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最新江蘇招生考試院公布的數據,南京城市職業學院在江蘇招生錄取數據顯示,江蘇考生上南京城市職業學院的分數在220至258分,位次為21215至9856位次區間內,所以我們預測2023年江蘇高考考生需要考在220至258區間才能上南京城市職業學院。
一、江蘇考多少分能上南京城市職業學院
1、2022年江蘇考生上南京城市職業學院:歷史(歷史+不限)最低分需要445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4449名;
2、2021年江蘇考生上南京城市職業學院:歷史(歷史+不限)最低分需要447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4805名;
3、2022年江蘇考生上南京城市職業學院:物理(物理+不限)最低分需要408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8469名;
4、2021年江蘇考生上南京城市職業學院:物理(物理+不限)最低分需要220分,錄取最低位次為21215名;
5、2020年江蘇考生上南京城市職業學院:理科最低分需要306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9151名;
6、2020年江蘇考生上南京城市職業學院:文科最低分需要258分,錄取最低位次為9856名;
二、南京城市職業學院在江蘇的2020-2022錄取分數線和錄取位次
1、2022年南京城市職業學院在江蘇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選科要求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2 | 江蘇 | 歷史 | 歷史+不限 | 專科 | 445 | 14449 | 省政府 |
2022 | 江蘇 | 物理 | 物理+不限 | 專科 | 408 | 18469 | 省政府 |
2、2021年南京城市職業學院在江蘇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選科要求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1 | 江蘇 | 歷史 | 歷史+不限 | 專科 | 447 | 14805 | 省政府 |
2021 | 江蘇 | 物理 | 物理+不限 | 專科 | 220 | 21215 | 省政府 |
3、2020年南京城市職業學院在江蘇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選科要求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0 | 江蘇 | 理科 | - | 專科 | 306 | 19151 | 省政府 |
2020 | 江蘇 | 文科 | - | 專科 | 258 | 9856 | 省政府 |
軍校畢業后是怎么分配的
軍校畢業后分配根據四個原則回到原單位、留校、新成立的單位、志愿
軍校畢業后一般是本著哪里需要哪里去、到基層去的原則,沒有固定的分配方向。具體到哪個部隊,還要看軍校畢業當年所在部隊對干部的需求,主要是區域政治部干部部向總政打報告,總政具體調配。
1.軍校畢業學員根據“計劃分配、按需補充、面向基層、專業對口、合理使用”的原則。
2.從地方考入軍校的學員畢業見習期滿后,其工作單位及其崗位屬于現役軍官范圍的,可按規定授予軍銜,工作單位及其崗位屬于文職范圍的,任命為文職干部。
3.初級指揮專業畢業的學員,大學專科軍校畢業定排職,授少尉軍銜。大學本科畢業定副連職,授中尉軍銜。工程技術專業的畢業學員,大學專科軍校畢業的定為專業技術14級,授專業技術少尉軍銜,大學本科畢業的,定為專業技術13級,授專業技術中尉軍銜。
4.分配到院校、科研等單位并從事教學、醫療、科研工作的,大部分被任命為文職干部,其技術等級的確定與專業技術軍官相同。
錄取分數低的一本大學有哪些
大學名稱 | 辦學層次 |
沈陽理工大學 | 一本 |
北京師范大學- | 一本 |
上海電機學院 | 一本 |
廣西醫科大學 | 一本 |
河南財經政法大學 | 一本 |
江西理工大學 | 一本 |
河北工程大學 | 一本 |
北京聯合大學 | 一本 |
河北大學 | 一本 |
遼寧科技大學 | 一本 |
華北理工大學 | 一本 |
海南醫學院 | 一本 |
安徽財經大學 | 一本 |
河北師范大學 | 一本 |
新疆醫科大學 | 一本 |
吉林財經大學 | 一本 |
湖南工業大學 | 一本 |
青島科技大學 | 一本 |
華僑大學 | 一本 |
大連民族大學 | 一本 |
長春中醫藥大學 | 一本 |
湖南商學院 | 一本 |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克拉瑪依校區 | 一本 |
湖北中醫藥大學 | 一本 |
三、南京城市職業學院最新介紹
南京城市職業學院坐落在鐘靈毓秀、人文薈萃的古都南京,是經江蘇省人民政府批準,國家教育部備案,獨立建制的公辦普通高等職業院校。 學院始終堅持以立足地方,面向全省,以現代服務業為主,培養應用型技術技能型人才為主要任務,堅持“立足地方、服務社會、育人為本、彰顯特色”的辦學理念,認真踐行“修德礪能”的校訓精神,大力倡導“進取創新”的校風,“敬業厚生”的教風和“勤學敏行”的學風,積極探索高等職業教育的辦學模式和人才培養模式,不斷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推進綜合素質教育,以教學質量求生存,以專業特色求發展,加速爭創一流高等職業院校。 學院教學設備先進、校園環境優美、生活設施齊全。學院擁有田徑場、足球場、多功能廳在內的活動設施以及與校區配套的學生公寓,為學生提供了良好的學習與生活平臺。為加強學生動手能力,培養實用型人才,學院建設了江蘇省教育廳項目支持的高職人才實訓基地。學院還先后與多家企事業單位建立了穩固的實訓實習關系。 學院設有康養工程學院、智能工程學院、數字文創學院、數字財商學院4個二級學院及思政教學部(馬克思主義學院)、公共教學部,共設有27個專業。學院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以能力為本位,突出人才培養的職業化方向,全面實行“畢業證書、職業技能證書”雙證制度,從而增強學生的就業競爭能力和職業崗位適應能力。學生就業率近年來保持在98%以上。 學院以服務社會為己任,以教書育人、傳播文明為天職,引導學生成人成才,不斷向社會輸送高質量的職業技術人才。學院始終堅持以教學為中心,嚴謹治學,從嚴治教,構建了教書育人、服務育人、管理育人、環境育人的育人機制。 學院教師隊伍實力雄厚,教學經驗豐富,科研能力強。學院采取對外引進和在職培養結合的方針,在不斷引進高層次人才的同時大力培養優秀中青年骨干教師,已形成了一支學歷層次較高、專業結構較為合理、年齡呈梯次分布、有較強學術研究和教學能力、雙師型教師占一定比重、適應產學研一體化高職教育需要的專職教師隊伍。面向未來,南京城市職業學院面臨著新的發展機遇,學院將繼續深化改革,開拓創新,不斷探索富有高等職業教育特色的辦學模式,以開放的姿態迎接新的挑戰,為把學院加快建成國內一流的職業學院而繼續奮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