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今我國各個地方都有殘疾人,且每年因喪失勞動能力而無法獲得經濟來源,為此國家出臺相關政策,為殘疾人保障生活,那2023年殘疾人可享受國家哪些補貼政策?能領多少補貼?以下是大風車小編收集的相關政策信息僅供參考,具體的以官方發布為準。
1、常德殘疾人補貼政策有哪些
2023年常德殘疾人補貼新政策暫未公布,以下仍是沿用的2022年的相關政策。
為落實《2022年全省重點民生實事項目實施意見》(湘辦發電〔2022〕7號)精神,根據省政府要求和省績效評估辦公室的具體部署,特制定以下實施方案。
一、工作目標
建立與當地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相適應的殘疾人“兩項補貼”標準動態調整機制,2022年全省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和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發放標準每人每月分別提高到不低于75元。
二、主要內容
殘疾人“兩項補貼”的對象確定、申辦程序、補貼發放、政策銜接及資金管理等內容,按照《民政部 財政部 中國殘聯關于進一步完善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和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的意見》(民發〔2021〕70號)《湖南省人民政府關于全面建立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和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重度的實施意見》(湘政發〔2015〕54號)等文件執行。
三、工作要求
(一)服務對象精準。各地要鞏固深化全省殘疾人“兩項補貼”對象精準認定工作成果,及時清退不符合政策條件補貼對象,主動告知符合政策條件對象依法申請辦理,每季度與殘疾人口數據庫、低保數據庫、公安人口數據庫等開展信息比對,對補貼對象條件發生變化的殘疾人及時進行調整、完善信息,務必做到應補盡補、應退盡退、精準動態管理,并在全國殘疾人兩項補貼信息系統同步完成好相應的程序,做到線上線下數據信息發放一致。
(二)出臺實施方案。市州、縣市區要結合當地實際,出臺重點民生實事實施方案,明確部門職責,暢通部門協作機制。
(三)落實月報制度。按月逐級上報進展情況,填報湖南省重點民生實事統計表格,縣市區每月10日前發放到位、20日前報市州、25日前匯總并上報至省民政廳。市州、縣市區民政部門要與本級財政部門加強銜接,確保數據準確無誤。
(四)及時發放資金?h級民政、財政和殘聯等部門要加強殘疾人兩項補貼資金發放程序的銜接,通過財政惠民惠農“一卡通”打卡到人,情況督促檢查,確保補貼資金發放及時準確。
(五)嚴格檢查驗收。省績效辦將組織有關部門對全省所有重點民生實事進行考核驗收,市州、縣市區民政部門要在12月底前,會同相關部門完成對重點民生實事的檢查驗收。省民政廳將不定期明察暗訪,每季度通報情況,對資金發放不及時、補貼對象不準確的單位,將通報給當地政府。
四、加強保障
(一)組織領導。成立由省民政廳、省財政廳、省殘聯組成的聯合工作領導小組,民政廳主要領導任組長,各單位分管領導為副組長,單位處室主要負責人為小組成員。聯合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省民政廳社會事務處。聯合小組負責該項工作的安排部署、組織實施、督促檢查和統籌協調,向社會公布殘疾人“兩項補貼”發放監督電話(省民政廳0731-84502269,省財政廳 0731-85165834,省殘聯0731-84619526),接受社會的咨詢和舉報。各級民政、財政、殘聯也要成立相應聯合小組,公布本級和上級的監督電話,推動工作落到實處。
(二)資金保障。各級財政部門要加強資金保障,將殘疾人“兩項補貼”資金納入財政預算,確保殘疾人兩項補貼制度順利實施,確保資金按時發放到位。
(三)工作責任。各級民政、財政、殘聯部門要按照責任分工各司其職,密切配合,確保兩項補貼制度的落實,圓滿完成省政府重點民生實事任務。
(四)政策宣傳。要充分利用多種媒介宣傳殘疾人兩項補貼制度,營造良好輿論氛圍,引導全社會關心、關愛殘疾人。要充分考慮殘疾人獲取信息的特殊要求和實際困難,采用靈活多樣形式進行宣傳解讀,確保殘疾人及其家屬知曉殘疾人兩項補貼制度內容,了解申領程序和基本要求,協助殘疾人便捷辦理相關手續。
2、殘疾人補貼申請辦理基本流程
(一)申請。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應由殘疾人本人、監護人或委托代理人提出申請,本人或監護人申請有困難的,可以委托所在村(社區)代為提出申請(申請表格見附件)。
(二)初審。鄉鎮(街道)收到申請后,應當自接到申請之日起10個工作日內,對申請人的殘疾程度以及收入、低保狀況進行核實,提出初審意見,未通過初審的應告知并說明理由。
(三)審核。縣(市、區)殘聯收到初審意見之后,對申請人的殘疾狀況進行審核,審核工作應在10個工作日內完成。
(四)審定?h(市、區)民政部門根據殘疾人及家庭收入情況進行審定,審定工作應在10個工作日內完成。
通過審定的名單應由鄉鎮(街道)在申請人所在村(社區)公示,未通過審核、審定的應告知申請人并說明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