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最新江蘇招生考試院公布的數據,三峽大學科技學院在江蘇招生錄取數據顯示,江蘇考生上三峽大學科技學院的分數在299至299分,位次為153149至45095位次區間內,所以我們預測2023年江蘇高考考生需要考在299至299區間才能上三峽大學科技學院。
一、江蘇考多少分能上三峽大學科技學院
1、2022年江蘇考生上三峽大學科技學院:歷史(歷史+不限)最低分需要477分,錄取最低位次為52363名;
2、2021年江蘇考生上三峽大學科技學院:歷史(歷史+不限)最低分需要479分,錄取最低位次為53737名;
3、2022年江蘇考生上三峽大學科技學院:物理(物理+不限)最低分需要447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53149名;
4、2021年江蘇考生上三峽大學科技學院:物理(物理+不限)最低分需要428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45730名;
5、2020年江蘇考生上三峽大學科技學院:理科最低分需要321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38118名;
6、2020年江蘇考生上三峽大學科技學院:文科最低分需要299分,錄取最低位次為45095名;
二、三峽大學科技學院在江蘇的2020-2022錄取分數線和錄取位次
1、2022年三峽大學科技學院在江蘇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選科要求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2 | 江蘇 | 歷史 | 歷史+不限 | 本科 | 477 | 52363 | 省教育廳 |
2022 | 江蘇 | 物理 | 物理+不限 | 本科 | 447 | 153149 | 省教育廳 |
2、2021年三峽大學科技學院在江蘇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選科要求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1 | 江蘇 | 歷史 | 歷史+不限 | 本科 | 479 | 53737 | 省教育廳 |
2021 | 江蘇 | 物理 | 物理+不限 | 本科 | 428 | 145730 | 省教育廳 |
3、2020年三峽大學科技學院在江蘇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選科要求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0 | 江蘇 | 理科 | - | 本二 | 321 | 138118 | 省教育廳 |
2020 | 江蘇 | 文科 | - | 本二 | 299 | 45095 | 省教育廳 |
什么是征集志愿
“征集志愿”是指對于第一批至第四批第一志愿錄不滿額的院校,在每批次第一志愿錄取完成后,由省教育考試院向社會公布院校招生缺額計劃,考生再根據缺額計劃在當地招生辦填報“征集志愿”,這樣使得第一志愿錄取時落選的考生有第二次重新填報志愿的機會。
征集志愿是在統一招生完之后就進行的,時間一般在統招之后補錄之前。征集志愿表是根據各個省各個地方的具體情況而定。征集志愿是給掉檔同學的又一次機會,凡是參加高考的同學應該時刻關注這些信息。
征集志愿也要認真對待,填報第一志愿也應慎重考慮,有的省份的征集志愿都是平行志愿,同樣也應該把最好的選擇填在第一個。
新高考地區怎樣填報志愿
1、實事求是。
新高考地區的考生要根據高等學校的特點,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對自己希望就讀的高校和專業進行綜合分析,全面考慮、統一安排。知己知彼是正確填報志愿的基礎,志愿不要偏高,但也不要偏低,偏高容易脫離實際,難以實現自己愿望,偏低影響將來發展與成才。
2、拉開梯度。
新高考地區的考生在同一批次內選報院校志愿時,相鄰兩個順序志愿之間應有一定的“差異”。即第一志愿院校選定后,新高考地區的考生在第二志愿、第三志愿、第四志愿欄內選報的院校一般應是連續幾年內生源不是很充足的院校;這種差異不是指兩所院校錄取線的不同或兩所院校知名度的差異。
新高考填報志愿拉開梯度有助于增加考生的錄取機會,新高考地區的考生如果按照這種差異選報志愿,排在后面的院校順序志愿發揮作用的幾率會更大一些。
3、留有余地。
新高考地區的填報志愿要掌握好合理的梯度,在慎重填報第一志愿的前提下,填報第二志愿時不要集中于同一層次,應注意拉開檔次。同時,做到有進有退,退是為了進,在專業上退是為了院校上的進,在院校上的退是為了專業上的進,要充分留有余地,以爭取更多的錄取機會。
三、三峽大學科技學院最新介紹
三峽大學科技學院是經國家教育部備案、湖北省教育廳批準,由三峽大學與宜昌教育實業開發總公司合作舉辦的具有獨立事業法人地位的高校獨立學院。其前身是2000年9月成立的三峽大學宜昌分校;2002年8月,經省教育廳批準更名為三峽大學科技學院;2004年2月,經國家教育部批準重新確認為實施高等學歷教育的高校獨立學院。學院于2010年通過了湖北省獨立學院本科專業教學水平評估,2012年通過了湖北省獨立學院學士學位授予權單位及專業審核評估,具有自主頒發學士學位資格。 學院位于三峽工程所在地、世界水電之都、中國旅游名城——湖北省宜昌市,與三峽大學同一校園,共享三峽大學良好的氛圍和優質的教育資源。學院校園占地面積825畝,開設有39個本科專業和11個專科專業,學科覆蓋工、文、管、經、法、醫、藝等7個學科門類,并具備少數民族預科班、民族班辦學資格。截止2020年10月學院共有在校生10800余人。 學院現有教職工583人,其中專任教師462人(共享大學教師330人),另外聘請校外教師228人。專任教師中,具有碩士以上學位的教師比例為71.65%;具有高級職稱以上的教師比例為33.5%。 三峽大學科技學院在發展過程中以“崇德、尚能、修身、明智”為校訓,始終將深化教學改革,不斷提高教學質量作為實現學院轉型升級的重要突破口,并形成了“以人才培養為中心,以服務于水利電力行業、服務于地方社會經濟建設為宗旨,以三個課堂為載體,為生產第一線培養應用技術型專門人才”的辦學思路,學院教育質量及教學水平得到了較大的提升。近年來,學院本科畢業生就業率一直保持在90%以上,考研上線率始終保持在10%以上,學院學生每年在各類學科競賽中獲省部級以上獎勵150項以上。 展望未來,學院將繼續在規范辦學的基礎上,搶抓機遇,加快轉型升級的步伐,努力實現新的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