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最新江蘇招生考試院公布的數據,南京理工大學泰州科技學院在江蘇招生錄取數據顯示,江蘇考生上南京理工大學泰州科技學院的分數在312至312分,位次為139472至38571位次區間內,所以我們預測2023年江蘇高考考生需要考在312至312區間才能上南京理工大學泰州科技學院。
一、江蘇考多少分能上南京理工大學泰州科技學院
1、2022年江蘇考生上南京理工大學泰州科技學院:歷史(歷史+不限)最低分需要484分,錄取最低位次為47732名;
2、2021年江蘇考生上南京理工大學泰州科技學院:歷史(歷史+不限)最低分需要487分,錄取最低位次為48927名;
3、2022年江蘇考生上南京理工大學泰州科技學院:物理(物理+化學)最低分需要465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39472名;
4、2022年江蘇考生上南京理工大學泰州科技學院:物理(物理+不限)最低分需要478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28317名;
5、2021年江蘇考生上南京理工大學泰州科技學院:物理(物理+不限)最低分需要456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27775名;
6、2021年江蘇考生上南京理工大學泰州科技學院:物理(物理+不限)最低分需要461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23723名;
7、2021年江蘇考生上南京理工大學泰州科技學院:物理(物理+不限)最低分需要463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22078名;
8、2020年江蘇考生上南京理工大學泰州科技學院:理科最低分需要341分,錄取最低位次為96789名;
二、南京理工大學泰州科技學院在江蘇的2020-2022錄取分數線和錄取位次
1、2022年南京理工大學泰州科技學院在江蘇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選科要求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2 | 江蘇 | 歷史 | 歷史+不限 | 本科 | 484 | 47732 | 省教育廳 |
2022 | 江蘇 | 物理 | 物理+化學 | 本科 | 465 | 139472 | 省教育廳 |
2022 | 江蘇 | 物理 | 物理+不限 | 本科 | 468 | 136960 | 省教育廳 |
2022 | 江蘇 | 物理 | 物理+(化學或生物) | 本科 | 469 | 136094 | 省教育廳 |
2022 | 江蘇 | 物理 | 物理+不限 | 本科 | 476 | 130100 | 省教育廳 |
2022 | 江蘇 | 物理 | 物理+不限 | 本科 | 476 | 130100 | 省教育廳 |
2022 | 江蘇 | 物理 | 物理+不限 | 本科 | 478 | 128317 | 省教育廳 |
2022 | 江蘇 | 物理 | 物理+不限 | 本科 | 480 | 126494 | 省教育廳 |
2、2021年南京理工大學泰州科技學院在江蘇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選科要求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1 | 江蘇 | 歷史 | 歷史+不限 | 本科 | 487 | 48927 | 省教育廳 |
2021 | 江蘇 | 物理 | 物理+不限 | 本科 | 455 | 128528 | 省教育廳 |
2021 | 江蘇 | 物理 | 物理+不限 | 本科 | 456 | 127775 | 省教育廳 |
2021 | 江蘇 | 物理 | 物理+不限 | 本科 | 461 | 123723 | 省教育廳 |
2021 | 江蘇 | 物理 | 物理+不限 | 本科 | 463 | 122078 | 省教育廳 |
2021 | 江蘇 | 物理 | 物理+不限 | 本科 | 464 | 121252 | 省教育廳 |
2021 | 江蘇 | 物理 | 物理+不限 | 本科 | 467 | 118624 | 省教育廳 |
3、2020年南京理工大學泰州科技學院在江蘇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選科要求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0 | 江蘇 | 理科 | - | 本二 | 341 | 96789 | 省教育廳 |
2020 | 江蘇 | 文科 | - | 本二 | 312 | 38571 | 省教育廳 |
專業代碼有字母是什么意思
專業代碼中字母代表專業類別。專業代碼加有's'者為在少數高校試點的目錄外專業。
專業代碼加有'h'者為中外合作辦學機構設置的專業。
A:表示自考專科,面向社會考生,可在各個縣區自考辦報名。
B:表示獨立本科,是為各類高等教育形式的專科畢業生取得本科學歷,而獨立設置的專業。面向社會考生,可在各個縣區自考辦報名。
C:表示本科專業,它分為“可銜接的基礎科段”和“本科段”,比如:C000000(基礎科段),這種就表示這個專業是專科專業。注意,有的省不會在后面備注它是什么科段,但對同學們沒有影響,因為報考的時候并不需要關注專業代碼,這些代碼只是考試院便于管理專業而制定的。
學校名稱加有'※'者為經教育部批準和確認的獨立學院。
備注中加有'○藝'者為可按藝術類專業招生辦法招生的非藝術類本科專業。
阿拉伯數字組成,前兩位代表專業所在門類,中間兩位代表專業所在學科,最后兩位代表改專業的標識符號。
填報平行志愿有什么技巧
1、合理組合院校志愿。不宜全部填報高分段院校,也不必全部填報低分段院校。考生可以根據自己高考成績、個人興趣愛好、身體條件等因素,在有可能被錄取的院校范圍中,合理、有序組合院校志愿。
一般來說,平行志愿填報按照“沖一沖、穩一穩、保一保”原則。
沖一沖:把有希望夠得著的理想學校作為A志愿;
穩一穩:把與自己成績“門當戶對”的學校作為B志愿;
保一保:把比自己成績稍低點的學校作為C志愿。
不過,要注意的是,“沖一沖”要慎重,要有一定把握,而不是盲目亂沖,當然某些省份志愿有幾十個上百個,少數幾個亂沖也無妨。
同時各志愿間要拉開梯度,如果考生定位不準確,一味追求最理想的高校,志愿填報過高(比如多個平行院校志愿之間沒有拉開梯度),就可能導致所填報的幾個院校志愿全部落空。
2、要將最想上的院校填報在平行志愿的前列。由于平行院校志愿是有先后順序的,當考生填報的平行院校志愿中,有2所以上符合投檔條件時,計算機系統會將考生電子檔案投檔到排序在前的院校。因此,考生要將最想上的院校填在平行志愿的前列。
同時填報的專業志愿不要過少。如果考生只報考某些院校的一兩個專業,當考生檔案被投檔到招生院校后,就有可能因總分或相關科目成績偏低、不服從院校專業調劑、身體條件受限等原因,面臨投檔后被退檔的風險。
三、南京理工大學泰州科技學院最新介紹
南京理工大學泰州科技學院成立于2004年6月,是國家教育部和江蘇省人民政府批準設立,由國家首批“211工程”重點建設院校——南京理工大學和泰州市人民政府合作舉辦的本科高校,培養全日制普通本科生。 辦學以來,學校充分依托南京理工大學優質資源,確立了“明體達用”的校訓和“求真務實、自強不息”的校風,致力于建設特色鮮明的高水平應用型大學,走出了一條適應社會經濟和產業發展需求,既充分發揮高水平母體學校支撐優勢,又真正體現自身辦學特色的發展之路。 修身治學 理想園地 學校地處素有“漢唐古郡、淮海名區”之稱的泰州市主城區,占地1003畝,校舍30萬平方米,校園布局大氣舒朗,現代氣息濃郁,教學設施先進齊備,生活配套完善便利,建有10大實驗實訓中心;紙型藏書近88萬冊,電子圖書212萬余種,電子期刊近3萬種,為10626名在校學生潛心求學、健康成長提供了優越條件。 優勢專業 特色彰顯 學校積極對接國家、省市重大產業發展戰略和長三角主導、支柱、新興產業鏈,設立智能制造學院、計算機科學與工程學院、電子電氣工程學院、城市建設與設計學院、環境與制藥工程學院、商學院、外國語學院7個二級學院和基礎科學部、馬克思主義理論教學研究部2個教學部。 學校依托母體校學科專業優勢,開設涉及工、經、管、文、藝等五大學科門類的28個本科專業、59個特色專業方向,形成了緊密對接產業鏈的應用型專業體系。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環境工程、會計學、土木工程、機械工程、軟件工程等6個專業入選江蘇省高校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軟件工程、會計學、電子信息工程、機械工程、機械電子工程等6個專業被認定為江蘇省獨立學院星級專業。一門課程獲批國家首批線上線下混合式一流本科課程,是江蘇省唯一獲此殊榮的獨立學院;1部教材入選江蘇省本科優秀培育教材。 雄厚師資 優質教學 學校依托母體校雄厚師資力量,形成了一支以南理工教師、自有教師為主體,以行業(企業)專家為補充的學術型、工程型相得益彰的高素質師資隊伍,為卓越工程人才培養提供了可靠保障。學校領導由南京理工大學委派,學校發展咨詢委員會和各專業(集群)指導委員會由南京理工大學、政府部門及相關行業企業知名專家、高管擔任。學校還聘請了包括國家*、青年*在內的百余名各領域專家學者擔任特聘教授、客座教授、產業教授。 省級教學名師領銜的名師團隊、博士團隊和大批優秀中青年教學骨干,活躍在學校教學科研一線,大批優秀青年教師連年入選江蘇省“333高層次人才培養工程”“六大人才高峰”“青藍工程”等高層次人才培養項目,獲評“優秀教育工作者”“師德模范”“育人之星”等榮譽稱號,獲得南京理工大學、中國計量大學等高校碩士生導師資格,在全國高等院校工程應用技術教師大賽、江蘇省高校“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現場教學競賽、江蘇省高校土木工程青年教師講課競賽等教學競賽中摘金奪銀。2個創新工作室入選江蘇省教科系統示范性勞模和工匠人才創新工作室。 特色培養 多元成才 學校積極營造因材施教、因勢利導、尊重個性、激發潛能的教育環境,以入選教育部產教融合創新項目試點院校為契機,不斷深化“政校行企”四方聯動、協同育人模式,組建機器人學院、大數據學院、電源技術學院、3D學院等特色行業學院,培養高素質、應用型人才。 創新創業成果豐碩。僅以來,學生科技創新團隊在國家、省市各級各類學科競賽和科技創新賽事中屢獲佳績,榮獲省部級以上獎勵1463項,其中國家級獎項355項。中國高等教育學會發布的“全國高校機器人競賽創新指數”顯示,學校連續兩年進入全國高校機器人競賽指數(本科)TOP10%-30%,排名居江蘇高校第七,全國獨立學院第一。學校與泰州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合作共建的泰州市大學生創業園,作為省內獨立學院中唯一一家,入選“江蘇省大學生創新創業示范基地”,同時獲批泰州市大學生創業示范基地、泰州市眾創空間等,學生創業項目入選江蘇省高校創新創業“金種子”孵育項目。 就業深造渠道暢通。學校設立培優班,碩士研究生錄取率穩步攀升,部分專業考研升學率達36%;積極拓展國際交流與合作,先后與英國伯明翰城市大學、德國手工業協會、法國梅斯國立工程師學院(ENIM)中國辦公室簽署合作協議,與意大利教育中心合作成立“意大利高等教育交流中心”,在中意高校交換生計劃、“馬可波羅計劃”和“圖蘭朵計劃”等方面開展合作。學校歷屆畢業生平均就業率97%,86%的畢業生面向江浙滬就業。2020屆畢業生對母校的滿意度達98%,用人單位對畢業生的總體滿意度達90%。學校兩度榮獲“江蘇省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先進集體”稱號,并被江蘇省教育廳授予2020年“江蘇省就業工作量化考核A等”高校。 校園活動豐富多彩。學生社團活動欣欣向榮,45個涉及學術科技、社會實踐、體育競技、文化藝術、健康素質等學生發展各方面的社團,為廣大學子提供了施展才華、飛揚個性的廣闊天地。校園文化活動精彩紛呈,“卓越工程師講壇”“鳳鳴講壇”“大學生科技文化節”“彩虹音樂節”“讀書節”“美育月”“外語節”等成為校園文化品牌。心理協會榮獲江蘇省“百優社團”稱號,青年志愿者協會被授予“江蘇省優秀青年志愿服務行動組織獎”,廣大學子屢獲“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江蘇省大學生校園青春榜樣”“江蘇省魅力團支書”“江蘇省優秀青年志愿者”等榮譽稱號。 社會服務 成效顯現 學校積極立足地方提升應用科研水平,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立項、省自然科學基金立項、省企業博士集聚計劃立項、省“333”人才資助項目等縱橫向科研課題,并逐步實現了科研成果的工程化和產業化,形成了教學科研互動,科研反哺教學的良好局面。 學校在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中彰顯責任與價值。“政、校、行、企”聯合共建高水平科研服務平臺,成立“檢驗檢測中心、智造技術中心、大數據應用創新中心”三大區域共享型N協同平臺;與泰州市合作共建泰州節能與新能源產業研究院(泰州市三大重點產業研究院之一)、泰州市吉祥文化研究所等;獲批市級環境檢測科技公共服務平臺、市級裝備智能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市級BIM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牽頭成立泰州市工程師學會、泰州市機器人學會等。 面向地方打造學歷提升、非學歷教育培養的繼續教育品牌,廣泛開展校企合作班、社會培訓,承接各類社會化考試。學校入選首批“江蘇省產業人才培訓示范基地”;中國環境保護產業協會繼續教育與培訓基地落戶我校。 贊譽鵲起 社會滿意 自創辦以來,學校辦學特色日益彰顯,綜合實力顯著增強,社會美譽度與日俱增,先后被列為全國CDIO工程教育改革試點高校、教育部產教融合創新項目試點高校、教育部“1+X”證書試點院校、教育部“智慧教學試點項目”單位、全國應用技術大學(學院)聯盟校、“全國應用型人才培養工程”培養基地,入選江蘇省高等教育學會副會長單位、中國高等教育學會理事單位。 學校兩度獲評“江蘇省文明校園”“江蘇省畢業生就業工作先進集體”稱號,獲評“江蘇省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先進集體”、“江蘇省高等學校信息化建設先進集體”、“江蘇省科普教育基地”、“江蘇省平安校園”、“江蘇省高校文明宿舍先進單位”、“江蘇省高校文明食堂先進單位”。 學校辦學實踐得到了教育部、省教育廳領導和國內、省內高等教育專家的充分認可,得到了行業企業的充分信任,并被《中國高等教育》連續刊載,被《中國教育報》頭版頭條“砥礪奮進的五年——教育新實踐”專題報道。 在艾瑞深校友會網“2021中國民辦大學(含獨立學院)排行榜”中,我校穩居6星級中國頂尖民辦大學行列,綜合實力躍居2021校友會中國民辦大學排行榜前8強,江蘇民辦大學第1位。 “十四五”時期,我校將緊緊圍繞“質量立校、質量興校、質量強校”的發展主題,秉持“質量至上、能力為本、改革創新、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夯實基礎、凝聚特色、激發活力、提質增效,全面加快建設特色鮮明的高水平應用型大學! (數據截止到2021年4月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