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大學有幾個校區,大一新生在哪個校區,本文幫大家整理了吉林大學校區的相關知識,僅供參考!
一、吉林大學有幾個校區新生在哪個校區
吉林大學有6個校區,分別是前衛校區、南嶺校區、新民校區、朝陽校區、南湖校區、和平校區。
1、前衛校區
前衛南區位于長春市西南部的高新技術開發區,為吉林大學校部機關所在地,主要分布文科和理學。前衛北區位于解放大路旁,為原吉林大學老校園,其主要建筑物有理化樓、設備樓、圖書館、科技樓、鳴放宮和文科樓等。
2、南嶺校區
原吉林工業大學所在地,中國汽車工業人才的搖籃,現主要為工學所在地。校區位于人民大街5988號。校園占地面積廣,各種配套設施齊全,校園學習氣氛和文化氣氛濃厚,講座,社團活動眾多。
3、新民校區
原白求恩醫科大學,1939年由聶榮臻元帥創建于河北省唐縣,為吉大醫學所在地。校區位于新民大街828號,是醫學部所在地,有4所附屬醫院。校園內建筑多為偽滿洲國時期的偽滿政府用樓,莊嚴、肅穆曾經是偽滿洲國的辦公用樓,雖然歷經滄桑,但在變為教書育人之地后,煥發出少有的自然、清新,常見小松鼠在校園里穿梭,具有很高的歷史文化價值。
4、朝陽校區
位于吉林省長春市西民主大街938號。原為長春地質學院和長春科技大學所在地,現主要為地學部所在地。是一所辦學特色鮮明的多學科全國重點大學,為國家培養了大批礦產資源普查、勘探、開采、保護和綜合利用方面的人才,并豐富了該國地球科學的理論研究。
5、南湖校區
吉林大學南湖校區為原長春郵電學院所在地。校區位于南湖大路5372號,坐落在風景秀麗的南湖公園旁。校園環境恬靜幽雅,已初步建成花園式校園。是該國信息與通信工程、控制科學與工程、儀器科學與技術和電氣信息技術領域高層次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的重要基地。
6、和平校區
原中國人民解放軍軍需大學所在地,為吉大農學部所在地。校區坐落于西安大路5333號,為農學部所在地。校園綠樹成蔭,環境優美,各種建筑錯落有致,辦學和生活設施齊全。學部現設四個學院,動物醫學學院,動物科學學院,軍需科技學院,植物科學學院。共設十幾個本科專業,其中有國家重點學科預防獸醫學,學部每年與日本,俄羅斯等國的大學均有交流活動,并且有交換生項目。
二、吉林大學簡介
吉林大學是教育部直屬的全國重點綜合性大學,坐落在吉林省長春市。學校始建于1946年,1960年被列為國家重點大學,1984年成為首批建立研究生院的22所大學之一,1995年首批通過國家教委“211工程”審批,2001年被列入“985工程”國家重點建設的大學,2004年被批準為中央直接管理的學校,2017年入選國家一流大學建設高校。
2000年,原吉林大學、吉林工業大學、白求恩醫科大學、長春科技大學、長春郵電學院合并組建新吉林大學。2004年,原中國人民解放軍軍需大學轉隸并入。
學校學科門類齊全,下設51個教學單位,涵蓋哲學、經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歷史學、理學、工學、農學、醫學、管理學、藝術學、交叉學科等13大學科門類;有本科專業139個,一級碩士學位授權點63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49個,交叉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2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33個,博士專業學位授權點6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44個;有一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4個(覆蓋17個二級學科),二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15個,國家重點(培育)學科4個。18個學科(領域)的ESI排名進入全球前1%,其中2個學科排名進入全球前1‰。
學校師資力量雄厚,有教師6420人,其中教授2397人。中國科學院和中國工程院院士11人,哲學社會科學資深教授7人,外聘杰出教授54人,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成員19人,“*”入選者49人,國家級教學名師8人,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入選專家33人,國家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37人,國家優秀青年基金獲得者41人,吉林省“長白山學者”入選者89人。
學校現有國家重點實驗室5個,國家工程實驗室1個,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6個,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個,國家國際科技合作基地4個,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6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11個(其中包含2個籌建的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5個,教育部國際合作聯合實驗室1個,教育部省部共建協同創新中心2個,教育部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1個,其他行業部委重點實驗室19個。學校承擔了大量國家級和省部級科研項目,產出了一批產業化前景好、技術含量高的高新技術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