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畢業生面試補貼,個人社保補貼,困難畢業生求職創業補貼,中小微企業招用高校畢業生補貼,一次性就業補貼,就業(創業)見習補貼,免費參加高校畢業生雙千培養工程,免費參加就業創業培訓補貼,創業相關扶持政策。那么廣東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有哪些補貼政策?以下是小編收集的相關信息僅供參考。
一、廣東大學畢業生就業補貼有哪些
2023年廣東大學畢業生就業補貼政策暫無信息,以下是2022年度就業補貼政策僅供參考。
(一)社保補貼
1.小微企業社保補貼。小型微型企業招用畢業2年內高校畢業生,與其簽訂1年以上期限勞動合同并按規定繳納社會保險費的,按其為符合條件人員實際繳納的基本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失業保險費、工傷保險費、生育保險費給予補貼,補貼期限最長不超過2年。用人單位為享受社會保險補貼條件的人員繳納各項社會保險費后,原則上應按季度(或半年)向所在地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申請對上季度(或半年)已繳納的社會保險費給予補貼。首次補貼申請應于首次簽訂勞動合同之日起1年內提出。
2.靈活就業社保補貼。畢業2年內高校畢業生,向公共就業人才服務機構以靈活就業類型登記就業并以個人身份繳納社會保險費的,每月按不超過其實際社保繳費額2/3的標準給予補貼,補貼期限最長不超過3年。補貼對象原則上按季度(或半年)向參保地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申請對上季度(或半年)已繳納的社會保險費給予補貼。首次補貼申請應于辦理就業登記之日起1年內提出。
(二)基層就業補貼
畢業2年內高校畢業生到中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社會組織等就業,或到鄉鎮(街道)、村居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崗位就業(機關事業單位編內人員除外),簽訂1年以上期限勞動合同(或服務協議)并按規定繳納社會保險6個月以上的,可享受一次性基層就業補貼。在珠三角地區就業(服務)的,按每人3000元標準給予補貼;在粵東西北地區就業(服務)的,按每人5000元標準給予補貼。補貼對象(或用人單位)應于穩定就業滿6個月之日起1年內,向就業地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提出補貼申請。
中等職業學校、技工院校應屆畢業生到粵東西北地區就業且符合上述相關條件的,也可申請本項補貼。
(三)高校畢業生基層崗位補貼
畢業2年內高校畢業生到鄉鎮(街道)、村居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崗位就業(含參加政府部門組織的服務基層項目,機關事業單位編內人員除外),簽訂1年以上期限勞動合同(或服務協議),并按規定繳納社會保險費的,可享受高校畢業生基層崗位補貼。補貼標準為每人每月200元,補貼期限最長不超過3年。用人單位(或補貼對象)原則上應按季度(或半年)向所在地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申請對上季度或(半年)的補貼。首次補貼申請應于簽訂勞動合同或服務協議之日起1年內提出。本項補貼與公共就業服務崗位補貼、基層就業補貼不得疊加享受。
(四)公共就業服務崗位補貼
畢業2年內高校畢業生到省部署開發的基層公共就業創業服務崗位就業,按要求完成相應公共就業創業服務任務的,每人每月參照當地(縣級)同條件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工資水平(包括基本工資、績效工資、單位繳納部分的社會保險費和住房公積金三個部分)給予補貼(具體由各地確定)。補貼期限最長不超過2年。崗位所在地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原則上應按月向用人單位撥付補貼資金,用人單位在核扣相應費用后(含社保費、公積金、個稅、工會費等項目,由各地結合實際確定),再將補貼對象的應收工資發放給本人。本項補貼與高校畢業生基層崗位補貼、基層就業補貼不得疊加享受。
(五)就業見習補貼
用人單位(勞務派遣單位除外)組織畢業2年內高校畢業生或16-24歲失業青年參加就業見習,且每月按不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80%的標準對見習人員支付工作補貼的,可按規定享受就業見習補貼。補貼標準按每人每月不高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且不高于用人單位實際支付的工作補貼金額。補貼期限最長不超過12個月。用人單位應于就業見習結束之日(實際見習時間不少于3個月)起1年內,向所在地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提出補貼申請。
對見習期未滿即與高校畢業生簽訂勞動合同的單位,可申請剩余期限的見習補貼。(此條款實施至2022年12月31日)
(六)求職創業補貼
在省內普通高等學校、中等職業學校、技工院校就讀的畢業學年學生,屬城鄉困難家庭(低保家庭、殘疾人家庭、脫貧人口家庭、特困職工家庭)成員、特困人員、殘疾人、曾獲得國家助學貸款的,可給予一次性求職創業補貼,補貼標準為每人3000元。畢業生所在學校負責收集補貼申請材料,代為向所在地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提出補貼申請。補貼申請應于有關學生畢業前提出。
(七)技能提升補貼
高校畢業生參加職業技能培訓,獲得國家職業資格證書、本省頒發的職業技能等級證書以及被納入補貼范圍的專項職業能力證書、特種作業操作證書、培訓合格證書等,按照《廣東省職業技能提升培訓補貼申領管理辦法》(粵人社規〔2019〕43號)規定申請技能提升補貼。符合條件的高校畢業生應于獲得相關證書后1年內在網上辦理職業技能提升補貼申領。申領網址:https://www.gdzwfw.gov.cn/portal/guide/1144010400749649104440511002001。
(八)公開招聘高校應屆畢業生工作
集中開展2022年廣東省事業單位公開招聘高校畢業生工作,通過統一招聘時間、統一募集崗位、統一報考條件、統一發布公告、統一組織報名、統一筆試等“六個統一”,推動高等學校、職業教育、技工院校應往屆畢業生品質就業。除集中公開招聘外,全省各級各類事業單位自主招聘仍按原方式有序進行,考生可以關注各級人社部門門戶網站公告,掌握招聘動態,選擇合適崗位報考。
(九)應征入伍服義務兵役
應征地為廣東的大學生士兵,退役2年內在省內各類企業就業、自主創業、落戶、公共就業人才服務等方面享受在基層工作高校畢業生同等政策待遇。每年全省各級機關至少安排300名指標,面向我省退役大學生士兵招錄公務員,職位重點向基層一線單位傾斜;具有本科學歷、學士學位的退役大學生士兵參加我省粵東西北鄉鎮事業單位專項公開招聘的,可報考免筆試崗位,不受崗位職稱、職業資格、工作年限、戶籍等條件限制;國有企業每年要拿出一定數量的崗位定向招聘我省退役大學生士兵,招聘數量不低于當年退役大學生士兵人數的15%。部隊服役經歷視為基層工作經歷。
(十)“三支一扶”基層就業項目
從事支教、支農、支醫和幫扶鄉村振興(以下簡稱“三支一扶”)工作的大學生,服務期間,享受工作生活補貼(參照本地鄉鎮事業單位從高校畢業生中新聘用工作人員試用期滿后工資收入水平確定),參加社會保險。生活補貼每人每月3600元,每人每年1000元的交通補貼。按照每人3000元標準,給予每名新招募且在崗服務滿6個月以上的“三支一扶”人員一次性安家費補貼。參加我省“三支一扶”計劃的支醫人員,可按《廣東省衛生健康委關于廣東省千名高校畢業生下基層從醫上崗退費實施方案》規定要求,申請上崗退費,符合條件的每人每年退費標準為8000元。服務期滿考核合格的“三支一扶”大學生,自服務期滿之日起3年內參加我省事業單位公開招聘的,可適當加分,其中參加縣、鄉各類事業單位公開招聘的,筆試成績加10分,參加地級以上市、省直及中央駐粵事業單位公開招聘的,筆試成績加5分,同等條件下優先聘用;鼓勵各地統籌利用縣級以下基層事業單位編制接收服務期滿考核合格“三支一扶”人員。服務期滿考核合格的“三支一扶”大學生,在山區縣及以下單位就業的,可直接執行轉正定級工資,轉正定級時級別工資(或薪級工資)高定2檔,如5年內調離原工作單位,到珠三角洲地區7個市(不含山區縣)工作或到其他地級市直屬機關事業單位(不含派駐縣、鄉(鎮)的單位)工作的,其高定的2檔工資予以取消;服務期滿考核合格的“三支一扶”大學生,進入機關和國有企事業單位工作的,其服務期限計算為工齡,繼續在經濟欠發達地區鎮(鄉)及鎮(鄉)以下基層工作滿1年以上,可申請代償其在學習期間獲得的國家助學貸款本息。
(十一)參加我省基層服務項目的優惠政策
每年拿出全省公務員考錄計劃的10%—15%,面向我省招募的大學生村官、“三支一扶”人員、大學生志愿服務西部計劃、廣東大學生志愿服務山區計劃等期滿考核合格的服務基層項目人員定向考錄,服務基層項目人員較少的地方可適當降低比例,但考錄數量不少于當年服務期滿人員數的10%。地級市以下事業單位公開招聘,可拿出一定數量的崗位,用于定向招聘符合條件的基層服務項目人員。我省招募的上述基層服務項目人員服務期滿考核合格的,原單位屬事業單位性質,有崗位空缺需補充人員,經本人自愿、單位同意,并報同級事業單位人事綜合管理部門批準,可采取直接考察的方式招聘。我省招募的上述基層服務項目人員其服務期限計算工齡。基層服務項目人員服務滿1年且考核合格后,可按規定參加職稱評定。參加基層服務項目前無工作經歷的人員且服務期滿考核合格后2年內,在參加機關事業單位考錄(招聘)、各類企業吸納就業、自主創業、落戶、升學、公共就業人才服務等方面可同等享受應屆高校畢業生的相關政策。
二、畢業生就業補貼領取流程
(一)窗口或網上申請。本補貼項目按月申請,申請人或代辦單位應在每月15日(各地市可根據實際情況調整)前在網上填寫《高校畢業生到中小微企業就業補貼申請表》。打印后簽名蓋章,持申請資料到受理機構提出申請;或將簽名蓋章的申請表和所需申請資料拍照上傳系統,通過網上提交受理機構辦理。
(二)受理。受理機構審核申請資料,辦結窗口受理或網上申請受理程序,向申請人發送電子受理回執,并報審核機構審核。
(三)審核。審核機構對受理機構提交的申請資料進行審核,7個工作日內加具審核意見。
(四)公示。審核機構對已通過審核的申請進行匯總,將申請人信息及申請事項、審核情況等信息通過網站、服務窗口等渠道進行公示。公示無異議的,報審批機構審批。
(五)審批。
(六)資金劃撥。審批通過后,將資金劃撥至高校畢業生賬戶。如打款不成功的,將補貼資金退回至專項資金賬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