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江蘇信息職業技術學院智能產品開發與應用普通批專業分數線是多少分
根據2023年江蘇信息職業技術學院招生辦官方公布的錄取數據,我們可以知道江蘇信息職業技術學院的智能產品開發與應用專業在全國各省的最低分數線數據如下:1、江蘇信息職業技術學院智能產品開發與應用專業在江蘇省份2021年的歷史科目最低錄取分為265分,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為40643名;
2、江蘇信息職業技術學院智能產品開發與應用專業在江蘇省份2021年的物理科目最低錄取分為362分,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為16921名;
3、江蘇信息職業技術學院智能產品開發專業在江蘇省份2020年的文科科目最低錄取分為233分,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為13086名;
4、江蘇信息職業技術學院智能產品開發專業在江蘇省份2020年的理科科目最低錄取分為306分,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為19151名;
5、江蘇信息職業技術學院智能產品開發與應用(5300元/年)專業在安徽省份2021年的理科科目最低錄取分為270分,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為217920名;
6、江蘇信息職業技術學院智能產品開發與應用專業在江西省份2021年的理科科目最低錄取分為336分,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為-名;
二、江蘇信息職業技術學院智能產品開發與應用專業2019-2022年錄取分數線統計表
專業名稱 | 年份 | 錄取省份 | 科目 | 選科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
江蘇信息職業技術學院智能產品開發與應用專業 | 2021 | 江蘇 | 歷史 | 歷史+不限 | 265 | 40643 |
江蘇信息職業技術學院智能產品開發與應用專業 | 2021 | 江蘇 | 物理 | 物理+不限 | 362 | 16921 |
江蘇信息職業技術學院智能產品開發專業 | 2020 | 江蘇 | 文科 | - | 233 | 13086 |
江蘇信息職業技術學院智能產品開發專業 | 2020 | 江蘇 | 理科 | - | 306 | 19151 |
江蘇信息職業技術學院智能產品開發與應用專業(5300元/年) | 2021 | 安徽 | 理科 | - | 270 | 217920 |
江蘇信息職業技術學院智能產品開發與應用專業 | 2021 | 江西 | 理科 | - | 336 | - |
三、江蘇信息職業技術學院介紹
江蘇信息職業技術學院是江蘇省人民政府批準、教育部備案的國有公辦普通高等學校,是江蘇省示范性高等職業院校。學校的前身蘇南工人技術學校創建于1953年,是新中國第一所電子類中等專業學校,1960年更名為無錫無線電工業學校。2002年8月,國家級重點中專無錫無線電工業學校和創建于1997年的國家級職教中心無錫市錫山職教中心合并,實現了人才培養層次的提高和建制的升格,邁上了高等職業教育的新征程。68年來,學校始終與國家和民族的命運休戚與共,走出了一條堅持與探索、繼承與創新、奮斗與超越交相輝映的科學發展之路,8萬多名校友秉承“養正修能”的校訓,弘揚“立德樹人”的校風,生生不息,薪火傳承,展示了學院的文化底蘊和辦學理念,反映了學校的整體價值追求。新的歷史時期,學校正努力建設以物聯網技術融合現代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的發展,信息特色鮮明、一流企業認可、人民滿意的高水平高職名校。 學校坐落在美麗的太湖之濱無錫市,現設有藕塘和東亭兩個校區,占地面積1165畝,建筑面積34萬平方米,擁有實驗實訓教學儀器設備1.8億多元,圖書75萬多冊,目前注冊在校生12000多人,現有教職工620人,其中高級職稱198人,具有碩士、博士學位教職工398人,專業課教師“雙師素質”比例達90%以上。 學校積極實施人才強校戰略,致力于打造一支高水平“雙師”素質教師隊伍。現有全國優秀教師1名、省教學名師1人,省“333高層次人才培養工程”中青年領軍人才1名,省“333高層次人才培養工程”中青年學術技術帶頭人9名,省“青藍工程”中青年學術帶頭人培養對象4名、骨干教師培養對象19名,“六大人才高峰”項目資助培養對象3名。省級優秀科技創新團隊3個,省“青藍工程”科技創新團隊1個,省“青藍工程”優秀教學團隊3個,省級社科優秀創新團隊培育點1個,市級名師(技能大師)工作室4個。柔性引進了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國家973物聯網首席科學家以及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等擔任學校戰略發展顧問,聘請了800多名企事業單位的管理、技術骨干擔任兼職教師。 學校專業設置和專業方向緊密契合區域經濟發展和產業結構調整。學校現設有微電子學院、智能工程學院、汽車與智能交通學院、物聯網工程學院(信息安全學院)、藝術設計學院、商學院、建筑工程學院、人工智能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士官學院、基礎課部、體育部、海外教育學院、繼續教育學院、創新創業學院共15個教學機構。現有招生專業38個,其中中央財政支持的重點建設專業2個、省品牌專業2個、省重點建設專業群4個、省骨干專業5個、省特色專業3個,高職本科貫通培養“4+0”“3+2”專業6個,士官生培養專業2個。學校建設智能物聯網、集成電路、智能制造、汽車技術服務、智慧商業專業群,協同發展智慧建造、數字創意設計與制作專業群,形成以物聯網技術融合現代制造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