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扶貧工作重點縣
國家扶貧工作重點縣,俗稱國家級貧困縣,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部分實施經濟扶持的縣級行政區特定稱謂。其資格需經過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扶貧開發領導小組辦公室認定,審批工作在1986年、1994年和2006年共進行過三次。少數民族自治地區有著不同的評定標準,稱其為民族自治地方國家扶貧工作重點縣。根據國務院發布的2006年版《中國農村扶貧開發概要》,達到標準的縣級行政區總共有592
個,民族自治區貧困縣共有341個。
英山縣
英山,隸屬于黃岡市,位于湖北省東北部,大別山主峰天堂寨南麓。北接安徽金寨、霍山,東鄰岳西、太湖,南連湖北蘄春、浠水,西與羅田接壤,是鄂豫皖三省邊境的腹地中央。英山古為皋陶部落,漢為英布封疆,宋為畢升故里,今為溫泉名城、茶絲之鄉、休閑勝地,是一個集老區、山區、庫區為一體的國家級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全縣版圖面積1449平方公里,轄3鄉8鎮,309個行政村,總人口40.5萬。英山先后被授予全國計劃生育“三為主”先進縣、全國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先進縣、全國綠化模范縣、全國科技進步先進縣等榮譽稱號。英山縣是中國茶葉之鄉、絲綢之鄉、藥材之鄉,也是華中地區著名的旅游勝地。
【解析】一圖讀懂2015年中央一號文件
【評論】新華社特約評論員論學習貫徹2015年中央一號文件精神
*、國務院近日印發了《關于加大改革創新力度加快農業現代化建設的若干意見》。全文如下:
,各地區各部門認真貫徹落實*、國務院決策部署,加大深化農村改革力度,糧食產量實現“十一連增”,農民收入繼續較快增長,農村公共事業持續發展,農村社會和諧穩定,為穩增長、調結構、促改革、惠民生作出了突出貢獻。
當前,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正從高速增長轉向中高速增長,如何在經濟增速放緩背景下繼續強化農業基礎地位、促進農民持續增收,是必須破解的一個重大課題。國內農業生產成本快速攀升,大宗農產品價格普遍高于國際市場,如何在“雙重擠壓”下創新農業支持保護政策、提高農業競爭力,是必須面對的一個重大考驗。我國農業資源短缺,開發過度、污染加重,如何在資源環境硬約束下保障農產品有效供給和質量安全、提升農業可持續發展能力,是必須應對的一個重大挑戰。城鄉資源要素流動加速,城鄉互動聯系增強,如何在城鎮化深入發展背景下加快新農村建設步伐、實現城鄉共同繁榮,是必須解決好的一個重大問題。破解這些難題,是今后一個時期“三農”工作的重大任務。必須始終堅持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的重中之重,靠改革添動力,以法治作保障,加快推進*農業現代化。
2015年,農業農村工作要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深入*系列重要講話精神,主動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按照穩糧增收、提質增效、創新驅動的總要求,繼續全面深化農村改革,全面推進農村法治建設,推動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同步發展,努力在提高糧食生產能力上挖掘新潛力,在優化農業結構上開辟新途
一、圍繞建設現代農業,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
中國要強,農業必須強。做強農業,必須盡快從主要追求產量和依賴資源消耗的粗放經營轉到數量質量效益并重、注重提高競爭力、注重農業科技創新、注重可持續的集約發展上來,走產出高效、產品安全、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的現代農業發展道1.不斷增強糧食生產能力。進一步完善和落實糧食省長負責制。強化對糧食主產省和主產縣的政策傾斜,保障產糧大縣重農抓糧得實惠、有發展。糧食主銷區要切實承擔起自身的糧食生產責任。全面開展永久基本農田劃定工作。統籌實施全國高標準農田建設總體規劃。實施耕地質量保護與提升行動。全面推進建設占用耕地剝離耕作層土壤再利用。探索建立糧食生產功能區,將口糧生產能力落實到田塊地頭、保障措施落
實到具體項目。創新投融資機制,加大資金投入,集中力量加快建設一批重大引調水工程、重點水源工程、江河湖泊治理骨干工程,節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建設的征地補償、耕地占補平衡實行與鐵路等國家重大基礎設施項目同等政策。加快大中型灌區續建配套與節水改造,加快推進現代灌區建設,加強小型農田水利基礎設施建設。實施糧食豐產科技工程和鹽堿地改造科技示范。深入推進糧食高產創建和綠色增產模式攻關。實施植物保護建設工程,開展農作物病蟲害專業
化統防統治。
2.深入推進農業結構調整?茖W確定主要農產品自給水平,合理安排農業產業發展優先序。啟動實施油料、糖料、天然橡膠生產能力建設規劃。加快發展草牧業,支持青貯玉米和苜蓿等飼草料種植,開展糧改飼和種養結合模式試點,促進糧食、經濟作物、飼草料三元種植結構協調發展。立足各地資源優勢,大力培育特色農業。推進農業綜合開發布局調整。支持糧食主產區發展畜牧業和糧食加工業,繼續實施農產品產地初加工補助政策,發展農產品精深加工。繼續開展園藝作物標準園創建,實施園藝產品提質增效工程。加大對生豬、奶牛、肉牛、肉羊標準化規模養殖場(小區)建設支持力度,實施畜禽良種工程,加快推進規;⒓s化、標準化畜禽養殖,增強畜牧業競爭力。完善動物疫病防控政策。推進水產健康養殖,加大標準池塘改造力度,繼續支持遠洋漁船更新改造,加強漁政漁港等漁業基礎設施建設。
3.提升農產品質量和食品安全水平。加強縣鄉農產品質量和食品安全監管能力建設。嚴格農業投入品管理,大力推進農業標準化生產。落實重要農產品生產基地、批發市場質量安全檢驗檢測費用補助政策。建立全程可追溯、互聯共享的農產品質量和食品安全信息平臺。開展農產品質量安全縣、食品安全城市創建活動。大力發展名特優新農產品,培育知名品牌。健全食品安全監管綜合協調制度,強化地方政府法定職責。加大防范外來有害生物力度,保護農林業生產安全。落實生產經營者主體責任,嚴懲各類食品安全違法犯罪行為,提高群眾安全感和滿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