 448 | 126492 | 省政府 |
2022 | 湖南 | 物理 | 物理+不限 | 本科 | 452 | 122110 | 省政府 |
2、2021年河北環境工程學院在湖南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選科要求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1 | 湖南 | 歷史 | 歷史+思想政治 | 本科 | 505 | 30631 | 省政府 |
2021 | 湖南 | 歷史 | 歷史+不限 | 本科 | 509 | 28554 | 省政府 |
2021 | 湖南 | 物理 | 物理+化學 | 本科 | 484 | 96725 | 省政府 |
2021 | 湖南 | 物理 | 物理+不限 | 本科 | 492 | 89325 | 省政府 |
3、2020年河北環境工程學院在湖南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選科要求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0 | 湖南 | 理科 | - | 本二 | 488 | 90009 | 省政府 |
2020 | 湖南 | 文科 | - | 本二 | 533 | 28299 | 省政府 |
志愿填報專業能不能多選
可以,一個學校是可以填報多個專業的志愿的。錄取時,學校會根據考生所填專業按順序錄取,不會對錄取有影響。
在填報志愿時,志愿填多少不重要,錄取才重要。盡量把靠近自己分數的專業放在最前面,這樣錄取時才會盡可能地獲取到心儀學校的錄取通知書。另外,除提前批次外,批次越靠后,錄取控制線會逐步降低,前一批次若不能錄取,后續批次還有錄取的機會。
新高考地區能填多少個志愿
以普通類本科批為例:新高考地區(14個省市):
1)福建、江蘇:新高考最多可填40個志愿;
2)廣東、湖北、湖南:最多可填45個志愿;
以上5個省份新高考都是以“院校專業組”為單位,1個院校專業組就是1個志愿,每個志愿設置6個專業志愿和一個“是否服專業調劑”選項。
3)河北、重慶:新高考最多可填96個志愿;
4)遼寧:最多可填112個志愿;
以上3個省市新高考都是以“專業(類)+院校”為單位,1個專業(類)+院校就是1個志愿,沒有專業服從調劑選項。
5)上海、海南:以“院校專業組”為單位,1個院校專業組就是1個志愿,最多可填24個志愿;
6)北京:以“院校專業組”為單位,1個院校專業組就是1個志愿,最多可填30個志愿;
7)浙江:以一所學校的一個專業(類)作為一個志愿單位,最多可填80個志愿;
8)山東:以“專業(類)+院校”為單位,1個“專業(專業類)+學!睘1個志愿,最多可填96個志愿;
9)天津:以“院校專業組”為單位,1個院校專業組就是1個志愿,A段最多可填50個志愿,B段最多可填25個志愿。
三、河北環境工程學院最新介紹
地理位置:河北環境工程學院坐落在氣候宜人、環境優美的避暑圣地河北省秦皇島市北戴河區,擁有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秦皇島是河北省省轄市,中國首批沿海開放城市之一,北方重要的對外貿易口岸。位于華北地區、冀東北部、南臨渤海、北依燕山、東接葫蘆島、西接唐山、北接承德,處于環渤海經濟圈中心地帶,是東北與華北兩大經濟區的結合部,擁有世界第一大能源輸出港——秦皇島港。秦皇島曾獲中國最美海濱城市、全國十佳生態文明城市、中國北方最宜居城市、中國最佳休閑城市、中國最具愛心城市、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等榮譽。秦皇島曾協辦北京亞運會和北京奧運會,是中國唯一協辦過奧運會和亞運會的地級市。2017年獲全國文明城市稱號。2018年獲得國家森林城市稱號。 發展歷程:河北環境工程學院前身中國環境管理干部學院被社會譽為環保系統的“黃埔軍!、環保人才的“綠色搖籃”。學校是1981年經國家城鄉建設環境保護部批準、教育部備案的一所以培養環境保護專業人才為主的高等學校,是我國最早開展生態環境教育的高校之一。2017年3月,學校經教育部批準正式升格為全日制普通應用型、技術技能型本科院校,是目前全國唯一一所以生態環境教育為辦學特色的本科高校,是河北省人民政府和生態環境部共建高校,是河北省第二批普通本科高校向應用技術類型高校轉型發展試點學校,是中美應用技術教育“雙百計劃”首批試點高校,是中美產教融合+高水平應用型高校建設第三批建設高校。原全國人大環境與資源保護委員會主任委員曲格平教授和中國氣候變化事務特別代表、原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解振華先生曾先后兼任院長。建校40年來,學校在中國生態環境保護事業發展的各個歷史階段都發揮了重要作用,辦學歷史見證了我國生態環境保護事業的發展歷程。 學校現狀:學,F有全日制本?圃谛I10325人。設有環境科學系、環境工程系、生態學系、環境藝術系、經濟與管理系、信息工程系、人文社科系、體育系、馬列主義理論教學部、基礎部、繼續教育部等11個教學單位;設有環境教育研究所、環境監察與應急管理研究中心、循環經濟研究所、生態保護研究所、環境法咨詢與服務中心等11個研究所。學校構建了“環境科學與工程類”“環境保護支撐類”“環境人文藝術教育類”三大專業群,形成了“環境類專業齊全強勢、非環境類專業特色優勢”的專業建設格局。設有環境科學、環境工程、環境生態工程等24個本科專業,?茖I38個,其中環境類本?茖I近20個,涵蓋了環境保護工作的各個領域和環境保護工作的全過程。“環境管理專業”“環境監察專業”“生態保護專業”是學校的首創專業,具有深厚的辦學底蘊和廣泛的影響。先后建成了2門國家級精品資源共享課程、2門國家級精品課、1門省級精品資源共享課程、4門省級精品在線開放課程、10門省級精品課、3個省級示范專業、2個省級優秀教學團隊和2個中央財政支持的實習實訓基地。 學校現有教職工559人,其中:專任教師475人,專任教師中具有高級職稱教師186人,具有博士學位教師59人,具有碩士及以上學位教師占專任教師總數的90%。教師中有河北省教學名師3名,河北省青年拔尖人才1人,入選河北省“三三三”人才第二層次1人、第三層次12人,國家、省、市級優秀教師和優秀教育工作者40多名,秦皇島市首批市管優秀專家2名,秦皇島市級專業技術拔尖人才2名,11名專家、教授被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哈爾濱體育學院、河北大學、燕山大學、石家莊鐵道大學、河北農業大學等知名大學聘為碩士研究生導師。 學校總占地713畝,總規劃校舍建筑面積21.5萬m?,已建成投入使用15.6萬m?,F有教學儀器設備總值1億元。全校印本圖書84萬冊、電子圖書185萬冊、有使用版權的數據庫資源26個。擁有數量充足、設備完善、環境仿真的校內外實習實訓室(基地),其中“環境監測與治理技術實訓基地”“環境藝術設計實訓基地”為中央財政支持的國家實習實訓基地,“電子廢水處理技術實驗室”是與富士康科技集團合作建立的實驗室,特別是在學校建設的中國與荷蘭政府合作項目、由荷蘭政府資助的水處理技術實驗室——中荷水處理示范研究培訓中心已成為中外合作典范。 人才培養:建校40年來,學校在河北省委省政府和生態環境部的正確領導下,始終不渝為生態環境保護事業和地方經濟發展服務,形成了鮮明的生態環境教育特色,在環保系統崗位培訓、環境專業成人教育、普通高等教育中取得了優異的成績。學校是生態環境部確定的全國5個環保培訓基地之一,有近6千多名地(市)、縣級環保局長在學校接受了崗位培訓,3萬余名環保在職干部在學校接受了繼續教育;累計為社會培養本?飘厴I生3萬余人,全日制畢業生就業率一直在90%以上,畢業生以“高度的敬業精神、過硬的業務技術、較強的責任意識和良好的團隊協作精神”受到用人單位的廣泛認可和媒體高度關注。 科學研究:學校建立起了“以科學研究與成果轉化為主體”的科技服務體系。學校編寫了我國第一部環保大型工具書《環境保護通論》,出版了我國第一套環境管理專業系列教材和第一套環保局長崗位系列教材,F有校級科研團隊12個。2010年以來,教師主持廳(局)級以上科研項目700余項,其中國家、。ú浚┘130余項,教學改革研究項目100余項;獲得廳(局)級以上科研和教學成果獎100余項,其中。ú浚┘壱陨13項;發表學術論文1500余篇,其中核心期刊及以上論文近600余篇,被三大檢索收錄論文300余篇;獲得專利200余項;完成咨詢報告100余項;出版學術著作、教材100多部,其中90﹪以上為環境類教材。十一五以來,有15種教材被列入國家規劃教材,《環境經濟學》被評為“2008年度普通高等教育精品教材”。 社會服務:學校以環保行業和地方需求為出發點,推動校地合作、校企合作、校校合作,促進行業區域發展和創新體系建設。與河北、新疆、沈陽、秦皇島等50多個生態環境廳局建立了戰略合作關系,完成了生態環境保護部門、地方政府大量的課題研究,在秦皇島市、盤錦市等10個城市的環境規劃方面發揮了“思想庫”和“智囊團”的作用,得到當地政府部門的充分認可;與秦皇島市人大常委會、秦皇島市人民檢察院、衡水市人大常委會、山海關區人民政府共建校地合作基地4個;作為中國生態產教聯盟理事長單位,學校先后與阿里巴巴菜鳥網絡、北控水務集團、中持(北京)環保發展有限公司、河北先河環保有限公司等共建校企合作實驗室18個,主動為企業提供環保技術與管理咨詢上千次;與清華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燕山大學等共建校校合作實驗室3個;與北控水務集團聯合成立全國首家北控水務學院,與河北企美公司聯合成立全國首家有機產業學院,與生態環境部宣傳教育司共建全國首家環境傳播學院,與河北正潤環境科技有限公司和北京瀧濤環境科技公司共建“環保管家產業學院”、與廣聯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共建“智慧環境與建造產業學院”、與保利(重慶)文化旅游產業發展管理有限公司共建“保利休閑體育學院”。作為秦皇島市首家就業創業培訓基地,學校通過開設SYB創業培訓班,幫助近千名城鄉居民實現就業,受到社會各界廣泛贊譽。 文化傳承創新:學校作為河北省首個生活垃圾分類與資源化利用科普教育基地,始終堅持“五育”并舉和“人才培養與環境教育并重,科學知識與環境素質”兼修的理念,依托環境教育品牌優勢,實施大學生綠色人文素質教育工程和學生體質健康提升“五個一工程”,逐步形成了與環境教育專業相融合的綠色校園文化。學校一批有影響力的生態環境保護專家和生態環境教育專家,他們為學校的建設與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曲格平、劉天齊、張坤民、解振華等老一輩領導和專家的言傳身教,至今深深激勵著新一代學校人為生態環境保護事業獻身的信心和決心。 “自然之家”、“綠色青年同盟”等30多個綠色社團蓬勃發展,從維護校園環境、保護海灘到服務企業、參與城市生態建設,從校內外到省內外遍布學生們的綠色足跡,具有廣泛的社會影響力。 2019年由省科技廳、省科協授牌首個“河北省生活垃圾分類處理與資源化利用科普教育基地”,并在全國高校中率先開設“垃圾分類與資源化利用課程”作為全校學生的必選課程。垃圾分類的有效實施得到了省委領導的批示肯定。 對外合作交流:學校積極開展國際間的學術交流與合作,先后與美國、荷蘭、日本等國家的大學或環保機構建立了友好關系,互派訪問學者,進行學術交流和研究。近年來,學校成功舉辦了環境教育與可持續發展論壇大會、中歐環境管理創新與可持續發展大會、中歐城市廢物管理能力建設網絡項目,接待了地球理事會聯合會代表團的訪問。1999年開始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