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最新江蘇招生考試院公布的數據,上海第二工業大學在江蘇招生錄取數據顯示,江蘇考生上上海第二工業大學的分數在295至295分,位次為73952至975位次區間內,所以我們預測2023年江蘇高考考生需要考在295至295區間才能上上海第二工業大學。
一、江蘇考多少分能上上海第二工業大學
1、2022年江蘇考生上上海第二工業大學:歷史(歷史+不限)最低分需要526分,錄取最低位次為22088名;
2、2021年江蘇考生上上海第二工業大學:歷史(歷史+不限)最低分需要473分,錄取最低位次為3074名;
3、2022年江蘇考生上上海第二工業大學:物理(物理+不限)最低分需要538分,錄取最低位次為67489名;
4、2021年江蘇考生上上海第二工業大學:物理(物理+不限)最低分需要514分,錄取最低位次為71997名;
5、2021年江蘇考生上上海第二工業大學:物理(物理+不限)最低分需要422分,錄取最低位次為4133名;
6、2020年江蘇考生上上海第二工業大學:理科最低分需要351分,錄取最低位次為73952名;
7、2020年江蘇考生上上海第二工業大學:理科最低分需要320分,錄取最低位次為2582名;
8、2020年江蘇考生上上海第二工業大學:文科最低分需要295分,錄取最低位次為975名;
二、上海第二工業大學在江蘇的2020-2022錄取分數線和錄取位次
1、2022年上海第二工業大學在江蘇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選科要求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2 | 江蘇 | 歷史 | 歷史+不限 | 本科 | 526 | 22088 | 市政府 |
2022 | 江蘇 | 物理 | 物理+不限 | 本科 | 538 | 67489 | 市政府 |
2、2021年上海第二工業大學在江蘇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選科要求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1 | 江蘇 | 歷史 | 歷史+不限 | 本科 | 534 | 22086 | 市政府 |
2021 | 江蘇 | 歷史 | 歷史+不限 | 專科 | 473 | 3074 | 市政府 |
2021 | 江蘇 | 物理 | 物理+不限 | 本科 | 514 | 71997 | 市政府 |
2021 | 江蘇 | 物理 | 物理+不限 | 專科 | 422 | 4133 | 市政府 |
3、2020年上海第二工業大學在江蘇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選科要求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0 | 江蘇 | 理科 | - | 本二 | 351 | 73952 | 市政府 |
2020 | 江蘇 | 理科 | - | 專科 | 320 | 2582 | 市政府 |
2020 | 江蘇 | 文科 | - | 本二 | 344 | 19034 | 市政府 |
2020 | 江蘇 | 文科 | - | 專科 | 295 | 975 | 市政府 |
高考提前批填報持續幾天
各省填報志愿時間不同,一般是四五天時間,詳情請留意省考試院通知。一般都是在六月份的下旬開始進行最早批次的填報,按照提前批,本科批和專科批的先后順序進行填報。
提前批作為最先開始填報的一批志愿,一般在高考成績出分后就相繼開始填報,并且在正式本科志愿填報之前全部結束,為期較短,常常使得很多考生措手不及。
一些考生看到提前批志愿的錄取分數都有所降低,以為撿了大便宜,不報太吃虧,還沒有了解清楚提前批的具體內容事項就直接填報了;還有的考生看到提前批院校中沒有自己想要選擇的院校,以為都是一些二本學校因為生源不夠才設置的招生名額,于是也略過不計,結果很有可能錯過了本來更加適合自己的選擇。
哪些一本大學比較容易考
東北大學
東北大學是*1960年確定的全國64所重點大學之一,國家首批“985”和“211”重點建設的高校,實力與名氣不成比例,過了長江知名度嚴重不足。就是傳說中985的命211的分,專業合適的話報上就是撿到。
中國計量大學
中國計量大學位于浙江杭州,是中國質量監督檢驗檢疫行業唯一的一所一本院校,是一所計量標準質量檢驗檢疫特色鮮明、多學科協調發展的省屬普通高校。學校前身是1978年由國家計量總局創建的杭州計量學校,1985年經教育部批準升格為中國計量學院,2017年更名為中國計量大學,2017年成為省部共建大學。
北京印刷學院
北京印刷學院是由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原國家新聞出版總署)和北京市人民政府共建的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學校現已成為在印刷與包裝、出版與傳播、設計與藝術三個領域具有明顯優勢,國內唯一專門為出版傳媒全產業鏈培養人才的全日制高水平特色型高等院校,被譽為業界名校。
石河子大學
坐落于新疆石河子市的石河子大學,是國家211工程重點高校之一,目前學校有經濟、法、教育、文、歷史、理、工、農、醫、管理、藝術等11大學科門類。或許是因為地處新疆過于偏遠的緣故,每年的報考人數有限,錄取分數線不高。石河子大學擁有5個一級學科博士點,在一本大學里農學類專業排名靠前。。
煙臺大學
煙臺大學是山東省屬重點綜合性大學,山東省“一流學科”建設單位,是教育部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養計劃、山東特色名校工程重點建設高校,但學校在一本大學里知名度不高,甚至好多人不知道它是一本大學,導致報考人數少,在一本大學中每年的錄取分比較低的。
三、上海第二工業大學最新介紹
上海第二工業大學成立于1960年,是一所工科見長,管經文理藝多學科協調發展的市屬普通高等學校。 學校先后入選教育部“卓越工程師培養計劃”、教育部“本科教學工程”地方高校第一批本科專業綜合改革試點、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上海市“高水平地方高校建設”培育單位、上海“一流本科建設引領計劃”、上海市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上海“一流研究生教育引領計劃”,建有全國首家省級勞模學院“上海勞模學院”。擁有“上海先進熱功能材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上海電子廢棄物資源化協同創新中心”、“上海市逆向物流與供應鏈協同創新中心(培育)”、“上海市勞模文化研究中心”、“中國自行車智能制造示范基地”、“中國自行車智能制造中心”等省部級基地平臺。“智能制造工廠實訓基地”被教育部學校規劃建設發展中心授予“智能制造智慧學習工場(2020)”稱號,并入選“產教融合實訓基地”案例。 學校有6個專業碩士研究生學位點(電子信息、國際商務、翻譯、材料與化工、資源與環境、藝術)、45個本科專業、20個高職專業。在校全日制學生共計13442人(其中普通本科生10681人、專科生2125人,預科生47人,碩士生480人,留學生109人),夜大(業余)學生數6859人。現有教職工1129名,其中專任教師838名,副高級及以上專業技術職務的教師346人,具有博士學位教師342人。教師隊伍中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者2人。上海高校教學名師4人。 學校人才培養覆蓋工學、管理學、經濟學、文學、理學、藝術學6個學科門類、24個專業類別。“材料科學與工程”學科獲批上海高校一流學科建設B類(培育)并曾參與上海高校Ⅳ類高峰學科建設,“環境科學與工程(資源循環科學與工程)”學科獲批上海高校II類高原學科建設。“十四五”期間,學校結合高水平地方高校建設目標,依據規劃安排建設“機械工程(智能制造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節能與新能源材料)”兩個高原學科。有國家級特色專業3個,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2個,教育部卓越工程師培養計劃專業2個,教育部“本科教學工程”地方高校第一批本科專業綜合改革試點1個,上海市屬高校應用型本科試點專業10個,上海市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8個,上海市本科教育高地建設項目8個,上海高校全英語規劃專業備案項目2個。有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國家級精品課程、上海市精品課程等30余門,上海高校市級教學團隊16個,上海市教委重點課程104門。近三年,學生參加省部級及以上各類學科技能競賽213項,共獲得獎項739項,其中國家級獎項325項。年均1500余名學生參與市級及校級大學生創新項目。在2020年首屆全國職業技能大賽中,2名學生分別榮獲金牌、銅牌。 學校承擔國家“863”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項目、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國家哲學社會科學基金項目等國家級項目百余項。曾入選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計劃1項、東方學者特聘教授5項(含青年)、浦江計劃3項、曙光計劃7項、揚帆計劃12項、啟明星計劃1項、陽光計劃8項、晨光計劃17項等人才類項目。作為第一單位獲上海市科學技術獎二等獎3項,三等獎4項。學校與上海材料研究所聯合共建“上海市工程材料應用與評價重點實驗室”,與國家無線電監測中心檢測中心合作共建“工信部重點實驗室上海第二工業大學分實驗室”。學校科技園獲批成為國家級大學科技園。 學校與36個國家和地區的150余個高校和機構建立穩定的合作關系。與澳大利亞昆士蘭州TAFE教育集團合作舉辦昆士蘭學院,與美國布勞沃德學院合作舉辦2個中外合作辦學項目,與香港蒙妮坦國際集團合作成立蒙妮坦學院,聯合開展人才培養活動。與北京聯合大學、深圳職業技術學院和臺北科技大學等兩岸多所高校輪流舉辦“海峽兩岸應用性(技術與職業)高等教育學術研討會”,在兩岸職業教育領域具有較大影響。 學校主校區位于上海浦東金海路,建筑面積近30萬平方米,其中實驗實訓中心4萬多平方米,工程訓練中心2萬多平方米。擁有標準實驗室47個,實驗用房面積6.6萬平方米,教學科研儀器設備固定資產總值5.53億元,館藏紙質圖書147萬余冊,電子書273萬余種。學校實行校部(院)二級管理體制,設有智能制造與控制工程學院、計算機與信息工程學院、資源與環境工程學院、能源與材料學院、文理學部、經濟與管理學院、應用藝術設計學院、國際交流學院、高等職業技術(國際)學院、上海勞模學院、職業技術教師教育學院、繼續教育學院、體育部、馬克思主義學院、工程訓練中心、藝術教育中心等16個二級教學單位。 學校是“上海市依法治校示范校”,連續8次獲評“上海市文明單位(文明校園)”。學校為“全國職業教育先進單位”、“中國應用技術大學聯盟”成員、“上海市職業教育協會”副會長單位、“上海市金橋出口加工區企業協會”常務理事單位、“浦東職業教育集團”理事單位。 在新的起點上,學校將緊扣時代脈搏,全面貫徹落實校第五次黨代會確定的目標任務,傳承和發揚“勤奮、自強、求實、創新”的校風,“厚生、厚德、厚技”的校訓和“艱苦奮斗、自強不息、務實創新、追求卓越”的學校精神,以立德樹人為根本,培養精技術、重責任、國際化的應用型創新人才,為把學校建成以工科見長,多學科交叉融合、協調發展,產學研緊密結合的高水平應用技術大學而努力奮斗。 (數據截至2021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