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最新湖南招生考試院公布的數據,南通科技職業學院在湖南招生錄取數據顯示,湖南考生上南通科技職業學院的分數在275至329分,位次為227897至131252位次區間內,所以我們預測2023年湖南高考考生需要考在275至329區間才能上南通科技職業學院。
一、湖南考多少分能上南通科技職業學院
1、2022年湖南考生上南通科技職業學院:歷史(歷史+不限)最低分需要316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44777名;
2、2021年湖南考生上南通科技職業學院:歷史(歷史+不限)最低分需要330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31301名;
3、2022年湖南考生上南通科技職業學院:物理(物理+不限)最低分需要320分,錄取最低位次為227897名;
4、2021年湖南考生上南通科技職業學院:物理(物理+不限)最低分需要288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96771名;
5、2020年湖南考生上南通科技職業學院:理科最低分需要275分,錄取最低位次為200474名;
6、2020年湖南考生上南通科技職業學院:文科最低分需要329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31252名;
二、南通科技職業學院在湖南的2020-2022錄取分數線和錄取位次
1、2022年南通科技職業學院在湖南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選科要求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2 | 湖南 | 歷史 | 歷史+不限 | 專科 | 316 | 144777 | 省政府 |
2022 | 湖南 | 物理 | 物理+不限 | 專科 | 320 | 227897 | 省政府 |
2、2021年南通科技職業學院在湖南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選科要求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1 | 湖南 | 歷史 | 歷史+不限 | 專科 | 330 | 131301 | 省政府 |
2021 | 湖南 | 物理 | 物理+不限 | 專科 | 288 | 196771 | 省政府 |
3、2020年南通科技職業學院在湖南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選科要求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0 | 湖南 | 理科 | - | 專科 | 275 | 200474 | 省政府 |
2020 | 湖南 | 文科 | - | 專科 | 329 | 131252 | 省政府 |
高考提前批填報持續幾天
各省填報志愿時間不同,一般是四五天時間,詳情請留意省考試院通知。一般都是在六月份的下旬開始進行最早批次的填報,按照提前批,本科批和專科批的先后順序進行填報。
提前批作為最先開始填報的一批志愿,一般在高考成績出分后就相繼開始填報,并且在正式本科志愿填報之前全部結束,為期較短,常常使得很多考生措手不及。
一些考生看到提前批志愿的錄取分數都有所降低,以為撿了大便宜,不報太吃虧,還沒有了解清楚提前批的具體內容事項就直接填報了;還有的考生看到提前批院校中沒有自己想要選擇的院校,以為都是一些二本學校因為生源不夠才設置的招生名額,于是也略過不計,結果很有可能錯過了本來更加適合自己的選擇。
最厲害的醫學院校排行榜
全國排名 | 學校名稱 | 星級排名 |
35 | 北京協和醫學院 | 7★ |
64 | 海軍軍醫大學 | 6★ |
65 | 首都醫科大學 | 5★ |
72 | 空軍軍醫大學 | 6★ |
99 | 北京中醫藥大學 | 6★ |
104 | 哈爾濱醫科大學 | 5★ |
105 | 中國藥科大學 | 5★ |
107 | 陸軍軍醫大學 | 5★ |
110 | 上海中醫藥大學 | 6★ |
110 | 中國醫科大學 | 4★ |
111 | 南方醫科大學 | 4★ |
114 | 南京醫科大學 | 4★ |
115 | 天津醫科大學 | 4★ |
122 | 重慶醫科大學 | 4★ |
126 | 河北醫科大學 | 4★ |
129 | 南京中醫藥大學 | 5★ |
129 | 溫州醫科大學 | 4★ |
133 | 天津中醫藥大學 | 5★ |
142 | 山西醫科大學 | 4★ |
144 | 廣州醫科大學 | 4★ |
153 | 廣州中醫藥大學 | 5★ |
160 | 大連醫科大學 | 3★ |
167 | 黑龍江中醫藥大學 | 4★ |
175 | 安徽醫科大學 | 3★ |
181 | 新疆醫科大學 | 3★ |
202 | 昆明醫科大學 | 3★ |
209 | 成都中醫藥大學 | 4★ |
209 | 沈陽藥科大學 | 4★ |
211 | 廣西醫科大學 | 3★ |
211 | 河南中醫藥大學 | 3★ |
216 | 江西中醫藥大學 | 3★ |
224 | 山東中醫藥大學 | 3★ |
230 | 寧夏醫科大學 | 2★ |
237 | 長春中醫藥大學 | 3★ |
246 | 福建醫科大學 | 3★ |
250 | 福建中醫藥大學 | 3★ |
三、南通科技職業學院最新介紹
南通科技職業學院創建于1945年,是一所公辦全日制普通高校。學校是教育部高職高專人才培養水平評估優秀學校、江蘇省示范性高職院校。在省市黨委、政府的關心下,學校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以服務社會為宗旨,砥礪奮進,銳意創新,70多年來取得了卓越的辦學成就,先后培養了各類人才6萬余名,他們中有以中科院院士印象初、原江蘇省副省長凌啟鴻、原北京大學副校長周爾鎏為代表的社會精英,更多的成為生產技術、經營管理骨干和自主創業的典型,為國家和地方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卓越貢獻。 學校地處被譽為長三角北翼經濟中心的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江蘇省南通市,濱江臨海,處于上海1小時經濟圈內,區位優勢突出。校園坐落于南通市主城區,交通便捷、環境優美、商業繁華、配套完善。校園總面積600余畝,現有在校生10000余人,教職員工600余人。 學校設有環境與生物工程學院、園藝與景觀工程學院、機電與交通工程學院、信息與智能工程學院、工商管理學院等5個二級學院以及素質教育部、繼續教育學院、國際教育學院、創新創業學院等教學機構。學校適應區域經濟發展需求,不斷優化專業設置,形成了現代農業、健康環保、智能裝備、電子信息、園林市政、現代商務等六大專業集群。設有專業35個,其中國家級重點建設專業2個、省級品牌專業1個、省高水平骨干專業4個,現代學徒制試點專業2個,1+X證書制度試點29個。建有實驗實訓室140多個,其中國家實訓基地2個、“星創天地”1個,省教學團隊4個,產教融合基地、工程中心、創新創業示范基地5個。主持建設了國家級職業教育專業教學資源庫1個、省在線開放課程12門。 秉承“厚德·匠心”校訓精神,堅持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努力培養技術技能型人才和未來的大國工匠。學校與省環保廳、知名企業合作牽頭成立了江蘇環保產業職教聯盟,與南通市農委及知名農林企業牽頭成立南通園藝產業校企合作示范理事會,牽頭成立了南通市跨境電商職業教學聯盟、南通市農副產品加工技術協會、南通市營養學會等社會組織。與羅克韋爾自動化有限公司、海爾智能科技公司、淘金電商公司等200多家知名企業深度合作培養人才,校企共建“海爾智能化學院”“淘金跨境電商學院”,形成“人才共育、過程共管、成果共享、責任共擔”的合作機制。學校榮獲“中國產學研合作創新獎”,是江蘇省高等教育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基地。學生技能扎實,多個團隊在全國、省市各類技能大賽中摘金奪銀,其中“水環境監測與治理”賽項四屆蟬聯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團體一等獎。 學校穩步推進人才強校戰略,建有一支高素質、高水平的“雙師型”教師隊伍。專任教師中,雙師素質教師占比近75%,具有高級職稱教師占比近40%。現有省級優秀教學團隊2支、省產業教授 5人、省級教學名師1人、省“333工程”培養對象6人、省“六大人才高峰”資助對象2人、省“青藍工程”中青年學術帶頭人和優秀青年骨干教師培養對象27人。微生物課程教學團隊獲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教學能力大賽一等獎,富民強農服務團隊、鄉村振興實踐團隊分別獲得第九屆、第十二屆“感動南通·教育群體”榮譽稱號。 深入開展多學科多專業應用研究,成功搭建多個政行企校合作、產學研用融合的科技服務平臺。學校與南通市農業農村局開展政校戰略合作,牽頭成立“南通鄉村振興戰略研究中心”,組織開展南通農業農村人才培訓和鄉村振興專項課題研究。建有省級科技平臺1個、市級科技平臺8個,科研成果獲環保部環境科學技術二等獎、江蘇省農業技術推廣二等獎、中國產學研合作創新成果二等獎、南通市科技進步一等獎、南通市農業技術推廣一等獎等市級以上科技獎項。面向社會開展農技人員、村會計、新型職業農民、企業環保總監、污水處理工等各類培訓,年均培訓各類人員約40000人次。以“掛縣強農富民”工程、“農業三新工程”等平臺為依托,在如皋、海安等地示范推廣新品種新技術,帶動農民增收,獲農業部農牧漁業豐收獎。學校被表彰為“全省普通高校教科研先進集體”“全省掛縣強農富民工程”先進單位、“江蘇省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工作先進集體”,連續多年榮獲“南通市職業教育服務地方經濟貢獻獎”。 堅持國際合作和開放辦學,學校與美國、德國、日本、孟加拉國、泰國等國家和地區的大學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系,搭建師生國際交流平臺。招收老撾、泰國、印尼、孟加拉國等13個國家的學生,在校留學生近200人,學校被省教育廳評為“留學江蘇培育學校”“省茉莉花獎學金資助學校”。 學校與本科院校合作開展“3+2”分段培養、與中職學校合作開展“3+3”分段培養,打通職業教育學歷上升通道。堅持以就業為導向,畢業生就業率連年攀高,畢業生受到用人單位的廣泛好評,連續多次獲“江蘇省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先進集體”稱號。不斷豐富和完善創新創業教育體系,建有科技部星創天地“農業創e園”、江蘇省大學生創新創業示范基地、南通市大學生創新創業學院、支點大學生創業中心等眾創空間和創業學院,構建了國家、省、市、校四級創業平臺體系,學生創業項目獲全省三創大賽冠軍等獎項。 立德樹人春風化雨,學校以實施“立德立心立行”教育工程為抓手,多層次、全方位培養學生的工匠精神,為大國工匠的培育奠定堅實的基礎。瑞龍紅色文化、優秀傳統文化、專業文化、農耕文化、愛心文化等校園文化品牌潤物無聲。以“悅納與超越”為理論核心的積極心理健康教育,成為省內外知名的育人品牌。“一院一品一典型”品牌建設使學生素質培養呈現出百花競放的生動局面。學生團隊獲全國大中專學生“三下鄉”暑期社會“優秀實踐團隊獎”等獎項,并涌現出全國優秀共青團員曹通、全國大學生自強之星劉凱健、國家科技部“科技列車”特派員宋慶濤等一大批先進典型。 學校自1987年開始被連續命名為“南通市文明單位”,1997年開始連續多次被命名為“江蘇省文明單位”,獲“江蘇省文明校園” “江蘇省德育先進學校”“江蘇省教育科研先進集體”“江蘇省職業教育先進集體”“江蘇省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先進集體”“全國高職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先進集體”“江蘇省安全文明校園”“江蘇省平安校園建設示范高校”等榮譽稱號。(2021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