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最新江蘇招生考試院公布的數據,徐州醫科大學在江蘇招生錄取數據顯示,江蘇考生上徐州醫科大學的分數在317至317分,位次為117776至19034位次區間內,所以我們預測2023年江蘇高考考生需要考在317至317區間才能上徐州醫科大學。
一、江蘇考多少分能上徐州醫科大學
1、2022年江蘇考生上徐州醫科大學:歷史(歷史+不限)最低分需要508分,錄取最低位次為32299名;
2、2022年江蘇考生上徐州醫科大學:歷史(歷史+不限)最低分需要522分,錄取最低位次為24199名;
3、2021年江蘇考生上徐州醫科大學:歷史(歷史+不限)最低分需要507分,錄取最低位次為36770名;
4、2021年江蘇考生上徐州醫科大學:歷史(歷史+不限)最低分需要526分,錄取最低位次為26116名;
5、2022年江蘇考生上徐州醫科大學:物理(物理+不限)最低分需要516分,錄取最低位次為90982名;
6、2021年江蘇考生上徐州醫科大學:物理(物理+化學)最低分需要468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17776名;
7、2020年江蘇考生上徐州醫科大學(定向):理科最低分需要347分,錄取最低位次為83058名;
8、2020年江蘇考生上徐州醫科大學(其它):理科最低分需要351分,錄取最低位次為73952名;
二、徐州醫科大學在江蘇的2020-2022錄取分數線和錄取位次
1、2022年徐州醫科大學在江蘇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選科要求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2 | 江蘇 | 歷史 | 歷史+不限 | 本科 | 508 | 32299 | 省政府 |
2022 | 江蘇 | 歷史 | 歷史+不限 | 本科 | 522 | 24199 | 省政府 |
2022 | 江蘇 | 物理 | 物理+化學 | 本科 | 493 | 114387 | 省政府 |
2022 | 江蘇 | 物理 | 物理+(化學或生物) | 本科 | 500 | 107619 | 省政府 |
2022 | 江蘇 | 物理 | 物理+不限 | 本科 | 501 | 106592 | 省政府 |
2022 | 江蘇 | 物理 | 物理+不限 | 本科 | 516 | 90982 | 省政府 |
2022 | 江蘇 | 物理 | 物理+化學 | 本科 | 520 | 86706 | 省政府 |
2022 | 江蘇 | 物理 | 物理+(化學或生物) | 本科 | 526 | 80351 | 省政府 |
2022 | 江蘇 | 物理 | 物理+(化學或生物) | 本科 | 556 | 48944 | 省政府 |
2022 | 江蘇 | 物理 | 物理+(化學或生物) | 本科 | 580 | 27305 | 省政府 |
2、2021年徐州醫科大學在江蘇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選科要求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1 | 江蘇 | 歷史 | 歷史+不限 | 本科 | 507 | 36770 | 省政府 |
2021 | 江蘇 | 歷史 | 歷史+不限 | 本科 | 526 | 26116 | 省政府 |
2021 | 江蘇 | 物理 | 物理+化學 | 本科 | 468 | 117776 | 省政府 |
2021 | 江蘇 | 物理 | 物理+不限 | 本科 | 483 | 103709 | 省政府 |
2021 | 江蘇 | 物理 | 物理+(化學或生物) | 本科 | 484 | 102728 | 省政府 |
2021 | 江蘇 | 物理 | 物理+不限 | 本科 | 488 | 98727 | 省政府 |
2021 | 江蘇 | 物理 | 物理+化學 | 本科 | 504 | 82413 | 省政府 |
2021 | 江蘇 | 物理 | 物理+(化學或生物) | 本科 | 511 | 75086 | 省政府 |
2021 | 江蘇 | 物理 | 物理+(化學或生物) | 本科 | 549 | 38724 | 省政府 |
2021 | 江蘇 | 物理 | 物理+(化學或生物) | 本科 | 563 | 27736 | 省政府 |
3、2020年徐州醫科大學在江蘇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選科要求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0 | 江蘇 | 理科 | - | 本一 | 347 | 83058 | 省政府 |
2020 | 江蘇 | 理科 | - | 本一 | 351 | 73952 | 省政府 |
2020 | 江蘇 | 理科 | - | 本一 | 370 | 34732 | 省政府 |
2020 | 江蘇 | 理科 | - | 本二 | 336 | 107860 | 省政府 |
2020 | 江蘇 | 文科 | - | 本一 | 344 | 19034 | 省政府 |
2020 | 江蘇 | 文科 | - | 本二 | 317 | 35721 | 省政府 |
本科第一批:為教育部直屬高校、“211工程”院校、部省共建的原部委所屬重點高校、經批準參加本批錄取的高校(專業)。
二本最好的傳媒大學有哪些
二本最好的傳媒大學1、浙江傳媒學院
這所傳媒學院作為我國二本傳媒學院中排名最靠前的一所,素有"北有北廣,南有浙廣"之稱,是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和浙江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是目前全國培養廣播影視及其他傳媒專門人才的主要基地之一。建校30多年來學校為中央和地方傳媒行業輸送了大批專業人才。
二本最好的傳媒大學2、山西傳媒學院
它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和山西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中國培養廣播影視及其他傳媒專門人才的主要基地之一,多年來為中央和各級各類傳媒領域培養了大批專業人才,在業界人士口中有“老華廣”之稱。作為我國第三大傳媒院校,是全國三所公辦傳媒本科院校之一,實力也是不可小覷的。
二本最好的傳媒大學3、四川傳媒學院
它是經教育部批準設立的全日制本科院校,是四川師范大學研究生培養基地,學校先后榮獲全國先進獨立學院、全國優秀院校、全國教育教學管理示范高校等稱號。
三、徐州醫科大學最新介紹
徐州醫科大學的歷史最早可追溯至創辦于1934年的江蘇省立醫政學院,1958年由南京醫學院分遷至徐州成立南京醫學院徐州分院,1960年定名為徐州醫學院,2017年更名為徐州醫科大學。六十余年來,學校不斷發揚“艱苦創業、不斷創新、勇于創優”的優良傳統,大力實施“人才強校、質量立校、科技興校、特色名校、文化鑄校”的發展戰略,堅持“創新型發展”“選擇性優秀”“關聯性拉動”的發展思路,走出了一條極具特色的發展之路,是整個淮海經濟區辦學歷史悠久、辦學特色鮮明的一所高等醫學院校,也是該地區醫學教育、醫學科研和醫療服務的中心。 學校設18個學院(部)、21所附屬醫院、15所臨床學院,有全日制在校生16000余人,教職工1300余人。設置28個本科專業,涵蓋醫、理、工、管4個學科門類。有臨床醫學、生物學2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臨床醫學、基礎醫學、生物學、生物醫學工程、藥學、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醫學技術7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和臨床醫學、口腔醫學、藥學、公共衛生、護理5個專業學位授權點,具備碩士研究生推免權,并設有生物學、臨床醫學2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和臨床醫學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形成了從本科生、研究生到博士后,從全日制到成人教育、留學生教育全方位、多層次的教育體系。 學校堅持以教學工作為中心,深化教學改革,規范教學管理,教學質量不斷提高,通過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審核評估。擁有國家級一流專業建設點、國家級特色專業建設點、國家級規劃教材、國家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和國家級教學團隊,是國家第一批臨床醫學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模式改革試點高校;通過教育部臨床醫學專業認證,認證有效期7年;獲國家級教學成果一等獎、二等獎各1項,以及省級教學成果特等獎等一批省部級獎項;獲國家級“卓越醫生教育培養計劃”項目和中央財政支持地方高校發展專項資金建設項目多項,以及一批省級品牌專業、重點專業(類)、精品課程和教材、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和實踐教育中心。 學校高度重視學科建設和科研工作,建有一批省級重點學科和省優勢學科群,其中臨床醫學、藥理學與毒理學、神經科學與行為學ESI排名全球前1%;獲得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國家藥監局重點實驗室、省協同創新中心、省級重點實驗室、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一批科研平臺。近五年,學校承擔各級各類科研項目1000余項,其中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3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200余項;發表SCI、EI等收錄論文近千篇,其中在美國科學院刊等高水平期刊發表論文多篇;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國家自然科學獎等省部級以上科研成果獎勵20余項。 學校不斷加大師資隊伍建設力度,加快高層次優秀人才的培養和引進,師資隊伍數量穩步增長、結構持續優化。有*特聘教授、全國優秀教師、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全國衛生系統先進工作者、享受政府特殊津貼專家,以及江蘇特聘教授、江蘇省教學名師、江蘇省優秀教育工作者、江蘇省“雙創計劃”、江蘇省科技創新團隊、江蘇省“333工程”、“六大人才高峰”、“青藍工程”等一批優秀教師和團隊。 近年來,學校不斷加強對外交流與合作,先后與美國哈佛大學、英國帝國理工大學、新加坡國立大學、澳大利亞伍倫貢大學、韓國延世大學等30多所海外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建立校際合作關系,在美國北卡羅來納大學教堂山分校、英國卡迪夫大學等高校建立師資培訓基地。此外,學校還多次主辦(承辦)國際學術會議,學校的國際影響力進一步擴大。 麻醉學教育是學校的特色和優勢。學校在全國率先創設麻醉學本科專業,并建設成為全國“高等學校特色專業”,麻醉學教學團隊是“國家級優秀教學團隊”,麻醉學教學成果榮獲國家級教學成果一等獎、二等獎。麻醉學學科先后獲評國家級重點學科培育建設點、國家藥監局重點實驗室、江蘇省重點實驗室、江蘇省臨床重點專科、江蘇省醫學重點學科和江蘇省“135工程”重點學科,是全國衛生專業技術職稱考試麻醉學專業命題基地。學校在全國率先開設麻醉學專業“5+3銜接”方向。全國高等教育學會麻醉學教育研究會、江蘇省麻醉研究所均掛靠在我校。學校主辦的《國際麻醉學與復蘇雜志》在國內外具有較大影響。學校因此被譽為“中國麻醉學人才培養的搖籃”。 學校堅持立德樹人,以質量為生命線,為社會培養了大批高級醫療衛生人才。學校先后被評為江蘇省師資隊伍建設先進高校、江蘇省科技工作先進高校、江蘇省高校校風建設優秀單位、黨的建設和思想政治工作先進高校、江蘇省高等學校和諧校園、江蘇省文明單位等,贏得了社會的廣泛認可。 當前,學校全體師生員工正秉承“以德載醫、博學創新”的校訓精神,按照“立足江蘇,輻射全國,面向世界”的辦學定位,團結一致,鼓足干勁,朝著“建設特色鮮明、國內先進的高水平醫科大學”的目標而努力奮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