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最新江蘇招生考試院公布的數據,蘇州大學在江蘇招生錄取數據顯示,江蘇考生上蘇州大學的分數在355至378分,位次為64829至3243位次區間內,所以我們預測2023年江蘇高考考生需要考在355至378區間才能上蘇州大學。
一、江蘇考多少分能上蘇州大學
1、2022年江蘇考生上蘇州大學:歷史(歷史+不限)最低分需要570分,錄取最低位次為5382名;
2、2022年江蘇考生上蘇州大學:物理(物理+化學)最低分需要564分,錄取最低位次為41239名;
3、2022年江蘇考生上蘇州大學:物理(物理+不限)最低分需要584分,錄取最低位次為24286名;
4、2022年江蘇考生上蘇州大學:物理(物理+化學)最低分需要601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3255名;
5、2022年江蘇考生上蘇州大學:物理(物理+不限)最低分需要603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2175名;
6、2021年江蘇考生上蘇州大學:物理(物理+生物)最低分需要561分,錄取最低位次為29196名;
7、2021年江蘇考生上蘇州大學:物理(物理+化學)最低分需要572分,錄取最低位次為21710名;
8、2020年江蘇考生上蘇州大學(中外合作):理科最低分需要359分,錄取最低位次為56010名;
二、蘇州大學在江蘇的2020-2022錄取分數線和錄取位次
1、2022年蘇州大學在江蘇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選科要求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2 | 江蘇 | 歷史 | 歷史+生物 | 本科 | 554 | 9867 | 省政府 |
2022 | 江蘇 | 歷史 | 歷史+不限 | 本科 | 561 | 7703 | 省政府 |
2022 | 江蘇 | 歷史 | 歷史+不限 | 本科 | 570 | 5382 | 省政府 |
2022 | 江蘇 | 歷史 | 歷史+不限 | 本科 | 574 | 4499 | 省政府 |
2022 | 江蘇 | 歷史 | 歷史+不限 | 本科 | 580 | 3392 | 省政府 |
2022 | 江蘇 | 歷史 | 歷史+思想政治 | 本科 | 580 | 3392 | 省政府 |
2022 | 江蘇 | 物理 | 物理+化學 | 本科 | 564 | 41239 | 省政府 |
2022 | 江蘇 | 物理 | 物理+化學 | 本科 | 567 | 38366 | 省政府 |
2022 | 江蘇 | 物理 | 物理+不限 | 本科 | 573 | 33158 | 省政府 |
2022 | 江蘇 | 物理 | 物理+生物 | 本科 | 576 | 30557 | 省政府 |
2022 | 江蘇 | 物理 | 物理+不限 | 本科 | 581 | 26506 | 省政府 |
2022 | 江蘇 | 物理 | 物理+不限 | 本科 | 584 | 24286 | 省政府 |
2022 | 江蘇 | 物理 | 物理+化學 | 本科 | 585 | 23517 | 省政府 |
2022 | 江蘇 | 物理 | 物理+(化學或生物) | 本科 | 587 | 22060 | 省政府 |
2022 | 江蘇 | 物理 | 物理+不限 | 本科 | 591 | 19364 | 省政府 |
2022 | 江蘇 | 物理 | 物理+(化學或生物) | 本科 | 593 | 18019 | 省政府 |
2022 | 江蘇 | 物理 | 物理+化學和生物 | 本科 | 599 | 14349 | 省政府 |
2022 | 江蘇 | 物理 | 物理+化學 | 本科 | 601 | 13255 | 省政府 |
2022 | 江蘇 | 物理 | 物理+不限 | 本科 | 603 | 12175 | 省政府 |
2022 | 江蘇 | 物理 | 物理+不限 | 本科 | 607 | 10403 | 省政府 |
2022 | 江蘇 | 物理 | 物理+不限 | 本科 | 608 | 9960 | 省政府 |
2022 | 江蘇 | 物理 | 物理+化學和生物 | 本科 | 613 | 7958 | 省政府 |
2、2021年蘇州大學在江蘇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選科要求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1 | 江蘇 | 歷史 | 歷史+生物 | 本科 | 566 | 8811 | 省政府 |
2021 | 江蘇 | 歷史 | 歷史+不限 | 本科 | 572 | 6988 | 省政府 |
2021 | 江蘇 | 歷史 | 歷史+不限 | 本科 | 584 | 4157 | 省政府 |
2021 | 江蘇 | 歷史 | 歷史+思想政治 | 本科 | 589 | 3243 | 省政府 |
2021 | 江蘇 | 物理 | 物理+化學 | 本科 | 527 | 58849 | 省政府 |
2021 | 江蘇 | 物理 | 物理+不限 | 本科 | 558 | 31480 | 省政府 |
2021 | 江蘇 | 物理 | 物理+生物 | 本科 | 561 | 29196 | 省政府 |
2021 | 江蘇 | 物理 | 物理+化學 | 本科 | 572 | 21710 | 省政府 |
2021 | 江蘇 | 物理 | 物理+(化學或生物) | 本科 | 575 | 19888 | 省政府 |
2021 | 江蘇 | 物理 | 物理+不限 | 本科 | 583 | 15484 | 省政府 |
2021 | 江蘇 | 物理 | 物理+化學和生物 | 本科 | 586 | 13940 | 省政府 |
3、2020年蘇州大學在江蘇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選科要求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0 | 江蘇 | 理科 | - | 本一 | 355 | 64829 | 省政府 |
2020 | 江蘇 | 理科 | - | 本一 | 359 | 56010 | 省政府 |
2020 | 江蘇 | 理科 | - | 本一 | 373 | 29926 | 省政府 |
2020 | 江蘇 | 理科 | - | 本一 | 383 | 16420 | 省政府 |
2020 | 江蘇 | 文科 | - | 本一 | 366 | 7452 | 省政府 |
2020 | 江蘇 | 文科 | - | 本一 | 378 | 3622 | 省政府 |
高考志愿可以填幾個
1、可以填四個學校,每個學校可以填六個專業,注意代碼一定要填準確。如果你考上的是一本,填完了一本志愿之后,系統會出來二本的志愿填報,你可以繼續填,也可以選擇不填;如果你考上的是二本,填完了之后也可以繼續填三本的。
填報學校的時候,注意第一個學校可以填的稍微高一點,就是比你高考成績排名稍微高500名左右,第二個和第三個填和你的高考成績排名差不多的,第四個可以填的稍微低一點,這樣比較有保障。
2、最多是六個。平行志愿即在普通類院校各錄取批次分別設置一個平行院校志愿和一個征求平行院校志愿。提前錄取批次和本科各批次的平行院校志愿均包含A、B、C三所院校或ABCDE五所院校(例河北省本科一至三批及專科一至三批均為ABCDE五所),專科各批次平行院校志愿均包含A、B、C、D、E五所院校。每所院校志愿中含有六個專業志愿和一個專業服從調劑志愿。
高考志愿不服從調劑的后果
1、平行志愿模式下,如果你被A大學提檔,而你填報的專業又非常熱門,你的分數達不到專業的錄取分數,沒有填報專業服從調劑,你就會被學校退檔。
退檔的后果就是你在這個批次填報的其它BCD等學校都不能投檔錄取你了,你只能填報征集志愿或進入下一批次投檔錄取。
2、由于考生填報的專業不平衡,招考辦允許學校按照一定比例投檔考生,一般的投檔比例在1:1.1--1.2之間。所以肯定會有低分考生由于專業填報過高,不能被填報的專業錄取。如果這部分考生沒有填報專業服從調劑,就會被學校退檔。被退檔的考生只能填報征集志愿或進入下一批次投檔錄取。
3、避免投檔后被退檔的方法就是選擇學校時要按照往年學校和專業的錄取平均分,這是比較穩妥的一種填報方法。
三、蘇州大學最新介紹
蘇州大學坐落于素有“人間天堂”之稱的歷史文化名城蘇州,是國家“雙一流”建設高校和“211工程”、“2011計劃”首批入列高校,是教育部與江蘇省、國防科工局與江蘇省共建高校,也是江蘇省屬重點綜合性大學。蘇州大學前身是SoochowUniversity(東吳大學,1900年創辦),開現代高等教育之先河,融中西文化之菁華,是中國最早以現代大學學科體系舉辦的大學。在中國高等教育史上,東吳大學最早開展研究生教育并授予碩士學位、最先開展法學(英美法)專業教育,也是第一家創辦學報的大學。1952年中國大陸院系調整,由東吳大學之文理學院、蘇南文化教育學院、江南大學之數理系合并組建蘇南師范學院,同年更名為江蘇師范學院。1982年,學校更復名蘇州大學(SoochowUniversity)。其后,蘇州蠶桑專科學校(1995年)、蘇州絲綢工學院(1997年)和蘇州醫學院(2000年)等相繼并入蘇州大學。從民國時期的群星璀璨,到共和國時代的開拓創新;從師范教育的文脈堅守,到綜合性大學的戰略轉型與回歸;從多校合并的跨越發展,到爭創一流的重塑輝煌,蘇州大學在中國高等教育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一個多世紀以來,一代代蘇大人始終秉承“養天地正氣,法古今完人”之校訓,堅守學術至上、學以致用,倡導自由開放、包容并蓄、追求卓越,堅持博學篤行、止于至善,致力于培育兼具“自由之精神、卓越之能力、獨立之人格、社會之責任”的模范公民,在長期的辦學過程中為社會輸送了50多萬名各類專業人才,包括許德珩、周谷城、費孝通、雷潔瓊、孫起孟、趙樸初、錢偉長、董寅初、李政道、倪征日奧(yù)、鄭辟疆、楊鐵樑、查良鏞(金庸)等一大批精英棟梁和社會名流;談家楨、陳子元、郁銘芳、宋大祥、詹啟敏等30多位兩院院士,為國家建設與社會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 蘇州大學現有哲學、經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歷史學、理學、工學、農學、醫學、管理學、藝術學等十二大學科門類。學校設有30個學院(部),擁有全日制本科生27650人,碩士生14469人,博士生4936人,留學生2097人。學校現設132個本科專業,49個一級學科碩士點,33個專業學位碩士點;28個一級學科博士點,1個專業學位博士點,30個博士后流動站;學校現有1個國家一流學科,4個國家重點學科,20個江蘇高校優勢學科,9個“十三五”江蘇省重點學科。截止目前,學校化學、物理學、材料科學、臨床醫學、工程學、藥學與毒理學、生物與生物化學、神經科學與行為科學、分子生物與遺傳學、免疫學、數學、計算機科學、農業科學、環境科學與生態學、一般社會科學共15個學科進入全球基本科學指標(ESI)前1%,化學、材料科學2個學科進入全球基本科學指標(ESI)前1‰。 學校現有2個國家級人才培養基地,3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1個國家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示范中心,2個國家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1個國家級大學生校外實踐教學基地。1個國家2011協同創新中心(牽頭單位);1個教育部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1個省部共建國家重點實驗室,1個國家工程實驗室,2個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2個國家級國際合作聯合研究中心,1個國家臨床醫學研究中心,1個國家“一帶一路”聯合實驗室,1個國家創新人才培養示范基地,3個國家級公共服務平臺,1個國家大學科技園,1個江蘇省高校國家重點實驗室培育建設點,4個江蘇高校協同創新中心,24個省部級哲社重點研究基地,33個省部級重點實驗室,9個省部級公共服務平臺,5個省部級工程中心。 全校現有教職工5768人,專任教師3358人,其中包括1位諾貝爾獎獲得者,8位兩院院士,8位發達國家院士,30位國家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39位國家優秀青年基金獲得者,1位“*”杰出人才,13位“*”科技創新領軍人才,4位“*”青年拔尖人才,14位“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等各類國家級人才280多人次,一支力量雄厚、結構合理、充滿活力的人才隊伍已初步形成。 蘇州大學將人才培養作為學校的中心工作,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以培養具備責任感、創新性、應用性和國際性的卓越型人才為定位,以通識教育與專業教育相融合為指導,以提升學生綜合素質、夯實專業基礎、培養創新創業能力為重點,積極深化人才培養系統化改革,不斷提升人才培養質量。學校納米科學技術學院被列為全國首批17所國家試點學院之一,成為高等教育體制機制改革特區;學校設立了3個書院,積極探索人才培養新模式,其中敬文書院定位于專業教育之外的“第二課堂”,唐文治書院在“第一課堂”開展博雅教育,紫卿書院致力于打造“新工科”拔尖創新人才的試驗場。學校獲批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28個,省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5個,23門課程獲批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近年來,蘇大學子每年獲得國家級獎項,500余人次,在全國“挑戰杯”、奧運會等國內外各類大賽中屢屢折桂,在校碩士生以第一作者在《Nature》上發表論文。 學校實施“頂天立地”科技創新戰略,科研創新工作取得累累碩果。人文社科領域,2020年,獲批國家社科基金43項,其中重大項目3項,國家社科基金后期資助項目立項數連續兩年位列全省首位,上升至全國第7位;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一般項目獲立21項,立項數位列全省第一、全國第11位;獲教育部第八屆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人文社會科學)14項,一等獎獲獎數位列全國第11位。自然科學領域,2020年,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1項,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獎2項,全國創新爭先獎1項,中國青年科技獎2項,吳階平醫學獎1項,吳文俊人工智能技術發明一等獎1項,教育部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科學技術)3項;獲批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310項,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重點專項項目7項、課題14項,國防重大項目2項;全年發表三大檢索論文4774篇,其中SCIE收錄3085篇,位列全國高校第26位;學校在2020年度自然指數榜單(NatureIndex)綜合排名位列全球高校第39位、全國高校第11位;19人次入選“全球高被引科學家”,位列全國高校第5位;全年授權知識產權1390項,其中國內發明專利授權681項、國際專利授權29項,實現知識產權轉讓和許可使用210件;;入選國家知識產權局教育部“國家知識產權試點高校”和科學技術部“賦予科研人員職務科技成果所有權或長期使用權試點工作單位”。 學校按照“以國際知名帶動國內一流”的發展思路,全面深入推進教育國際化進程。學校先后與30多個國家(地區)的200余所高校和研究機構建立了校際交流關系。學校每年招收來自80余個國家(地區)的留學生3000多人次。2007年起學校與美國波特蘭州立大學合作建立波特蘭州立大學孔子學院;2010年,入選教育部“中非高校20+20合作計劃”,援建尼日利亞拉各斯大學;2011年,在老撾成功創辦中國第一家境外高校——“老撾蘇州大學”,該校現已成為國家“一帶一路”倡議上的重要驛站和文化名片;2018年,學校發起成立中國—東盟醫學教育大學聯盟,打造中國-東盟健康命運共同體,助推“一帶一路”建設;2019年,蘇州大學紅十字國際學院掛牌成立,助力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設;2020年,學校獲批建立中國-葡萄牙文化遺產保護科學“一帶一路”聯合實驗室。 蘇州大學現有天賜莊校區、獨墅湖校區、陽澄湖校區、未來校區四大校區,占地面積4586畝,建筑面積159萬余平方米;學校圖書資料豐富,藏書超500萬冊,中外文期刊40余萬冊,中外文電子書刊200余萬冊,中外文數據庫118個(含152個子庫)。學校主辦有《蘇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教育科學版和法學版三本學報及《代數集刊》、《現代絲綢科學與技術》、《中國血液流變學》和《語言與符號學研究》等專業學術期刊。其中,《蘇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近五年來,刊文被《新華文摘》和《人大復印報刊資料》等權威二次文獻轉載摘編,其轉載量一直位居綜合性大學學報排名前十。根據2018年中國社會科學評價研究院發布的《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期刊AMI綜合評價報告(2018年)》,蘇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和《教育科學版》雙刊同時被評為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期刊核心期刊,根據2019年南京大學中國社會科學研究評價中心發布的CSSCI來源期刊、擴展版來源期刊(2019年—2020年)目錄,《蘇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仍位居CSSCI核心來源期刊,《蘇州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首度進入CSSCI擴展版來源期刊,《蘇州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