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1】:關愛智障兒童作文
一、智障兒童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智障兒童的生理缺陷往往會影響他們心理的健康發展,在大腦器質性損傷以及社會、家庭等不良因素的共同影響下,一半以上的智障兒童伴有不同程度的心理問題,主要表現為:情緒不穩定,易受外界環境支配,控制和調節情感的能力差,對外部的刺激常常不能很好地理解并做出合理的反應,如“破涕為笑”、“轉怒為喜”;遇到不滿意的事,會將自己心愛的玩具或家里珍貴的東西摔壞,不考慮產生的后果;當他們的需要未能滿足時,就會不分場合地大吵大鬧;細小的刺激也能引起他們興奮爆發的反應等。另外,智障兒童往往缺乏自信,主動性和自我控制能力差,導致他們易沮喪、易沖動、易受暗示和脾氣固執。在成長過程中,智障兒童的失敗經驗多于成功經驗,內心對于失敗的預期高于對成功的預期,自我效能較低。一遇到問題,他們常常說“不會”、“不敢”,選擇逃避或是等待他人代勞和直接向他人求助,對家長和成人有較強的依賴性。
綜上所述,智障兒童由于智力和行為能力的局限,導致他們心理發展遲滯,在認知、情緒、意志行為與人格特征方面與正常兒童有一定的差別,心理健康水平在一定程度上落后于正常兒童,所以智障兒童比正常兒童更迫切地需要心理健康教育。
二、智障兒童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措施和過程
1.建設高水平心理健康教師隊伍,提高學校心理健康教育水平。
心理健康教育的專業性強,教育的途徑和方法靈活多樣,這就需要學校建設高水平的心理健康教師隊伍。因此,在開展校本培訓的同時,學校鼓勵心理健康教師積極參加各種心理輔導專業培訓,包括沙盤游戲治療培訓、繪畫心理咨詢培訓、意象對話心理咨詢培訓和家庭系統排列心理咨詢技術培訓等。通過專業培訓,學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師均獲得了國家三級心理咨詢師資格證書,已成為我校開展心理健康教育骨干。除此之外,心理健康教育教師定期向全體教師發放心理教育資料,并利用教研活動時間開展心理知識講座,進一步提高學校心理健康教育水平,對推進學校心理健康教育整體水平起到了很大作用。
2.根據智障兒童特點,運用多種形式開展心理健康教育。
(1)整合生活資源,進行團體心理輔導。
在日常生活中,智障兒童多表現為情緒喜怒無常,且自卑怯懦不合群。學校根據有關心理學原理,注重整合生活資源,將智障兒童的團體心理輔導與他們的生活相聯系,選擇兒童熟悉的環境和內容,通過設計一系列活動來提高學生對自我的認識,了解自我心理發展狀況,以形成可持續發展的心理調節能力和良好的心理健康水平,讓智障兒童在團體游戲、團體合作中完成心理訓練內容,在活動中感悟、體驗,接受行為訓練。如團體心理輔導活動《朋友》,讓智障兒童在生活中感受朋友的重要性,學習如何與人交往;團體心理輔導活動《擁抱愛》,讓智障兒童在與同學的擁抱中感受他人的關懷和愛,學會關愛他人等。
(2)關注個體差異,做好個別心理康復。
教師要針對每個智障兒童的不同心理,開展定期與不定期相結合的個別心理康復,包括心理訓練、個別談話、游戲輔導等,并進行記載,建立個別心理檔案。通過一對一的溝通方式,對智障兒童在生活中出現的問題給予直接的指導,排解心理困擾,使他們個性心理中的缺陷得以補償和矯正。
期刊文章分類查詢,盡在期刊圖書館
學校建立了心理咨詢室,心理健康教師每天定時開放,智障兒童可以隨時到心理咨詢室進行心理康復和輔導。另外,心理健康教育教師經常與智障兒童交談,及時發現他們情緒的波動,幫助他們樹立積極樂觀、自尊自強的心態。
3.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相結合,形成心理健康教育的合力。
智障兒童健康成長是全社會共同的任務,更是學校教師和學生家長的責任。學校注重協調各方面的教育影響,積極加強與家長的溝通和聯系,多方協作共同對智障兒童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努力創造良好的總體一致的校內外環境,控制、消除、批判不良環境對智障兒童的消極影響和作用。學校、教師可通過召開家長會、與家長談話等形式,向家長介紹一些切實有效的教育方法,讓家長在各種場合對孩子發生的各種心理問題做出正確的反應。
三、智障兒童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
1.智障兒童心理得到健康發展,問題行為減少。
學校心理健康教師注重采取積極引導、正面評價的激勵方法,努力為智障兒童營造勇于嘗試、挑戰困難的氛圍,樹立了克服困難的信心。從班主任反映情況來看,智障兒童在課堂上能夠積極舉手發言,遇到問題也能先想辦法解決。通過一年多教師的個別心理康復,原本孤僻不合群的人數大為減少,心理障礙最嚴重的學生也能在老師的帶領下參加集體活動。
另外,智障兒童由于從小多享受別人的關懷,卻沒有回報和付出,因此智障兒童多表現比較自私和冷漠。教師要從生活細節入手,通過一系列團體心理輔導活動,讓智障兒童學習分享與愛。如與他人分享玩具就得到表揚和獎勵等,并由此推廣到其它活動中,收到了很好的教育效果。現在智障兒童自私的心理有了很大的改變,幫助同學、關心別人的現象明顯增多,如高年級同學幫助低年級同學抬水,上課主動把鉛筆、橡皮借給同桌,積極幫助班主任打掃教室,在家里幫父母做力所能及的事情,與義工一起到馬路上撿拾垃圾等。
智障學生通過在校期間的心理康復和行為訓練,問題行為顯著減少,畢業后多能較好地適應社會生活。學校近兩年有多名畢業生在企業實習或就業,并得到企業領導的好評。
2.教師科研能力提高,專業化水平提升。
在學校領導的重視下,由心理健康教育教師組織開展心理健康教研活動,全體教師認真學習心理健康教育理論,全校營造出良好的學習氛圍,教師對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有了更深的理解,對智障兒童有了全面的了解,建設了一支具有較高專業知識水平的心理輔導教師隊,進一步指導教師開展日常教學和管理工作。
另外,心理健康教育教師不斷總結教育教學經驗,積極撰寫教育論文和案例,教師理論知識不斷完善,教科研水平得到了提高。從去年至今,學校心理健康教師多次在特殊教育刊物發表文章,論文在省級論文評比中獲獎。
3.學校初步形成了智障兒童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標內容體系和途徑方法。
學校根據智障兒童的實際特點,通過長時間的探索和實踐,逐步形成了智障兒童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標、內容和方法。在“學會生活、學會健身、學會做人、學會學習、學會技能”思想指導下,學校從認知、情感、社會行為和生存能力四個方面確定了心理健康教育目標,即“具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和適應社會的能力”,“具有能調節自身情緒的能力和積極樂觀的心態”,“對自己有信心,并能尊重他人、樂于助人”。針對智障兒童的智力水平,學校將目標細化為各個階段性目標,促使學生逐步完成教學任務。
為了完成心理健康教育目標,學校確定了心理團體輔導和個別康復相結合、日常教育滲透和班級活動相結合、沙盤游戲治療和個別訓練相結合的教育方法。首先,心理健康教師每周有一節團體心理輔導,主要以班級為形式進行,以團體游戲和體驗為主。在團體輔導的基礎上,教師對有需要的學生進行個別康復,針對學生具體情況制定訓練計劃。其次,心理健康教育要做到經常化、持久化才能取得好的效果。學校將心理健康教育與班級活動相結合,滲透到學校日常教育教學活動中,充分挖掘心理健康教育因素,滲透心理健康教育。第三,充分發揮沙盤游戲治療在智障兒童心理康復中的作用,將沙盤運用到心理康復中,每周對智障兒童進行一次沙盤游戲活動,并結合談話和繪畫治療等方法,積極鼓勵智障兒童舒解負面情緒,建構積極心態。
蘇霍姆林斯基曾說,智殘生不是畸形兒,他們是世界無限多樣化花園里最脆弱、最嬌嫩的花兒。這就要求教師要倍加關心、呵護智障兒童心靈的成長。智障兒童的心理健康教育應在實踐中不斷反思、探索和改進,要把形式和內容有機地結合起來,切實提高智障兒童心理健康教育的質量和效果。
篇【2】:關愛智障兒童作文
有這樣一群孩子,你是否曾經默默地關注過他們?他們有手有腳,卻無法擁有很好的協調能力;他們天真善良,卻一直被眾人投向鄙棄的目光;他們渴望被人關注,卻常不能直截了當地表達他們的情感。他們就是社會中最不起眼的那個團體??智障兒童。他們是跌落在凡塵的折翼的天使,雖然想時時刻刻接受到關愛,卻一直遭到世人的排擠。
自從參加了文學院“情暖朝陽心??關注智障兒童”的暑期社會實踐活動之后,通過對“陽光之家”活動的計劃、籌備,我對智障兒童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這些孩子除了智力和普通的孩子有差距,生活可能不能自理之外,在身體的構造等方面,和我們相比并沒有其他特別之處。所以,我們要學會親近他們,了解他們。或許開始的時候會很困難,因為智障的孩子有時候會很固執,對他們說道理又不起多大作用,所以只能用興趣來激發他們和我們之間的交流。
以前聽在“陽光之家”做志愿者的同學們說起過,要想和這些孩子做朋友,先要學會和他們交流。等到真正進入他們的內心世界,你會發現,他們心里也會有一個美好的世界,他們同樣也會有喜怒哀樂的情緒的轉變,也會和志愿者們一起玩耍、嬉鬧。雖然他們的智力只有像幼兒園的孩子那樣,但是他們臉上那種純真無邪的笑容,在志愿者們離開時“謝謝哥哥姐姐”,“哥哥姐姐多來看看我們”的那種依依不舍真的會讓人為之動容。
在這次“情滿朝陽心”的暑期實踐活動真正開始的時候,我希望可以盡我的綿薄之力為這群折翼的天使做最大的努力,希望可以使社會上的各界力量都關注到這一個亟需幫助的群體。他們和正常的孩子一樣,都是祖國未來的花朵,我們應該給他們多一點兒關愛,多一點兒溫暖。“愛心應該是無私的,應該是無怨無悔的”,曾有一位婦聯*這樣說道。的確,我們作為當代的大學生,應該要有愛心,學會奉獻,理解和支持關于智障兒童的事業,我們廣大志愿者們要決心為這些天使們謀得一個更加美好的未來。或許這個夢想現在還離我們很遙遠,但是只要我們心中有愛,這份偉大的事業必將愈走愈遠,會有一個光明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