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最新吉林招生考試院公布的數據,浙江建設職業技術學院在吉林招生錄取數據顯示,吉林考生上浙江建設職業技術學院的分數在271至386分,位次為67224至22514位次區間內,所以我們預測2023年吉林高考考生需要考在271至386區間才能上浙江建設職業技術學院。
一、吉林考多少分能上浙江建設職業技術學院
1、2022年吉林考生上浙江建設職業技術學院:理科最低分需要309分,錄取最低位次為67224名;
2、2021年吉林考生上浙江建設職業技術學院:理科最低分需要271分,錄取最低位次為62751名;
3、2020年吉林考生上浙江建設職業技術學院:理科最低分需要311分,錄取最低位次為67219名;
4、2022年吉林考生上浙江建設職業技術學院:文科最低分需要369分,錄取最低位次為22514名;
5、2021年吉林考生上浙江建設職業技術學院:文科最低分需要332分,錄取最低位次為23331名;
6、2020年吉林考生上浙江建設職業技術學院:文科最低分需要386分,錄取最低位次為22833名;
二、浙江建設職業技術學院在吉林的2020-2022錄取分數線和錄取位次
1、2022年浙江建設職業技術學院在吉林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2 | 吉林 | 理科 | 專科 | 309 | 67224 | 省政府 |
2022 | 吉林 | 文科 | 專科 | 369 | 22514 | 省政府 |
2、2021年浙江建設職業技術學院在吉林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1 | 吉林 | 理科 | 專科 | 271 | 62751 | 省政府 |
2021 | 吉林 | 文科 | 專科 | 332 | 23331 | 省政府 |
3、2020年浙江建設職業技術學院在吉林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0 | 吉林 | 理科 | 專科 | 311 | 67219 | 省政府 |
2020 | 吉林 | 文科 | 專科 | 386 | 22833 | 省政府 |
高考填志愿的時間
高考填報志愿的時間都是不一樣的,有的省份比較早,可能在高考成績出來的十天左右就可以填報志愿了,但是也有的省份時間比較長,而且本科批和專科批的時間也是不一樣的,本科批的時間是比較靠前的,一般會差十天左右,但是大多數省份一般在高考結束的20天左右就可以填報志愿了。各批次志愿填報時間均為填報志愿當天9:00-17:00。
如果覺得填報志愿的時間有點快,不夠去選擇好學校,可以提前估分,在成績沒有出來之前,估計一下分數線,然后在這個分數線的范圍內,去找一些自己喜歡的學校。在分數出來之后,如果沒有太大的差別,我們就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學校了。
高考填報志愿時間
安徽省志愿填報及截止時間:6月28日-8月9日;
北京市志愿填報及截止時間:6月27日-7月22日;
福建省志愿填報及截止時間:6月30日-8月8日;
甘肅省志愿填報及截止時間:6月24日-8月8日;
廣東省志愿填報及截止時間:6月28日-7月4日。
廣西省志愿填報及截止時間:6月24日-7月2日
貴州省志愿填報及截止時間:6月27日-6月30日
海南省志愿填報及截止時間:6月27日-8月2日
河北省志愿填報及截止時間:6月26日-8月2日
河南省志愿填報及截止時間:6月26日-7月4日
黑龍江省志愿填報及截止時間:6月26日-7月8日
湖北省志愿填報及截止時間:6月29日-8月11日
湖南省志愿填報及截止時間:6月26日-8月8日
吉林省志愿填報及截止時間:6月24日-8月7日
江蘇省志愿填報及截止時間:6月28日-7月28日
江西省志愿填報及截止時間:6月24日-7月2日
遼寧省志愿填報及截止時間:6月19日-6月30日
內蒙古省志愿填報及截止時間:6月26日-8月4日
寧夏省志愿填報及截止時間:6月23日-8月4日
青海省志愿填報及截止時間:6月27日-7月1日
山東省志愿填報及截止時間:6月29日-8月3日
山西省志愿填報及截止時間:6月26日-8月13日
陜西省志愿填報及截止時間:6月24日-6月27日
上海省志愿填報及截止時間:7月28日-8月21日
四川省志愿填報及截止時間:6月25日-7月5日
天津省志愿填報及截止時間:6月26日至7月31日
西藏省志愿填報及截止時間:6月26日-7月1日
新疆省志愿填報及截止時間:6月25日-7月4日
云南省志愿填報及截止時間:6月24日-6月30日
浙江省志愿填報及截止時間:6月29日-8月1日
重慶省志愿填報及截止時間:6月27日-6月30日
什么二本大學最好
排名 | 學校名稱 | 所在省份 | 所在城市 |
1 | 廣東財經大學 | 廣東 | 廣州 |
2 | 貴州醫科大學 | 貴州 | 貴陽 |
3 | 重慶醫科大學 | 重慶 | 重慶 |
4 | 遵義醫科大學 | 貴州 | 遵義 |
5 | 上海海關學院 | 上海 | 上海 |
6 | 廣東金融學院 | 廣東 | 廣州 |
7 | 天津理工大學 | 天津 | 天津 |
8 | 西安郵電大學 | 陜西 | 西安 |
9 | 四川外國語大學 | 重慶 | 重慶 |
10 | 上海立信會計金融學院 | 上海 | 上海 |
三、浙江建設職業技術學院最新介紹
浙江建設職業技術學院簡介 日期:2021-04-20 浙江建設職業技術學院坐落于杭州錢塘江畔,是浙江省唯一一所公辦建設類全日制高等職業院校。前身是創辦于1958年的浙江省建筑工業學校,2002年1月,經浙江省政府批準正式成立。辦學60多年來,學校先后被確定為*高水平高職學校建設單位(專業群A類)、國家優質高職院校、國家骨干高等職業院校、全國職業院校數字校園建設樣板校、全國畢業生就業典型經驗高校、全國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先進單位、全國首批100所現代學徒制試點單位、全國首批“1+X”證書制度試點院校、全國國防教育特色校、全國定向培養士官試點院校、全國職業教育育人成效50強、全國職業教育服務貢獻50強、浙江省*高水平高職學校建設單位、浙江省級示范性高等職業院校、浙江省高校文化校園建設試點單位,連續8年獲得省教育廳教學業績考核A級,為建設行業和地方經濟建設輸送了各類人才6萬余名,是建設行業人才培養的基地和搖籃。 學校現有杭州蕭山、學院路和紹興上虞三個校區,共占地1000余畝。現有全日制高職在校生11000余名, 教學科研儀器設備價值16500余萬元,各類紙質圖書99萬余冊、電子圖書96萬余冊。學校建有1個中央財政支持實訓基地、1個國家級生產性實訓基地、2個國家級協同創新中心、2個省財政支持實訓基地、5個浙江省“十三五”示范性實訓基地建設項目、10余個中外合作實訓基地、各類實驗實訓室78個;建有各類校外實習基地745家,其中省級示范性校外基地52家,緊密型校外實習基地128家。學校為中央財政支持技能型緊缺人才職業教育實訓基地、國家職業技能鑒定所、國家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建設類高職師資華東片培訓中心和浙江省建造師資格注冊培訓機構、全國住房和城鄉建設職業教育教學指導委員會房地產類專業指導委員會主任委員單位、浙江省高職高專建設水利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主任委員單位、浙江省建設職業教育集團的理事長和秘書長單位等。 學校下設建筑工程學院、工程造價學院、建筑設備學院、建筑藝術學院、管理與信息學院、士官學院、國際教育學院、建筑一體化學院、繼續教育學院9個二級學院,以及基礎教育部(社會科學部、體育部)、實驗實訓部2個部。開設35個專業(方向),其中,國家骨干專業6個,國家示范性骨干高職院校建設中央財政支持專業4個,國家高職院校提升專業服務產業發展能力中央財政支持專業2個;浙江省高職高專重點專業2個,浙江省“十三五”高職高專優勢專業5個,浙江省高職高專特色專業5個。 學校現有教職工530余人,其中校內專任教師348人,高級職稱教師143人,博士20人。1名教師獲得全國優秀教師稱號、5名教師獲得浙江省高校優秀教師稱號、2名教師獲得浙江省省級教學名師稱號、2名教師獲得浙江省省級教壇新秀稱號、1名教師獲得浙江省第六屆師德先進個人稱號、1名教師獲得浙江省高校優秀思政課教師稱號、15名教師入選浙江省“新世紀151人才工程”第三層次培養對象、18名教師成為浙江省高職高專專業帶頭人、15名教師列入浙江省高校青年教師資助計劃;建成“園林工程技術專業教學團隊”和“建筑工程技術專業核心課程教學團隊”2個省級教學團隊;“建筑工程技術專業BIM教學團隊”入選“首批國家級職業教育教師教學創新團隊”。“建設管理雙師型教師培養培訓基地”和“土建類BIM技術雙師型教師培養培訓基地”入選“國家級雙師培養培訓基地”,108名教師取得了國家注冊監理工程師、一級注冊建筑師等國家級注冊師執業資格。 學校在教育教學和教科研工作方面取得了豐碩成果。現有國家級職業教育專業教學資源庫3個、國家級精品課程3門、國家級精品資源共享課3門、省級精品課程15門,省級精品在線開放課程10門,獲得省級及以上教研教改項目88項,編寫出版國家級、省部級規劃教材及浙江省高等教育重點教材等110余本,獲得國家級教學成果獎1項,省級教學成果獎6項;獲得全國教育科學“十二五”規劃課題2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2項、省部級科研項目94項、廳級科研項目536項,獲授權專利430項,出版專著38部;成立校企研發中心27家,其中省級研發中心6家,市級研發中心7家;師生參與編寫工法60余部,其中國家級工法2部、省級工法18部。學校還獲得浙江省科學技術一等獎、浙江省建設科技一等獎、浙江省高校科研成果一等獎等各類獎項25項。 學校堅持產教融合、多元合作開放辦學宗旨,攜手名企,持續推進聯合辦學、聯合育人的“1+1”校企合作學院,先后與金都房產集團有限公司、浙江五洲工程項目管理有限公司、浙江亞廈裝飾股份有限公司、浙江綠城物業管理有限公司等共建“金都綠色建筑聯合學院”“五洲管理學院”“亞廈學院”“綠城學院”“悅容學院”5家合作學院;校企共同試點開展“混合所有制”辦學,與南都房地產服務集團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共同成立“風華城市服務學院”;依托行業,創新實踐“1+1+X”辦學模式,成立了浙江省建筑業行業聯合學院、浙江省裝飾幕墻聯合學院、浙江省智慧城管聯合學院、浙江省建設工程監理聯合學院、浙江省市政行業聯合學院、浙江省房地產行業聯合學院、浙江省工程造價行業聯合學院7家行業聯合學院;立足專業,積極探索工程造價、樓宇智能、園林工程、城市信息化4家“1+X”專業一體化發展聯盟。 學校持續擴大教育對外開放,主動參與服務國家“一帶一路”戰略,大力推進中外交流合作,形成全方位、多領域、深層次、有成效的辦學國際化格局,與菲律賓八打雁州立大學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共建中菲“一帶一路”建筑技能人才絲路學院并在菲開展首次授課;與菲律賓唐博斯科大學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共建中菲“一帶一路”建筑職業教育聯盟,開展來華留學生招生工作;與亞太小水電研究培訓中心合作共建援外建設培訓項目。學校積極引進國外優質教育資源,引進國外新技術16項,建有中德合作建筑新技術應用推廣中心,與美國貝茨技術學院合作舉辦建筑設計、建筑電氣工程技術專業,與加拿大羅耶斯特文理學院合作舉辦建筑工程技術專業(國際工程方向),首次立項8門雙語課程和4門國際元素微課程,與德國、英國、澳大利亞、新加坡、美國、加拿大等國家開展教師培訓和交流交換生研學項目。學校還積極拓寬國際合作空間,與中國教育國際交流協會、美國路創電子公司三方合作共建“高職院校現代樓宇智能化專業提升項目”,并成功舉辦“百千萬計劃混合培訓班”。 學校學院路校區設立繼續教育學院,立足建設行業,堅持以服務行業、企業從業人員職業技能、學歷雙提升和專業繼續教育需求為導向,積極開展橫向從建筑工人、建筑施工現場管理人員到專業技術人員,縱向從技工、技師到工程師的各類各級建設人才職業技能培訓工作,形成了建設產業工人從入崗、轉崗到技能提升、職稱晉升的職業技能培訓與繼續教育通道。委托承擔全省建設行業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學時登記管理及全省建設領域施工現場管理人員職業培訓統籌、指導、服務工作。是省建設行業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培訓基地、建設部一級建造師繼續教育培訓單位、省二級建造師繼續教育培訓單位、省建筑工人培訓測試單位、省建筑施工企業“三類人員”培訓測試單位、省施工現場管理人員培訓測試單位。年培訓各類各級建設行業人員超3萬人、年承接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超2萬人。 學校堅持“以能力培養為重點、以素質養成為根本”的辦學理念,努力塑造校園品牌文化,擁有魯班文化、心育文化、定向體育文化3個省級高校校園文化品牌,“魯班文化”被教育部評為全國高校校園文化建設優秀成果二等獎,學生舞蹈作品連續三屆獲得全國“大藝展”一等獎、學生科技作品連續兩屆獲得全國職業院校“挑戰杯”競賽特等獎,連續三年獲得全國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先進單位等榮譽;受邀參加中央電視臺“五月的鮮花”全國大學生文藝匯演等國家級活動;創建了57個學生社團,設立了大學生創業園,擁有創業孵化項目19個。近年來,學生在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挑戰杯”全國職業學校創新創效創業大賽等國家級、省部級大賽中獲得特等獎、一等獎等各類獎項達270余項。連續三年承辦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 “融天下建設與心、擔建設天下于肩”。學校將緊貼建設行業設定人才培養目標,實施樹人立校、質量興校、專業名校、人才強校、合作活校、服務優校、文化鑄校、科學治校八大計劃,弘揚“敢亮劍、志筑強”的建院精神,深化綜合改革,凝心聚力、砥礪前行,努力建設*高水平高職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