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常州大學消防工程普通批專業分數線是多少分
根據2023年常州大學招生辦官方公布的錄取數據,我們可以知道常州大學的消防工程專業在全國各省的最低分數線數據如下:1、常州大學消防工程專業在山東省份2021年的綜合科目最低錄取分為526分,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為97729名;
2、常州大學消防工程專業在山東省份2022年的綜合科目最低錄取分為522分,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為104988名;
3、常州大學消防工程(辦學地點科教城校區)專業在湖南省份2021年的物理科目最低錄取分為547分,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為41510名;
4、常州大學消防工程專業在海南省份2022年的綜合科目最低錄取分為564分,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為17122名;
5、常州大學消防工程專業在四川省份2022年的理科科目最低錄取分為520分,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為77930名;
6、常州大學消防工程專業在青海省份2021年的理科科目最低錄取分為396分,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為8815名;
7、常州大學消防工程(年收費5800元)專業在青海省份2020年的理科科目最低錄取分為414分,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為7538名;
8、常州大學消防工程專業在青海省份2022年的理科科目最低錄取分為352分,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為14087名;
9、常州大學消防工程專業在新疆省份2020年的理科科目最低錄取分為457分,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為13357名;
10、常州大學消防工程專業在新疆省份2022年的理科科目最低錄取分為431分,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為12665名;
二、常州大學消防工程專業2019-2022年錄取分數線統計表
專業名稱 | 年份 | 錄取省份 | 科目 | 選科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
常州大學消防工程專業(語種:不限)(口試:否)(科教城校區) | 2022 | 天津 | 綜合 | 化 | 543 | 26037 |
常州大學消防工程專業(辦學地點科教城校區) | 2022 | 山西 | 理科 | - | - | - |
常州大學消防工程專業(科教城校區) | 2022 | 內蒙古 | 理科 | - | 427 | 30146 |
常州大學消防工程專業 | 2020 | 江蘇 | 理科 | - | 353 | 69326 |
常州大學消防工程專業(5800元/年) | 2021 | 安徽 | 理科 | - | 488 | 88993 |
常州大學消防工程專業(5800元/年) | 2020 | 安徽 | 理科 | - | 586 | 29257 |
常州大學消防工程專業(5800元/年) | 2022 | 安徽 | 理科 | - | 536 | 50605 |
常州大學消防工程專業 | 2021 | 福建 | 物理 | 物理+選考化學 | 537 | 34903 |
常州大學消防工程專業 | 2022 | 福建 | 物理 | 物理+選考化學 | 507 | 48165 |
常州大學消防工程專業 | 2021 | 江西 | 理科 | - | 534 | 38541 |
常州大學消防工程專業 | 2022 | 江西 | 理科 | - | 533 | 33699 |
常州大學消防工程專業 | 2021 | 山東 | 綜合 | 化 | 526 | 97729 |
常州大學消防工程專業 | 2022 | 山東 | 綜合 | 化 | 522 | 104988 |
常州大學消防工程專業(5800元/年;辦學地點科教城校區) | 2021 | 河南 | 理科 | - | 536 | 92075 |
常州大學消防工程專業(5800元/年;辦學地點科教城校區) | 2022 | 河南 | 理科 | - | 531 | 85142 |
常州大學消防工程專業(辦學地點科教城校區) | 2021 | 湖北 | 物理 | 物理+化學 | 527 | 53339 |
常州大學消防工程專業(辦學地點:科教城校區) | 2022 | 湖北 | 物理 | 物理+化學 | 514 | 53202 |
常州大學消防工程專業(辦學地點科教城校區) | 2021 | 湖南 | 物理 | 物理+化學 | 547 | 41510 |
常州大學消防工程專業(辦學地點:科教城校區) | 2022 | 湖南 | 物理 | 物理+化學 | 513 | 59621 |
常州大學消防工程專業 | 2021 | 廣東 | 物理 | 物理+化學 | 534 | 88743 |
常州大學消防工程專業 | 2020 | 廣東 | 理科 | - | 528 | 76055 |
常州大學消防工程專業住宿費:待定,辦學地點:科教城校區 | 2022 | 廣東 | 物理 | 物理+化學 | 534 | 92403 |
常州大學消防工程專業(理工類,4年,5800元/年,在科教城校區辦學) | 2022 | 廣西 | 理科 | - | 441 | 67880 |
常州大學消防工程專業 | 2022 | 海南 | 綜合 | 化 | 564 | 17122 |
常州大學消防工程專業(辦學地點科教城校區。) | 2022 | 重慶 | 物理 | 物理+化學 | 498 | 43615 |
常州大學消防工程專業(科教城校區) | 2021 | 四川 | 理科 | - | 523 | 80942 |
常州大學消防工程專業(武進校區) | 2020 | 四川 | 理科 | - | 563 | 51609 |
常州大學消防工程專業 | 2022 | 四川 | 理科 | - | 520 | 77930 |
常州大學消防工程專業(科教城校區)(語種:不限) | 2021 | 貴州 | 理科 | - | 480 | 35535 |
常州大學消防工程專業(科教城校區)(語種:不限) | 2022 | 貴州 | 理科 | - | 467 | 40781 |
常州大學消防工程專業 | 2022 | 云南 | 理科 | - | 517 | 39191 |
常州大學消防工程專業 | 2021 | 甘肅 | 理科 | - | 464 | 25166 |
常州大學消防工程專業 | 2022 | 甘肅 | 理科 | - | 457 | 27417 |
常州大學消防工程專業 | 2021 | 青海 | 理科 | - | 396 | 8815 |
常州大學消防工程專業(年收費5800元) | 2020 | 青海 | 理科 | - | 414 | 7538 |
常州大學消防工程專業 | 2022 | 青海 | 理科 | - | 352 | 14087 |
常州大學消防工程專業 | 2021 | 新疆 | 理科 | - | 443 | 12637 |
常州大學消防工程專業 | 2020 | 新疆 | 理科 | - | 457 | 13357 |
常州大學消防工程專業 | 2022 | 新疆 | 理科 | - | 431 | 12665 |
三、常州大學介紹
常州大學坐落于經濟繁榮、人文薈萃的江南歷史文化名城——江蘇常州,是江蘇省人民政府與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有限公司、中國石油化工集團有限公司及中國海洋石油集團有限公司共建的省屬全日制本科院校,江蘇高水平大學建設高峰計劃建設高校,以及江蘇省教育廳與常州市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學校始建于1978年,前身為南京化工學院無錫分院、常州分院。1981年經國務院批準,學校定名為江蘇化工學院;1992年成為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管理的部屬院校,并更名為江蘇石油化工學院;2002年更名為江蘇工業學院;2010年更名為常州大學。學校歷經43年的發展,現已建成完整的學士—碩士—博士人才培養體系以及多層次的科學研究和社會服務體系。2020年學校在軟科中國大學排名中位居全國第129位。學校以“責任”為校訓,秉承“勇擔責任,追求卓越”的學校精神和“以人為美、育人為本,開放辦學、協同發展”的辦學理念,積極培養具有創新精神、責任意識、專業素養、協作品質、國際視野的適應社會發展需要的高級應用型人才。學;A設施齊全,辦學條件優良。現有科教城、西太湖兩個校區,校園占地面積2000余畝,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逾5億元。學校設有21個學院,有全日制本科生20600人,博士、碩士研究生3900人。同時設立繼續教育學院(李公樸社會教育學院)和常州大學懷德學院(獨立學院)。學校學科門類較為齊全,學科特色較為鮮明,涵蓋工學、理學、管理學、經濟學、文學、法學、藝術學、醫學、農學、教育學等十大學科門類,F有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2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15個、專業碩士學位授權點17個。擁有省優勢學科2個、省“十三五”重點學科7個,化學、材料科學、工程學3個學科進入全球ESI學科排名前1%。在2021軟科中國最好學科排名中,法學、馬克思主義理論、化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動力工程與工程熱物理、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化學工程與技術、環境科學與工程、安全科學與工程、工商管理10個學科上榜。學校人才培養體系健全,培養質量不斷提高,F有本科專業80個,其中國家級特色專業3個、國家級一流專業建設點12個、教育部專業綜合改革試點項目2個、中國工程教育認證專業9個;國家級一流課程13門、國家級精品教材1部、規劃教材9部;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2個、國家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2個、國家虛擬仿真實驗教學項目2個、國家級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1個;高等教育國家級教學成果一等獎2項、二等獎1項。學校是全國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和江蘇省首批大學生創新創業實踐教育中心。學校榮獲“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特等獎3項、一等獎3項、二等獎6項、三等獎9項,2017年捧得“優勝杯”;榮獲“挑戰杯”全國大學生創業計劃競賽金獎5項,銀獎3項,銅獎7項,實現金獎“四連冠”,2020年捧得“優勝杯”;榮獲中國國際“互聯網+”大學