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常州機電職業技術學院模具設計與制造普通批專業分數線是多少分
根據2023年常州機電職業技術學院招生辦官方公布的錄取數據,我們可以知道常州機電職業技術學院的模具設計與制造專業在全國各省的最低分數線數據如下:1、常州機電職業技術學院模具設計與制造專業在山西省份2022年的理科科目最低錄取分為309分,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為63571名;
2、常州機電職業技術學院模具設計與制造(辦學地點校本部)(收費標準5300元/年)(學制三年)專業在內蒙古省份2020年的理科科目最低錄取分為261分,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為69389名;
3、常州機電職業技術學院模具設計與制造(5300元/年)專業在安徽省份2021年的理科科目最低錄取分為327分,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為204076名;
4、常州機電職業技術學院模具設計與制造(5300元/年)專業在安徽省份2020年的理科科目最低錄取分為317分,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為205949名;
5、常州機電職業技術學院模具設計與制造(5300元/年)專業在安徽省份2022年的理科科目最低錄取分為399分,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為202161名;
6、常州機電職業技術學院模具設計與制造(5300元/年)專業在安徽省份2022年的文科科目最低錄取分為400分,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為103150名;
7、常州機電職業技術學院模具設計與制造專業在山東省份2020年的綜合科目最低錄取分為347分,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為426584名;
8、常州機電職業技術學院模具設計與制造專業在四川省份2022年的理科科目最低錄取分為315分,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為257934名;
9、常州機電職業技術學院模具設計與制造(語種:不限)專業在貴州省份2022年的理科科目最低錄取分為335分,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為154803名;
10、常州機電職業技術學院模具設計與制造(語種:不限)專業在貴州省份2022年的文科科目最低錄取分為382分,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為95780名;
二、常州機電職業技術學院模具設計與制造專業2019-2022年錄取分數線統計表
專業名稱 | 年份 | 錄取省份 | 科目 | 選科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
常州機電職業技術學院模具設計與制造專業 | 2022 | 山西 | 理科 | - | 309 | 63571 |
常州機電職業技術學院模具設計與制造專業(校本部) | 2022 | 內蒙古 | 理科 | - | 260 | 70009 |
常州機電職業技術學院模具設計與制造專業(辦學地點校本部)(收費標準5300元/年)(學制三年) | 2021 | 內蒙古 | 理科 | - | 194 | 71063 |
常州機電職業技術學院模具設計與制造專業(辦學地點校本部)(收費標準5300元/年)(學制三年) | 2020 | 內蒙古 | 理科 | - | 261 | 69389 |
常州機電職業技術學院模具設計與制造專業 | 2019 | 內蒙古 | 理科 | - | 214 | 74691 |
常州機電職業技術學院模具設計與制造專業 | 2021 | 黑龍江 | 理科 | - | 250 | 89807 |
常州機電職業技術學院模具設計與制造專業 | 2020 | 黑龍江 | 理科 | - | 311 | 87827 |
常州機電職業技術學院模具設計與制造專業 | 2019 | 黑龍江 | 理科 | - | 338 | 82024 |
常州機電職業技術學院模具設計與制造專業 | 2022 | 黑龍江 | 文科 | - | 330 | 34045 |
常州機電職業技術學院模具設計與制造專業 | 2022 | 黑龍江 | 理科 | - | 295 | 88763 |
常州機電職業技術學院模具設計與制造專業 | 2021 | 江蘇 | 物理 | 物理+不限 | 371 | 15967 |
常州機電職業技術學院模具設計與制造專業 | 2020 | 江蘇 | 理科 | - | 299 | 27714 |
常州機電職業技術學院模具設計與制造專業 | 2019 | 江蘇 | 文科 | - | 232 | 11713 |
常州機電職業技術學院模具設計與制造專業 | 2019 | 江蘇 | 理科 | - | 284 | 33689 |
常州機電職業技術學院模具設計與制造專業 | 2022 | 江蘇 | 物理 | 物理+不限 | 397 | 22472 |
常州機電職業技術學院模具設計與制造專業(5300元/年) | 2021 | 安徽 | 理科 | - | 327 | 204076 |
常州機電職業技術學院模具設計與制造專業(5300元/年) | 2020 | 安徽 | 理科 | - | 317 | 205949 |
常州機電職業技術學院模具設計與制造專業 | 2019 | 安徽 | 理科 | - | 304 | 213476 |
常州機電職業技術學院模具設計與制造專業(5300元/年) | 2022 | 安徽 | 理科 | - | 399 | 202161 |
常州機電職業技術學院模具設計與制造專業(5300元/年) | 2022 | 安徽 | 文科 | - | 400 | 103150 |
常州機電職業技術學院模具設計與制造專業 | 2022 | 山東 | 綜合 | 不限 | 414 | 349758 |
常州機電職業技術學院模具設計與制造專業 | 2021 | 山東 | 綜合 | 不限 | 384 | 379142 |
常州機電職業技術學院模具設計與制造專業 | 2020 | 山東 | 綜合 | 物 | 347 | 426584 |
常州機電職業技術學院模具設計與制造專業 | 2019 | 山東 | 理科 | - | 358 | 260041 |
常州機電職業技術學院模具設計與制造專業(5300元/年) | 2021 | 河南 | 理科 | - | 348 | 362820 |
常州機電職業技術學院模具設計與制造專業(5300元/年) | 2020 | 河南 | 理科 | - | 342 | 364119 |
常州機電職業技術學院模具設計與制造專業(辦學地點:常州機電職業技術學院) | 2019 | 河南 | 理科 | - | 289 | 372016 |
常州機電職業技術學院模具設計與制造專業 | 2021 | 湖南 | 物理 | 物理+不限 | 335 | 185710 |
常州機電職業技術學院模具設計與制造專業 | 2020 | 湖南 | 理科 | - | 352 | 175410 |
常州機電職業技術學院模具設計與制造專業 | 2019 | 湖南 | 理科 | - | 312 | 184408 |
常州機電職業技術學院模具設計與制造專業 | 2022 | 湖南 | 物理 | 物理+不限 | 392 | 181880 |
常州機電職業技術學院模具設計與制造專業 | 2022 | 四川 | 理科 | - | 315 | 257934 |
常州機電職業技術學院模具設計與制造專業(語種:不限) | 2022 | 貴州 | 理科 | - | 335 | 154803 |
常州機電職業技術學院模具設計與制造專業(語種:不限) | 2022 | 貴州 | 文科 | - | 382 | 95780 |
常州機電職業技術學院模具設計與制造專業 | 2022 | 甘肅 | 文科 | - | 307 | 63730 |
三、常州機電職業技術學院介紹
常州機電職業技術學院,是一所省屬公辦全日制普通高等學校,隸屬于江蘇省教育廳。學校創辦于1963年,原名常州市機械職業學校,2002年6月獨立升格,現坐落于常州科教城。學校始終秉持“知行并進”的校訓精神,堅持“以人為本、崇尚技術、開放共享、追求卓越”辦學理念,堅持“敬業 愛生 言傳 身教”的教風、“謙虛 好學 嚴謹 創新”的學風,根植智能裝備制造產業,推進產教深度融合,致力于培養適應智能制造發展需要的高素質技術技能型人才,為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學校2010年獲批為國家示范性(骨干)高職院校,2015年通過教育部第二輪人才培養工作評估,2018年獲批為江蘇省高水平高職院校,2019年獲批為*高水平高職學校建設單位。學校占地842畝,建筑面積30多萬平方米,現有全日制在校生12000余名(留學生近400名),教職工760余名。這里有自然與人文的交融,是宜學宜教之地。學校先后被評為全國畢業生就業典型經驗高校、全國高等職業院校服務貢獻50強、育人成效50強、國際影響力50強、高職院校創新創業示范校50強。時任**、*、中央*胡錦濤,時任*政治局委員、國務委員劉延東,時任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兩院院士路甬祥,時任教育部部長周濟,時任教育部部長陳寶生等領導先后到學校視察。學校始終堅持立德樹人,培養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創新“立德與強技目標合一、學生與員工身份合一、學習與勞動項目合一,思想政治教育貫穿人才培養全過程”的“三合一、全過程”育訓模式,打造人才培養高地。完善了“以工作任務為中心、以項目課程為主體”的課程模式,構建了“多元主體、雙線運行、三化管理”的教學質量保障體系。變革課堂學習模式、開展立體化學習評價,形成了基于項目學習的高職“全人格”教學模式,教學改革成果豐碩。學校先后獲國家教學成果一等獎等國家級教學成果獎4項,省級教學成果獎13項;獲國家精品課程6門、省級精品課程30門;“十二五”國家職業教育規劃教材31部、國家精品教材2部、“十三五”職業教育國家規劃教材書目29部、“十三五”江蘇省高等學校重點教材23部;主持國家專業教學資源庫3個,其中工業機器人技術專業國家教學資源庫通過教育部驗收,機械產品檢測檢驗技術和工業設計等2個專業教學資源庫獲教育部立項。學校構建了“三位一體、三定協同、三賽聯動”的專業技能競賽體系,激發學生學習的自主性、積極性和創新性,促進學生的專業能力與職業精神有機融合、螺旋提升,培育了一大批優秀人才。學生先后獲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一等獎21項,二等獎16項,三等獎9項;獲中國國際“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國賽銀獎2項,“挑戰杯-彩虹人生”職業學校創新創效大賽國賽一等獎1項,“挑戰杯”中國大學生創業計劃競賽國賽三等獎1項。學校圍繞智能制造產業鏈、技術鏈、創新鏈、人才鏈,融合人工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