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最新湖南招生考試院公布的數據,河南應用技術職業學院在湖南招生錄取數據顯示,湖南考生上河南應用技術職業學院的分數在224至224分,位次為249132至147056位次區間內,所以我們預測2023年湖南高考考生需要考在224至224區間才能上河南應用技術職業學院。
一、湖南考多少分能上河南應用技術職業學院
1、2022年湖南考生上河南應用技術職業學院:歷史(歷史+不限)最低分需要311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47056名;
2、2021年湖南考生上河南應用技術職業學院:歷史(歷史+不限)最低分需要283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49594名;
3、2022年湖南考生上河南應用技術職業學院:物理(物理+不限)最低分需要251分,錄取最低位次為249132名;
4、2021年湖南考生上河南應用技術職業學院:物理(物理+不限)最低分需要224分,錄取最低位次為204036名;
二、河南應用技術職業學院在湖南的2020-2022錄取分數線和錄取位次
1、2022年河南應用技術職業學院在湖南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選科要求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2 | 湖南 | 歷史 | 歷史+不限 | 專科 | 311 | 147056 | 省政府 |
2022 | 湖南 | 物理 | 物理+不限 | 專科 | 251 | 249132 | 省政府 |
2、2021年河南應用技術職業學院在湖南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選科要求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1 | 湖南 | 歷史 | 歷史+不限 | 專科 | 283 | 149594 | 省政府 |
2021 | 湖南 | 物理 | 物理+不限 | 專科 | 224 | 204036 | 省政府 |
填報高考志愿的時間什么時候
高考本科和專科的志愿填報時間有所不同,本科志愿的填報時間在考后20天左右,也就是本科志愿的填報時間大約在六月底,專科志愿的填報時間在七月份左右,志愿填報的時間從開始到結束大約持續三四天左右。
合理估分,理性定位
分數永遠是志愿填報的關鍵因素。考生和家長可以通過省模考、校排名等,尤其高考后要通過高考估分,知曉自己所處的報考批次和大體上在全省的位次,制定自己的升學路徑。
高考分數的本質是全省排名,即考生位次,位次是平行志愿規則下投檔的核心依據。高考分數決定考生在全省排名,決定在哪個批次填報志愿,也就是可以進入哪個層次的大學就讀,同樣決定考生在某個批次中挑選大學和選專業的優先權。
查看計劃,篩選大學
在估分和合理定位的基礎上,根據自己確定的專業類別,提前查閱上年度招生計劃,如考生處于一本線上,就可以篩選出上年度在省市招錄有自己喜歡專業的一本高校,然后初步排除那些顯然不想去和顯然去不了的大學,形成自己志愿填報的大學備選庫。
報考軍校的視力要求
1、軍校對考生雙眼視力有專門要求,報考軍隊技術類院校,也稱非指揮類院校,裸眼視力要達到4.6以上;報考軍隊指揮類院校裸眼視力要達到5.0以上。
2、每一眼裸眼遠視力低于4.9(0.8),指揮、潛艇、水面潛艇、坦克、測繪、雷達專業學員不合格。每一眼裸眼遠視力在4.8(0.6)以上;或一眼裸眼遠視力在4.7(0.5)以上,另一眼裸眼遠視力在4.9(0.8)以上;或每一眼裸眼遠視力在4.6(0.4)以上,矯正視力每一眼在4.9(0.8)以上,技術專業學員合格。
裸眼視力任何一眼低于5.0者,不能錄取的專業:飛行技術、航海技術、消防工程、刑事科學技術、偵察。專科專業:海洋船舶駕駛及以上專業相同或相近專業(如民航空中交通管制)。
3、事實上,由于專業、院校的不同,一些對身體(視力)的要求都不盡相同,以下只是一個可以認為是最低的標準。所以如果您的視力比較差,就需要做手術。否則是不符合相關政策的。
三、河南應用技術職業學院最新介紹
河南應用技術職業學院是直屬于河南省教育廳的一所全日制公辦普通高等職業院校。現有鄭州、開封兩個校區,主校區在鄭州市區。學校始建于1956年,前身是河南省化學工業學校,2010年轉制升格為河南化工職業學院。2015年與原河南省醫藥學校合并更名為河南應用技術職業學院。2015年起,與河南工業大學聯合舉辦本科層次教育。 學校是河南省省級骨干高職院校、省級品牌示范院校,省級優質高等職業院校,河南省高水平高等職業院校建設單位。學校占地面積58.36萬平方米,建筑面積25.46萬平方米。設有9個二級學院,1個本科部(與河南工業大學聯辦),6個教學部(中心),校內實訓基地121 個,圖書館館藏各類圖書213.3萬冊,學校面向全國招生,目前有全日制在校生達17000余人。建校以來,學校已為社會培養輸送了 7 萬余名高端應用型技術技能人才,培訓各類從業人員6萬余人次。 專業建設協調發展。學校按照調整結構,培育特色,發揮優勢,注重內涵的專業建設思路,形成了以省級特色專業為龍頭,骨干示范院校項目為重點,校級重點專業為支撐,各專業群協調發展的多元格局。學校現設有45個專科專業, 3個本科專業,涵蓋生物與化工、裝備制造、電子信息、財經商貿、土木建筑、食品藥品與糧食、醫藥衛生等 7 個專業大類。其中,擁有中央財政支持的重點建設專業 2 個、實訓基地 2 個、產教融合項目 1 個,省級特色專業、省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 8 個,省級優秀教學團隊 2 個,完成國家級精品在線開放課程 1 門、省級精品在線開放課程 3 門、省級一體化教材 4 部、完成省級教學工程項目 11 項。 師資隊伍德技雙馨。學校目前有專職教師638人,其中高級職稱180人,中級職稱265人,“雙師型”教師313人,擁有博、碩士研究生以上學歷、學位教師357人,聘請知名企業中中高級技術人才做實踐指導教師148人。學校現有享受國務院、省政府特殊津貼專家2人,國家級優秀教師1人,全國職業教育先進個人3人,河南省學術技術帶頭人2人,河南省教育教學專家4人,河南省優秀教師11人,全國石化行業教學名師5人,河南省教學標兵3人,河南省教育廳學術帶頭人31人,省級優秀管理人才3人。學校實施師德師風建設工程,健全師德建設長效機制,加大高層次人才引進力度,完善教師培養體系,積極開展教師職業生涯規劃,實施教師學歷、職稱、企業實踐能力提升計劃,不斷優化教師隊伍結構,全面提高“雙師型”教師素質與能力。學校教師隊伍專業理論水平高,務實創新能力強,為創新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撐。 以賽促教成果顯著。學校積極推進賽教結合,專業建設突出了學生職業技能的提高,探索出了一條“以賽促教,以賽促學、以賽促練、賽練結合”的教學模式。學校先后承辦了六屆省級職業技能競賽。學生參加國家級、省級職業技能競賽,先后獲得全國團體一等獎 12 項,團體二等獎 22 項;獲得省級團體一等獎 45 項,團體二等獎 31 項。學校注重創新型專業人才培養,各二級學院均設立有創新創業實訓室,將雙創教育融入人才培養方案,引入到專業課程中。三年來,學生先后榮獲河南省“互聯網+”創新創業大賽金獎7項,銀獎18項,銅獎19項;“挑戰杯—彩虹人生”中國大學生創新創效創業大賽國賽三等獎1項,省賽二等獎4項,學校獲優秀組織獎;全國高等職業院校“發明杯”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獲金獎28項,銀獎44項,銅獎62項,學校獲“全國高等職業院校創新創業先進單位”。 產教融合服務社會。學校以河南省化工醫藥職教集團為平臺,以國家職業技能鑒定站、河南省化工公共行業實訓基地、河南省雙師型教師培訓基地和鄭州市科普基地為依托,緊緊圍繞中原經濟區建設和行業發展要求,發揮人才、設施資源方面的優勢,搭建開放性、多功能社會服務平臺,促進區域經濟的發展。與鄭州航空港區、鄭州高新技術開發區、三門峽陜州區人民政府、開封祥符區人民政府等建立合作關系,與河南能源化工集團等160余家國內大型知名企業簽訂校企合作協議,建立了穩定產學研合作關系。學校也是河南省教育廳、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發展改革委員會、科技廳、財政廳等七廳局認定的“河南化工行業公共實訓基地”,“河南省2013、2017年全民技能振興工程”建設單位,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命名的“石油和化學工業職業教育與培訓全國示范性實訓基地”,“國家職業技能鑒定機構”,省教育廳、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省財政廳聯合認定的“河南省高校與產業集聚區開展深度合作項目建設單位”,省級產學研合作試點項目單位。 學校聚焦區域優勢主導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建成開放、協同、高效的省、校二級聯動科研創新服務平臺體系。近年來,教師發表學術論文1285篇,主編、參編各類著作、規劃教材203部,參與完成國家級、省級科研項目67項,專利295 件;獲軟件著作權 85 件。通過科技特派員、“教授、博士入企”“百名專家聯百村幫千戶”等多種形式深化教師參與社會服務;打造“線上+線下”科技成果轉化服務體系,技術合同到款 220 萬元,學校開展崗位技術培訓、科技支農和服務社區等多種形式的職業培訓,年社會培訓超 10 萬人天;經過不斷探索,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向著聯合培養人才、共同開發教材、共建特色專業、共建專業實訓室等多層次、多角度、多贏的合作模式發展。 校企合作保障就業。學校注重全方位提供就業信息,建立就業信息網,定期舉辦“畢業生就業洽談會”及大中型企業用人專場招聘會。目前,學校與中石化、河南能源化工集團、中國船舶重工集團有限公司第725研究所、格力電器(鄭州)股份有限公司、鄭州宇通客車股份有限公司、正大集團、京東集團、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等180多家大型知名企業簽訂校企合作協議,建立了穩定的實習實訓基地和就業基地,學校40%的畢業生進入了這些企業,待遇優厚,就業滿意度高,職業發展前景光明。學校近三年畢業生就業率一直穩定在97%以上。 數年來,學校先后獲得“河南省骨干高職院校”和“河南省品牌示范院校”“河南省省級優質高等職業院校”“全國職業教育先進單位” “中國百強職業院校”“全國創新創業教育先進單位”“河南省最具影響力的十佳職業院校”“河南高等教育質量社會滿意院校” “河南省職業教育先進單位”“河南省文明校園標兵” “河南省高等職業教育示范性綜合實訓基地”“河南省職業教育‘雙師型’教師培養培訓基地”“河南最具就業競爭力示范院校”“河南省普通大中專畢業生就業工作先進集體”“河南省依法治校示范學校”“河南省行風建設先進單位”等多項榮譽稱號。目前,學校是河南省高水平高等職業院校建設單位。在新的發展階段,將繼續以*新時代**思想為指導,堅持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為根本宗旨,全面落實全國全省教育大會,深度對接河南省經濟社會發展需求與區域產業布局,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以深入推進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為基石,完成“雙高”建設任務,使學校綜合實力列入國內知名、省內一流,成為人才培養力強、技術創新力強、行業服務力強、國內影響力強、文化軟實力強的河南省高水平高職強校。 (數據統計截止于2020年8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