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工業大學怎么轉專業,轉專業難不難,首先得確定該校是能進行轉專業的操作,可以通過加一些本校的招生群,向招生處的老師或者是本校的學生對此進行了解,盡量詢問的詳細些,比如轉專業的條件、難度,是否需要留級和轉專業成功的比例等等,本文整理了一些關于南京工業大學轉專業的知識,內容來源于互聯網,僅供參考!
一、南京工業大學新生怎么轉專業
南京工業大學本科生轉專業實施辦法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進一步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充分調動和發揮學生
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為學生專業發展提供很多的選擇路徑,同
時規范本科生轉專業工作,特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本科生轉專業工作須嚴格執行教育部《普通高等學
校學生管理規定》和《南京工業大學本科生學籍管理規定》等有
關文件規定,堅持公平、公正、公開原則,全面考察學生專業興
趣和特長,按照公布的接收條件、考核辦法和接收計劃實施專業
調整,全程接受師生監督。
第三條 本辦法適用于全校在籍普通高等教育全日制本科學
生。
第二章 組織機構
第四條 學校成立校本科生轉專業工作領導小組,由主管本
科教學的校領導任組長,成員為教學事務部、學生事務部等部門
負責人。具體職責為:制定轉專業總體方案;審定各專業接收計
劃、申請條件、考核辦法;確定工作日程;審批轉專業學生名
單;受理轉專業調整過程中出現的投訴等。
第五條 計劃接收轉專業學生的學院成立本科生轉專業工作
小組,由學院黨政主要負責人任組長,成員包括分管教學副院
長、專業負責人、分管學生工作副書記(書記)、相關教授等,
工作小組成員原則上不少于5人。具體負責制定學院轉專業方
案;接受學生咨詢和報名;審核學生申請資格;組織專項考核,
公示擬轉入學生名單;認定轉入學生學分,指導補修課程等。
第三章 申請條件
第六條 具有南京工業大學學籍的全日制在校本科學生,在
學習期間對其他專業更有興趣和專長的,或因身體原因不能在原
專業學習、但尚能在其他專業學習的,可以申請轉專業。學生在
校期間轉專業原則上不超過兩次。
第七條 休學創業或退役后復學的學生提出轉專業申請的,
可視其修讀課程和創業情況、在部隊表現,在同等條件下優先考
慮。
第八條 下列情況之一申請轉專業的,除特殊情形外,學校不
予批準:
(一)未辦理報到入學、注冊取得學籍或入學未滿一學期的;
(二)藝術類專業申請轉入非藝術類專業的;
(三)錄取在中外合作辦學、校校合作、專轉本專業的;
(四)已提交畢業申請或彈性學習年限期滿前一年;
(五)處于休學、保留學籍或保留入學資格期間的;
(六)招生時國家已有明確規定不能轉專業的;
(七)其他有失公平、公正、公開的。
第四章 工作程序
第九條 轉專業的操作程序:
(一)學院根據現有辦學條件和需求,制定學院轉專業工作
方案;
(二)校本科生轉專業工作領導小組對學院上報的轉專業工
作方案進行審核,并由教學事務部予以公布;
(三)學生經所在學院同意后,攜帶轉入學院要求提供的相
關材料,到轉入學院報名;
(四)轉入學院組織考核,確定擬接收學生名單并進行公示,
同時報校本科生轉專業工作領導小組審核;
(五)學校審批公布轉專業正式學生名單。
第十條 轉專業的時間安排:
(一)春季學期期末前,轉入學院完成轉專業工作方案公布,
接受學生咨詢和報名,審核學生申請資格,組織專項考核,完成
學生已修課程認定和學分替代方案,并公示和上報擬轉入學生名
單等工作。
(二)秋季學期開學前,校本科生轉專業工作領導小組完成
對擬轉專業學生的審核工作,并公布轉專業正式學生名單。
(三)秋季學期開學,轉專業學生到轉入專業報到注冊和學
習。
第十一條 經批準擬轉專業的學生,若在申請轉專業的學期
期末成績未能達到轉入學院考核要求,取消轉專業資格,學生回
原學院專業學習。
第十二條 轉專業學生按照轉入專業培養方案中課程的學分情
況進行注冊,學號不變。
第十三條 轉專業學生根據轉入專業的培養方案要求,在規定的
時間內登錄教務系統進行新學期選課或退課。
第十四條 轉專業學生學費標準按轉入專業執行。
第十五條 本辦法自頒布之日起施行,原有《南京工業大學本
科生校內轉專業實施辦法》(南工校教[2013]27號)同時廢止。
二、南京工業大學招生專業目錄及重點專業有哪些
國家特色專業 | 安全工程 材料科學與工程 化學工程與工藝 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 生物工程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土木工程 |
類別 | 專業名稱 |
---|---|
金融學類(本) | 金融學 |
經濟與貿易類(本) | 國際經濟與貿易 |
法學類(本) | 知識產權 法學 |
社會學類(本) | 社會工作 |
體育學類(本) | 運動訓練 |
中國語言文學類(本) | 漢語國際教育 |
外國語言文學類(本) | 英語 德語 日語 |
數學類(本) | 數學與應用數學 |
物理學類(本) | 應用物理學 |
化學類(本) | 化學 應用化學 |
地理科學類(本) | 地理信息科學 |
力學類(本) | 工程力學 |
機械類(本) | 機械工程 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 車輛工程 智能制造工程 工業設計 機械工程(中外合作辦學) |
儀器類(本) | 測控技術與儀器 |
材料類(本) | 材料科學與工程 冶金工程 金屬材料工程 無機非金屬材料工程 高分子材料與工程 復合材料與工程 材料科學與工程(與中國科學院上海硅酸鹽研究所聯合培養英才班) 焊接技術與工程 新能源材料與器件 材料科學與工程(2011學院拔尖創新人才班) |
能源動力類(本) | 新能源科學與工程 能源與動力工程 能源與環境系統工程 |
電氣類(本) |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與澳大利亞xx大學聯合培養專業) |
電子信息類(本) | 電子信息工程 通信工程 人工智能 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 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2011學院拔尖創新人才班) 電子信息工程(中外合作辦學) |
自動化類(本) | 自動化 |
計算機類(本) |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 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與澳大利亞xx大學聯合培養專業) |
土木類(本) | 建筑電氣與智能化 土木工程 城市地下空間工程 鐵道工程 建筑環境與能源應用工程 給排水科學與工程 |
測繪類(本) | 測繪工程 遙感科學與技術 |
化工與制藥類(本) | 化學工程與工藝 資源循環科學與工程 制藥工程 化學工程與工藝(與中國科學院過程工程研究所聯合培養英才班) 化學工程與工藝(2011學院拔尖創新人才班) 制藥工程(中外合作辦學) |
地質類(本) | 地質工程 |
輕工類(本) | 輕化工程 |
交通運輸類(本) | 交通工程 |
環境科學與工程類(本) | 環境工程 環境科學 資源環境科學 水質科學與技術 |
食品科學與工程類(本) | 食品科學與工程 食品質量與安全 |
建筑類(本) | 建筑學 城鄉規劃 風景園林 |
安全科學與工程類(本) | 安全工程 |
生物工程類(本) | 生物工程 生物工程(2011學院拔尖創新人才班) |
公安技術類(本) | 消防工程 |
藥學類(本) | 藥學 藥物制劑 |
管理科學與工程類(本) | 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 工程管理 房地產開發與管理 |
工商管理類(本) | 工商管理 市場營銷 會計學 人力資源管理 會計學(與澳大利亞xx大學聯合培養專業) |
公共管理類(本) | 公共事業管理 行政管理 |
工業工程類(本) | 工業工程 |
電子商務類(本) | 電子商務 |
設計學類(本) | 視覺傳達設計 環境設計 產品設計 數字媒體藝術 藝術與科技 |
三、南京工業大學專業相關文章
南京工業大學專業分數線統計,往年南京工業大學各專業錄取最低分數線
2021年南京工業大學浦江學院入學考試,入學指南,開學時間及新生轉專業
2021年南京工業大學入學考試,入學指南,開學時間及新生轉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