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最新江蘇招生考試院公布的數據,聊城大學在江蘇招生錄取數據顯示,江蘇考生上聊城大學的分數在332至332分,位次為101280至26379位次區間內,所以我們預測2023年江蘇高考考生需要考在332至332區間才能上聊城大學。
一、江蘇考多少分能上聊城大學
1、2022年江蘇考生上聊城大學:歷史(歷史+不限)最低分需要515分,錄取最低位次為28124名;
2、2021年江蘇考生上聊城大學:歷史(歷史+不限)最低分需要524分,錄取最低位次為27186名;
3、2022年江蘇考生上聊城大學:物理(物理+不限)最低分需要518分,錄取最低位次為88825名;
4、2021年江蘇考生上聊城大學:物理(物理+不限)最低分需要497分,錄取最低位次為89544名;
5、2020年江蘇考生上聊城大學:理科最低分需要339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01280名;
6、2020年江蘇考生上聊城大學:文科最低分需要332分,錄取最低位次為26379名;
二、聊城大學在江蘇的2020-2022錄取分數線和錄取位次
1、2022年聊城大學在江蘇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選科要求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2 | 江蘇 | 歷史 | 歷史+不限 | 本科 | 515 | 28124 | 省政府 |
2022 | 江蘇 | 物理 | 物理+不限 | 本科 | 518 | 88825 | 省政府 |
2、2021年聊城大學在江蘇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選科要求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1 | 江蘇 | 歷史 | 歷史+不限 | 本科 | 524 | 27186 | 省政府 |
2021 | 江蘇 | 物理 | 物理+不限 | 本科 | 497 | 89544 | 省政府 |
3、2020年聊城大學在江蘇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選科要求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0 | 江蘇 | 理科 | - | 本二 | 339 | 101280 | 省政府 |
2020 | 江蘇 | 文科 | - | 本二 | 332 | 26379 | 省政府 |
高考后做近視手術能不能報軍校
做了近視手術后是可以報考軍校的,但注意必須是在手術后半年且沒有并發癥的情況下才可以報考,如果是高考后去做完近視手術,接著報考軍校的話是不可以的。
通過激光類手術進行視力矯正,只要矯正達標任何一眼裸眼視力達到4.9,術后半年以上無并發癥,眼底正常,則為軍校檢查合格。
每年高考是6月7號左右,填報志愿一般在6月下旬,高考志愿提交后,軍校招生放在提前批,所以軍校的體檢工作也會在6月底或者7月初也將展開。
高考志愿填報注意事項
1、在每一批高考中,填寫第一志愿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在一些著名的高校。但這并不意味著第二個或第三個選擇不再重要。
2、在每年的招生中,一些高校總是缺少第一志愿學生。他們需要招募第二志愿,甚至通過調整和分數降低來完成招募計劃。因此,我們不應該僅僅因為第一個志愿者的滿員率高就忽視第三個和第一個志愿者的填補。在填寫所有志愿者時,我們必須注意梯度,仔細填寫第二個和第三個志愿者。例如,為了提高學生的素質,一些高校每年都會以政策法規和志愿分數的年級差異的形式在第二和第三名志愿者中選出最佳人選。
3、專業對人的影響,往往會持續一生。因為專業選擇得恰當,就能夠充分發揮自己的愛好、興趣、特長。首選自己喜歡的專業,濃厚的興趣便會帶著自己在這個領域盡情地遨游,能更主動地、高效率地學習專業知識,并且充滿了樂趣,做出更大的成績,促進自己今后的長遠發展。
三、聊城大學最新介紹
聊城大學坐落于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山東省聊城市,是山東省屬綜合性大學。學校辦學歷史可追溯到1902年山東大學堂內設的師范館。1970年山東師范學院遷至聊城辦學,1974年山東師范學院聊城分院建立,1981年經國務院批準更名為聊城師范學院,2002年經教育部批準更名為聊城大學。2012年學校被確定為山東省首批應用型人才培養特色名校。學校擁有碩士、學士學位授予權,具有碩士研究生推免資格,并與海內外諸多高校合作培養博士學位研究生。傳承百年辦學傳統,獨立辦學近半個世紀,學校秉承“敬業、博學、求實、創新”的校訓,發揚“崇教、尚學、敦厚、奮進”的聊大精神,為國家建設和經濟社會發展培養了大批優秀人才,20萬名校友遍布海內外。 學校現設25個學院,9個研究院所,21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10個碩士專業學位類別,96個本科專業。學科專業涵蓋哲學、經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歷史學、理學、工學、農學、管理學、藝術學、醫學等12大學科門類。化學、工程學、材料科學入圍ESI全球排名前1%。 學校現有全日制在校本科生、研究生、留學生3.4萬余人。現有專任教師1700余人,具有博士學位931人,正高級崗位人員203人,副高級崗位人員692人。現有雙聘院士、“973”首席科學家4人,“泰山學者”特聘專家、泰山產業領軍人才等5人,海外高層次專家5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10人,全國優秀教師、師德標兵、優秀教育工作者、優秀共青團干部、山東省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智庫高端專家、齊魯文化英才、教學名師、高等學校首席專家等56人,國家級教學團隊、省級優秀教學團隊8個,黃大年式教學團隊2個。 學校擁有教育部國別和區域研究機構、共建國家實驗室、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4個,山東省重點實驗室、山東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山東省工程實驗室6個,山東省哲學社會科學規劃研究基地、山東省理論工程重點研究基地、山東省軟科學研究基地6個,山東省重點新型智庫、山東省外事智庫2個,山東省高校重點實驗室3個,山東省重點人文社科研究基地2個,山東省高等學校協同創新中心4個。山東省一流學科立項建設學科、山東省文化藝術科學重點學科、山東省重點學科12個,山東省高校優勢科研創新團隊、山東省高校優勢學科人才團隊2個。近年來,獲得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國家技術發明獎6項,全國高校優秀科研成果獎4項,省部級獎勵140余項;獲批國家級課題317項,省部級課題699項,發表高水平學術論文9900余篇,出版專著、譯著230余部。舉辦高水平國際學術會議20余次。服務社會能力持續攀升,獲得發明專利350余項,轉移轉化60余項,創造經濟效益6億余元。 學校建有國家級特色專業4個,國家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6個,通過教育部師范類專業認證專業3個,教育部“卓越農林人才教育培養計劃”、國家級第一批本科專業綜合改革試點專業2個,山東省“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3個,山東省高水平應用型立項建設專業(群)8個,山東省應用型人才培養特色名校省級重點建設專業24個,省級品牌特色專業12個,省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21個。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國家級精品課程、國家級雙語教學示范課程、國家級精品視頻公開課7門,省級精品課程30門,省級一流本科課程22門,省級思政“金課”2門。省部級及以上教研教改課題52項,國家級規劃教材4部。全國首屆教學成果一等獎、國家教學成果獎二等獎6項,省級教學成果獎82項。“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國際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創青春”全國大學生創業大賽、中華龍舟大賽等各項競賽活動中,在校生每年獲得獎勵5000余人次。 學校堅持開放式辦學理念,大力實施國際化辦學戰略,與俄美波意日韓等2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100多所高校和研究機構開展了包括師生交流、聯合科研、合作辦學、博士聯培、海外辦學等在內的160多個項目,目前有30多個國家的外籍師生在校工作或學習。在約旦和薩摩亞共建有2所孔子學院,受教育部委托先后在薩摩亞、湯加兩國開展教育援外項目。學校建有省部級以上國別和區域研究中心2個,“太平洋島國研究中心”和“北冰洋研究中心”逐漸發展成為國內有影響力的重點新型智庫;與國外高校和單位共建了“中俄數學聯合研究中心”“知識工程與術語學中法聯合研究中心”等10個國際合作研究機構。 學校占地面積近3000畝,校舍面積77萬余平方米,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6.37億元。圖書館總面積近5萬平方米,現有紙質藏書256.28萬冊,中外文期刊1950種,電子圖書310萬種,電子期刊3.5萬種,各類中外文數據庫60個。校園環境優雅,湖光山色,四季常青,教學相長、學風濃郁,是讀書治學的理想場所,享有“學在聊大”的美譽。 學校先后榮獲“全國綠化模范單位”“全國廠務公開民主管理先進單位”“全國大學生社會實踐先進單位”“全國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先進單位”“全國大學生志愿服務西部計劃優秀項目辦”"全國群眾體育先進單位““全國示范文學校園”“全國大中專學生志愿者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優秀單位”“最美校歌”“山東省教育先進單位”“山東省文明校園”等榮譽稱號。學校堅持“質量立校、學科強校、人才興校、特色亮校、開放活校”的發展戰略,圍繞立德樹人這一根本任務,全力推動高質量內涵發展、融合發展、特色發展,努力將學校建設成為國內知名、特色鮮明的一流區域高水平應用型大學! (時間截至2021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